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doc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doc(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做,还是不做-这是一个问题台湾作家余光中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我的四个假想敌。文中说,他有四个女儿,他很爱她们。在她们都还很小的时候,他就在害怕有朝一日失去她们。失去她们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她们一个个地恋爱了、结婚了。于是,他想象中的四个要追求他的四个女儿的男孩子,就成了他的四个假想的敌人。甚至当他走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只有一两岁的、还坐在推车里的男孩,就会想这小子长大之后可能会追他的女儿,便立即有在他脖子里撒胡椒面整整他的冲动。 他当然不会真用撒胡椒面的方法让与他争夺女儿的男孩子望而却步,使四个女儿最后都变成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但是,他的那些想法,却反应了天下所有父母对儿女的成长的矛盾心理。一方面
2、,父母希望儿女尽快长大成人;另一方面,儿女长大成人后与父母在心理上的分离,可以造成父母内心的巨大失落感。想想看,一个每天陪着你、没有你一天都活不下去的人突然一下就不需要你了,你在一个你最爱的人的心中所占据的最重要的位置突然被另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人占去了,你怎能不忧伤甚至愤怒呢? 不要认为这些非理性的力量不会对事实造成任何影响。影响早就造成了,而且在代代相传。比如社会文化对青春期的年轻人在性活动上的限制,就是父母害怕失去儿女的焦虑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上的反应。正如余光中所担心的,如果没有什么其它意外,父母在心理上失去儿女的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儿女恋爱和结婚。恋爱和结婚的基础就是性。所以我们可以说,
3、儿女从事了性活动,就意味着父母对他们的失去。 青春期指的是从十四岁到二十八岁的那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也就为从事性活动做好了准备。准备好了就意味着可以做,但也并不是说一定要做。到目前为止,婚姻仍然是唯一合理合法和合乎风俗的从事性活动的许可证。虽然准备好了,但要在婚姻之前或者婚姻之外从事性活动,总是会导致一些或多或少的内心冲突和现实冲突。内心冲突是指,我们做了我们自己认为本来不该做的事,由此而产生自责。自责的强烈程度与当事人的价值观有直接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可以非常大。现实冲突是指,我们周围的人,包括亲戚、朋友、同事等等,认为我们做了我们本来不应该做的事,为此指责我们。被指
4、责的强烈程度与社会的开放程度直接相关,越是在封闭的社会里,当事人被指责得可能越强烈。性当然是美好的,但是,如果由性引起了过多内心的和现实的冲突,那就不那么美好了。或者换句话说,一个人内心的和谐以及他与他所处的环境的关系的和谐也是很美好的,而且可能是更大的美好。所以“可以做”的人在“做”之前都应该想一想,如何使美好更多更大,使不美好更少更小。 少男少女从相互爱慕到肌肤相亲,最后会走到哪一步,实在是他们自己和旁人都无法预料的事情。如果他们的身心是健康的,那他们的冲动肯定是很强烈的。对男孩子来说,十七岁左右是他性冲动和性能力的最高峰。许多已婚的、性冲动和性能力都相对衰弱了一点的成年男性,尚且不会总是
5、能够驾御自己的性活动,那么要一个未婚的、生机勃勃的男孩“收发自如、适可而止”,就显得不仅仅是要求过高,在某种程度上简直是有些残忍了。对女孩来说,冲动来得要迟缓一些,但性是两个人的事,她能保证在两个人的世界里完全控制局面吗?现在的成年人都是从少男少女过来的,回首往事,你们觉得那个时候容易吗? 儿女们在潜意识层面也会感觉到婚前从事性活动是对父母的攻击,在象征性层面,也意味着对社会的攻击,因为社会就是一个扩大了的家庭。一个极端的例子是,父母对子女不好或者要求太严,或者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了太多的挫折,他们便可能会选择早恋,甚至会选择把自己“交出去”的方式-即性活动-来对抗来自父母和社会的压力。在这种
6、情形下,纯净的性的驱动力被污染了、扭曲了,就有可能导致比单纯的性活动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的后果,如纵欲、滥交、性变态、反社会等等。 讲一个故事。我在德国的博士导师有一个女儿,今年十九岁,美丽惊人。不久前他来武汉,住在我家里,晚上喝酒吹牛,他谈到了他的女儿。他说,我两年前到他家去的时候,他女儿还没有男朋友,是她们班少数没有男友的女孩子之一,当时他和他妻子还有点替她着急。现在她有男朋友了,她男友还经常住在他家。我问,他们在你家是住在一起吗?他说当然。我又问,你没有什么意见?他说没有,只要他们做那件事情时声音小一点就可以了。见我听得目瞪口呆,他就又解释说,我当然不能干涉他们,我妻子十六岁的时候我就跟
7、她好了,现在我女儿十九岁,我能不让她和她的男朋友在一起吗?我连说对对,心里却在想,中国有不少父母是十几岁结的婚,却仍然没有影响他们反对十几岁的子女谈恋爱。 听过这个故事的人都说,中德两国有太大的文化差异,这样的事在中国是不可接受的。我马上就反问,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那你认为在对待这样的事情的文化上,中德两国的文化哪一个要更先进一些?还有,如果文化对年轻人在性活动上的限制是父母害怕失去儿女的心理或者说害怕儿女成长的心理在大的背景上的反应,那你还认为这种限制是应该的吗?你是不是忘记了,那些曾经被认为是不符合中国文化的东西,现在不也在中国大行其道?(需要说明的是,我是中国文化的绝对崇拜者,我认为从
8、大的方面看,中国文化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人类最先进的文化,但在一些细节上,我们不如人家。) 好像没有哪个法律的或者是道德的条文白纸黑字地规定,未婚者不得从事性活动。这个规定是无形的、约定俗成的。虽然它可能导致这样那样的问题,虽然人们不可能都遵守它,但它也有它积极的意义,因为它是我们整个道德体系的一部分,遵守它可以使我们的心灵更加宁静和谐。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因为它有不合理的成份就想一夜之间打倒它,也不能主动提倡与之相反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是应该而且必须逐渐被改变的,任何疾风暴雨式的改变都可以被看成是暴力,而且可能造成更多的个人的和社会的问题。 性之所以是个问题,是因为我们
9、太把它当成问题。或者用福柯的话说,在我们的“凝视”之下,性从一个小问题变成了一个大问题。对于婚前性活动“做还是不做”这个问题,我们在思考它和讨论它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人为地把它弄大了。而且从讨论的最后结果看,根本没有可能得出一个结论说可以做或者可以不做。也许让它成为一个疑问摆在那里不做定论要更好一些。这就是中国文化最了不起的智慧之一,叫做“以不了了之”。 在读了七嘴八舌的讨论之后,做还是不做,仍然要你自己决定。不管你的决定是什么,都请不要用对和错、好和坏这些字眼来评判。除此之外如何评判,也请你自己决定。 2001-7-6做人的本色如果问一百年前的中国的读书人,哪一本书在他们心中的重要性排名第一
10、,估计十有八九会说是论语。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论的书。他们的言论涉及面极广,几乎是无所不包,仅从评论人物方面看,有时候仅三言两语,就把一个人的个性特点描绘得栩栩如生,其细微精妙之处,比之现代任何人格心理学的千言万语,高明得不可以道理计。 以下就是论语公冶长篇第五中的一段人物评论。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呀?有人向他讨些醋,他不直说没有,而向邻人讨来转给他。 微生高是个以直著称的人,他还做了一件很守信的事,把命都送掉了:他跟一个女子在桥下约会,那女的没来,大水却来了,他也不逃走,最后抱着桥柱被淹死了。 孔子观人于
11、微,从小处见大,通过讨醋这件事,断定微生高不是一个直人,而是一个曲意循物、委曲世故,以博得别人赞誉的人。孔子是最不喜欢这种人的了。至于桥下约会被水淹死,从智力上来说是不知变通,在桥上等着一样不会失信嘛,那女的真会傻到到水里跟你见面的程度?沽名钓誉到了这种程度,实在也是个可怜人。 表面上看,自己没醋借都要借了给别人,好像是一种很够朋友、讲义气的做法。但从深处看,这样做其实很虚伪。跟这样的人打交道,醋你是讨到了,会有一时的高兴,但你却不知道是他的醋还是别人的醋,久而久之,你就连他是个什么样的人都不知道了,从交朋友的原则上说,这是很危险的,他既然可以在有没有醋这样的小事上都不跟你来直的,你还能指望他
12、在大一点的事上以诚相待? 这里面主要的问题还不在于他对你不诚实,而在于他对自己都不诚实。在微生高的心里,有一个“直”的、守信的理想的自己,他要求自己符合这一理想,也就掩盖了自己的本色。 先做人,后做事。要做人就要以本色做人,但这实在很难,所以才有“唯大英雄能本色”的说法。本色做人的意思是,有醋就是有醋,没醋就是没醋;有能力就是有能力,没能力就是没能力;高兴就高兴,愤怒就愤怒,坦然地向自己和别人展示自己的真实。当然,如何表达也是一个问题,说“老子没醋给你”,和说“对不起,我家的醋恰好也用完了”,对讨醋的人来说,感觉会大大不一样。 如果我向人讨醋,别人直接说没有,我会有一小忧和一大喜。忧的是,我的
13、糖醋鱼是做不成了;喜的是,我遇到了一个清清爽爽的、本色的直人,他不骗自己也不骗我,这显然比颜色非红非黑、味道不伦不类的糖醋鱼重要多了。 “完美”母亲的不完美之处有一部培训心理治疗师的英文录影带,内容是关于母婴之间互动关系的,看完后印象非常深刻。 看录影带之前,老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母亲的背景:29岁,出身名门,各方面都几近完美。有金融方面的硕士学位,在一家著名公司担任高层管理人员,年薪是一般工人的十多倍。其夫大她四岁,某大学博士、副教授。两人两年前结婚。录像是在他们的儿子八个月时拍摄的。 开始放录像。豪华的房间,豪华的家具,虽然儿子还小,但一个二十余平方米的房间里已经放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孩子的
14、母亲一如大家在听老师介绍时的想象:年轻、漂亮、气质不凡。孩子在睡觉,母亲在厨房准备孩子的食物。孩子的哭声从卧室里传出来,母亲放下手头的事,去抱孩子。孩子在母亲怀里仍哭,母亲想尽办法,抱着孩子来回走动、轻声细语地跟他说话、给他喂奶、在他手里放一个玩具、抚摸他等等,全都不管用,孩子还是哭。从画面上看到,母亲的面部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但动作明显地变得有些生硬、粗暴。最后一个片断是,母亲把孩子轻轻地、但却很坚决地丢到床上,说:你要哭就哭去吧。 看完录像,老师给学生作讲解。他说,在摄像机发明之后,心理学家用它来研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的母婴关系。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人格的形成,与他早年跟父母的关系直接相关;或
15、者换句话说,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态度造就了孩子的人格。通过摄像机这样的科技产品,我们能够准确地记录在母婴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并可以通过观察推断发生的这些事件对孩子的成长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老师接着说,这部片子是二十多年前心理学家拍摄的很多片子中的一部。它之所以很有价值,是因为二十多年以后,片中的婴儿长大了,却因严重的人格障碍去看心理医生。从这位母亲的资料中我们知道,她是一位来自很好的家庭、受过很好的教育、又生活得很美满的女性。她的一切都近乎完美,而且,她也确实是一位对一切都要求完美的人。在做母亲之后,她同样会要求自己是一个完美的母亲,不容许自己有一点点不好。但是,孩子是“不完美”的,他们会弄
16、脏衣裤或床单,会无缘无故地哭,会做这样那样的“错事”,等等。一个过分追求完美的母亲,会把孩子的“不完美”看成是自己的不完美,这会使她产生前所未有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可以直接导致她改变对孩子的态度,加强她对孩子的控制,以便使孩子更加接近她所要求的完美的标准。 从录像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想了一切办法使孩子不哭,但没有用,母亲就开始变得焦躁起来。我们可以推测一下,母亲的心理活动可能是这样的:我做了这么多努力,你还是哭,这说明我不是一个好母亲。然后内心里开始堆积愤怒,这一愤怒也许开始的时候是针对孩子的,因为孩子的糟糕的状态打击了母亲的自我完美感。但是,她不会允许自己将愤怒直接发泄到孩子身上,她唯一能够
17、允许自己做的,就是以高标准作为“幌子”来要求孩子。这样的心理活动被掩盖在她内心深处,连她自己都不会意识得到。在可以意识得到的层面,她会这样安慰自己:我这样做是为孩子好,是为了使他将来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除了这样的录像研究之外,还有其他形式的研究都证明,在一个有完美主义倾向的母亲的养育下,孩子会受到过多的控制,他的先天的、本真的生命力会受到压制,他也许会成为一个非常符合社会和他人的要求的人,但他很难成为一个自我得到了充分发展的人。孔夫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翻译成白话就是:一个人,如果他先天的特质超过了文化对他的影响,那他就会显得过于野性;如果文化的影响胜过他的先
18、天特质,那他就会显得过于酸腐,不知变通。按照鲁迅的说法,文化就是限定,就是让人在一系列的规则下待人接物。对人类的每一个个体来说,文化的限定作用是通过父母来传承的。 在我的临床工作中,就遇到过很多青少年案例,这些青少年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不幸地”都有一个近乎“完美”的母亲。作为心理治疗师跟这样的母亲打交道,很多时候会觉得很难受。比如她会同样以“完美”的标准来要求治疗师,似乎治疗师只有一切都听她的才能够解决她孩子的问题。治疗师当然不会听她的,如果听她的就只会让他的孩子再遭受一次伤害。治疗师要做的是温和地排除“完美”母亲的干扰,与她的孩子建立一种全新的、没有过度控制的关系,让孩子的自我慢慢地
19、成长。 也许,对这样的“完美”的母亲来说,真正的完美应该是再学一点心理学的知识,为了孩子,同时也为了自己。实际上有很多的母亲已经在这样做了,用其中几位母亲的话说,这样的学习,使她们能够跟孩子一起健康地成长。 爱不需要条件想有个女儿,就有了一个女儿,真觉得老天待我不薄。女儿健康、聪明、漂亮,再加上周围没有跟她同龄的孩子,她就自然而然成了她生活的环境的中心。赞美之声铺天盖地,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我对她的爱。常常自以为即使不是天底下最好的父亲,那也会是最好的父亲之一。随着女儿慢慢长大,作为父亲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与日俱增。有时候我甚至想,这样下去,在女儿十七、八岁的时候,我会不会被这些幸福的感觉撑胀得爆炸
20、了?不必等到那个时候,我作为父亲的骄傲就受到了打击。女儿两岁左右的某一天,我带她去一个儿童乐园玩。也许是因为她不经常去那些地方,所以她的表现和另外一些跟她差不多大的孩子比起来,要差上一大截。在蹦床上,一位比她还小两个月的女孩跳得兴高采烈,而她却战战兢兢地坐在旁边。我把她扶到中间,她随着别人跳的节奏跳了一两下,就摔倒了,立即哭声震天。我反复地鼓励她继续跳,但没有成功。失望感开始在我的心中增长,甚至隐隐地还有一些愤怒。我想换一种方式,就把她抱到一个较高的滑滑梯上,要她往下滑,她却死死地抓住滑梯的扶手,无论如何都不松手,一边哭一边说怕。在意识到心中的失望和愤怒有点不可抑制的时候,我知道我需要好好想一
21、下了。我把她抱到地上,让她去玩那些皮球、木马之类的东西,自己找了一个地方坐下,远远地看着她。整理完心思,对女儿的失望和愤怒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自责和羞愧。自以为是好父亲,自以为爱女儿,原来爱她是因为她的聪明、漂亮、勇敢可以让父亲骄傲,一旦她不聪明、不漂亮、不勇敢,或者一句话,一旦她不能满足我做父亲的虚荣时,父爱也就没有了。父母对儿女的爱尚且如此功利,那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真爱可言?父女之情尚且如此虚伪,那别的情感又有什么价值?女儿的一生还长得很,仅仅是因为不“勇敢”,就让我对她的爱打了这么多折扣,那以后如果有人比她更漂亮,有人在学校成绩比她更好呢?难道我就不爱她了吗?在这一刻里,世界上有
22、多少孩子正在因为成绩不好挨父母的殴打?我会成为一个打女儿的父亲吗 心里正难受时,女儿跑过来抱住我。感受着她对我的依恋,想着她绝对想不到,在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里,世界上那个对她来说最重要的人跟她的距离,竟然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由近而远,再由远而近。又想,她会不会只在我能保护她的时候爱我,而会在我病弱的时候不爱我了呢?相信她不会,但必须的前提是:她父亲-我-不再功利地、势利地爱她。我紧紧地抱住女儿,视线慢慢变得模糊。由此联想到老师跟学生的关系。老师爱学生,几乎跟父母爱子女一样天经地义。但遗憾的是,这种爱里,也有着越来越多的功利:老师爱成绩好的学生,而不爱成绩差的学生。想到自己曾经是那种被爱的学生,
23、心中又多了一些对不起他人的愧疚。人生在世,完全地免俗也确实太难。但不管怎样,在心中保留一些无条件的爱的情感,对自己、对最亲爱的人来说,都非常非常重要。比储存金银和货币重要,也比获取桂冠和地位重要,很多的时候,甚至比生命更重要,这是因为,生命只有因为这些情感才能够是享受而不是苦役。一场皆大欢喜的争吵与谩骂为什么每个人都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抛开经济上的原因不谈,从纯粹的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因为,在婴儿时期,如果我们饿了、渴了或者害怕了,那只有在别人母亲或者父亲注意到这件事的时候,我们才会有吃的、喝的, 获得安慰。成年之后,现实的那些需要我们可以自己满足自己,但对“被注意”的需要却潜入了内心深处,依
24、然还会支配我们的欲望和言行。人是群居的动物。如果没有那些可以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力的事件,那么群居生活肯定是非常乏味的。所以我们真要感谢那些找事的人,是他们使我们的注意力不间断地有所归属。不仅如此,在我们的内心更深处,总是在涌动着一股强大的、盲目的心理能量,它不断地要寻找突破口,寻找它可以投注、发泄、攻击或者爱抚的对象。从本质上来说,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这股心理能量推动的。用另外一个人的心活下去星期五下午,是德国埃森大学心理治疗医院例行的业务学习时间。院长请了两位心脏移植专家来讲座。心理和心脏虽然都有一个心字,但是此心非彼心,前者指的是大脑的功能,后者指的是把血液泵到身体各个部分的脏器,两者风马牛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幻想即现实 曾奇峰幻想即现实 奇峰 幻想 现实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