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至大王滩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
《南宁至大王滩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至大王滩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环评证 乙 字第 2920 号南宁至大王滩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南宁市公路管理处评价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二O一二年十月 目 录一、建设项目概况- 1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2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6 -四、公众参与- 16 -五、联系方式- 24 -一、建设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拟建南宁至大王滩公路是南宁市公路网规划中“一环六射五横七纵四联络线”中的一般干线公路“大王滩一级路”。现状南宁至大王滩四级公路技术标准低,弯多路窄,通车能力有限,运输效率低,安全性差,严重阻碍、制约着沿线经济的发展。拟建公路的建设与南宁市旅游发展规划建设重点相
2、协调,缓解了南宁市部分旅游景点交通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了精品旅游的快速发展,对城区旅游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推进南宁至大王滩公路项目建设步伐,建设单位南宁市公路管理处于2012年6月委托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承担南宁至大王滩公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项目组对该项目的区域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并委托广西交通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评价区域的声环境进行现状监测,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关技术导则与规范要求,于2012年9月完成了本报告书的编制工作。2、工程概况拟建公路位于南宁市江南区和良庆区,路线起于群益村附近接南宁至凭祥二级公路(国道G322线),终点位于大王滩水库,路线沿线经过那沙、段甘
3、坡、坛哩、那孟、新村、大王滩水库,全长14.135Km,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设计车速80Km/h,路基24.5m,沥青混凝土路面。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涵工程、交叉工程、交通及沿线设施工程。3、主要工程量拟建公路全长14.135Km,双向四车道,公路等级为一级公路,设计车速80Km/h,路基24.5m,沥青混凝土路面。项目共设置小桥3座,总长114米,互通式立体交叉1处,涵洞80道,设置养护站1处。工程占地93.87hm2,拆迁1439m2,主要为旱地、水田和林地等。工程土石方开挖量为1489397m,土石方回填量为1138018m,永久弃方量为324369m,临时堆土270
4、10 m。项目共设1处弃渣场,4处临时堆土场,无取土场设置。项目估算总投资为40958.6646万元;其中业主自有资本金25%,银行贷款75%。预计2012年12月开工,2014年12月建成通车,工期2年。4、路线方案比选项目共设置2个局部方案(A线方案、B线方案)和1个K线方案进行局部路段比选,本评价对K线(K0+000K7+352.086)与A线(AK0+000AK9+552.67)、K线(K5+873.88K14+134.579)与B线(BK5+873.88BK14+227.06)方案进行工程因素和环境因素比选。从工程角度推荐K线方案,从环境因素比选,本评价推荐K线方案,环评推荐方案与工
5、可推荐方案一致。5、与相关规划相符性拟建南宁至大王滩公路为“一环六射五横七纵四联络线”中规划的2011-2015年实施的南宁市干线公路网中的一般干线公路大王滩一级路,项目的建设与南宁市公路网规划(2010-2020)相符。根据南宁市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本项目布线完全避开了良风江森林公园,而在经过大王滩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路段设置路面径流收集系统、危险事故应急池等,并加强施工期及营运期污染物收集处理;同时已取得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南宁至大王滩公路经过大王滩水库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的函,本次评价对拟建南宁至大王滩公路的环保措施与南宁市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查意见要求是相符的
6、。拟建公路的建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是相符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南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09)、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大王滩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通告相关法律法规也是相符的。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1、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一)生态环境(1)项目起点距良风江国家森林公园最近1.2km,项目建设不涉及占用其规划用地。项目终点位于水库风景区售票大门内,距离水库岸坡200米左右,属于景区边缘,没有穿越风景区景点范围。(2)拟建项目沿线现已无原生植被分布,人工林和农作物已经取代原有自然植被,成为该区域的植被主体,自然植被均为次生性,以针叶林和灌草
7、丛为主体,无阔叶林分布。(3)项目建设不涉及占用基本农田,评价范围内未发现国家级及自治区级野生重点保护植物分布。评价区内有古树2株,分别位于K2+350右侧160m处的大叶榕,树龄300年,以及K6+200右侧100m处的小叶榕,树龄200年。(4)拟建道路评价区有外来物种4种,分别为尾叶桉、柠檬桉、胜红蓟和藤金合欢,目前没有扩展蔓延的趋势。(5)评价区野生动物生境类型可划分为森林、灌丛、农田和居住区4类,野生动物多为适生于人类活动影响的各种常见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小型哺乳类等动物,主要分布于靠近良凤江森林公园附近及沿线植被生长较好的林地内。(6)评价区范围内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自治区
8、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泽蛙、沼蛙、银环蛇、滑鼠蛇、八哥、大嘴乌鸦、池鹭、红耳鹎、大山雀、雉鸡、喜鹊。(7)评价区所跨地表水体鱼类是都是区域常见鱼类,主要有草鱼、泥鳅、鲫鱼、鲤鱼、罗非鱼、孟加拉鲮、露斯塔野鲮、土鲮鱼、翘嘴等,评价范围内水域没有国家重点保护鱼类,也没有广西重点保护鱼类和特有鱼类。评价区水域不涉及重要或保护鱼类的“三场”和洄游通道。(二)环境空气(1)拟建公路沿线共有敏感点7处,均为乡村集中居民点。(2)大气环境污染源主要为居民日常生活废气排放,周边道路汽车尾气排放,现有道路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等。(3)通过对3个监测点监测因子PM10日均值、CO、NO2日均、小时值均满足环境空气
9、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达标率均为100%,评价区内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三)地表水环境(1)项目跨越主要地表水体为渌淋沟、西灌渠,项目终点处为大王滩水库(大王滩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拟建公路评价范围内涉及大王滩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大王滩水库作为南宁市战略备用水源,尚未建设城市集中取水口,目前库区内设有大王滩水厂、明湖水厂、那陈水厂和规划的大沙田那马水厂取水口,其中位于评价范围内的大王滩水厂取水口距拟建项目约820m,规划的大沙田那马水厂取水口距拟建项目约1.2km。均不涉及大王滩水厂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公路桩号K14+030K14+134.579约100m
10、路段位于大王滩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内。(4)公路沿线经过的各主要地表水体渌淋沟、西灌渠现状水质除渌淋沟化学需氧量、BOD5出现超III类标准的情况,其他指标及西灌渠水质pH值、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DO、BOD5、NH3-N、石油类监测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要求,悬浮物监测指标达到SL63-94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中的三级标准。渌淋沟化学需氧量、BOD5超标原因为沿线村民有拦溪流养鸭的现象,因此出现部分水质指标超标的情况。作为南宁市备用水源的大王滩水库水质除总磷超标外,其他pH值、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DO、BOD5、NH3-
11、N、石油类、总氮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II类标准要求。总磷超标原因主要是目前作为大王滩主要旅游项目的竹排游船上,游客随意排放生活污水,同时大王滩库区水域养殖户较多,网箱养殖、养鸭等仍然存在,进而影响到大王滩水库水质。(四)声环境(1)拟建公路沿线共有敏感点7处,全是乡村集中居民点。(2)项目评价范围内声环境污染源主要是现状旧路的交通噪声、居民生活噪声和终点景区游客社会噪声。(3)根据6个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除群益临路一排和35m处昼间达标,夜间均出现超4a类、2类标准的情况(超标1.7-3.6分贝)外,其他敏感点均能满足2类标准要求。超标原因是该敏感点位于现状南友二级公路两侧,受南友二
12、级公路交通噪声影响较大。终点处南防铁路外轨中心线30m处的铁路噪声监测结果说明,火车通过时,距南防铁路外轨中心线30m处声环境昼、夜均能满足铁路噪声排放标准限值。(五)地下水环境评估区内地下水根据地层岩性、地下水赋存形式、埋藏条件和水力特征等,可分上层滞水、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三种类型。地下水富水性等级为贫乏中等,项目全线无集中式地下水取水口,也未涉及其他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敏感区。(六)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
13、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1,评价范围的划分原则及对项目现场踏勘调查情况,确定本评价范围如下:(1)社会环境拟建公路直接影响区:南宁市江南区和良庆区。(2)生态影响项目全部活动的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根据建设项目特征,本评价以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以内区域为重点。(3)声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范围,对村庄等敏感目标进行重点评价。(4)地表水环境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主要的地表水体,主要包括沿线西灌渠、小河流及作为南宁市备用水源地的大王滩水库。本项目桥梁建设不设水中墩,公路桥梁跨越河流的评价范围为上游100m和下游10
14、00m水域;同时地表水评价范围包括整个大王滩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5)地下水环境公路影响的水文地质单元,重点调查沿线村庄居民饮用水水井。(6)环境空气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的范围,对村庄等敏感目标进行重点评价。(7)景观环境公路两侧可视范围以及取弃渣场等受工程影响区域。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一)社会环境1、 环境影响分析(1)拟建公路的建设与南宁市公路网规划(2010-2020)相协调。(2)项目的建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南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2009)、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大王滩水库饮
15、用水水源保护工作的通告相关规定相符的。(3)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方便当地居民的出行,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有利于游客到大王滩旅游度假,有利于项目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4)项目征地和拆迁将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4)拟建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将影响沿线居民和游客的出行,施工噪声及扬尘也会对居民和游客产生一定负面影响。(5)项目建设施工期将占用部分旧路,施工期若交通组织不合理,将导致通往大王滩水库的公路被阻隔,直接影响通往大王滩水库的防汛抗灾通道。(6)项目沿线没有压覆任何探明的重要矿产资源,也没有任何矿权设置,亦没有压覆任何矿权。(7)项目评价范围内无登记在册的文物保护单位。2、 环境保护措施(1
16、)根据国家和地方征地拆迁安置和占地补偿政策,制定合理的安置和补偿方案并予以落实,可以将影响降至较低的水平。(2)评价建议建设单位采取半幅路的施工方式,合理组织施工时段、并安排专人疏导交通。同时根据南宁市水利局要求,建设方案需经南宁市水利局审查同意后方可进行建设,以确保水库防汛抢险道路畅通。(3)因施工隔断现有村道时,应修筑临时便道,方便沿线村民通行。(4)工程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古迹应立即停止土方挖掘工程,并上报文物部门,保护现场,待文物部门处理后再进行施工。(二)生态环境1、环境影响分析(1)项目建设对良风江森林公园不产生直接不利影响,但施工期利用穿过良风江森林公园的南友二级路作为材料运输的道
17、路,大型运输车辆行驶中可能对两侧森林公园景区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2)项目施工期终点路段的平整、开挖将对大王滩景区的景观美感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同时必然会对水利风景区的正常营运和管理造成影响,机械噪音和扬尘暂时降低景区的环境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游客数量,造成部分经济损失。(3)拟建项目建设完成后,生物量减少2755.95t,但通过公路绿化可弥补部分损失的生物量。(4)项目占地对区域植被的稳定性和环境服务能力影响的范围较小、程度不大,不会导致区域植被类型消失,也不会导致评价区生物多样性的降低。(5)项目的建设对野生动物原有的活动范围产生一定的干扰、阻隔;但不会造成物种数量的大量减少和消失
18、,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不大。(6)项目桥梁建设无水中桩基设置,施工对水生生物环境影响较小;评价范围内不涉及保护鱼类及其“三场”和洄游通道,不会对沿线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产生影响。(7)项目共设1处弃渣场及4处临时堆土场,从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较为合适的,推荐采用。(8)全线无高填深挖路段,不会产生相关影响。(9)项目建设对2株古树周边无需挖方,不存在对根系的明显影响,可进行原地保护。2、 环境保护措施(1)做好管理和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与环保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保护意识,严禁捕猎野生动物;预防林地火灾,在施工区周围山上竖立防火警示牌;施工便道的设计应尽量避免穿越成片的树木。(2)施工运输应
19、落实好出路冲洗的措施,并对穿越良风江森林公园的南友二级路路段及时进行洒水降尘,可很大程度上减轻施工运输带来的扬尘污染。建设单位应加强施工管理,文明施工,减小项目建设对大王滩水利风景区的景观影响。(3)路基两侧开挖临时排水沟;桥墩基础开挖的土石方应集中堆放,并采取覆盖防雨布等临时保护措施,防止遇雨水冲刷后流失;路基挖填方施工应避开雨季,并在雨季来临之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做好边坡开挖组织与边坡防护工程设计。(4)施工期间应确保河流及现有的灌溉沟渠不被泥土和石块堵塞,保持排水通畅,不影响其功能。在跨越河流水系、冲沟等区域时应先将排水设施和拦挡措施建好,工程结束后及时恢复原排水系统。
20、(5)路线经过农田路段,应完善施工期周边临时排水沟渠设计,避免“沙压农田”和“黄泥水”侵入农田,影响农业生产。(6)项目弃土场、临时堆土场、堆料场和施工营地等临时用地禁止设置在大王滩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水利风景区范围内。参照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布置,并做好相应水土保持工程与绿化措施设计。(7)评价区内有古树2株,可进行原地保护,并做好施工期预防和保护措施。(三)环境空气1、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影响:(1)公路施工期对沿线环境空气产生影响的作业环节为:材料运输和装卸、土石方填挖、沥青摊铺以及施工机械、车辆排放的尾气,排放的污染物有TSP、NO2、CO、苯并(a)芘和THC。(2)施工期主要大气污染物
21、为TSP,在未采取防尘措施的情况下,路侧150m内区域将受施工扬尘的影响,尤其在路侧50m范围内的区域,影响更为严重。营运期影响:(1)项目营运期空气环境污染主要源于汽车尾气中的CO、NOx,本评价选取NO2、CO作为代表污染因子,采用类比分析方法评价其对周边大气环境污染影响。(2)通过类比广西沿海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五期工程的现状旧路CO、NO2现状监测结果,拟建项目至运营远期,评价范围内大气污染物中NO2、CO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且占标率较低,不对空气环境造成大的不利影响。2、环境保护措施(1)公路施工的堆料场、施工营地应远离居民区或其它人口密集处,置于较为空旷的地方,应在居
22、民区等敏感目标下风向300m以外。堆料场应进行封盖。(2)施工材料运输公路及便道应采取定时洒水降尘措施。(3)路边植树绿化;严格执行汽车排放车检制度,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四)声环境1、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影响:(1)单机施工机械噪声昼间最大在距声源52m以外可符合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70dB(A)标准限值,夜间在229m以外可满足55dB(A)标准限值。(2)多种施工机械同时作业时,昼间在距声源86m以外可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70dB(A)标准限值;夜间在264m以外可满足55dB(A)标准限值。营运期影响:(1)根据交通噪声贡献值预测可知,随着运营时间的延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宁 至大 公路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8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