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煤泥掺烧的技术要点及经济性测算[权威资料].doc
《关于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煤泥掺烧的技术要点及经济性测算[权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煤泥掺烧的技术要点及经济性测算[权威资料].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煤泥掺烧的技术要点及经济性测算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如何发挥循环流化床锅炉对燃料适应性的特点,通过探索煤泥掺烧的实施方式和方法,从而达到安全稳定掺烧;对比测算煤泥掺烧对标煤单价的影响,达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本文通过现场实际探索和测算,提出了解决方案及分析结论。 关键词:煤泥掺烧技术要点经济性 P618 A 1.开展煤泥掺烧的背景及意义 在火电厂经营中,燃料成本约占总成本70%,如何降低燃料成本是每个发电企业经营管理的工作重心。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而言,更要充分发挥其对多种劣质燃料广泛适应性的特点,在保证设备安全稳定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实现各煤种的
2、科学配比掺烧,降低综合标煤单价。 2.某电厂机组特点 以某电厂为例,有2台30万千瓦亚临界凝汽式间接空冷式汽轮机组,配21100t/h亚临界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来煤采用管带式输送机和公路汽车联合运输方式。 管带机将临近矿生产的煤矸石、洗中煤、劣质煤等分别输送、存入厂内贮煤筒仓,其他补充煤种采用公路汽车运输至电厂。同时,配置一套煤泥管道输送系统向锅炉输送煤泥,实现燃料掺烧。煤泥输送系统按锅炉燃煤掺烧比例10%、最大出力20%设计,配置2套煤泥浆制备系统、2台储料仓,4台膏体泵,配4条管路分别通向2台锅炉炉顶的两个给料点,膏体泵送最大流量430m3/h,单泵530 m3范围内可调。 3.煤泥掺
3、烧的技术要点 3.1煤泥基本特性 煤泥的主要特性:含水量大、含灰量大、 粒度细;粘度大,流动性差;遇水易流失,风干易飞扬,易污染周围环境;堆积状态下形态不稳定,且占地量大。 以某电厂三个主要煤泥来源为例,煤质特性如下表: 煤源 Qnet,ar (Kcal/Kg) Mt (%) Mad (%) Aad (%) Vad (%) St,ad (%) Qb,ad (J/g) 热值(MJ/kg) 煤源一 3182 24.26 0.89 42.08 4.60 0.48 17378 13.31 煤源二 3175.9 24.67 0.63 43.23 8.52 0.83 18305 13.28 煤源三 338
4、7.9 25.56 1.01 38.74 5.79 0.58 19787.27 14.17 根据成浆性能分析,样品可输送含水率范围为32%-42%。最佳输送含水率为35%-39%。 3.2某电厂煤泥掺配方式及对机组的影响 该电厂煤泥输送系统建成后,通过一年试运摸索,发现系统存在易堵、管道弯头处磨损严重,甚至发生崩管泄露等问题,不能长期保持系统稳定满出力,为此开阔思路,向管理要效益,实践中摸索其他有效途径,最终实现两种方式煤泥掺烧。 通过专用煤泥输送系统送入炉膛直接燃烧。煤泥运至煤泥泵房,送入刮板机,通过膏浆制备机制成煤泥膏,再经煤泥膏体泵加压后经输送管道至炉膛顶部送入炉膛燃烧。实现了煤泥的远距
5、离输送,煤泥燃烧充分。 煤泥晾晒后在煤场完成掺配。煤泥卸至煤场并晾晒,经过晾晒水分小于12%后(化验结果),再与煤场存煤进行掺混,掺混后的煤通过卸煤沟、筒仓(掺烧筒仓)、碎煤机、输煤皮带入煤仓、入炉膛。通过输煤系统的综合利用,实现煤泥掺烧。 进行煤泥掺烧后对于机组的影响,主要有:一是对锅炉床温影响:由于煤泥中水分较大,煤泥入炉后,先吸热将水分蒸发后放热,造成局部床温较大的变化,调整不及时可能造成炉床结焦;二是煤泥将会带入更多灰分:灰分的增加会造成水冷壁表面的灰垢层加厚,水冷壁吸热量减少,炉膛出口烟温升高,分离器烟温升高,同时灰分大会导致尾部烟道受热面积灰严重,使锅炉换热效果差,排烟温度高,锅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权威资料 关于 火电厂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煤泥掺烧 技术 要点 经济 测算 权威 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6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