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现场运行和维护.doc
《继电保护现场运行和维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保护现场运行和维护.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继电保护现场运行和维护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 张洁2010年8月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本概况及发展方向1.目前继电保护的概况继电保护装置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它是随着电网的发展而发展的,功能和技术水平也是随着电网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提高的。我们国家继电保护的发展,自新中国建立开始,经历了感应型、整流型、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微机型等几个阶段。至今已60年。其中:线路保护 220kV500kV5060年代末(70年代初) 感应型保护时代保护组成:相差高频、距离、零序方向过流等保护、综合重合闸装置。相差高频为主保护。单套配置。7080年代 整流型、晶体管型保护时代保护组成:相差高频、距离、零序方向
2、过流等保护、综合重合闸装置。相差高频为主保护。单套配置。80年代末90年代中期 晶体管型、集成电路型保护时代保护组成:相差高频(纵联方向、纵联距离)、后备距离、零序方向过流等保护、综合重合闸装置。相差高频(纵联方向、纵联距离)为主保护。单套配置。90年代中期至今 微机型保护时代保护组成:a.纵联方向(纵联距离)、后备距离、零序方向过流等保护,综合重合闸装置。纵联方向(纵联距离)为主保护。单套配置。b.纵联方向、后备距离、后备零序保护,综合重合闸装置。第一套 纵联距离、后备距离、后备零序保护,综合重合闸装置。第二套 保护是双套配置,重合闸装置只用一套。C.光纤纵差、后备距离、后备零序保护,综合重
3、合闸装置。第一套 光纤纵差、后备距离、后备零序保护,综合重合闸装置。第二套母差保护5090年代 感应型 单套配置(70)902000年 晶体管、集成电路型(上海继电器厂电磁式母差保护)2000年后至今 微机型 双套配置发变组保护与母差保护相同。综上所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目前,微机保护已经在国内大范围的普及,微机保护的普及,使继电保护装置在可靠性、灵敏性和选择性方面,都比过去的保护有了很大的改善。主要有几个方面:a.在保护的功能方面,目前的微机保护比过去的保护装置增加了许多功能,如装置本身具有录波、打印、故障数据上传等功能。b.关于保护的动作时间,过去的整流型、晶体管或集成电路型保护装置,动
4、作出口最快也要20mS以上,而最新的微机保护的动作出口时间,最快可达到10mS。如微机母差保护(RCS-915,BP-2B)。c.由于微机保护采样精度高,定值一旦整定,则不容易变化。在保护特性方面,由于用软件实现,也不会变化。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些地区仍然存在电磁型、集成电路型等保护运行。如线路保护,目前光纤纵差保护已得到广泛应用,在华北地区也已大面积普及。但在国内许多地方,仍然还有纵联方向和纵联距离等保护运行,也就是说,载波保护还存在。现在是光纤和载波共存的时期。总之,我们国家的继电保护装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50、60年代相比,可以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已经达到了世
5、界领先的地位。2.发展方向随着电网容量的扩大和技术的发展,对控制设备和继电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智能电网概念的提出,目前的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状态,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智能电网首先从变电站开始做起,继电保护装置在信息采集、上传、通信等方面还要做许多工作。二次回路方面也要进行改造。如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采用,就需要做很多工作,至少目前这种模拟式的设备不能再用。但是,这项工作绝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完成的,还要经过相当的时间,可是,这是必然的趋势,而且,将来无论是变电站还是发电厂,自动化控制的程度和水平还要有更大的提高,这一点是肯定的。关于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问题。近年来,一些管理部门正在进行“
6、继电保状态检修”的探索和研究,目前尚未开始推行。我们知道,电气一次设备实行状态检修比较容易,二次设备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主要是一些正常的检测手段如何实现。现在有些管理部门正在研究。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运行维护要点 (一)发变组保护定值1.差动保护、差动速断、励磁变压器保护发电机差动保护:比率制动特性,同时设置差动速断,无涌流闭锁功能,因无这种运行方式。主变差动保护:比率制动特性、设置差动速断、励磁涌流闭锁高厂变差动保护:与主变相同高压厂用备用变差动保护:与主变相同关于励磁变差动保护:按原设计要求和规定,应设置差动保护,而且,目前大部分电厂也是这样配置的。但是,由于励磁变低压侧接是整流
7、柜,所以,在励磁变的电流中,存在着谐波分量,当励磁变压器或外部设备发生故障时,由于谐波分量较大,有可能导致保护不正确动作。在一些发电厂中,曾多次发生这种不正确动作的现象。一些发电公司早已作出规定,停用励磁变差动保护。在最新颁布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中也作出新的规定,励磁变压器宜采用电流速断保护作为主保护。但是励磁变压器的过电流和过负荷保护的定值,要考虑能够躲过励磁系统的强励倍数,即:2倍转子额定电流,10秒延时。整定计算中要验证、核算,转子电流乘以0.816折算到交流侧,再除以电流互感器变比。差动保护中的差动速断的作用当变压器内部故障电流过大时,变压
8、器差动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将要饱和,电流互感器饱和时将产生各种高次谐波,其中包含二次谐波分量。而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涌流闭锁功能,目前大部分采用二次谐波闭锁,当电流互感器饱和时,电流中的二次谐波分量将会使差动保护闭锁,不能动作出口。这时,只能靠差动速断保护动作出口,因为涌流闭锁不闭锁速断。因此,变压器差动保护中要设置速断保护。根据差动速断保护的特点,要求差动速断保护满足以下两点要求:(1)动作电流应能躲过最大励磁涌流电流。(2)区内发生最大短路电流故障时,应有足够的灵敏度(一般这种故障都是发生在高压套管引线上)。2.发电机定子接地保护目前普遍采用基波零序电压型定子单相接地保护和三次谐波电压型定子接地
9、保护,基波零序保护投跳闸,三次谐波保护投信号。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对发电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定子铁芯的烧伤和接地故障扩大为相间或匝间短路。铁芯烧伤程度由故障点电流和故障持续时间决定。故障电流越大、持续时间越长,烧伤也就越严重。对于没有伤及定子铁芯的绕组绝缘损坏,修复工作较简单,停机时间较短。一旦伤及铁芯,由于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结构复杂,修复工作比较困难,停机时间就长。如果说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和绝缘损坏是难免的,但是因此而伤害定子铁芯则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定子接地保护的动作时间不应太长。许多电厂的基波零序保护整定时间过长,对发电机不够安全。因此,建议最长不宜超过3秒。否则容易烧坏发电机铁心。使事
10、故扩大。定子接地保护还与发电机中性点接地方式有关,目前大型机组均采用中性点经接地变压器接地方式。定子接地保护的投入的原则就是当发生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是否大于发电机的安全电流。 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允许值3.发电机断水保护应注意断水保护动作时间,要与热工专业配合。一般情况下,发变组保护中,发电机断水保护都要经过一个延时,约20秒。但是要与热工专业配合好,不能都加延时,否则,断水时间过长,发电机不安全。有时热工专业发过来的信号是经过延时后发过来的,要注意。3.发变组起动失灵保护定值,零序、负序电流判别元件定值及非全相保护起动失灵保护的问题发变组保护起动失灵保护回路,应
11、串联零序或负序电流判别元件,要考虑到最不利的情况,即发电机正常解列时,一相或两相断不开。这时电网通过单相或两相流入发电机负序电流,这个电流很小,因此,该定值应整定的很灵敏,保证能够可靠起动失灵保护。起动失灵保护的同时,解除失灵保护中的复合电压闭锁。事实上这种起动失灵保护的回路已经达到了非全相起动失灵保护的目的。但是,考虑到如果流入发电机的负序电流很小,负序过流保护可能不会动作,这就说明这时的负序电流是发电机长期允许的负序电流,对发电机没有危害,可是这种很小的负序电流长期积累起来,对发电机同样会有不可恢复的损害,如这样考虑,就必须用非全相保护的接点起动失灵保护,即无论负序电流是否超过发电机长期允
12、许的负序电流,只要出现非全相,立即起动失灵保护。这样做对3/2接线的变电站没有多大的影响,但对双母线接线的变电站影响很大,要全面考虑得失。4.断路器闪络保护定值发电机的并网开关在即将并网前,容易发生断口闪络,因为开关断口两端的电压有滑差,并做周期性变化,特别是两个电压相位在1800附近时。断路器断口两端的电压最大,容易击穿,如下图所示。这时闪络保护应能正确可靠起动。闪络保护动作后,应立即跳开励磁开关并起动失灵保护,理论上不应再有延时,但为了可靠,可以有很小的延时,一般为0.1秒左右,电流元件定值也应该越灵敏越好。电网中曾因为该保护整定时间过长和电流元件定值过大而导致闪络保护不能出口,最终开关损
13、坏(如上都电厂)。(二)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1.发变组保护“非电量”保护包括变压器瓦斯保护、励磁系统故障、发电机断水、紧急停机按钮等。要注意与电气量保护出口分开,因为“非电量”保护不能起动失灵保护。“非电量”保护不能起动失灵保护的原因是:这些保护的返回时间不能确定。容易在断路器正常跳闸后误起动失灵保护。失磁保护的电压判别取自发电机机端电压。因为如果取变压器高压侧电压,当发电机失磁时,系统电压不能保证满足要求。即电压不能低到定值以下,造成保护不能出口。关于失步保护一般电厂的失步保护定值均按失步(振荡)的滑极次数整定。如果一个电厂机组台数较多,要考虑各机组定值的“区别”。发变组保护中不应缺少起停
14、机保护、误上电保护、断路器闪络保护,应该按照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的要求投入必要的保护装置。2.母差保护互联压板目前的双母线的母差保护都设有“互联压板”。主要是为了在母线倒闸操作时用。一般母差保护都有两个故障母线选择元件,即“小差动”元件,我们厂的母差保护是2条母线各有1套差动保护,母线故障时,由各母线的差动元件选择故障母线。然后跳开故障母线上的所有开关,包括母联开关。当进行母线倒闸操作时,由于某一个开关的两个隔离开关,有同时合闸的情况,相当于在母联开关旁边又并联了一个回路,如果这时某一条母线发生故障,母差保护无法选择故障母线,因此,在进行母线倒闸操作
15、前,投入“互联压板”,将两条母线的保护变为一套差动保护,当倒闸操作中发生母线故障,母差保护动作,将两条母线上的设备全部跳开。即无选择跳闸。复合电压闭锁双母线接线形式的电厂或变电站,为防止母差保护因各种原因误动,设置了复合电压闭锁元件。这是由于双母线母差保护一旦误动,将导致最少1条母线全部停电,损失较大,有复合电压闭锁,可以防止这种情况。但有两点应注意:a.母联开关不受复合电压闭锁,倒闸操作时应注意断开母联开关控制电源。这是因为当双母线倒方式时,线路或发变组断路器的两组隔离开关将同时跨接在两条母线上,如果当隔离开关正在操作过程中,母联开关意外跳开,将造成带负荷拉、合隔离开关,导致设备和人身安全事
16、故。非常危险。b.发变组保护起动失灵保护应有解除复合电压闭锁功能。因为当发变组内部发生短路故障时,由于主变压器的阻抗很大,母线电压可能不会降低很多,复合电压闭锁元件的灵敏度不够,复合电压闭锁有可能不开放,造成失灵保护不能动作出口跳开母线上的其它开关。3.同期系统同期系统有自动准同期装置和“手动同期检定继电器”及相关的回路组成。根据现场目前的情况,有几种同期并网方式:a.发电机机端有断路器,利用该断路器并网。同期电压取自该断路器两侧的电压互感器二次。两电压互感器二次接地方式相同,“N”或“B”接地。b.发电机机端无断路器,主变高压侧为双母线接线形式,利用高压侧断路器并网,同期电压取自高压侧母线电
17、压和发电机机端电压二次。两电压互感器二次接地方式相同的均为“N”接地。不同的,主变高压侧“N”接地,发电机机端“B”接地。c.发电机机端无断路器,主变高压侧为3/2接线,且主变高压侧有三相电压互感器,利用高压侧断路器并网。同期电压取自断路器两端的电压互感器二次。两电压互感器二次接地方式相同,一般均为“N”接地。d.同期闭锁继电器的作用。防止自动准同期装置出现问题时误发合闸命令,造成发电机“非同期”并列。同期检定继电器(TJJ)与自动准同期装置共用两个电压。但是现在各电厂配置的TJJ都要求两个同期电压有一个“公共端”,而两个同期电压并网前是有“滑差”的,或由于取自主变高、低压侧,不能直接将两个电
18、压的一端直接接在一起,要经过一个隔离变压器,才能将TJJ的两个电压的一端接在一起形成公共端。如主变高压侧电压互感器二次是“N”接地,发电机机端电压互感器二次是“B”接地,可以不用隔离变压器。(三)继电保护抗干扰及“反措”随着电网容量的不断扩大,电网的稳定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对继电保护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机保护的普及和发展,使得继电保护抗干扰问题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为此,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原能源部及国家电网公司先后颁布了多种文件,制定了多项继电保护的反事故措施,目的就是为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可靠运行,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直流回路的反措要求1.直流熔断器的配置继电
19、保护的信号回路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或小开关)供电,不得与其他保护回路混用。在电磁式保护的年代,这种现象非常普遍。设计保护回路时,由于不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有些情况下会导致保护误动,或引起其他异常。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各种“反措”的颁布与实施,这种情况基本不存在。2.对于配有双套纵联保护的线路,每一套纵联保护的直流回路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后备保护的直流回路,可由另一组专用直流熔断器供电,也可适当地分配到前两组直流供电回路中。这也是根据完全独立的原则,防止两套主保护共用一组直流电源时,因直流系统出现问题,影响两套主保护正常运行,从而使被保护线路或设备失去主保护。应保证至少有一套主保护
20、能够保持正常运行。3.保护用直流电源与控制用直流电源必须分开。这一点在反措要点中就已经做出规定,继电保护装置用的直流电源与断路器分、合闸用的直流电源必须分开使用,防止互相影响,如直流接地等情况造成保护异常甚至误动等。此外当由一组保护装置控制多组断路器(如3/2接线、各种桥接线、母差保护、断路器失灵保护、发变组保护、变压器保护以及线路的横差保护等)时,要求每一组断路器应分别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保护装置由另外的直流熔断器供电。4.在直流系统中,各级开关之间,应保持34级的级差,特别是熔断器和小开关不能混用。这是因为小开关的动作离散值较大,上、下级之间如果级差小容易造成无选择跳闸。此外,熔断器的
21、熔断特性与小开关的动作特性不同,如混用也会造成无选择跳闸或熔断。交流回路的反措要求1.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中规定:公用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二次回路只允许、且必须在相关保护柜屏内一点接地。独立的、与其他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没有电气联系的二次回路应在开关场一点接地。 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设置接地点是为了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但是如果接地点不正确,会造成继电保护装置不正确动作,如电磁式保护时代,差动保护的电流回路,只允许在保护盘上一点接地,不能在各自的端子箱接地,防止区外故障时,电流二次回路的分流导致保护误动。除此之外,在3/2接线的厂站中,线
22、路保护取合电流时,有些厂站是在就地端子箱将两组电流互感器合在一起再经电缆送至保护盘,一般这种回路的接地点选择在端子箱一点接地。2.公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只允许在控制室内有一点接地,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开关或熔断器等。己在控制室一点接地的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宜在开关场将二次线圈中性点经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接地,其击穿电压峰值应大于30Imax伏(Imax为电网接地故障时通过变电站的可能最大接地电流有效值,单位为kA)。应定期检查放电间隙或氧化锌阀片,防止造成电压二次回路多点接地的现象。对于双母线接线的厂站,其两组电压互感器的二次接地点应选择在控制室内的相关保护
23、屏柜上一点接地。这是由于如果两组电压互感器二次分别在就地端子箱接地,则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两个二次接地点之间就会出现电位差,影响保护的正确动作。3.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和三次绕组回路必须分开。电压互感器二次有“Y”形接线和开口三角接线,过去两个绕组的“N”是在开关场端子箱内短接后用一根电缆送至保护盘,现在“反措”明确规定这两个绕组的“N”必须分开送至保护盘。这是因为电压互感器二次三相的负载是不完全平衡的,负载不平衡,必然在共用的“N”线中有电流流过,“N”线电缆上存在着电阻,在电阻上就会有压降,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这个压降就叠加在零序电压上,造成保护的不正确动作(如图1), 图 1 电压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保护 现场 运行 维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