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离子改性亚麻纤维酸性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doc
《阳离子改性亚麻纤维酸性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离子改性亚麻纤维酸性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阳离子改性亚麻纤维酸性染料染色性能的研究学 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 绩2009年 0 6 月 07 日摘 要本实验应用阳离子改性剂DMA-AC对亚麻织物进行接枝改性,采用强酸性染料-酸性大红GR和弱酸性染料-依利尼尔红上染改性后的亚麻织物,并计算出它们的K/S值,介绍了亚麻纤维上染率低的原因;阳离子改性剂DMA-AC的改性机理;酸性染料染色机理。研究了两种酸性染料染色工艺条(其中包括温度、时间、盐量、和pH值对接枝改性亚麻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接枝改性亚麻织物染色的最优方案,即在低盐及少量染化料的染色工艺条件下染色,且通过验证实验证实经
2、此优方案染色的亚麻织物的染色效果最好,证明了酸性染料染色接枝改性亚麻织物的工艺可实现提高染料的利用率,节约染化料的用量,为工厂生产降低成本,并减少了染整加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有效的实现了节能降耗,为经济环保型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强酸性染料-酸性大红RG的皂洗牢度不好,仅有2-3级;弱酸性染料-依利尼尔红的皂洗牢度为3-4级。关键词:阳离子改性剂 酸性染料 K/S值 亚麻AbstractThis experiment carries on the stem grafting modification applicating of cationic modifying agent DMA
3、-AC to linen textile, and uses on the Strong Acid Dyes - Acid Scarlet GR and weak acid dye - red in accordance with linear to dye the modification and linen textile, compared with theirs K/S value, and introduced the couse of flax dyeing the reasons for the low rate ,the cationic modifying agent DMA
4、-AC action mechanism, mechanism of acid dyes and studies the condition of the dyeing progress to affected the stem grafting modified linen textile, including the temperature, time, salt, and pH value of the grafted linen fabric dyeing properties , and obtained the excellent project of the stem graft
5、ing modified linen textile through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 namely ,dyeing in the low salt or under the dyeing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with little dye and chemical agent, and proved that the superior can enhance the ultilties of dye, saved the using amount of dye and chemical agent.This progress
6、reduces the cost for the plant and reduced the pollution of dye in the entire process of dying and finishing which created to the environment,also realized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fallen consumes effectively.This excellent progress has built the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economical environmental p
7、rotection production. However, the soaping fastness of strong acid dyes - Acid Scarlet of the RG is bad ,only 2-3 class ,the soaping fastness of weak Acid dyes - in accordance with linear red is 3-4 class. Key word: cationic modifying agent reactive dyes K/S value linen目录摘 要IABSTRACTII目录III第1章 绪论11.
8、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31.4 本课题预期取得的成果3第2章 实验原理42.1亚麻织物上染率低的原因42.2亚麻织物阳离子改性机理52.3改性剂的选择原则62.4 酸性染料的染色机理6第3章 实验部分93.1 实验原料及药品93.2实验仪器93.3实验内容103.3.1阳离子改性剂DMA-AC的制备103.3.2阳离子改性剂DMA-AC施加到亚麻织物上103.3.3探索实验103.3.4单变量因素实验123.3.5正交实验133.5.6验证实验:143.4测试方法153.4.1.K/S值的测定153.4.2.皂洗色牢度的测试15第4章 结果与讨论
9、164.1阳离子改性后的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的变化164.1.1染色温度对染色性能的影响164.1.2染色时间对染色性能的影响184.1.3染浴中盐量对染色性能的影响194.1.4染浴的pH值对改性亚麻织物染色的K/S值的影响224.2染色牢度234.3正交实验与结果分析25结论28参考文献30致谢31第1章 绪论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亚麻具有高的吸湿性,快速温度传递,极好的透气性,静电少等特点,作为服饰面料,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且还具有天然的抑菌性,护肤保洁,屏蔽紫外线辐射,耐晒耐磨等特性,是其他纺织品所不能比拟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可染性差的缺点,也正是这一缺陷的存在,制约了我们开发亚麻的高档产
10、品1。所以解决亚麻可染性差这一问题就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其中利用亚麻纤维素的羟基来引入胺基或季氨基对亚麻织物进行阳离子化改性,以改善亚麻的可染性。阳离子改性就是对亚麻纤维进行接枝,使亚麻织物能够强有力地吸附阴离子染料,同时提高织物染色的固色率,减少废水污染,达到节约染料和环境保护的效果,因此,我们进行阳离子改性剂改性亚麻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对社会生活和环境保护具有实际价值和深远意义。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纤维素的阳离子化概念首先是有英国的化学工作者于1960年提出来的。关于在纤维素分子结构中导入阳离子基团以改善亚麻纤维的染色性能的研究早在1962年就有专利介绍。由法国的Societe Prote
11、x公司于7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改性剂Glytax (它是一种缩水甘油三甲基氯化铵)则是当时最著名的一种改性剂。而人们围绕着Glytax这种改性剂对棉纤维进行改性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例如:GongyiG .YuLic.用Glytax改性棉纤维使其带上季铵盐正离子从而改善它的染色性能,因为季铵盐正离子的引入对棉纤维的直接性有所增加,从而改善阴离子染料对棉纤维的染色性能。他还对改性的和未改性的棉纤维做了染色实验,以比较他们的上染速率和固色率的改变。到了80年代末对纤维素纤维尤其是对棉纤维的阳离子化产品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并于末期达到了 高峰,在这一时期仍有许多人在纤维素纤维的改性研究方面取得
12、成果,例如:1989年,曾有人研究用聚氨-环氧氯丙烷树脂做阳离子化改性剂改性棉纤维。改性后的棉纤维表面由于含有活性位而易于阴离子染料结合,改善了棉纤维对阴离子染料的直接性。到了90年代,Wu.Ts对棉纤维的改性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用聚环氧氯丙烷(PECH),通常用作弹性体,它侧链上有氯甲基可与一些官能团起反应而生成新的功能性官能团。利用二甲胺和环氧氯丙烷生成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PECH-A)用来作新的 阳离子改性剂。由于PECH-A中含有阳离子,所以改性棉纤维对阴离子染料的直接性增加。还研究了用PECH-A改性棉织物后用活性染料染色,并分析了盐量对上染率的影响。国内对于纤维素纤维的阳离子化的
13、研究始于80年代末期,如上海色织研究所报道的阳离子化棉的染色应用技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对棉纤维采用季铵盐进行阳离子接枝变性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确定了季铵盐的用量与活性染料上染速率的关系以及碱、温度、时间、与上染率的关系。四川省纺织工业研究所对苎麻织物的阳离子化改性及其染色技术也做了报道。这篇文章对苎麻织物的阳离子化改性及其染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深入的 研究,并论述了在印染厂的常规浸染、卷染和轧染设备上进行苎麻织物的阳离子改性和染色是可行的,并给出了改性苎麻织物在不同上染时间的上染速率。中国纺织大学也对苎麻织物的阳离子化改性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胡逊,周翔等人通过大量的实验,确定了吸尽法和
14、浸轧法改性工艺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西北纺织工学院的闫宏强等对纯亚麻布接枝、染色一浴法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高锰酸钾和柠檬酸作为氧化-还原体系,用丙烯酰胺作为接枝试剂与活性染料采用一浴法对亚麻进行处理近年来改善亚麻染色性能的方法大致有:改变纤维的物理形态和微结构,使其染色性能发生变化。例如利用强碱对织物进行丝光,利用酶处理的方法,还包括用液氨、铜按溶液、磷酸处理,均会改变亚麻纤维的微结构,甚至引起晶形变化,导致染色性能有所改善2。另一种改性是对纤维表面进行改性,这包括物理、物理化学、以及化学方法,例如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表面化学接枝等,纤维表面改性后也会引起染色性能发生改变。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对整个纤
15、维包括表面和内部进行化学改性。例如亚麻的胺化改性、氨基聚合物改性、活化改性等,这种改性一般会引起亚麻染色性能的更大改善。目前,染整行业的发展正趋向于经济环保型,况且亚麻纺织品的发展前景广阔,因此探索适用于亚麻的染色工艺对提高亚麻染色性能有着重要意义。亚麻的阳离子化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亚麻上染率。为开发亚麻高档产品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这一技术将给纺织工业带来新的活力,并具有广阔的前景。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利用二甲胺与环氧氯丙烷合成阳离子改性剂DMA-AC,利用轧车经过二浸二轧法把阳离子改性剂浸轧到煮漂后的亚麻织物上,然后在100条件下烘干,200条件下焙烘45秒,再用10%的稀醋酸中和亚麻织
16、物布面至中性或弱酸性。用强酸性染料-酸性大红GR和弱酸性染料-依利尼尔红分别对经过阳离子改性后的亚麻织物进行染色,并通过单变量(时间,温度,盐量,pH值)因素和正交实验来分别确定强酸性染料-酸性大红GR和弱酸性染料-依利尼尔红对阳离子改性剂改性后的亚麻织物染色的最佳工艺。对染色布进行了皂洗牢度测定。1.4 本课题预期取得的成果未经改性的亚麻织物手感较差,颜色不鲜艳,染色性能较差,酸性染料等阴离子染料难于染色,本课题通过对亚麻织物阳离子改性剂-DMA-AC的改性即接枝改性,采用强酸性染料(酸性大红GR)和弱酸性染料(依利尼尔红)对改性后的亚麻织物进行染色,通过单变量实验和正交实验分析,探讨亚麻织
17、物经接枝改性后的染色性能,并确定其最佳染色工艺,而且改性后的亚麻织物不仅改善了其染色性能,使其固色温度降低,减少了染料耗用量和盐量,节约能耗,减少染整加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保。第2章 实验原理2.1亚麻织物上染率低的原因亚麻纤维的基本组成为纤维素,而纤维素是有许多葡萄糖剩基联接起来的大分子,线性的大分子相互平行,按一定距离相位形状比较稳定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大分子束-基原纤。而若干根基原纤平行排列结合在一起,其中粗一点的结晶态的大分子形成微原纤,由微原纤基本平行的堆砌成更粗的大分子束为巨原纤。最后由巨原纤堆砌成纤维,在每根纤维中存在着许多结合体结构,其中结晶区,非结晶区及纤维的取向度倾
18、角是影响亚麻纤维染色的主要原因。亚麻纤维与棉纤维虽然都是纤维素纤维,但是亚麻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均比棉纤维高很多,因此,亚麻纤维比棉纤维难于染色3。结晶度高,说明大分子排列整齐、密实、分子之间各个基团的结合力相互饱和,染色时染料渗透困难,因而上染率低。取向度高则说明大分子的排列方向与纤维轴间的平行程度高,因此,纤维的拉伸强度高,伸长能力小,弹性差,染色时染料可占据的空间少,渗透困难,因而染色性能差。亚麻纤维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脂蜡质、含氮物质等组成的,其化学成分虽然与棉纤维相似,但含量不同,经分析测试,亚麻纤维与棉纤维的化学成分不同,亚麻纤维中非纤维成分的含量占30%左右,而棉
19、纤维只占有6%特别是亚麻纤维中含有较高数量的木质素,脂腊质和果胶,使得亚麻纤维的染色性能受到影响。亚麻采用束纤维纺纱,在纺部的中间环节对粗纱进行半脱胶化学加工,果胶去除率只有35%左右,脱胶后纤维中残存的 果胶将纤维粘结在一起,染色时染料渗透困难,不宜染色均匀,容易产生白芯纱和白花纱。木质素的存在是亚麻纤维难于染色的另一个原因,在亚麻粗纱化学脱胶工艺和坯布练漂工艺中去除木质素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高温硫化法,一种是低温氯化法,而无论哪种方法对木质素的去除率都不到40%,而剩余的木质素则影响着亚麻的染色性能。从原料到细纱到成品布,亚麻纤维所接受的强化学加工将对亚麻纤维的染色机理产生以下不利影响:亚麻
20、粗纱化学脱胶中的 强氧化工艺降低了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条件,亚麻纤维的基本组成是纤维素,他的化学反应发生在分子结构中连接葡萄糖的苷键和三个自由羟基及大分子末端潜在的醛基。葡萄糖剩基多发生对强无机酸碱的反应,三个自由羟基和醛基主要为染料和水分的吸收,氧化,酯化,醚化和接枝等反应。而亚麻粗纱化学脱胶工艺的强氧化作用严重地破坏了纤维素分子结构中的三个自由羟基和大分子末端潜在的醛基。形成大量种类繁多的氧化纤维素。从而使染料和纤维素形成共价结合的条件降低,数量减少。强氧化剂-亚氯酸钠的使用使亚麻纤维的染色性能进一步降低。亚麻纤维是由纤维二糖基本结构单元构成的,我们以Cell-OH表示每个葡萄糖分子中至少含有
21、三个羟基,其中的仲羟基在水中表现出明显的离解性质:Cell-OHCell- +H+电离后使纤维带有负电荷。使纤维素表面带负电荷的另一种说法是:纤维材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当它与水,水溶液或非水溶液接触时,其表面获得的电荷,由于纤维素分子中都含有若干数量的糖醛酸或强酸,它们在水中电离成CO-和H+,致使纤维素的表面带有负电荷,不论哪种更准确,纤维素表面带有负电荷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染纤维素的染料一般为阴离子染料,它在水溶液中电离也显负电性,由于纤维与染料之间存在着电荷排斥,因而导致了亚麻纤维的染色性差。D-SO3Na+H2OD-SO3-+Na+(其中D-SO3Na代表阴离子染料)总之,我们通过对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阳离子 改性 亚麻 纤维 酸性染料 染色 性能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5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