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纤维调研.doc
《聚酰胺纤维调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酰胺纤维调研.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聚酰胺纤维调研一、锦纶简介锦纶是聚酰胺纤维的商品名称,又称耐纶(Nylon)。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其基本组成物质是通过酰胺键NHCO连接起来的脂肪族聚酰胺。1、锦纶的分子结构:常用的锦纶纤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己二胺和己二酸缩聚而得的聚己二酸己二胺,其长链分子的化学结构式为:HHN(CH2)XNHCO(CH2)YCOOH这类锦纶的相对分子量一般为17000-23000。根据所用二元胺和二元酸的碳原子数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锦纶产品,并可通过加在锦纶后的数字区别,其中前一数字是二元胺的碳原子数,后一数字是二元酸的碳原子数。例如锦纶66,说明它是由己二胺和己二酸缩聚制得;锦纶6
2、10,说明它是由己二胺和癸二酸制得。另一类是由己内酰胺缩聚或开环聚合得到的,其长链分子的化学结构式为: HNH(CH2)XCOOH根据其单元结构所含碳原子数目,可得到不同品种的命名。例如锦纶6,说明它是由含6个碳原子的己内酰胺开环聚合而得。 锦纶6、锦纶66及其他脂肪族锦纶都由带有酰胺键(NHCO)的线型大分子组成。锦纶分子中有CO、NH基团,可以在分子间或分子内形成氢键结合,也可以与其他分子相结合,所以锦纶吸湿能力较好,并且能够形成较好的结晶结构。锦纶分子中的CH2(亚甲基)之间因只能产生较弱的范德华力,所以CH2链段部分的分子链卷曲度较大。各种锦纶因今CH2的个数不同,使分子间氢键的结合形
3、式不完全相同,同时分子卷曲的概率也不一样。另外,有些锦纶分子还有方向性。分子的方向性不同,纤维的结构性质也不完全相同。 2、形态结构采用熔纺法制得的锦纶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形态结构具有圆形的截面和无特殊的纵向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丝状的原纤组织,锦纶66的原纤宽约10-15nm。如用异形喷丝板,可制成各种特殊截面形状的锦纶,如多角形、多叶形、中空等异形截面。它的聚焦态结构与纺丝过程的拉伸及热处理有密切关系。不同锦纶的大分子主链都由碳原子和氮原子相连而成。 异形纤维可改变纤维的弹性,使纤维具有特殊的光泽与膨松性,并改善纤维的抱合性能与覆盖能力以及抗起球、减少静电等性能。如三角形纤维有闪光效应
4、;五叶形纤维有肥光般光泽,手感良好,并抗起球;中空纤维由于内部有空腔,密度小,保暖性好。 3、聚焦态结构锦纶的聚焦态结构与纺丝过程的拉伸及热处理有密切关系。采用一般纺丝速度纺制的锦纶分子容易结晶,在纺丝过程中即结晶,锦纶6在纺丝后的放置过程中也会发生结晶。由于冷却成形时内外温度不一致,一般锦纶的皮层取向度较高,结晶度较低,而芯层结晶度较高,取向性较低。锦纶的结晶度一般为30%40%,表征取向度的双折射率为0.050.063,相对密度为1.14。 锦纶的聚焦态结构属于折叠链/伸直链的晶体共存体系,锦纶的单元晶格均属三斜晶系,其原纤之间具有较大的微隙,并由一些排列不规则的无定形分子所联系,而原纤维
5、则由高侧序度的分子所组成的微原纤堆砌而成;微原纤间可能存在较小的微空隙,并由一些侧序度稍差的分子所联系。 不同锦纶的大分子主链都由碳原子和氮原子相连而成。在碳原子、氮原子上所附着的原子数量很少,并且没有侧基存在,故分子成伸展的平面锯齿状,相邻分子间可借主链上的=C=O和=NH生成氢键而相互吸引。 常用的锦纶6具有、三种不同晶体,可以形成三种分子链排列密度,其中晶体最稳定,密度较高,为1.235g/,而和晶体不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变。锦纶6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由氢键连接的分子层在晶体中呈上、下交替排列。二、2011年锦纶经济运行分析1、锦纶行业总量增长情况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
6、1-12月份我国规模以上锦纶行业企业数量为157家,该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93.41亿元,同比增加33.51%;资产合计423.42亿元,同比增加12.26%;实现主营收入578.10亿元,同比增加31.21%;完成利润总额37.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62亿元,同比增加63.30%;完成出口交货值43.02亿元,同比增加106.66%;行业整体从业人数3.31万人,同比增加10.15%。由此可见,锦纶行业总量增长势头良好,并为我国经济、财政、出口和就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2、锦纶纤维新增资源强劲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海关的统计数据,我国2011年1-12月份锦纶纤维(包括短纤和长丝)产量为15
7、9.14万吨,同比增加9.60%;1-12月份进口锦纶纤维短纤1.23万吨,出口0.57万吨;进口长丝14.31万吨,出口13.86万吨;新增资源(产量短纤进口长丝进口)174.68万吨,净增资源(新增资源短纤出口长丝出口,即表观需求)160.25万吨,显示中国锦纶纤维产业的市场需求较为强劲。与上月相比,锦纶纤维行业2011年12月份产量和进出口有所波动,从而使得当月新增资源和净增资源均有所变化。3、锦纶纤维进出口数量和单价从我国锦纶纤维不同品种的进出口情况看,2011年1-12月份锦纶纤维短纤进口1.23万吨,进口单价4698.00美元/吨;出口0.57万吨,出口单价4535.71美元/吨;
8、锦纶纤维长丝进口14.31万吨,进口单价4498.25美元/吨;出口13.86万吨,出口单价4811.17美元/吨;表明我国锦纶纤维短纤和长丝进出口状况良好。4、锦纶纤维主要省市产量变化 全国锦纶纤维2011年1-12月份产量合计为159.1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9.60%;其中产量最大的省市是浙江省,产量为42.82万吨,为省市龙头;其次是江苏省,产量39.23万吨,位居亚军;然后是福建省,产量37.44万吨,荣立第三;山东省11.67万吨,为第四;河南省10.67万吨,占第五;广东省8.90万吨,位居第六;接下来是安徽省2.52万吨,为第七;湖南省2.10万吨,占第八;江西省1.93万吨,
9、位居第九;上海市1.23万吨,为第十名;辽宁省0.62万吨,居第11名;上述11大省市2011年1-12月份产量合计为159.14万吨,占全国2011年1-12月份总产量的100.00%。从2011年12月份的情况看,全国锦纶纤维当月总产量为14.96万吨,上述11大省市的当月产量合计为14.96万吨,占全国当月总产量的100.00%;由此可见,我国前11大省市的锦纶纤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全部。5、锦纶行业产销衔接和资产运转情况从产销衔接情况看,2011年1-12月份锦纶行业产销率为97.27%,表明该行业产品销售状况较好;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收入/应收账款净额)为14.56次;应收账款运转
10、周期(360天/应收账款周转率)为24.72天,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或者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其实现利润的通道越加通畅。从资产运转情况看,锦纶行业总资产周转率(主营收入/资产合计)2011年1-12月份为1.37次,总资产运转周期(360天/总资产周转率)为263.67天,总资产周转次数越多,或者总资产周转天数越少,表明资产利用效率越高。锦纶行业资产负债率2011年1-12月份为62.74%,表明财务政策的运作比较积极;净资产收益率为23.90%,表明该行业净资产运作效率较高。6、锦纶行业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从企业生产经营和盈利状况看,锦纶行业毛利率2011年1-12月份为11.33%,三
11、费比率(营业、管理和财务费用率之和)为4.43%,利润率为6.52%,如果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名义税前利润率为6.90%;该行业库存比率为5.58%,表明产品销售正常;出口比例为7.45%,表明出口状况较好;该行业亏损面为7.64%。由此可见,在锦纶行业中,生产经营状况运作得较好。7、锦纶行业短期偿债和变现能力变化从短期偿债和变现能力的变化看,锦纶行业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2011年1-12月份为2.60倍,而上年同期为2.62倍,流动比率较高,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从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变化情况看,锦纶行业为1.71倍,上年同期为1.97倍,速动比率较高,表明
12、在不考虑存货的情况下,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较强;从现金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流动负债)的变化情况看,锦纶行业为1.21倍,上年同期为1.50倍,现金比率较高,表明在不考虑存货和应收账款的情况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有保障。由此可见,在锦纶行业中,企业的短期偿债和变现能力相对较好。8、锦纶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1-12月份锦纶行业实际完成投资额52.26亿元,同比增加57.59%;当年以来到目前为止施工项目总数为71个,同比增加47.92%;其中新开工项目数47个,同比增加42.42%;截至12月底为止,已实现竣工项目数37个,同比增加42.31%,占施工项
13、目总数的52.11%,表明该行业投资项目进展较好。9 锦纶行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和劳动生产率水平从行业产品出口交货值和劳动生产率水平看,2011年1-12月份锦纶行业产品出口交货值为43.02亿元,占纺织全行业的0.47%;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同期增加106.66%;该行业产品出口比率(出口交货值/工业销售产值)为7.45%,而上年同期为4.78%,表明该行业产品出口状况较好;从劳动生产率的水平看,2011年1-12月份锦纶行业平均劳产率(工业增加值/从业人数)为44.56万元/人,而上年同期为36.76万元/人,表明该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实际水平比较理想。三、我国锦纶行业概况1、我国锦纶行业发展历程中国
14、锦纶工业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是中国合成纤维工业发展最早的品种之一。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锦纶工业发展一直相对滞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在下游纺织需求的拉动下,同时由于多元化资本的投入,中国锦纶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从1999年到2009年,中国锦纶产量从34.7万吨增长到137.2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74%。近年来,随着下游纺织市场的回暖,大型先进装置的成功开发,民营资本大举进入,我国锦纶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锦纶产量已经超过锦纶传统生产强国美国和台湾地区,位居世界第一,并呈逐年增长态势。2、我国锦纶行业的生产地域分布我国锦纶生产主要分布于江苏,福
15、建,浙江等几大省份. 其中,江苏是我国锦纶生产的第一大省,2009年占31%;福建锦纶产量 增长迅速,2009年已占全国总产量的23%,是我国第二大锦纶生产省份;浙江占据第三位,2009年占20%;山东,广东,河南产量2009年分别占9%,6%和5%。3、锦纶行业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仍未获得根本改变2000年以前,受到生产能力的制约,我国锦纶产品的需求和供给长期存在较大的缺口。从2000年开始,随着我国锦纶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需求与供给的缺口在不断缩小,但供不应求的整体形势并没有获得根本改变。我国锦纶纤维产量及市场需求增长很快. 我国锦纶纤维产量从2000年的38.97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137
16、.27万吨;同时,锦纶纤维需求量从2000年的51.3万吨增长到2009年的147.27万吨。在2009年,二者仍然存在10万吨的缺口。四、锦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全球产能向亚洲转移速度加快第一,继续向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随着各类纤维的生产从欧美向亚洲转移,亚洲的成品生产不断增加,世界锦纶市场生产格局也发生了变化。在民用锦纶长丝的生产方面表现得尤为显著,亚洲生产成本较低,生产这类产品优势较大。而亚洲生产的大部分纺织纤维又以成品的形式回流到欧洲,北美. 德国,美国,意大利等锦纶长丝生产的传统强国,其地位已经被亚洲国家和地区所取代。第二,亚洲的内部需求增长较快。随着亚洲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17、人均纤维消费量也在增加。从区域看,东北亚的需求增长率高于西亚。北美和欧洲的人口大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而GDP则占62%;东北亚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3%,GDP仅占21%,从而给未来的消费增长留下很大空间。第三,全球锦纶产业结构调整明显加快。目前,锦纶产业正处于结构大调整时期,国际锦纶巨头由于机器设备老旧,生产成本走高纷纷通过改组或关闭锦纶业务谋求新的发展。2、中国将加快承接锦纶产业的转移在亚洲内部,中国正在逐步取代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在锦纶行业的国际产业地位,加快承接国际锦纶产业转移。相对而言,中国锦纶行业的设备更为先进,生产效率更高,成本优势和对国外产品替代性也开始凸显,我国已经逐步成为
18、全球锦纶长丝主要供应地。3、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民用锦纶长丝领域的发展2009年中国锦纶产量为137.27万吨,占全国同期化纤总产量2,726万吨的5.04%,如果按照锦纶产量占世界化纤产量10%左右的平均水平测算,中国未来的锦纶市场还有135.21万吨的巨大增长空间。国内锦纶产销率长期高达98%以上,尽管产量逐年上升,但每年仍要进口10多万吨,表明我国下游纺织品对锦纶纤维的需求仍在不断扩大。2009年,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内需市场得以明显回升,民用锦纶长丝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民用 纺织品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特别是近几年体育休闲类服装的需求快速增长,成为拉动产业
19、发展的主要力量。2005年-2009年,民用锦纶长丝产能从65.7万吨增加到108万吨,年平均增速达13.23%。我国民用锦纶长丝的产量和需求量在逐年增加,2008年以后增长幅度明显加快。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锦纶行业的竞争力增强及下游纺织品需求的扩大,预计我国民用锦纶长丝的产量仍会以较快的速度增加。4、差别化,功能性产品将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点差别化纤维主要通过对化学纤维的化学改性或物理变形制得,它的加工方法包括在聚合及纺丝工序中进行改性及在纺丝,拉伸及变形工序中进行变形。功能性纤维是在高聚物聚合体中加入某些功能性材料或纤维经过化学特殊技术处理,使纤维具备一种或几种功能的纤维,一般由特
20、殊工艺技术纺制而成。目前,国内民用锦纶长丝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中低档产品比例较高,其中以UDY和涤纶设备经改造后生产锦纶为代表的低档产品约占国内总产量的20%;而细旦,超细旦产品以及功能性产品比例很低;特别是超细旦,大有光,异型截面等差别化产品以及阻燃,抗菌,吸湿排汗等功能性纤维,多品种复合纤维,多功能复合纤维等,国内能够大批量生产的企业还很少,其中许多产品仍是技术空白。未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 对于高吸湿排汗,抗菌,抗紫外线等功能性和差别化产品的高端需求将会快速增长,生产高附加值的差别化,功能性锦纶,如着色纤维,高收缩纤维,高吸湿,高吸水纤维,抗静电和导电纤维及阻燃纤维等,将成为行业
21、发展重点方向。五、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影响在上述产业链中,锦纶所属行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其直接上游为锦纶切片制造业,下游为民用纺织品行业。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锦纶长丝的直接上游为锦纶切片制造业. 锦纶切片占锦纶长丝生产成本的80%以上,两者关联度很高。2、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对锦纶长丝行业及其发展前景的影响2007年,2008年和2009年,我国锦纶6切片的进口量分别为49.1万吨,54.1万吨和52.0万吨,进口依存度分别为40.25%,45.54 %和44.07%,可见,我国锦纶6切片国内供应较为紧张. 但随着国内锦纶聚合工厂扩建装置的陆续投产,原料供应紧张的情况将会得到缓解。据中国化纤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聚酰胺纤维 调研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5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