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铝电解电容器的燃烧性.doc
《浅谈铝电解电容器的燃烧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铝电解电容器的燃烧性.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铝电解电容器的燃烧性Combustion of Aluminum Electorlytic Capacitance摘 要: 笔者专门就铝电解电容器之燃烧机理及其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通过对几种燃烧模式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关键词: 电容器;燃烧;电解液序言大型铝电解电容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变速电容器、UPS系统和反用换流器等场合。然而,目前铝电解电容器大多因采用易燃的有机酸系电解液而带来了燃烧性的问题。其中,高压大型铝电解电容器因工作时聚集的静电能量非常高以及拥有的电解液量也很多,故而带来了更大的易燃易爆等安全问题。根据对某些家电类整机的市场质量反馈数据的不完全
2、统计来看,因铝电解电容器引发的整机火灾事件约占百分之三十八左右。显然,此类问题已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从技术更新的角度出发,铝电解电容器的研发人员往往致力于电容器的小型化、高性能化、高温度长寿命化等。但近年来不少家电整机的火烧事件竟然是由机内某个铝电解电容器所引起的。随着越来越多的相关质量反馈和案件投诉,一些铝电解电容器制造商开始着手调查研究、力求寻找某种解决方案。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日本的尼吉康(NICHICON)和路碧康(RUBYCON)两大铝电解电容器制造商已先后成功地开发了难燃烧高压铝电解电容器,其芯包的UL燃烧等级达到:94-V1。铝电解电容器的燃烧模式要想搞清铝电解电容器为何会燃
3、烧,首先就要进行燃烧的要素分析。燃烧三要素物体燃烧必须具备三要素:可燃物、氧气供给源、火源。铝电解电容器刚好具备了这三要素。参见图1-1,铝电解电容器芯包的构造和图1-2,铝电解电容器氧化膜的构造。铝电解电容器燃烧三要素见表1。由此可见,铝电解电容器应该是一种易引发燃烧的电子元件!图1-1 铝电解电容器芯包的构造(略)图1-2 铝电解电容器氧化膜的构造(略)表1 铝电解电容器燃烧三要素(略)铝电解电容器的燃烧性研究发现,铝电解电容器既可发生一次燃烧也能引发二次燃烧:(1) 主动燃烧性:电容器自行点燃直接导致火烧- 以下称一次燃烧。(2) 被动燃烧性:电容器自身未发生一次燃烧却因其它因素的影响而
4、间接引起周围物体燃烧- 以下称二次燃烧。一次燃烧的模式一次燃烧是指铝电解电容器在一定的条件下自行发生燃烧,即所谓主动燃烧性。(1)火源的形成: 积聚在电容器内的静电能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直接通过电极间飞弧(SPARK)进行火花放电。这种火花便是火源。静电能量的公式:W=1/2CV2(C:静电容量,V:充电电压)。它与充电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高电压就会大大增加电容器电极上所积聚的静电能量。一般说来,电源输入用电容器因其工作电压较高而容易引起内部火花放电,进而直接引发喷溢中的电解液燃烧。电源输出用电容器却因通常达不到内部火花放电所需的静电能量而很少发生一次燃烧。(2)可燃物:该火源周围因存在有
5、电解液、隔离衬纸以及所产生的氢气等可燃物便很容易起火燃烧。(3)氧气的供给:电容器因发热以及电极间飞弧时的冲击,其内部的压力会急剧上升直至安全阀打开。这时,可燃物因与外部的空气相接触就会被点燃并持续燃烧。安全阀的开口面积越大则氧气的供给量越多,燃烧也就越激烈。反之,开口面积很小以至于可燃物未能飞出并与外部的空气相接触,这时,燃烧就不会继续,至多在飞弧部分留有一点烧损的痕迹而已。二次燃烧的模式二次燃烧是指铝电解电容器被外部火源点燃,或者电解液喷涌至附近高电能区域引发短路、飞弧进而起火,即所谓被动燃烧性。(1)电解液的泄漏或喷溢: 封口的气密性不良或安全阀打开等情况下,电解液就会从电容器内向外泄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铝电解电容器 燃烧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7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