无人值守停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
《无人值守停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人值守停车管理系统设计方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无人值守停车管理系统 技术方案目 录一、工程概况3二、方案分析:3三、车牌识别停车系统介绍4四、建设目标7五、设计原则7六、设计标准8七、系统总体设计方案87.1系统设备组成及工作逻辑87.1.1 立体高清车牌识别系统87.1.2系统设备组成107.1.3系统拓扑图117.1.4 系统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127.1.5系统网络结构图127.2 立体高清车牌识别的技术优势:147.3系统软件功能167.4收费管理系统167.5主要设备介绍及功能说明197.5.1高数字式车辆检测器197.5.2 卡口专用高速摄像机207.5.3 高速道闸227.5.4 收费系统软件237.5.5 自助缴费机25八、
2、施工安装及调试288.1布管288.2制作混凝土安全岛288.3穿线298.4安装设备298.5现场环境要求308.6地感线圈的选址及施工规程32九、维保服务方案35售后服务承诺35培训承诺36工程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位于大桥北路广场,占地约12万平米,大约共有1000个停车位,目前采用人工岗亭收费方式对出入车辆金盛收费管理,因车流量过大,出口收费处收费会造成拥堵。*共有4个出入口,西侧两个出入口,北侧两个出入口,控制机房位于北侧中间偏西处;此次我们建议采用采用纯车牌识别技术及快速道闸进行全停车场无人值守管理。车辆通过自动识别车牌进出停车场,无需取卡,取票、无需刷卡,进出可无人值守,访客临时
3、车辆自动识别车牌计时/计次计费并通过自助缴费机缴费出场。个别不识别或无车牌车辆用高效后台人工模糊识别弥补。每个车牌的权限可以用户自定义设置,可设置月租、次租、储值、车位、门禁组等。同时实现自助缴费服务。手持机缴费服务。二、方案分析:目前市场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纯车牌识别模式”,一种是”卡识别模式(IC卡或纸票二维码)”,首先了解一下当前“卡识别模式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固有问题:固定车辆管理:1, 一卡多车问题,一个业主只买/租一个车位,可以用一卡停好几辆车进来,把卡借给别人用等问题;2, 通行速度慢,上下班高峰期经常出现拥堵现象;3, 车主使用习惯将卡放在在抽屉中、或不带卡,无法
4、预料,需要大量的沟通工作;4, 卡坏需要换卡,卡丢失需要补卡;临时车辆管理:5, 临时车入场节奏慢(停车-开窗-按键取卡(票)-等抬杆-启动通行),入场车道排长队,时而严重影响路面交通;6, 时而发生临时车入场时错过了取卡位置,需要倒车取卡,但斜坡道闸不容易,又或因跟车很近无法倒车;7, 时而发生临时车的停车位置距离“入场发卡机”较远,无法安全方便地按到“取卡键”;8, 时而发生“入场发卡机”缺卡(纸),需要等人从出口送卡来,这时就严重影响临时车入场节奏;9, 时而发生一辆临时车在入场时取出2或2以上的卡,出场时未全部归还,导致卡流失;10, 时而发生临时车入场正常取卡,在出场时用固定卡,导致
5、卡流失;11, 时而发生固定车在入场时取卡,在出场时还用固定卡,导致卡流失;12, 临时车出场节奏慢(停车-交卡给收费人员-等刷卡计费结果-付钱-(有的需要等发票)-启动离开),时而因出口排队影响场交通,时而因排队过久引起驾驶人纠纷,一些驾驶人非常介意承担因排队导致的停车费增加;综上所述,本次我们建议采用纯车牌识别-无卡化管理,下面是纯车牌识别的介绍。三、车牌识别停车系统介绍新型的智能无人值守停车场在以车牌识别为主,在智能车辆管理系统中以上现象均可有效杜绝,立体高清车牌识别系统主要通过车牌识别技术,实现对进出车辆车牌信息的识别,每一辆出入停车场的车辆均有出入图片匹配,由系统软件根据收费方案核算
6、收费金额并显示在自助缴费界面上,不需要另行购买任何耗材,只需将车辆的车牌信息下载到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上即可,车辆进出场时可以实现不停车通行。整套系统使用简单、维护方便、稳定性强,采用TCPIP网络通讯,布线简单、方便,大大减少了施工难度,便于设备的调试及维护。此外,系统还将车牌的人工比对升级到自动识别,提升了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图像的清晰度、处理速度和图像智能分析能力,有效控制了一卡多用和保安乱收费等现象。传统停车系统与车牌识别停车系统性能对比 :传统IC卡(纸票)停车系统智能车牌识别停车系统必须停车伸手刷卡或取票,上下坡道停车刷卡容易造成溜车、碰撞等事故,并且停车场卡片属于一种耗材,后
7、期添加需要购买,还涉及丢卡、坏卡、借卡等情况引发的经济纠纷。免取卡、免取票。对于月卡车来说,进出停车场只需要匀速进出,其他操作均由车牌识别快速系统来搞定,进出停车场只需要数秒的时间进入只有IC卡或纸票,只能知道进入时间,无法留下整车照片。图像对比更安全。车辆出入停车场的时候,车牌识别模块不仅对车牌进行抓拍,还会留下车辆的整车照片,待车辆出场的时候,系统将会自动给予图片对比,由此来保证车主车辆的安全。自助缴费时需刷IC卡或纸票,IC卡或纸票本身容易丢失,若丢失需补办,程序麻烦自助缴费时只需输入车牌即可弹出进入时间,车辆进入照片,简洁快速自助缴费方式单一,必需刷IC卡或纸票才能缴费。可通过多种方式
8、缴费,可以自助缴费机缴费,也可手机下载智能车牌识别软件,手机上输入车牌即可缴费,或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统统可以缴费。车辆离场时,需停车刷卡或纸票,方可离场,容易拥堵。已缴费车辆或月卡车辆,摄像机自动分析识别车牌(1.2秒),即可开启离场。传统停车系统与车牌识别停车系统流程图对比 :图1-1传统停车系统流程图四、建设目标系统建设目标:u 按车牌号控制车辆进出,无需卡,无需票,安全、快捷、高效;u 在车库入口处,动态实时显示车库的空闲车位情况;u 解决出入口拥堵问题;u 降低出入口管理,收费的人力成本。五、设计原则为使本系统达到技术成熟,经济实用,安全可靠,质量优良的要求,而且是不间断、全天候式的
9、,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实用性原则项目采用技术和解决方案应该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系统建设应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先进性原则采用先进、成熟的方法和技术,各种先进方法和手段应该充分考虑在社会可行性、法律可行性、管理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既注意概念、技术和方法的先进性,又要注意成熟性。使项目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可持续性系统设计采用合理的、有弹性的架构,并预留有一定的接口,保证系统能进行不断的完美和扩展。开放性和标准性注意遵循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并采用合理的系统架构,不采用垄断技术,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
10、、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护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设计的最大平均无故障时间;安全性和性在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的同时,注意对信息的保护和隔离,采用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方案解决系统安全性问题。扩展性和易维护性采用先进的软件工程理论、良好的系统设计,以及分层和代理的方法等方法,保证实现的系统层次清晰、模块合理,接口协议开放,保证系统的扩展性和易维护性。六、设计标准本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满足以下规及标准: 车辆门禁系统建设通用技术要求(GA/T 669-2008)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 GB/T 2887-200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JGJ/T16
11、-92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GB50343-2004 安全防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A/T74-94 安全防工程程序和要求 GA/T75-94 安全防工程技术规 GB50348-2004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 GB 50311-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 GB 50396-2007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 GB50174-2008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规 DGJ32/D01-2003七、系统总体设计方案7.1系统设备组成及工作逻辑7.1.1 立体高清车牌识别系统立体高清车牌识别系统是由一台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带控制功能)作为主机,一台或多台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从机组成,通过多台
12、主从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抓拍车牌,立体多角度抓拍大大减少了对道路和车辆进入角度的限制;主机功能强大,不仅能够独立进行车牌识别、控制道闸,而且能够分析处理从机的车牌图片和识别数据,仲裁分析,嵌入式数据备份,与PC端进行控制和交互;从机辅助主机进行多角度图片抓拍和识别,从而实现立体识别,使识别率大大提高。 主机一台: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带控制功能)1 能抓拍出高清晰度的高清图片2 自动识别抓拍图片的车牌信息,进行车牌识别。3 加入智能仲裁算法选取最优识别结果进行控制,主机接收从机的识别结果,并进行分析、处理,确认车牌信息。4 下载固定用户车牌信息,完成固定用户车辆的匹配,进而控制道闸。5 通过网络
13、与PC机、从机进行数据间的信息交互。 从机一台: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从机1、 能抓拍出高清晰度的高清图片2、 辅助车牌识别,自动识别抓拍图片的车牌信息。3、 通过网络与主机进行信息交互。采用立体车牌识别的优势:1、增大路宽,减少车道长度,无摆正距离要求,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 典型应用的主从双摄像机立体识别的参数如下,详情参见7.5安装示意图。 道路宽度为 = 4m ,道路长度为 = 5m ,地感线圈尺寸为 = 2m x 1m 距地感中心距离为 = 4.5m ,摄像机高度为 =1.6m2、 下图是以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视野为参照,车辆左边大角度进场,识别出的结果。解决了车辆各种角度、方向进入
14、,都能抓拍到清晰的可识别图片,这是识别率的基石,是高识别率的基础。示图一: 识别结果: 识别结果: 无车牌示图二: 车牌像素:200 车牌像素:106 识别结果: 识别结果:7.1.2系统设备组成该套系统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入口控制部分:集成道闸、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带控制功能)、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从机 出口控制部分:集成道闸、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带控制功能)、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从机、网络高亮LED外显屏 岗亭终端:电脑主机、岗亭管理软件 管理中心:电脑主机、停车场管理软件7.1.3系统拓扑图 7.1.4 系统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l 临时客户车辆当车辆进场时,车辆触发入场地感线
15、圈,“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自动抓拍入场车辆的图像、自动识别车牌号、记录入场时间并将车辆信息传至服务中心,显示在岗亭中心屏幕上,管理人员可随时监控入口的车辆情况,并可校正识别结果。当车辆出场时,“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自动抓拍出场车辆的图像、自动识别车牌号,记录出场时间并将车辆信息传至服务中心,服务中心根据比对自动判断车辆性质,自动统计调出相关信息显示。车辆出场时系统将该车辆的入场信息显示在岗亭计算机屏幕上,根据软件制定的收费方案进行收费金额的统计,以供管理人员对临时车辆的管理。l 固定客户车辆在入口和出口安装“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管理计算机将对应授权通道的车牌信息下载到“立体高清车
16、牌识别摄像机”。车辆驶入或驶出停车场时需地感触发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抓拍、识别、处理车辆的车牌信息,并将识别结果传送到管理计算机,管理计算机利用识别结果查询数据库,如果摄像机与管理计算机断开连接,摄像机可以嵌入式脱机工作,不会造成车流的堵塞达到不停车通行。整个停车场系统实行管理中心计算机集中管理,并采用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对进入停车场的车辆进行图像抓拍,自动识别,引导车辆进入停车场指定的区域,在停车场出口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对驶出停车场的车辆进行识别,对于固定客户自动放行,对于临时客户根据停车时间进行管理,管理中心计算机对整个停车场进行统一的管理,使停车场的管理形成方便,安全,高效的控制
17、体系。7.1.5系统网络结构图立体高清车牌识别系统的主要部件是模块化设计,配置非常灵活,功能强大、完备,适应多进多出的大型系统;既适应简单的停车场管理,也适应场套场的嵌套管理。系统工作流程步骤:第一步:车辆到达入口车辆在出入口时,通过户外引导屏可获悉场还有多少车位。到达停车场入口时,地感线圈检测到信号后,触发车辆识别摄像机进行拍照,视频车牌识别软件自动识别车牌,对于无法识别车牌的车辆进行车型颜色识别,并归入“待选”列表保存在软件中。道闸自动升起,司机开车入场,进场后道闸自动关闭。收费管理系统中该车辆的停车计时开始。第二步:车主进行自助缴费当车主准备离开停车场的时候,先到事先放置好的自助缴费机上
18、进行缴费,缴过费以后,此车出去的时候道闸会自动放行。第三步:车辆到达出口当车辆到达出口时,地感线圈检测到信号后,触发车辆识别摄像机进入拍照,视频识别软件自动识别车牌,如果车子已经缴费会自动抬杆放行;其他VIP、包月、包年、领导等部车辆,系统识别以后也会自动放行。7.2 立体高清车牌识别的技术优势:(1)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具有高分辨率,能抓拍出高清晰度的高清图片,分辨率由标清情况下的30万提高到高清100万、200万、300万像素可选。(2)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视野宽广能看清车牌,车型等更大区域,从而使得行驶的车道可以控制的更宽,车辆驶入的角度可接受性更大。(3)立体高清车牌识别摄像机采用
19、百万像素高清识别技术,使得图片更加清晰,从而提升车牌识别率。7.5主要设备介绍及功能说明7.5.1高数字式车辆检测器功能说明:车辆检测器必须安装在离探测线圈尽可能近的、防水防潮的干燥环境里。在安装车辆检测器时,应与其它设备或装置保持一定的距离(约1020mm)以方便维护。同是应当注意其工作环境温度不要超过55C。检测器能否良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连接的感应线圈。当车辆检测器检测到车辆信号时,地感线圈触发摄像机进行拍照。技术参数工作电压110V/220VAC/50HZ/60HZ(可选)相对湿度90% 无冷凝功率300万次外形尺寸350*290*1020遥控距离30米数据接口TCP/IP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无人 值守 停车 管理 系统 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2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