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陶瓷制品烧成范围的途径.doc
《扩大陶瓷制品烧成范围的途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扩大陶瓷制品烧成范围的途径.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扩大陶瓷制品烧成范围的途径扩大陶瓷制品烧成范围的途径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2011年01月20日陶瓷的烧成范围对陶瓷制品质量稳定性和生产中废品率有很大影响,所以扩大陶瓷烧成范围与降低烧成温度一样,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目前降低烧成温度最普遍方法是采用矿化剂,而实际上在加入矿化剂时,不仅影响到陶瓷烧成温度,而且也影响到陶瓷烧成范围,因此在选择矿化剂的时候,这两者都要兼顾。 目前采用的矿化剂基本上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能与陶瓷基体氧化物形成固溶体或低共熔物的矿化剂,这类矿化剂为钙、锌、镁、钡、锰、硼的化合物。也包括一些熔剂性矿物,如长石、透辉石。 (2)采用能使陶瓷晶格中产生缺位形成反应的矿化
2、剂。为了制备高致密度、无气孔陶瓷,采用能使陶瓷晶格产生缺位形成反应的矿化剂,使矿化剂的缺位机理加速扩散,以促使晶体内部和晶体之间的气孔排除,又改善晶体界面和本身结构。 (3)复合矿化剂,例如采用滑石和萤石组成的复合矿化剂,可以使刚玉陶瓷烧成温度从1700降低到1580。此类复合矿化剂加入量为37%(其是86%为滑石、14%萤石)。M-7刚玉陶瓷烧成温度高达1700,采用TiO2+MnO2+滑石瓷复合矿化剂,可以使它的烧成温度降低到14201440。 (4)采用玻璃态矿化剂,如加入钠钙玻璃作为矿化剂,也可以是其它系统的玻璃,如:CaO-B2O3-SiO2系统玻璃等。 (5)采用超细金属粉作为陶瓷
3、烧成的矿化剂,这是近年来强化陶瓷烧成过程,改善陶瓷材料性能的新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刚玉陶瓷和二氧化锆陶瓷中引入铜粉或镍粉或铝粉。这不仅可以降低陶瓷烧成温度而且使这两类陶瓷烧结密度、强度、抗裂性、硬度、耐磨性得以改善。 以上几类矿化剂引入一般都能降低陶瓷烧成温度,但对烧成范围有的矿化剂会带来不利影响:例如第1类矿化剂,它的引入在陶瓷中生成低熔化合物或者降低熔体粘度,这样常常使烧成范围变窄,给陶瓷生产带来负影响。 如何扩大陶瓷烧成范围,可以从降低陶瓷中熔体开始出现的温度,或增加熔体粘度两方面着手。 对于窄的烧成范围的陶瓷随着温度升高,在烧成时产生的熔体显粘度快速降低,例如:在温度增加时,含镁的铝硅酸
4、盐熔体比含钙的铝硅酸盐和含钡铝硅酸盐熔体粘度降低要快,所以在用镁、钙、钡离子作为矿化剂的高频瓷中,镁离子对熔体粘度变化有决定性影响,为此用硼来代替高频瓷中镁的成份,引入硼的化合物导致形成复杂成份的低熔混合物,它的熔点为977,而含镁的低熔体形成温度比此温度高,因此引入硼,使陶瓷在烧成时、液相在更低温度下产生,从而扩大了烧结范围,此外加入B2O3也降低了熔体表面张力,改善了固相湿润状况,并且减少了颗粒之间的空隙和气孔,以致于在最终烧成阶段,有可能减少陶瓷过烧情况。例如:对于Y-46高频瓷在不加B2O3时烧成范围为2030,烧成温度为13901410,而加入0.92% B2O3使烧成范围扩大到10
5、0,烧成温度为13701390。 在传统的KM-1、Y-53、Y-46刚玉一莫来石陶瓷,采用碳酸钙、碳酸钡作矿化剂,这些化合物作为矿化剂在加热过程中转化为氧化物,而产生烧结作用,采用这类矿化剂,烧结范围很窄,一般在2040,而用TiO2+MnO2+滑石复合矿化剂,不仅可以降低烧成温度(为13601380),而且使烧成范围扩大到200,这因为TiO2和MnO2加入形成侵入式固溶体,并在这时产生刚玉晶格变形,但为了克服TiO2和MnO2矿化剂引入形成粗晶结构,同时引入滑石,滑石在烧成过程中脱水,并分解形成偏硅酸镁和二氧化硅,引入镁盐和氧化镁是减缓刚玉晶体的生长的最有效办法,二氧化硅同样地减缓刚度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扩大 陶瓷制品 烧成 范围 途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8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