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高铁芷江进站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沪昆高铁芷江进站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昆高铁芷江进站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沪昆高铁芷江进站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怀化市交通运输局评价单位: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11.1项目背景及由来11.2建设项目基本概况11.3工程选址与区域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42.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52.1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52.2评价范围6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73.1污染源分析73.2环境保护目标93.3环境影响评价93.4主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133.5环境风险分析143.6环保投资143.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53.8环境监测与管理164.公众参与184.1公众参与调查184.2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184.3小结2
2、15.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36.联系方式241.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及由来沪昆高铁芷江进站公路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县城,起于芷江县蚂蟥塘村石田冲(高铁芷江站)拟建处,讫于芷江县城么家坪G320K1651+600处,公路全长3.408km,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沪昆高速铁路是一条东起上海,西至云南昆明的东西向铁路大动脉,设计时速350Km/h,设计能力远景单向年输送旅客6000万人。沪昆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湖南段),东起长沙市,西至怀化市,线路全长421.5公里,其中怀化段170余公里,沿线设长沙南、湘潭北、韶山南、娄底南、邵阳北、新化南、溆浦南、怀化南、芷江北、新晃西等10个车站;该
3、段工程建设工期4.5年,于2009年12月开工,2014年6月建成,建成后芷江站远景年输送旅客12万人,芷江至长沙仅需90分钟,加快了与省城融合。拟建项目沪昆高铁芷江进站公路工程是芷江县城连接沪昆高铁芷江站唯一的一条进出口通道;是上下怀新高速和芷江机场的重要通道;是连接怀化市“二纵四横”骨架公路网中的重要路线及东西方向的主要经济通道;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是区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设对加快城市的发展,提高区域路网技术等级,改善区域路网结构和交通条件,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加快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怀化市交通运输局于2012年3月委托怀化市公路勘察设计院编制沪昆高铁芷江进站公
4、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2年5月怀化市交通运输局委托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我院)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院成立了由生态、水、大气、噪声、社会及环境经济评价等人员组成的环境影响评价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项目组对拟建公路全线进行了实地踏勘、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收集,编制了沪昆高铁芷江进站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2 建设项目基本概况1.2.1 工程概况项目性质:新建路线方案:本项目路线路线起点位于芷江县蚂蟥塘村石田冲(芷江高铁站),途经桃花溪、上户村,终点芷江县城么家坪G320 K1651+600处,全长
5、3.408Km。路线走廊带总体呈南北走向。建设地点:湖南省怀化芷江县。工程投资:工程总投资9885.1万元。建设期限:本项目计划于2012年12月开始施工,至2014年12月结束,施工期为2年。1.2.2 工程建设主要内容本项目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为23.0m,路线全长3.408km。路基土石方270961m3,平均每公里79507m3;排水与防护工程3349m3,沥青混凝土路面64760m2;涵洞22道;立体交叉1处,平面交叉4处;占用土地200.6亩;拆迁建筑物4960m2,拆迁电力电讯线38根。本项目推荐线估算总投资额为9885.1万元,平均每公
6、里造价为2900.6万元。本项目计划于2012年12月开工,2014年12月竣工通车,施工期为24个月。全线不设收费站、生活服务区等。推荐线路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2-2,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3。表1.2-2 推荐路线方案工程量一览表序号项 目单位指标1路线长度km3.4082拆迁建筑物m249603拆迁电力电讯线根384占用土地亩200.65路基土石方数量m32709616其中:土方m32594817石方m3114808平均每公里土石方m3795079路基排水及防护工程m3334910路面m26476011大桥m/座/12中小桥m/座/13涵洞道2214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处415公路与铁路
7、立体交叉处116投资估算万元9885.117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2900.6表1.2-3 拟改建公路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项 目单 位指 标1路段里程km3.4082公路等级一级公路3设计速度km/h604路基宽度m23.05行车道宽度m23.5+23.56停车视距m1107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2108不设超高最小平曲线半径m15009最大纵坡%310最小坡长m36011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凸型m28000凹型m300012设计洪水频率路基1/100小桥及涵洞1/100大中桥1/10013车辆荷载等级桥涵、路基公路级路面标准轴载100KN1.3 路线方案比选与区域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1.3.1 路线方
8、案比选本项目作为一条连接沪昆高铁芷江站进出口的道路,考虑城镇规划,工可报告提出了3个比选方案。1、推荐线(正线)(K0+000-K3+408)本正线方案起于芷江县蚂蟥塘村石田冲(高铁芷江站),途经桃花溪、上户村,终点芷江县城么家坪G320 K1651+600处,全长3.408Km。2、比较段(B线)(BK0+000-BK3+096.104)本比较段起于正线K2+200,终点芷江县和平大桥桥头,全长896m。3、比较线(B1线)(B1K0+000-B1K4+834)本比较线(B1线)方案起于芷江县蚂蟥塘村石田冲(高铁芷江站),途经桃花溪、上户村,终点芷江县城向家桥G320 K1650+200处,
9、全长4.835Km。4、比较线(B2线)(B2K0+000-B2K2+087)概况本比较线(B2线)方案起于芷江县蚂蟥塘村石田冲(高铁芷江站),途经氮肥厂,终点芷江县胡家垄G320 K1652+500处,全长2.087Km。1.3.2 与区域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与湖南省“十二五”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规划的符合性本项目是湖南省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中的项目。2)与乡镇总体规划的符合性本项目终点连接国道G320,是沪昆高铁芷江站进出芷江县城的唯一通道,也是上下怀新高速和芷江机场的重要通道。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加快芷江县城建设步伐,大大提高芷江县的道路通行能力。本项目的建设符合芷江县县城城
10、镇总体规划的要求。3)与路网规划符合性本项目是怀化市“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中的项目。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路线所经地带为山丘、耕地地貌;项目区域内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软土和滑坡;所在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生态环境现状项目评价区域可分为农业生态区和林地生态区。拟建公路沿线各乡镇经济结构仍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等。项目评价区植物区系属于泛北极植物区。杉树林和暖性针叶林是项目区内分布面积最广的植被。经调查,评价范围内无濒危保护植物物种、古树名木分布。拟建公路沿线评价范围内陆生动物多为适应农耕地和居民点栖息的种类,主要以鼠类
11、和食谷的篱园雀形鸟类为主。经调查,拟建公路沿线未发现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未发现其栖息地和迁徙通道。拟建公路不涉及景区景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社会环境项目所在地芷江县近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有了很大发展,国民经济中三种产业结构正趋于合理的调整之中。拟建项目沿线不涉及旅游资源、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未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地表水环境历史常规监测结果表明,舞水芷江县县城自来水厂断面各监测指标均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声环境根据监测结果,沿线所布设的环境噪声监测点,均达到相应功能区标准要求。环境空气拟建项目连接线沿线为城镇地区或农村,评价范
12、围内无大型大气污染源,交通运输扬尘和居民生活产生的废气为沿线主要大气环境污染源。根据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监测期间,监测点NO2、TSP日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2.2 评价范围根据拟改建公路设计期、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特点和各路段的自然环境特点,结合评价单位以往从事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类比监测的实践经验,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如表2.2-1。表2.2-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览表序号环境要素评价范围1生态环境原则上为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300m以内的区域。水土流失评价以公路施工中产生的填、挖方边坡坡面及临时工程占地为主。2声环境拟建公路
13、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3水环境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其中河流评价范围为各自跨河桥梁桥址上游200m至桥址下游5km。4环境空气拟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5社会环境项目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包括拟建公路直接影响区芷江县。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污染源分析3.1.1 水污染源强分析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排放源强拟建项目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各施工营地,其中主要是施工人员就餐和洗涤产生的污水及粪便污水,主要含动植物油脂、洗涤剂等各种有机物,污水主要成分见表3.1-1。表3.1-1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成分表组分浓度(mg/L)总悬浮固体(SS)1
14、00BOD5110COD250总氮(N)20总磷(P)4油脂50南方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按0.1 m3计,污水排放系数取0.9,计算得到施工人员每人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量约为0.09 m3。由于本项目处于工可阶段,施工营地数量及规模尚未确定,类比同类工程施工经验,以及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分析,确定改扩建中小公路工程每标段的作业人数一般为40人以上,其它路基工程每标段为80人,路面施工每标段40人。施工营地生活污水量估算见表3.1-2。表3.1-2 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产生量估算序号主要施工行为工作人员数产生污水量(t/d)1路基施工80人/标段7.22路面施工40人/标段3.63公路施工100人/标
15、段94本项目施工营地生活污水产生量合计19.83.1.2 大气污染源强分析扬尘污染源强扬尘污染主要在施工前期路基填筑过程,以施工道路车辆运输引起的扬尘和施工区扬尘为主。沥青烟气排放源强沥青烟产生于沥青摊铺时的热油蒸发,本项目采用商品沥青混凝土,沥青烟产生量较小。灰土拌合产生扬尘污染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立路面基层拌合站。根据有关测试成果,在拌合站下风向50m处大气中TSP浓度8.849mg/m3,100m处1.703mg/m3,150m处0.483mg/m3。汽车尾气公路建成通车后,汽车尾气成为影响沿线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汽车尾气污染源可模拟为一条连续排放的线性污染源。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评价
16、规范,本评价所选取的预测评价因子为NO2。车辆排放污染物线源强计算结果见下表。表3.1-5 拟改建公路污染物NO2排放源强(单位:mg/ms)时间路段2015(营运近期)2021(营运中期)2029(营运远期)白天起点至终点0.1520.3230.6043.1.3 主要声污染源强分析施工机械噪声源强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这些设备会辐射出强烈的噪声,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其中施工机械主要有打桩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压路机等,运输车辆包括各种卡车、自卸车。这些设备的运行噪声在8193dB(A)之间。交通量预测拟改建公路各特征年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3.1-6。表3.1
17、-6 拟改建公路交通量预测结果路 段近期(2015)中期(2021)远期(2029)单位:绝对数,辆/日起点至终点4143711412412单位:绝对数,辆/小时起点至终点昼间 227 394628起点至终点夜间 5298157交通噪声单车排放源强根据公路交通噪声排放源试验结果,确定各类车辆在不同车速正反平均辐射声级,计算得到拟改建公路各期小、中、大型车单车平均辐射声级在参照点(7.5m处)的预测结果见表3.1-7.表3.1-7 营运期各车型单车噪声排放源强(单位:dB)路段时段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起点至终点近期201574.9 71.076.7 72.4 79.4 74
18、.9 中期202175.3 71.477.3 72.779.875.1远期202975.771.877.6 72.9 80.3 75.33.1.4 固体废弃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其中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沿线房屋拆迁开挖。(1)拆迁建筑垃圾工程需拆迁建筑物4960m2,根据近似城区拆迁工程类比调查,在回收大部分有用的建筑材料(如砖、钢筋、木材等)后,每平方米拆迁面积产生的建筑垃圾量约为0.1m3(松方),则房屋拆迁将产生建筑垃圾496m3。(2)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按施工人员生活垃圾1.0kg/人d计算,每个施工营地施工人员以80人计,则每个施工营地日排放量约为0.08
19、t/d,每个施工营地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为57.6t(施工期为24个月)。3.2 环境保护目标经现场踏勘,结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供的1:10000图纸以及工程环境影响初步分析,本项目沿线环境敏感点为居民集中点、学校、沿线植被、水体、基本农田、野生动物等等,据此确定拟改建公路沿线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沿线共有2个声、大气环境敏感点,均为居民点,详见表3.2-1。弃土场周边300m范围内和施工便道周边200m范围内没有居民区、学校和医院等敏感点,评价各期的主要社会、生态、水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2-2表3.2-5。表3.2-1 拟改建公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声和大气敏感点统计表序号敏感
20、点起讫桩号敏感点名称距公路中心线公路形式(m)高差(m)执行标准敏感点环境特征现状营运期1K0+100石田冲右侧,35m路基-1.0声2类,气二类声4a类,气二类侧向,大多为12层楼房,较为分散,大约5户。2K3+200磨家坪(社家坪)左侧,30m路基-0.5声2类,气二类声4a类,气二类侧向,大多为12层楼房,较为分散,大约10户。备注:高差敏感点地面高程公路路面高程表3.2-2 拟改建公路沿线主要社会环境保护目标敏感目标相关关系芷江县城市总体规划拟建公路穿过芷江县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区,项目线路按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区交通规划布线,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与芷江县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征地拆迁户本项目
21、共需搬迁12户60人,主要分布在社塘坪(K3+200)等路段。基础设施本项目共拆迁电杆34根,以及沿线的机耕道、农田灌溉渠道、湘黔铁路等。项目与湘黔铁路分离式立体交叉,设框架桥下穿。芷江高铁站芷江高铁站位于拟建项目起点处,项目连接芷江高铁站与国道320及芷江县城,本项目属于芷江高铁站进出唯一通道。芷江县城及规划居住区项目大部分均位于(目前)芷江县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但位于现有城区边缘,项目建设对城区国道320段的交通运输将造成一定的影响。项目营运期对今后的(芷江县城市总体规划)规划住宅区有所影响。表3.2-3 拟改建公路沿线主要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敏感目标 敏感目标特征主要影响及时段林地植被资源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昆高铁 芷江 进站 公路工程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5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