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智能电网产业规划(2020) .doc
《珠海智能电网产业规划(2020)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海智能电网产业规划(2020) .doc(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珠海智能电网产业规划(2013-2020)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2013年7月III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3一、发展基础和优势3(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地位作用稳步提升3(二)产业链条日趋完整,集聚效应初步显现4(三)配网装备特色鲜明,市场竞争优势明显6(四)风光海洋资源丰富,万山群岛微网示范8(五)横琴开发政策扶持,规划体系逐步完善9(六)地理区位条件良好,交通网络便捷通达10二、发展机遇11(一)全球智能电网产业快速发展11(二)国内政策规划体系日益健全12(三)南方电网战略合作机遇难得13(四)国家海洋经济战略提供支撑14三、存在问题和面临
2、挑战15(一)产业规模有待提升,龙头企业数量不足15(二)产学研一体化薄弱,服务体系有待加强16(三)高端人才引进困难,技术创新能力较弱17(四)智能电网标准滞后,政策风险形成制约17第二章 总体思路18(一)指导思想18(二)基本原则18(三)发展定位19(四)发展目标21第三章 产业发展领域和重点方向24一、主导发展优势产业24(一)配电网自动化24(二)智能用电与智能家居26二、重点培育战略产业31(一)新能源与微网31三、提升发展基础产业35(一)变电站自动化35(二)信息与通信37四、延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40(一)国家级风光储检测(实验)基地40(二)国家级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科技创新基
3、地41(三)以工程服务为主导的生产性服务业45第四章 空间布局47一、布局思路和原则47二、功能区划和重点布局47(一)产业总体布局47(二)重点区域布局49第五章 实施路径55一、深化南网合作,共建发展平台55二、建设博览中心,构建产业集群56三、培育龙头企业,发展总部经济57四、设立产业基金,完善融资平台58五、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人才保障59六、强化招商引资,优化政策扶持60第六章 政策措施保障62一、加强提升组织保障62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62三、切实加强规划引导63四、完善产业协作促进63五、深化拓展开放合作64附件1:珠海市智能电网产业重点产品导向目录661、配电网自动化662、智能
4、用电与智能家居663、新能源与微网674、变电站自动化675、信息与通信67附件2:重点项目及重大示范工程69前 言智能电网产业涵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有利于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与利用,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供应。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率先把发展智能电网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也积极推动,全球智能电网产业的发展正加快推进。我国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正在积极推动。2010年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做出了“发展智能电网的重要部署,智能电网产业的发展从市场行为上升到国家层面,已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改善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
5、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2012年5月,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的九大重点任务,即大规模间歇式新能源并网技术、支撑电动汽车发展的电网技术、大规模储能系统、智能配用电技术、大电网智能运行与控制、智能输变电技术与装备、电网信息与通信技术、柔性输变电技术与装备以及智能电网集成综合示范,智能电网产业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规划的重要城市之一,珠海市在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中具备十分明显的优势,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产业链相对完整(尤其是配网自动化领域)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成为珠海“三高一特”现代体系规划中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
6、智能电网产业,对于珠海市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特编制珠海智能电网产业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从发展基础、外部环境、总体思路、发展方向和重点、空间布局、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对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进行部署安排,为推动智能电网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2第一章 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和优势珠海市智能电网产业形成了较为坚实的发展基础,在配网自动化、智能用电与智能家居、新能源与微网、变电站自动化、信息与通信等五大领域形成了一批优势企业和特色产品,在智能配电网装备多个细分领域保持着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和较高的市场占
7、有率。良好的发展基础为珠海市智能电网产业实现加快发展、产业升级提供了条件。(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地位作用稳步提升智能电网产业是珠海市高新技术产业之一,也是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产业发展较快,销售总收入从2000年的3.5亿元增长到2012年117亿元,年平均增速超过30%,在珠海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就产业内部结构来看,2012年,珠海智能电网产业重点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75.32%,净利润12.09亿元,销售利润率13.72%,上交税额7.75亿元。如图1-1所示。图1-1 2012年珠海智能电网产业重点企业经营情况(亿元)珠海市智能电网产业80%以上
8、为中小型企业,体制相对灵活;同时产业呈现出较高的集中度,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前5名企业合计总收入为53.47亿元,占珠海市智能电网产业销售总收入的比重达到53.47%。(二)产业链条日趋完整,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珠海已经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发展基础好、产业链相对完善(尤其是配电自动化领域)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覆盖了智能配电网上下游大部分环节,智能电网产品和服务涵盖了配电网自动化、智能用电与智能家居、新能源与微网、变电站自动化、信息与通信等五大领域。2012年配电网自动化、智能用电与智能家居、新能源与微网、变电站自动化、信息与通信各领域重点企业的总产值分别达到46.8亿元、10.1亿元、10.9亿
9、元、4.5亿元、16.7亿元。图1-2 珠海市智能电网产业各子领域产值比例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2012年珠海智能电网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收入在全市分区分布情况大致为:香洲区珠海智能电网产业规模以上总收入约为62亿元,所占比重历年全市最高,约占53%,且该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斗门区次之,比重约为36%。从智能电网的企业分布来看,大致60的企业集中在高新区主园区,20分布在香洲区主城区,20%分布在南屏、金湾等地,初步形成了产业区域日渐集中、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凸显的发展态势。 图1-3 2012年珠海智能电网产业规模以上总收入在各分区布局(单位:亿元)(三)配网装备特色鲜明,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珠海智能
10、电网产业在智能配电网装备方面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形成了一批代表性企业和智能电网系列产品,企业资质水平和产品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截至2012年底,登记产品近500件,上市企业9家,广东省著名商标7家,获IS02000资质认证的企业26家。在配电网一体化测控等技术和产品、高频逆变技术和电能质量监测系统、“微机防误操作系统”等微机“五防”技术、厂站监控系统、智能电表、分布式直流微网开发等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和技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遥遥领先。详细见表1-1所示。表1-1 珠海市智能电网产业龙头企业基本情况产业领域企业名称主要产品类型2012年销售收入(亿元)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配电自动化系统许继电气 用
11、户分界负荷开关成套装置 配电网一体化测控终端 一体型遥控终端19.150%可利电气 地县级配调自动化 智能配电柜系统1.31/长园电力 电力电缆附件;智能环网开关设备2.6418%分布式电源与微网泰坦科技 高频开关直流电源 电动汽车充电机 TA4000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风光互补路灯2.210%瓦特电力 分布式太阳能发电 直流微网1.3617%兴业太阳能 太阳能电池、薄膜电池0.7710%变电自动化万力达 SVC、SVG 监控系统 楼宇智能用电1.55/优特电力科技 微机防误综合操作系统 综合自动化系统 微机保护测控装置4.4850%长园共创 电力安全领域产品1.9041%信息与通信 远光软件
12、远光GRIS、远光EAP、远光GAP7.8080%汉胜科技 通信同轴电缆、高温同轴电缆、漏泄同轴电缆、光缆、稳相同轴电缆、新型铝塑复合管1.5635%智能用电和智能家居珠海格力 智能中央空调 智能直流变频空调/太川电子 可视对讲系统 智慧社区系统/东信和平 智能家居芯片 智能电表芯片/(四)风光海洋资源丰富,万山群岛微网示范珠海市拥有较为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以及较好的生物质资源,多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6.3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为4651.6兆焦/平方米。全市气温比邻近珠江三角洲各县市都高,年平均气温为22.4,大部分地区全年无霜冻,是中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已经在太阳能光伏、太阳能
13、光热、风力发电、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城市生活垃圾发电等新能源利用方面开展了示范应用,为今后开发利用新能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截止到2011年,珠海市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装机规模约5兆瓦,年发电量约为500万千瓦时,珠海大万山岛(万山区)光伏发电和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光伏发电等项目荣获全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珠海市在海上风电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投运或即将投运的横琴岛、高栏岛、桂山岛三大风电场总装机容量达26.5万千瓦,年发电量约为1.4亿千瓦时(不含未投运的桂山岛海上风电)。珠海在海岛微网开发方面也具有十分突出优势。万山区各岛的供电电网并未与陆地的电网联网,导致能源开发利用水平低、成本高
14、,供电、供水、供冷紧张。通过实施万山群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将统筹风电、太阳能光伏、储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构建贴近用户的发、输、配、用一体化智能微电网系统,可实现桂山、东澳和大万山三个海岛微网与珠海大陆电网联网,为海岛未来发展提供能源保障,开辟了偏远海岛地区能源供应的新模式,成为海岛智能微电网的技术示范。广东沿岸海域波浪能资源一半以上分布在珠江口以东沿岸海域,沿岸多为基岩港湾海岸,波浪季节变化小,潮差也小,是我国波浪能资源蕴藏量丰富、开发条件好的海域之一,具有开展海洋能示范的条件。(五)横琴开发政策扶持,规划体系逐步完善随着横琴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珠海经济特区的发展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政策优势
15、。2011年7月,国务院关于横琴开发有关政策批复(国函201185号)(以下简称批复)指出:“同意珠海横琴实行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的优惠政策”,批复赋予横琴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对从境外进入横琴与生产有关的货物实行备案管理,给予免税或保税”,“对横琴企业之间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在制定产业准入及优惠目录的基础上,对横琴符合条件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横琴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粤府201230号)也赋予横琴开发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如“支持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在横琴设立区域总部”等。2013年3月1日起实行的珠海经济特区商事登记条例,取消了注册资金、营业范
16、围等方面的限制,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这些扶持政策的实施,将为珠海市智能电网产业发展带来优惠政策支撑优势。与此同时,珠海市政府对智能电网产业高度重视,全力支持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出台了多项法规、一系列扶持政策以支持智能电网产业发展。珠海市政府出台了珠海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珠海市“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珠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珠海市“三高一特”现代产业体系规划对将智能电网产业作为新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内容。关于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珠海市技术成果入股与提成条例、促进风险投资体系建设的规定、珠海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文
17、件,在政策、资金、税收、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诸多方面鼓励和扶持智能电网产业快速发展,珠海市智能电网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政策体系不断改善提升。(六)地理区位条件良好,交通网络便捷通达港珠澳大桥珠海市地理区位良好,是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陆地面积1701平方千米,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西邻新会、台山市,北与中山市接壤。珠海有中国南方主枢纽港珠海港。陆运拥有高等级的广深珠高速公路、广珠铁路以及现代化的国际机场。珠海还是广东省西部的重要口岸,设有国家一类口岸6个,二类口岸7个。到2016年,横跨香港、澳门和珠海三地的港珠澳大桥建成后香港到珠海仅需30分钟,比深圳到香港的时间还要短。已开
18、通的广珠轻轨、江珠高速和粤西沿海高速使珠海成为珠三角西部地区乃至西南地区桂、云、黔等省的交通枢纽。横琴是珠海市146个海岛中最大的岛。位于珠海市南部,珠江口西侧,毗邻港澳。处于”一国两制”的交汇点和“内外辐射”的结合部,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已成为近年来联结内地与香港、澳门进出口贸易的窗口,未来珠海将建设成为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和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今后,随着港珠澳大桥建成,周边交通运输网络的完备,内地与港澳经济联动效应的加快,珠海区位交通优势将更加明显,这为智能电网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流运输等外部条件。二、发展机遇(一)全球智能电网产业快速发展全球气候对能源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9、,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实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能源发展格局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新一轮的世界能源变革的序幕已经拉开。多元化的能源结构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几种主要的新能源中,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受气候影响条件较大,核能发电效率高,但动态性能不足,新能源接入电网面临较大的困难。发展智能电网技术,提高对电网的监控和调控能力,研发高效储能机制,成为灵活应对大规模清洁能源接入电网的重要选择。智能电网已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方向。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智能电网作为抢占未来绿色低碳经济制高点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美国、欧盟、日本等诸多国家纷纷加大在智能电网发展领域的投入,掀起了一场全球
20、范围的智能电网建设热潮。在欧美发达国家智能发展战略的带动下,IBM、GE、SIEMENS、ABB等一批传统电力系统设备供应商、IT产业巨头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智能电网框架和技术解决方案,积极向智能电网产业领域延伸和拓展。这为珠海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氛围。(二)国内政策规划体系日益健全温家宝总理2010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科技部于2009年11月24日发布的关于加快我国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的报告中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中电联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
21、间电力自动化投资将达2040-2550亿元,即电力自动化平均每年投资408-510亿元。两大电网公司未来在智能电网方面的总投资不低于2000亿人民币,在投资构成上,不考虑大规模的储能装置,配网自动化和用户侧系统将占40%,智能变电站占20%,智能调度占15%,新能源接入占10%,其他占15%。2013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提出“20132015年,我国将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以上”,“建设100个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1000个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小镇及示范村”,“开展适合分布式光伏发电运行特点和
22、规模化应用的新能源智能微电网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支持偏远地区及海岛利用光伏发电解决无电和缺电问题。”分布式光伏发电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提出,中国坚强智能电网发展的三个阶段即2009-2010年为研究试点阶段、2011-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2016-2020年为完善提升阶段,发展重点涉及发电、线路、变电、配电、用户、调度六个环节。南方电网发展智能电网的总体战略是:建设智能、高效、可靠的绿色电网,总体目标是“四提高一促进”,即: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提高系统和资产利用效率;提高用户侧的能效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提高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力;促进
23、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方面,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0年-2013年)为规划、研究与示范阶段,第二阶段(2012年-)为示范、推广与完善阶段。国内政府的高度重视、两大电网企业的积极推进为珠海市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带来一定投资机遇与良好产业发展外部环境。(三)南方电网战略合作机遇难得2013年珠海市人民政府与南方电网签署两项战略合作协议:“十二五”电网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和新能源项目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协议明确双方将联合共同推进珠海新能源示范城市的规划、建设,将珠海打造成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城市和清洁能源基地,并推动横琴新区电力先进技术示范区、万山区海岛微网、海上风电场、东澳智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珠海智能电网产业规划2020 珠海 智能 电网 产业 规划 202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