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晶《块状阅读教学尝试》.doc
《蒋军晶《块状阅读教学尝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蒋军晶《块状阅读教学尝试》.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蒋军晶块状阅读教学尝试块状阅读教学尝试惊弓之鸟教学谈 一、我为什么提出“块状教学”这个概念? 浙江省特级教师张化万在一次讲学中提到了“块状教学”这个概念。 从此,我在阅读教学中开始模糊地向往“块状教学”。 我想,“块状教学”这个概念是相对于“线形教学”提出来的。“线形教学”可以引进多种教学策略,包含多种教学风格,但总体框架结构上有一共同特点,就是以情节为主线,以问题为链接点,以逐段顺序讲读为基本操作方式。从个例来分析,其中不乏精彩上乘之作。但作为一种模式来分析,其最大的劣势在于教师“把”得过多,“圈”得太牢。学生在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走。 但我所向往的“块状”教学不同于被张伟形容为泥淖的“条块分
2、割式”教学。就是在讲读课文之前,单设一节课识字,学词,分段,概括大意,或即使不单设一节课,也会在一节课中拿出一段时间,进行上述教学活动。这种以各项机械语文知识为单位的“块状教学”虽步骤清晰,操作性强,但弊端也显而易见,这里不在赘述。 我所向往的“块状教学”也不同于周一贯在阅读教学课堂优课论所介绍的“板块研读”。他所提到的“板块”,是指课文中比较集中而又相对独立,由问题情境形成的结构大部件。例如田忌赛马一课就可以把课文分成三大板块进行研读。 第一板块(第2自然段):为什么第一次赛马失败了? 第二板块(1216自然段):为什么第二次赛马却胜利了? 第三板块(311自然段):这“转败为胜”是怎样“转
3、”过来的? 这种“板块研读”的最大优点在于避免了教师面面俱到的分析,避免了烦琐简单的串联式提问。教程变细密为宽松,学生有充分的时空进行自悟式的钻研和小组讨论。但这种“板块研读”归根结底仍是以情节为中心,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不是以语感为中心的,它忽略了对“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集中性练习。 二、我心目中的“块状教学”是怎样的? 那么,我心目中的“块状教学”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左友仁老师的航天飞机一课,贾志敏老师的两个名字一课均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以“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练习为单位的“块状教学”在我脑海里逐渐清晰起来。现在,我被推荐参加“浙江省百课万人“创新教学观摩研
4、究活动”,需要我设计一堂课,我选惊弓之鸟这篇课文。说实话,这篇课文的教案和课堂实录很多,但我都把他们搁置在了一边,我想凭年轻人的冲动与勇气“瞎摸索”一回。我苦思冥想,尽量让我的设计方案(包括一些具体操作方式)符合我的教学设想,即以“听、说、读、写”四种语文活动为单位把课堂溶解成若干块。具体到惊弓之鸟的第二课时,可分成三块: 第一块:尽情地读。语文课以“读”为主,我愿意花15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来读。我先和学生商量,我们该怎么读才能读得过瘾,读得开心。学生会各抒己见,有的说自个儿美读,有的说分角色读,有的说表演读等等。这时候,我不失时机地向他们郑重推荐一种新的表演读的方式“双簧”读(一人有感情地
5、朗读课文,一人对住口形并配合以动作神态),学生听了之后,必定群情兴奋,跃跃欲试。这时我提醒他们:“不管选用哪一种方式来读,都先要自己试一试,练一练,体会一下。等一会儿,请你说一说你觉得哪一句话最难读,感情最难把握。”我觉得这个问题具有一箭双雕之妙,既集中了力量突破了朗读难点,又使学生在陈述理由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接着,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伙伴,自由选择朗读方式朗读。练习过程将愉快而又紧张,师生双方都将在尽情的朗读中得到某种满足。 第二块:尽情地“说”。我打算通过一则想象性报道把学生引入到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当中。这则报道是这样的: 大雁报 本报讯 昨日一大雁飞经魏国,魏国著
6、名射手更羸(人类)竟不用箭就将我们的同胞活活射死。据目击者讲,当时,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嘣”一声响后,大雁就忙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直往下掉。由此看来,更羸是具有魔法之人,杀雁凶手必更羸无疑。 据悉,死者的母亲已准备上诉,状告更羸伤害野生动物。至于结果如何,本报将追踪报道。 (记者 小雁) 学生看了之后必定兴奋异常。生活中的真实状况是,看了报纸之后,总会很自然地随便聊几句,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意见。因此我会对学生说:“你们看了这则报道之后,有什么想法,就大胆说出来。”以常理推测,大多数学生会认为这则报道失实,更羸并没有魔法,那只大雁也不是被射下来而是被弦声吓下来的。于是我就顺势表示疑
7、问:“那你怎么解释当时目击者所看到的景象呢?也就是说,大雁听到“嘣”一声响后,为什么会从空中直掉下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必定兴趣盎然地说,有的说得条理清楚,有的说得逻辑混乱。因此,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规范他们的“说”,我出示了一段话对他们进行引导。“大雁之所以从空中直掉下来,是因为( ),大雁的伤口之所以裂开来,是因为(),大雁之所以扑这翅膀忙往上飞,是因为( ),大雁之所以听到”嘣“一声响后心里害怕,是因为( )。”学生在这种有所帮助的“说”中或多或少领会了关联词在表意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接着,我请学生以律师的身份为更羸进行辩护(先小组讨论,再集体讨论)。学生立即投入到老师设定的角
8、色中,为更羸辩护起来。大多数学生认为大雁的死不能完全归罪于更羸,大雁的死跟以前射伤大雁的猎人有关,跟它的同伴有关,跟魏国大王有关,跟自己的心理素质有关为了让自己的观点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他们纷纷回到课文当中寻找依据,整场辩论有理有据,精彩纷呈。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在充分扩散的时候得到适当的聚合,我又问学生:“你觉得到底是谁害死了大雁?”这个问题掀起了课堂中第二次辩论高潮。 第三板块:尽情地写。学生的思维在“辩论”阶段完全被激活了,紧接着,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以“记者小雁”的身份来写这则追踪报道。我没有提什么要求来限制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从最后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在原先辩论的基础上,
9、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这则追踪报道写得很精彩,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写得很开心。 三、“块状教学”的优势在哪里? 这种以“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为单位的“块状教学”在我个人看来,具有以下优势: 1有利于教师进一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方法。要使学生长时间地保持较高的兴趣自动投入到“听、说、读、写”的“训练”当中,并且不脱离课文这个媒介,教师必须钻研教材,挖掘训练“块”,设计出具有强大生成性的教学方法。(如创设各种交际情境)。 2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以及智力不会消耗在经常性的环节转换和思维切换中。各项语文能力得到了集中性地练习。 3语文课的中心任务得以被顽强地保护。在这种“块状教学
10、”里,语文课很难被上成“情节分析课”,“思想教育课”,“常识课”以及各种华而不实的所谓“语文活动课”。 教学目标: 1能读准读通课文,能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地有感情地读好对话。 2能逻辑清楚地说出“大雁之死”的经过,领会“之所以因为”这一关联词在表意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3研读课文,多角度思考“大雁之死”的原因,从课文中寻找依据支持自己的观点,并在寻找依据的过程中理解“大吃一惊”、“孤单失群”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情况预测 第 一 块 : 尽情地读 一、准备读。 师生商量该怎么读才能读得过瘾,读得开心? 学生会结合自身情况选择自个儿美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朗读方式。教师这时可以不失时
11、机地推荐一种新的表演读方式“双簧”读(一人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一人对住口形并配合以动作神态) 二、自由读。 教师提醒:不管选用哪一种方式来读,都先要自己试一试,练一练。并体会哪一句话最难读,感情最难把握。 学生投入地读,遇到重点句,读读想想,一次读不好,反复读。 三、理解读。 1师生交流课文中哪一句话最难读,感情最难把握。 2师生互换角色读,难于理解处,教师巧妙点拨。 交流结果预测: 更羸: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自信、成竹在胸) 魏王:是吗?你有这样的本事?(将信将疑) 魏王:啊!真有这样的本事!(惊讶,难以理解) 课堂教学片段预测: 师:(自信、成竹在胸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块状阅读教学尝试 蒋军晶 块状 阅读教学 尝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9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