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总结范本2021.doc
《镇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总结范本202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总结范本2021.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镇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总结范本2021 随着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深入推进,石家庄市鹿泉区走出了一条全域都市化、就地城镇化的新路径,越来越多的村庄正在上演现代版“凤还巢”。那么有关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总结怎么写?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总结,希望对你们有帮助!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总结1美丽乡村引“凤”还“巢”关于石家庄市鹿泉区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调查与思考自1997年位于上风上水的石家庄市峡石沟垃圾填埋场运行后,西山脚下的下聂庄村,村里垃圾纷飞、臭气熏天,十几年间近1/3的村民纷纷“逃离”。20XX年垃圾填埋场封场后,鹿泉区多方筹资1200万元对下聂庄村进行了全方位改造提升,使村庄旧貌
2、换新颜,昔日外迁村民纷纷返乡,享受着田园牧歌般的惬意生活。在鹿泉区,得益于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庄正在上演现代版“凤还巢”,走出了一条全域都市化、就地城镇化的新路径。全域提升、分批推进,三年实现全覆盖石家庄市鹿泉区的发展定位是河北省会西花园。根据特殊的区位、定位和发展阶段,鹿泉区始终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作为缩小城乡差距、破除二元结构的重要抓手,将全域603平方公里作为休闲区来打造,将208个村作为景点来提升,确保用三年时间实现全覆盖。改造“三沿一连”重点突破。20XX年,筹资2.3亿元对沿高速、沿高铁、沿国道及与省会主城区连接道路两侧的“三沿一连”区域81个村进行了改造提升
3、,东辛庄、西良政2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南海山、东邵营、岭口、向阳4个村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鹿泉市被评为全省先进市。抓好“三环三沿”扩点扩面。20XX年,按照“突出重点、彰显特色、绿廊连接、成片提升”的工作思路,以环省会、环县城、环景区,沿铁路、沿高速、沿国道“三环三沿”区域31个村为重点,加上30个省级重点村和12个革命老区村(4个与省级、本级重点村重合),全力打造“30+31+8”美丽乡村集群。通过树草花组合,将“三沿一连”、“三环三沿”区域用绿廊连接起来,达到了连点成线、集线成片的效果。实施“集中攻坚”全域提升。20XX年,在抓好剩余58个村改造提升的同时,对原有150个重点村进行回头
4、看,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全域整治、务求长效,五项机制确保常态化着眼于补齐农村环境短板,鹿泉区在20XX年就开展了全覆盖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90%以上的村达到了街道整洁、村容靓丽标准。为打破“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怪圈,重点建立了五项机制,实现了环境整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财政资金长期投入保障机制。从20XX年开始,区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资金,按照每村基数5万元+15元/人的标准拨付到乡镇,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发放到村,用于日常保洁。村庄保洁权市场化承包机制。即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将村庄保洁权面向全体村民公开承包,组建专职保洁队伍,避免人为因素影响保洁效果,确保街道清扫到位
5、、垃圾清运彻底。区乡村三级挂钩考评机制。区对乡每月一拉练,结果与专项资金挂钩,后三名的分别扣减1万元、1.5万元和2万元;乡对村庄周巡查、月观摩,结果与各村庄年终考核挂钩;各村成立考评委员会,以村“两委”干部和党员、村民代表为主体,每周至少检查2次,结果与保洁队伍、保洁资金挂钩。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机制。实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由乡镇将各村垃圾运输到垃圾压缩站,区城管局统一无害化处理。目前,1个压缩站已经投用,另有5个正在建设,力争年内全覆盖,解决垃圾处理难题。卫生厕所管护服务机制。结合改厕工作,采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组建无害化卫生厕所管护队伍,及时清掏处理厕所
6、粪液,解决改厕后村民用厕的后顾之忧。严字当头、统筹结合,建设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鹿泉区按照慎砍树、少占地、少拆房的原则,既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又确保留住农村的“田园牧歌”风光,让农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现就地城镇化。严控大拆大建。克服重面子、轻里子思想,明确规定除建成区和新市镇外,其它区域原则上不搞旧村改造,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农民生活舒适度、幸福感上来,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基本实现了村民中心、标准化学校、标准化卫生室、养老幸福院、饮水安全、公共交通、治安防控以及低保、新农合、新农保等全覆盖。严格规划设计。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施工,立足全域对2
7、08个村进行统一规划,结合各村自然禀赋、文化特色、民风民俗进行差异设计,特别是对山区村突出徽派建设风格,使田园风光与自然山水景色相融合,打造特色景观带。统筹“乡愁符号”挖掘保护规划,115个村启动了村志编纂,26个村已经完成;对391棵百年以上古树进行了全方位保护,对东西会馆等31处古建筑进行了修缮,传承历史文脉、保留村庄记忆。严把工程质量。实行“五统一、三监督”施工模式,即规划设计、材料采购、施工标准、现场监理、工程验收五个统一标准,专业监理人员、有施工经验的党员和村民代表、涉及民居改造农户三方监督,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点”的改造突出项目带动。把15项任务全部落实到项目上,150个重点村共
8、实施项目445个,硬化街道69.7万平方米,改造民居屋顶1153户,清理整治建筑立面、标语广告4817处,粉刷墙壁121.2万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网105公里。“线”的整治突出增绿添彩。按照人均3棵树、户均10棵树、村均3000棵树的标准实施村庄绿化,大力推进环村林带、“田路分家”及主干道路容貌整治提升等工程,力争把每个村庄都变成一片绿洲、把每条道路都变成一条绿廊。20XX年以来累计投资2.1亿元,造林4.4万亩。 “面”的打造突出区域特色。从150个重点村中选出19个精品村,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打造了白鹿泉沟、石井沟、沿山大道、京赞线等多个不同风格的美丽乡村带,形成了青山相依、绿水环绕、粉墙黛
9、瓦的景观长廊。“院”的创建突出精益求精。逐步由外部包装向内在提升转移,动员群众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共建成高标准“美丽庭院”1989户,打造五星级“精品家庭”45户。此外,区财政列支1700万元专项资金,彻底消灭了2.6万座连茅圈。政府引导、以小带大,“八个一点”方式巧筹资为解决资金难题,鹿泉区通过上级部门争取一点、政府财政投入一点、乡镇村里挤出一点、帮扶单位支持一点、企业大户捐助一点、党员干部拿出一点、广大群众自筹一点、一事一议解决一点的“八个一点”方式,为改造提升工作提供了资金保障。财政资金引导。20XX年以来,区财政共列支1.1亿元专项资金,带动乡镇财政投资6000万元。上述资金全部对项
10、目,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待项目确定后先拨付启动资金,根据进度和质量再分期拨付剩余资金,多干多补、少干少补、不干不补,充分激发了村一级工作积极性。在财政资金的带动下,各村共自筹资金1.5亿元用于改造提升工作。争取各方支持。积极谋划包装改造提升项目,共争取上级专项资金5300万元,和其他涉农资金统一配置、打捆使用。同时,坚持部门帮、企业捐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注重发挥208个驻村工作组的优势,累计投资近千万元,办实事540件。群众共建共享。在财政资金的带动下,各村通过统一购买施工材料、群众参与共建等方式,广泛发动村民出资出力。特别是围绕创建“美丽庭院”,以财政补贴方式强力推进改厕工作,让老百姓切实感受
11、到了带来的变化,自觉出资开展了改厨、改水、改民居等工作,形成了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环境带动、产业支撑,多措并举推动大发展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既要让农村美起来、靓起来,更要富起来、强起来。鹿泉区坚持创建“美丽”与经营“美丽”相结合,努力把“美丽”变成生产力和竞争力,以环境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扶持让村集体强起来。依托环境优势,今年鹿泉区共引进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123个,总投资134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82个。围绕使农村共享项目建设成果,制定了关于加快收益性项目建设的暂行办法,新改建项目投产后每年给予占地村5%的税收奖励,或一次性匹配10%的土地指标,有效增加了村级财富
12、积累、拓展了发展空间。创新理念让产业兴起来。引导各村结合实际发展一村一品,按照“六次产业化”理念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农产品深加工、农家乐等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谷家峪香椿、北薛庄田仙红石榴、邓庄中华鳖、梁庄大枣、东庄卧龙岗核桃等一批特色产业村,并配套建设了农家乐、农产品加工项目。增加就业让农民富起来。坚持围绕增加就业抓项目,将“优先录用被占地村劳动力”作为要件写入合同,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培训,架起项目单位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对接的桥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有效解决了企业用工难和老百姓就业难的“两难”问题。去年以来,先后组织了两场就业洽谈会,新投产项目吸纳劳动力1.
13、3万人。启示和思考如今的鹿泉区,正在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向广度和深入推进。其建设美丽乡村引“凤”还“巢”的实践和成效,带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和思考。让全域变样、把乡愁留住是基本路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要抓“样板”但不能止步于抓“样板”,必须坚持抓示范村“盆景”和全域创建“风景”相统一、城市文明和乡土风情相结合,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域提升,以城市基础设施延伸补齐农村短板,实现与城市互补的就地城镇化,打造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改革思维是破题之举。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面临诸多难题,但最大的难题是不敢于正视难题、不善于攻克难题。要始终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解决重大问题推动
14、关键领域改革创新,带动整体工作的顺利推进。用事实说话、发动群众参与是重要方法。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磨破嘴皮子不如干出好样子。只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实惠,就能充分激发他们改造提升的愿望,就能充分调动他们动手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就能形成全民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从小事抓起、从习惯改起是关键举措。改造提升既要塑造“面子”、更要夯实“里子”,必须对千百年来农村传统落后的习俗、不合时宜的习惯进行一次彻底革命。只要循序渐进、持续用力,就一定能引起群众共鸣,取得扎实成效。让环境变美、使发展提速是根本目的。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绝不能将环境与发展割裂开,必须坚持环境带
15、动、产业支撑、协调推进,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农村产业形态,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美丽与富裕、强村与富民的共赢。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总结2为巩固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成果,_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十五件”实事的总体要求,以推进_一、二村、_、刘家务、谢家务和_四村精品片区建设为重点,全力开展村庄绿化、道路硬化等工作,确保村庄环境进一步提高。一、工作按排年初,经班子会研究决定选定_一、二村、_、刘家务、谢家务五个村为精品村和一个美丽乡村:_四村进行精品区片建设,每村确定一名班子成员全权负责督导村内改造提升工作。现该区片在我镇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为转变村班子固有
16、观念,镇政府多次组织六个两委成员、包村干部等到河间市二十里铺村、任丘石门桥镇史村、北汉乡苏庄和北汉村以及其他工作开展顺利的村进行参观学习,坚定信心、提升认识。各村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打造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内容有序开展工作。为确保工作进度,我镇形成,镇包村领导对村内改造建设工作进行督导,镇包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带头干,百姓积极参与的干事氛围。同时,各村根据村情谋划具体事项,并将需要干的事一一列出,挂图作战,按时间、分节点开展工作。工作任务确定了_一村村东渠边垃圾清理;_二村村内绿化、坑塘改造、村南沟渠暨高速出口景观带改造;_、刘家务、谢家务三村连村路的硬化、绿化;_四村文化广场的美化亮化、大队部修缮等
17、主要事项。为抓出实效,镇农提办组织工作人员不定期到六个村查看工作进度,现场对六个村的工作进行调度。二、工作开展情况_一村动用车辆20余台次,清理渠边垃圾80多方投资34万,新修水泥路500米,砖路200米;投资10万元,翻修村民活动中心;_二村村南沟渠暨高速出口景观带改造工作,作为镇政府一项重点工作,镇政府请来专业设计人员,对沟渠进行设计改造,在精心打造下已初显成效,建成200米坑塘围墙,并已粉刷。目前共以粉刷墙体900余平米,绘制文化展牌22块,新植法桐15棵、红瑞木150棵、安装路灯10盏。_村采用大队出一部分,主户出一部分的方式,又筹措资金50余万元,工期预计到6月中旬将新修水泥路面60
18、0余米,铺设下水管道700余米,同时在路两侧将栽种国槐200余棵来美化绿化街道。谢家务村投资2000元建设增压设施,保证供水质量;改善青惠路两侧环境,对村内青惠路边坑塘进行美化改造;继续硬化3条辅街剩下的部分;在村内主要街道两侧再种植红叶李和紫薇各150棵;改造双瓮漏斗式83户;_村投资2000元建设增压设施,保证供水质量;投资15万元硬化美化村内道路200米;投资5万元设立村庄标识。由于三村相邻,经三个村联合集资30余万元,硬化绿化连村路300米。_四村投资3万元,在文化活动广场新增健身器材4件套,同时并对周围墙体进行了绘制。投资9000元在村内主街道两侧新绘制文化墙60平米、投资1.2万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面貌 改造 提升 总结 范本 202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