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市场现状与分析.doc
《中国葡萄酒市场现状与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葡萄酒市场现状与分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葡萄酒市场运作方案浅析第一部分:中国葡萄酒市场的现状与分析第二部分:进口葡萄酒市场的现状与分析第三部分:浅谈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运营模式第一部分:中国葡萄酒市场现状与分析一、中国葡萄酒从初级阶段进入发展阶段的良性表现及运作特点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世界葡萄酒市场销量为300亿瓶,年均增幅5%,中国市场为13亿瓶,年均增幅50%以上,100元以下的葡萄酒是主流消费价格,100-300的价格区间最为活跃!一个产业成长从初级阶段到发展阶段最基本的标志是业态结构构成趋于完善。尽管中国的葡萄酒消费还不普及,消费层次偏低,人均消费量比较小,葡萄酒在酒精类饮品中的比重还很小。但是经过20多年
2、的发展,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中国葡萄酒已形成了内部和外部相关产业的产、供、销一体化配置。从政府管理到行业自身调节机制也已比较完备;行业从初级阶段的感性向理性发展;市场从感性消费正逐步向理性消费转化;竞争从单一到多层次、多方位变化,品牌也开始从单一到更加丰富。特别是2008年新国家标准的出台、国际葡萄酒的规模化进入、国内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标志着中国葡萄酒已经与世界葡萄酒融为一体,从初级阶段进入发展阶段。1、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和规模增速明显我国的葡萄种植面积世界第一,酿酒葡萄面积也居前列。截止到2010年全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66.67千公顷,预计2015年将达100千公顷,由于国际
3、葡萄酒价格的上升,以及我国一些葡萄产区的葡萄种植面积、葡萄品种选择,所以对酿酒葡萄种植产业的一个很好的促进。”2、酿酒工艺、技术水平有明显提升近20年来,通过国内葡萄酒企业与洋品牌在资本与技术领域的充分合作,中国在葡萄种植、管理、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和技术水平已经尽得世界葡萄酒研究成果,基本上可以独立解决系统中出现的技术、工艺问题。全国多所农业院校或开设葡萄酒工程学科、或开设葡萄酒研究机构、或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酿酒人才,为葡萄酒行业的科技进步奠定了人才和技术基础。3、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产业链条已初成雏形原料种植形成十大特色产区,农业种植与工业生产形成良性对接,互为促进;产品品种丰富多样,国际
4、标准干型酒成为主流;葡萄酒相关产业在东部沿海地区基本形成完整的配套,从辅料供应、包装材料、到相关配件供应基本齐全,形成良性互动;西部产区因规模尚未达到对相关产业的支撑能力,所以产业结构还不完善,但是随着西部的崛起,相关产业已经开始注意西部商机。未来全国性的产业结构体系正在构建之中。4、销量增速明显中国葡萄酒的生产和消费已逐步进入快车道,葡萄酒的产量和消费量将继续保持现有的发展速度。国际权威调查机构统计,20062011年间,中国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保持平均70%的增幅。截至2012年,中国将有望超过罗马尼亚和俄罗斯联邦成为世界第八大葡萄酒消费国。5、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逐渐与国际接轨原葡萄酒标准
5、为1994年中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负责组织制定的GB/T15037-1994葡萄酒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旧国标”)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当时还考虑到中国葡萄酒生产厂家的水平良莠不齐,“旧国标”仅作为推荐性标准。随后,国内又出台了GB/T1980-1994半汁葡萄酒行业标准,与旧国标同时生效。2008年正式实施的新标准是广泛参照了国际葡萄酒标准制定的,作为强制性标准并增加了根据含糖量进行的分类和感官分级评价的描述,标志着我国葡萄酒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并逐渐与国际接轨,将有力推动中国葡萄酒国际化进程。6、品牌数量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中国葡萄酒从第一个工业化酒厂开始到现在已有100多年历史,后50年发展尤为
6、迅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已有葡萄酒生产企业500多家,形成了以张裕、长城、王朝、威龙为龙头的第一品牌企业,以云南红、华东、龙徽、北京丰收、甘肃莫高、东北通化股份、长白山、新疆新天等为主的第二品牌企业,他们在产能、技术、设备等方面都已趋于成熟;另有众多的葡萄酒企业也基本上具备了国际质量标准,并通过了认证,构成了山东的烟台、蓬莱、河北的昌黎、怀来、东北的通化、西北的甘肃、宁夏、新疆、黄河古道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品牌集群。而从事葡萄酒销售的企业更多,其中包括进口葡萄酒代理经销企业,产销双方共同培育市场。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型企业到小规模精细化生产企业,从全国代理到区域经销到终端销售,已形成了完整而庞
7、大的产业体系。7、产地差异化逐渐清晰中国十大葡萄产区的气候土壤各有千秋,葡萄表现独具风格。同在北纬40度至44度酿酒葡萄黄金生长带的西域沙地葡萄酒和东部海岸葡萄酒是我国重点葡萄酒产区,其中西域沙地葡萄酒源因于“沙酿天成”,“零污染产区”使得酒体丰满、口感醇厚,盛产赤霞珠,东部海岸以碧浪金沙和精耕细作的传统孕育了优质的葡萄园区,其酒体平衡,口感柔顺,盛产蛇龙珠。东北地区因其独特的寒冷气候,赋予了葡萄耐寒抗冻,形成了极有中国特色的山葡萄酒,并为规模化生产冰葡萄酒创造了可能;而云南独特的高原气候则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玫瑰蜜、水晶葡萄,其生长期长,成熟早,种植成本低,特别是香味独特、浓郁,又能酿造出色鲜味
8、美、入口柔和的红酒,宜新鲜饮用,非常符合中国人的饮酒口味,出现了以云南红、香格里拉藏秘为代表的品牌产品。8、龙头企业继续上演跑马圈地运动高端葡萄酒的稀缺资源是原料,这是国产葡萄酒企业的共识。随着产销增量,原料短缺成为规模企业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东部企业在西部地区圈地运动愈演愈烈。张裕除了在山东本地圈地以外,在陕西建厂瞄准了当地葡萄原料,在宁夏产区30000亩规划2007年已经完成一半的定植开发;王朝公司早就在宁夏通过收购完成了圈地,2007年公司副总经理王树生透露,甘肃天水地区因独特的气候而使葡萄不用埋土过冬,将作为重点圈地对象;威龙公司继在甘肃武威圈地之后于2007年10月底考察甘肃天水,也
9、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另外各龙头企业在全国各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圈地迹象,可以视为近几年原料圈地运动的继续。9、厂商关系发生微妙变化,多品牌经销成基本形式由于渠道重合,生产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达到渠道垄断销售的目的,向来要求经销商单一经销自己的品牌,造成了巨大的渠道资源浪费,很多商家苦不堪言。鉴于此,2007年葡萄酒厂商在合作上发生了重大变革,厂家不再要求经销商单一经销品牌,而经销商也有了更多选择机会10、高级酒店终端出现拒卖国产酒现象2007年以来,进口葡萄酒凭其品质和文化双重优势,大举进行终端消费宣传,加上国产葡萄酒的种种混乱和质量问题,使得高端消费群对国产葡萄酒产生怀疑。在高端餐饮店,
10、同等价位的葡萄酒,消费者选择进口酒的现象很普遍。消费选择也直接导致部分高端卖场拒绝售卖国产酒。据一位多年从事葡萄酒终端供货的经销商反应,在拒绝卖国产酒的酒店终端,不少消费者是比较了解葡萄酒的,即使是从“面子”上讲,他们更喜欢进口酒,这种现象正在悄悄蔓延,形成消费者刺激酒店,酒店刺激供货商,供货商刺激经销商或代理商的连锁反应,最终迫使主流经销商不得不经销进口产品。可以断言,2007年进口葡萄酒之所以能够迅速进入渠道,形成明显销量,与经销商的“背叛”有着直接关系。11、市场集中度高,三大品牌的龙头地位不可动摇在我国的500多家葡萄酒企业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以张裕为首的老牌葡萄酒生产企业;二是
11、其他酒类生产企业或是其他行业转为生产葡萄酒;三是沿海的进口葡萄原酒灌装企业。虽然行业发展迅速,但是中小企业(产能在1000吨以下)占比达80%,过万吨产能的企业目前为张裕、王朝、长城、威龙、丰收、通化等,其中长城、张裕、王朝三分天下,市场占有率合计已高达52%,资产合计拥有全行业的38%,销售收入更是占到了全行业的56%,行业集中度非常高。随着三大巨头加快速度布局全国市场,葡萄酒行业呈现出强者愈强的态势。近年来,张裕一直力图将国际化深入到企业的血液中去。爱菲堡酒庄,标志着张裕“4+1”的国际化战略品牌布局终于成型,形成了烟台张裕卡斯特酒庄、张裕黄金冰谷冰酒酒庄、新西兰张裕凯利酒庄以及北京张裕爱
12、菲堡国际酒庄细分各个高端市场、张裕解百纳为中高端核心子品牌的布局。12、中小企业数量增多,发展方式灵活,补充了市场,新国标的实行使他们面临巨大生存压力张裕、王朝、长城一直是中高档葡萄酒市场的主力品牌,但是在近两年的战略调整后,他们基本放弃了低端产品,将市场空间留给了众多营运成本低、操作模式灵活的小酒厂。蓬莱45家生产企业近100多个葡萄酒品牌几乎都定位在中低端,以经销代理、OEM贴牌、代加工、定标、原酒销售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在东南沿海、江、浙等地区打开了局面。虽然还没有一个权威的统计数据,但从市场上五花八门的产品背后我们看到了日益增长的葡萄酒企业数量,而且无论业外资本进入,还业内资本扩张,他们
13、或高起点建酒庄,或低起点搞灌装,或贴牌买断,总之,数量众多,方式灵活,对我国葡萄酒市场是一个补充作用。但是,正是由于看到了商机而投机取巧、走捷径,注定要经受强制执行的新国标的严峻考验,那些意图捞一把不赔够赚的投机企业,必将面临生存压力。13、二线品牌表现出强大活力华东葡萄酒一贯坚持英国人百利建厂时的理念,经过多年的经营稳居青岛市场第一品牌的地位。2005年提出了“三年做山东,五年做全国,2010年成为一线品牌”的战略发展规划,2007年采取实施大客户制度,对竞争激烈的一线市场进行点状渗透,对竞争较弱的市场争取全面进入。在二线品牌中,2007年的华东直接瞄准一线品牌的市场表现十分抢眼。以寒地冰酒
14、高调出场的长白山酒业集团,一直是二线品牌和东北山葡萄酒的领军企业。2007年著名品牌专家金炜的加盟,提出了以打造奢侈品感念冰酒带动长白山山葡萄酒品牌提升的战略思路,在全国展开了有计划有步骤的亮相。先是哈尔滨糖酒会的高调出场,再是年终岁末的酒博会隆重推广,极大地推进了长白山系列山葡萄酒的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风头甚劲。莫高葡萄酒调整了领导班子,构建了新的战略体系和产品结构,在兰州市投资建设全国一流的集研发、生产、参观、旅游为一体“莫高国际酒庄”,将在2008年下半年建成投产,也将成为企业未来的强力增长点。年度资料显示,在2006年提价15%的情况下,2007年公司葡萄酒销售收入仍较2006年实现大
15、幅增长,全年葡萄酒销售收入预计将达1.3亿元左右,增幅可达50-80%。2008年下半年新酒庄投产后,将拉动高端产品销售进一步走高。14、进口酒高速增长,本土化扩张直击市场命门自2006年以来,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态势就已经十分迅猛。如果说2006年我们感到了“洋酒凶猛”,那么在2007年我们已经触摸到了洋酒炙热的温度。葡萄酒进口快速增长 据海关数据,我国2006年进口原装葡萄酒2.0442万千升,同比增长97.7%;进口散装葡萄酒8.9313千升,同比增长108.7%总价值1.3亿美元,分别占我国葡萄酒消费量的4.1%与17.9%(2005年同期为2.4%和9.8%)。2007年1-10月
16、,我国进口原酒9.563万千升,增长27.6%,原装酒3.409万千升,增长1.3倍,总价值约2.1亿美元。虽然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但是13万千升的进口量已经比2006年全年总量高出近2万千升,接近2006年全国消费量的4成,据代理300多种进口葡萄酒的美国名特中国公司总经理柯鲁介绍,近年来,北京市场销售量增长每年都维持在30%至45%。数据表明一切,进口酒的快速增长远比我们预料的凶猛。15、西部葡萄酒发展受到关注西部是中国葡萄酒的重要产区,也是具有远见卓识的经销企业未来最具有活力的财富机会。然而发展缓慢,与它在中国葡萄酒产业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极不相符。针对西部葡萄酒的品牌和渠道短腿,食品
17、商提出集合西部葡萄酒品牌、体现西部产区整体优势的“西部酒窖”概念,通过集约化品牌与集约化渠道的对接,整合上下游资源,进行西部葡萄酒的整体推广和形象宣传,组合西部葡萄酒面向全国大中小城市招商,以现饮、非现饮、特殊渠道进行深度分销和开设连锁加盟专卖店,实现西部葡萄酒的振兴。很多经销商对“西部酒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对西部葡萄酒的认识发生了很大改观,表示了积极合作的意向。传播出现亲民化趋势,消费群体明显扩大16、大经济环境下的葡萄酒类板块受到重视消费升级和需求增大的长期利好因素的存在,不仅成为消费品生产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也使葡萄酒企业将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我们从近期的市场走势中发现,在基金重仓股
18、中,葡萄酒上升势头不错,基金增仓的上升态势比较明显。酒类企业是消费升级第一受益者,经济的增长带来居民收入的提高也将是葡萄酒消费未来高增长的基础。由于股票市场对酒类板块的追逐,吸引了众多社会人群对葡萄酒的关注。17、新富人群成为葡萄酒消费主流群体,消费领袖的意见接受度越来越高据权威机构调查表明,在大众消费者中,25-44岁的中青年人是葡萄酒的主要饮用者,而在职业特征上,公司管理人员、普通白领、及商业、服务业等企业职工是主要饮用者。而在中国新富(定义是高消费、高学历、高收入的“三高”人群)群体中,男性、30-34岁的青年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是葡萄酒的主要消费者。新富人群中还有相当一
19、部分海外留学归来的人员,由于受到国外葡萄酒的熏陶,具有相当丰富的葡萄酒知识和饮用经验,他们的消费意见被一些不懂葡萄酒的消费者看重,他们普遍表现出的对进口葡萄酒的偏爱,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高端消费群体的取向。18、酒市再现平民化热潮高端酒毕竟是为少数人准备的,真正体现葡萄酒消费成熟的标志是大众化。2007年的一个消费亮点就是快要被人们遗忘的平民化消费被华夏五千年葡萄酒祭出。2007年11月,在刚刚结束的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十周年庆典上,华夏五千年葡萄酒推出“名品世家U9-MWP工程”的连锁项目,推出具有代表性的物美价廉的产区葡萄酒,以微型终端为特色,以大众消费者为目标受众,掀起了一场名品红酒的平民化运
20、动。 葡萄酒的平民化不仅仅是国产葡萄酒的事情,进口酒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反应。在麦德龙、家乐福等超市,大都设立了专门的进口葡萄酒区,价位从二三十元到上万元不等。目前超市引进的进口葡萄酒约300种,其中100元以下的占到了一半以上,而在销量方面更是占到七成左右。种种迹象表明,葡萄酒在追逐高端的时候,中低端产品更加值得关注。19、葡萄酒收藏和投资概念逐渐被社会接受葡萄酒常常被誉为液体资产,这是由其独特的收藏价值决定的。葡萄酒收藏具有增值幅度大、增值率稳定的特点,随着国际葡萄酒收藏和投资热潮的影响,中国也开始兴起。2007年6月6日,张裕投资近2亿元兴建的北京张裕爱斐堡国际酒庄正式开业,备受行业关注的中
21、国首批期酒在这一天同步推向市场。爱斐堡酒庄2006年份期酒仅发售100桶,很快就售完。张裕爱菲堡的期酒引发了中国葡萄酒市场收藏和投资的广泛讨论,使更多的葡萄酒爱好者和投资者将目光聚焦在葡萄酒上,关于葡萄酒收藏和投资的案例和教科理论被媒体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藏与投资葡萄酒并考虑建造私人酒窖。那些没有条件的投资家呢,便寄希望于公共酒窖,也促成了酒窖业的兴起。二、中国葡萄酒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的问题1、质量参差不齐,规范性仍待提高国家葡萄酒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葡萄酒质量报告中说,中国葡萄酒的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和质的飞跃,产品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仍存在着原料基地建设薄弱、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控
22、制、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生产者缺少诚信理念、随意进行虚假宣传等问题,生产规范问题仍然严峻。2、原料生产模式落后葡萄酒是一个原料依赖型产品,酿酒葡萄原料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但多年来我国葡萄原料种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原料供应与生产脱节、品种区域性严重、生产模式落后、原料种植缺乏特色等。我国原料产地一方面存在着因选择品种盲目而造成的主栽品种不对路,优良品种不能形成批量,或者受到某些客观因素的限制,未经品种区域性试验就大量投入生产栽培的问题。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不同成熟期品种搭配不合理,采收期集中等问题,不仅采收时劳力短缺,而且加大了酒厂的压力。诸多因素直接限制了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 3、产品同质化现
23、象突出 众多葡萄酒品牌的产品在核心诉求点的挖掘及宣传中同质化现象严重,没有形成差异化定位及竞争,对于市场、渠道,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没有足够的细分,缺乏多层次、立体化的竞争模式,现多处于产地、价格的初级竞争4、销售模式的有待创新。伴随竞争加速,市场将洗牌。保持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是:专业、专业、还是专业。如今市场上好的葡萄酒随处可见,能让品牌脱颖而出的,已绝不仅仅是葡萄酒的质量了。那么所经营的企业必须能够提供更大的服务价值,有清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所以寻求进口葡萄酒销售模式的创新与突破仍是一个最基础和核心的要求。目前大多进口葡萄酒经营模式都是通过分销到零售终端(如专卖店、餐饮、超市、夜场
24、)等传统渠道接触消费者。当然也有一些进口商选择越过这些传统渠道,采取所谓的“直接营销”模式等(如网上商城)。不过越开越多,体现专业性的葡萄酒专卖店正冲击着大卖场渠道甚至大型餐饮店。但是每个经营者的背景与掌控资源的不同,很难去照搬他人的“成功模式”。 5、新国标尘埃落定,但遭遇技术壁垒,实施效果受到质疑自从新的葡萄酒国家标准颁布以来,各方反应十分强烈。总体来说,新国标的执行无疑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对年份、品种、产区等概念的明确定义也是规范性企业期盼已久的。但众多疑问也随之出现,新国标遭遇了技术壁垒。比如年份酒,虽然新标准要求标注的年份必须要是葡萄采摘年份,并且该年的葡萄汁含量必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葡萄酒 市场 现状 分析 doc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1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