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唐雎不辱使命》分析.doc
《教学设计《唐雎不辱使命》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唐雎不辱使命》分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唐雎不辱使命 执教者 贺珍 课时 1 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22 课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学情分析 文章以记言为主,言辞颇有深意,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虽然有些文字有一定难度。但是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的积累,再加上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尖锐,人物个性鲜明,所以在疏通文意时宜采取让学生自学为主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反复朗读课文,进一步积累文言字词,培养文言语感。 2.学习课文“记言”的史家笔
2、法和简洁传神的人物刻画方法。 过程与方法 自学积累文言词汇,熟读课文,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理解和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 理解文章人物互相映衬的写法,学习仁人志士的品格,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引导法、朗读法、赏读评议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通过情境创设和情感铺垫导入,反复品读课文,逐步深入理解课文。 2.学生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通
3、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激发学生阅读体验。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情境导入 ( 2 分钟) 导入: 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英雄辈出,各领风骚,它们入黑夜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他们也一定如燃烧的火把,点亮过你心灵的明灯。在国家、名族面临危机之时,总会有这样的英雄挺身而出:他们也许出身卑微,但他们却用非凡的胆识和凛然的正气诠释了对国家的热爱。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这样一位英雄唐雎。 带着预习问题,由导语思考进入课文情境。 创设情境,
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学习准备生本对话 ( 8 分钟) 1.小组合作交流,分享预习成果 2.课件展示导学案中的重点内容,小组代表展示准备中补充的内容 3.学生齐读课文。 小组合作,分享自己在预习中积累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疑惑,借助小组的力量完成对文中的初步把握。 采取让学生自学为主的方法。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趣味盎然的。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 三、 聚焦文本师生对话 ( 15 分钟) 1. 文章的题目是唐雎不辱使命,唐雎的使命是什么?他是怎样做到“不辱使命”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概括回答。 2. 面对强秦,弱国臣子唐雎的凛然正气令人肃然起敬。再读课文并思考: ( 1 )唐雎是一个怎
5、样的人? ( 2 )他的“勇”和“智”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相关语句简要分析。 3. 文章是用怎样的手法来突出表现唐雎的智勇双全、大义凛然呢? 对人物进行生动形象地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 通过对秦王的蛮横无礼、前倨后恭、色厉内荏来反衬,通过安陵君来正衬。 1.速度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2.紧扣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3.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让学生在朗读、思考、讨论中感知课文,重点感知唐雎的形象。 四、 探究提升对话作者 ( 12 分钟) 1. 本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学名著。史书,应力图尊重历史的真实,但对战国策和本文,却有这样几条资料: ( 1 )战国策的文章长于
6、说事,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 2 ) 朱东润 先生认为:本文情节出于虚构,不能视为真实的史料记录。 ( 3 )历史上的唐雎是一位纵横捭阖、巧舌如簧的策士,并不是专诸、聂政、要离之类的玩命角色。“伏尸二人,血流五步”的恫吓,“挺剑而起”一拼死活的架势,非唐雎一类的策士所愿为、所能为。而作为唐雎对手的秦王嬴政,绝不是懦弱无能易于就范的庸主,那种色厉内荏、前倨后恭的性格,和喑恶叱咤、一统天下的嬴政的个性特征难以吻合。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篇文章对唐雎不辱使命的虚构或夸大呢? (明确:与其说是史实,不如说更像一个令人荡气回肠、大呼过瘾的故事,在风起云涌的战国时代,在策士们为各自的国
7、家的平安与强大奔走劳碌中,唐雎一介布衣之士,代表弱小至极的安陵,却能够凭借一己之力粉碎强秦的阴谋,捍卫领土完整,维护祖国尊严,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最初的创作者虽不可考,但这显然表现了作者在诸国纷争不断、大国恃强凌弱的时代洪流中,对这样有勇有谋、爱国爱家、自尊自信、有责任有担当的义士的敬意和向往。) 2. 这样的义士,在历史上还有哪些?请结合你的阅读积累,举例说明。 1.了解战国策的写作特色。 2.深入挖掘唐雎这类义士的精神价值。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让学生通过补充资料,了解战国策的特点,理解唐雎这一人物的精神价值。 五、 总结评价对话自己 ( 5 分钟) 1. 今天我们从唐
8、雎身上又能汲取到哪些有益的精神营养呢? 2. 同学们在学习准备中的疑问得到解决了吗?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与感悟?回忆整理这节课的内容,和大家交流分享。 1. 深入理解唐雎精神的现实意义。 2. 总结,让知识系统化、明朗化,巩固并深化知识的记忆。 实现课内外迁移,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 2 分钟) 在历史的烟尘中,有那样一群英雄,他们为坚守正义无所畏惧,恰是这样的的气节与胆识才构筑了我们中华民族,为追求理想、报效国家而甘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传统。今天我们触摸文字,与古人对话,我们惊奇,我们赞叹,我嫩敬佩,我们敬仰。愿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 设计 不辱使命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0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