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修订本).doc
《135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修订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5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修订本).doc(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35MW机组锅炉运行规程(试行) 二九年六月修改前言本规程根据设计制造厂家说明和规范,依据水利电力部中小型锅炉运行规程、火力发电厂钢球式磨煤机制粉系统运行规程汇编 ,汇编中参考以下规程:南京下关电厂锅炉运行规程。水利电力部出版锅炉运行。锅炉设备运行技术的有关部分。本规程经生产厂长(总工程师)批准于 年 月正式执行下列人员应熟悉本规程:锅炉运行人员、全能值班员;发电部正、副部长;值长;总工程师、生技部、锅炉专工、安全监察员。本规程经下列人员起稿、审核、批准:编写:史中东审核:批准:目录第一章锅炉机组的简要特性11 设备简况12规范设计第二章锅炉自动化控制系统1 DCS简介2. 2 锅炉安全保护
2、系统(FSSS)23锅炉保护和联锁2. 4 锅炉自动调节系统5 锅炉顺序控制系统第三章锅炉验收、校验和试验31 检修后的验收32 电动门、调整门校验33 主要辅机的试运行34 水压试验35 安全门的校验36 联锁试验第四章 锅炉机组的启动4. 1 升火前的检查4. 2 升火前的准备工作43 锅炉蒸汽加热4. 4 冷态启动45 热态启动第五章.锅炉运行的控制与调整51 运行主要限额5. 2 汽包水位的控制与调整53 汽压的控制和调整54 汽温控制和调整5. 5 燃烧的调整56 吹灰57 排污58 定期工作59 主要辅机的运行第六章锅炉机组的停用61 停炉前的准备62 滑参数停炉6. 3 正常参数
3、停炉6. 4 停炉的安全注意事项65 停炉后的保护第七章锅炉机组事故处理71 事故处理原则和注意事项72 事故及故障停炉73 DCS故障74 锅炉熄火75 锅炉尾部烟道二次燃烧76 锅炉满水7. 7 锅炉缺水7. 8 水位计损坏7. 9 给水管道水冲击7.10 汽水共腾711 水冷壁管损坏712 过热器管损坏7. 13 再热器管损坏714 省煤器管损坏715 负荷突降716 安全门故障717 燃油管爆破718 给粉机故障719 一次风管堵塞720 吸送风机故障:721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故障:722 6KV厂用电源中断7. 23 400V厂用电源中断7. 24 热工电源中断7. 25 炉管检漏系
4、统报警第八章 制粉系统运行及事故处理制粉系统的启动82 制粉系统的运行83制粉系统的停用84制粉系统事故处理第九章 仪用压缩空气系统的运行91设备规范9. 2 仪用压缩空气系统的启动9. 3 仪用压缩空气系统的运行9. 4 仪用压缩空气系统的停用9. 5 空压机的维护工作9. 6 空压机联锁和保护9. 7 故障处理第十一章电除尘器的运行1 设备简要特性2 电除尘器的启动12. 3 电除尘器的运行维护 12. 4 电除尘器的停用12. 5 电除尘器的事故处理12. 6 电除尘安全制度附录一 锅炉设备联锁保护定值附录三锅炉设备润滑油清单第一章 锅炉机组的简要特性1设备简况1总体概况本锅炉为哈尔滨锅
5、炉有限公司生产的HG48013.7YM16型单汽包自然循环,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型露天布置的固态排渣煤粉炉,与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C135-13.24/0.98/535/535型汽轮机配套。汽包中心标高47.8m,布置于炉前。锅炉前部为炉膛,四周布满膜式水冷壁,炉膛上部布置前屏过热器,炉膛出口处布置后屏过热器,水平烟道内设有一级对流过热器(末级过热器)和一级对流再热器(再热器热段),水平烟道转向室和尾部前、后侧墙均采用膜式管屏包敷。并由中间隔墙使尾部烟道形成双烟道,前烟道布置有再热器冷段、后烟道布置有低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下布置有省煤器,尾部竖井内布置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燃烧器采用四角切向布置直
6、流式燃烧器,假想切圆直径为814mm,负压炉膛。锅炉过热器采用两级减温。再热汽温主要采用烟道挡板调温,事故喷水仅作为微调和非正常工况时的紧急降温调节措施。炉膛四周布置36只墙式吹灰器,水平烟道和后烟道布置20只长伸缩式吹灰器,吹灰采用程控。锅炉结构采用钢结构,炉膛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和上部省煤器全部悬吊在顶板梁上,尾部竖井内的空气预热器支承在后部梁上。本炉制粉系统采用中间储仓热风送粉,配两台MG350/600型低速钢球磨煤机,外侧单边驱动,带有慢速盘车装置,两制粉系统之间装有交叉下粉管,可相互借粉。两炉煤粉仓之间装有螺旋输粉机。每炉配单支单吸离心式引风机、单支单吸离心式送风机各两台,在吸、送
7、风机电机调节上采用内反馈技术。每炉配一套从荷兰引进的烟气生物脱硫系统,并配二台单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一电场配置2M3仓泵两台,共用一根输灰管道;二电场配置1.5 M3仓泵两台,共用一根输灰管道;三电场配置1 M3仓泵两台,四电场配置0.5 M3仓泵两台,三、四电场共用一根输灰管道。烟囱高度为180m,出口内径为5.4m。11 2汽包及汽水分离装置汽包内径为1600mm,壁厚为100mm,筒身长为13600mm,筒身全长为15454mm,材料为353。汽包正常水位在锅筒中心线以下150mm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距正常水位最大波动为50mm,报警水位值距正常水位为125mm,停炉距正常水位-200
8、mm。汽包内采用单蒸发系统,装有旋风分离器、梯形波形板分离器、清洗孔板和顶部多孔板等内部设备。汽包内装有64只直径为315 mm的旋风分离器,分前后两排沿汽包全长布置,采用分组连通罩式连接系统,这样可使旋风筒负荷均匀,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每只旋风分离器平均负荷约8-9t/h。在每个集中下降管人口处装有十字板,以防止入口处产生漩涡和下降管带汽。在汽包内部还设有磷酸盐加药装置和连续排污装置,以改善锅水品质。11 3炉膛和水冷壁:炉膛断面为正方形,深度和宽度均为10380mm,炉膛四周由直径606.5mm,节距为80 mm的管子焊成膜式水冷壁。前、后水冷壁下部管子与水平线成550角倾斜形成冷灰斗。后
9、水冷壁在炉膛出口下缘向炉内突起形成折焰角。后水冷壁管129根沿炉膛宽方向拉稀成43排(其中43根607.5管做为后水冷壁吊挂管),穿过水平烟道进入后水冷壁上集箱。水冷壁采用过渡管接斗(606.5/456.5)单排与上、下集箱相连。炉膛前、后和两侧墙各有129根上升管。前墙、后墙、两侧墙各12根(每个回路两根) 13313汽水引出管与汽包相接;水冷壁沿深度和宽度均分成6个管屏。4根42640mm大直径集中下降管从汽包最低点引出至九米运转层以下,其中中间两根直接引下,另两根沿炉膛两侧引至炉膛侧后下方,再通过分配集箱引出48根13313连接管分别引入水冷壁各下集箱。整个水冷壁重量都通过上集箱的吊杆装
10、置悬吊在炉顶板梁上,热态运行时,整体向下自由膨胀。为了减轻由于炉内燃烧而引起的水冷壁振动和防止由于燃烧不稳引起的炉内爆炸所导致水冷壁和炉墙的严重变形以至破坏,在炉膛外面设置了由工字钢制成的刚性梁,刚性梁在上下方向可随水冷壁一起膨胀,沿水平方向在结构上可保证自由膨胀。4.喷燃器形式:直流式布置方式:正四角布置,切圆(逆时针),直径814mm 每个角布置4只燃烧器,4只燃烧器有个4个一次风口,6个二次风口,一个三次风口,4个周界风口,燃烧器的一次风口采用耐热、耐磨的合金材料和配用周界风,防止烧坏和磨损,并采用水平浓淡结构。每个角一、二、三次风布置顺序依次为下层二次风、下层一次风(火嘴四周布置周界风
11、)、中下层二次风、中下层一次风(火嘴四周布置周界风)、中上层二次风、中上层一次风(火嘴四周布置周界风)、上层二次风、上层一次风(火嘴四周布置周界风)、上下层二次风(燃烬风)、上上层二次风(燃烬风)、三次风(乏气)。(#8炉二次风已改动为:下层二次风未变、下层一次风、中下层二次风、中下层一次风、中上层二次风、中上层一次风、上层二次风、上层一次风、三次风(乏气)、燃烬风)5油枪数量:8只:每角1支点火油枪,布置在下层二次风室内。每角1支助燃油枪,布置在下下层和下上层中间二次风室内。型式:WDHDL350型雾化方式:简单机械雾化耗油量:点火油枪1.5T/H只,助燃油枪1T/H只(#8炉在09年5月份
12、大修中已拆除点火枪)6微油枪数量:8只:每角1支主油枪,一支辅助油枪,布置在下层一次风管内。型式: 雾化方式:简单机械雾化7高能点火器数量:12只(每角3只,分别布置在下层二次风室内及中下层二次风室内,下层火嘴内)输入电压:220V输入电流:1.5A输出电压:2500V火花频率:26次S11 5过热器及汽温调节本炉采用辐射和对流相结合,两次交叉混合,两级喷水调温的过热器系统。整个过热器由顶棚管、包墙管、中间隔墙,低温过热器、屏式过热器和末级过热器组成。饱和蒸汽自汽包出12根13313mm连接管引入顶棚入口集箱,然后经103根515.5mm,节距100mm的前部顶棚管流至顶棚中间联箱。然后分成并
13、联的两路,其中一路由103根425mm,节距100mm的管子组成,先向后再转向下行,进入后包墙下联箱,形成转向室的顶棚管和后包墙管,再经联箱两端的弯头进入侧包墙下联箱后部(下联箱中间有隔板,分成前部和后部),再经尾部烟道两侧各41根425mm,节距S=127mm管上升至后侧包墙上联箱后部(后侧包墙上联箱中间有隔板)再由两侧共四根15916连接管引入中间隔墙入口集箱。另一路由103根425mm,节距100mm管子(在水平烟道处拉稀成节距为200mm)形成前包墙进入前包墙下集箱,而后又并联为两路:一路由四根15916连接管从前包墙下联箱引出,进入水平烟道入口联箱,然后由两侧各30根425mm管子形
14、成水平烟道底包墙和侧包墙(节距分别为103.5mm和100mm)进入前侧包墙上集箱,再由两侧各两根15916mm连接管引入中间隔墙入口集箱。一路由集箱两端弯头进入侧包墙下集箱前部,再由两侧墙各19根425mm,节距S=127mm管子上升至后侧包墙上集箱前部,两侧分别由1根15916连接管引入中间隔墙入口集箱。至此并联回路结束。然后由102根425mm,节距S=100管子(上部拉稀成S=200mm)形成中间隔墙,下行至中间隔墙出口集箱,同时由中间隔墙入口集箱引出4排共102根385.5 mm的吊挂管下行引入中间隔墙出口集箱。这些吊挂管用来吊挂再热器冷段水平段,上部通过耳板吊杆至顶板梁。蒸汽通过两
15、侧各一根27328 mm连接管由中间隔墙出口集箱引入水平低温过热器如口集箱,再由102排425 mm,节距S=100 mm低温过热器逆流上升至立式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由2根27330 mm连接管引入两根一级喷水减温器,减温后蒸汽由两根27330 mm连接管由端部引入前屏过热器入口集箱,蒸汽顺流通过10屏管径425(424.5)节距S=1000mm的前屏过热器,后由10根13313mm连接管左右交叉后进入后屏过热器入口集箱,蒸汽以顺流方式通过14屏425(424.5)节距S=700mm的后屏过热器,再由14根13313mm连接管引入二级喷水减温器,蒸汽在减温器内经减温,左右交叉后,再以顺流方式通
16、过52屏425(425.5mm)节距S=200mm末级过热器进入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最后由14根15918连接管将蒸汽引入集汽集箱,达到540的过热蒸汽由集汽集箱两端引出。顶棚管、包墙管全部用20G钢管制造。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外四圈采用424.5mm,SA213T91管,其余均为425.5mm(425),12Cr1MoVG;末级过热器蛇形管根据计算壁温在蛇形管上设有分材点,分别采用425.5mm,12Cr1MoVG和425,SA213T91管,低温过热器亦根据计算壁温也设有分材点,分别采用425mm(425.5mm),20G和425,15CrMoG钢管。两级汽温调节均采用给水喷水减温,第一
17、级作为粗调,二级作为细调,可以保证锅炉在70%负荷运行时,汽温仍可达到额定参数。喷水水源取自给水操作台前锅炉给水。第一级计算喷水量为18.6T/H,降温18,第二级计算喷水量为9.2T/H,降温15。为防止尾部中间隔墙摆动,保证及调节中间隔墙与低温过热器、再热器冷段(水平部分)之间的距离,分别在低温过热器,再热器冷段上装有热紧固装置。全部过热器管屏、蛇形管、顶棚管、包墙管、中间隔墙、连接管和大部分集箱之重量均通过吊杆装置悬吊在锅炉顶板梁上。其中水平烟道入口集箱两端分别通过支座固定在后水冷壁吊挂管和前包墙管上,再经后水冷壁吊挂管和前包墙将重量吊在顶板梁上,低温过热器入口集箱亦通过支座与后包墙固定
18、在一起并一同吊到顶板梁上。6再热器及汽温调节本锅炉采用两级对流再热器,即再热器冷段蛇形管和再热器热段蛇形管。由汽轮机来的蒸汽经再热器入口集箱进入位于尾部烟道前部的102片513.5mm,节距S=100的再热器冷段蛇形管,并以逆流方式先向上流至立式再热器出口集箱,然后经过两根45720连接管引至末级再热器(再热器热段)以顺流方式通过102片423.5,节距S=100的再热器热段蛇形管,后进入再热器出口集箱,最后达到540的蒸汽由再热器出口集箱两端引出。再热器蒸汽汽温主要采用尾部烟气分配挡板作为调节手段,另有两只喷水减温器设置在再热器入口管道上,作为汽温微调及事故喷水用。7省煤器在尾部烟道的前后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35 MW 机组 锅炉 运行 规程 修订本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6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