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用数码单反相机测定透光系数的方法研究.doc
《关于应用数码单反相机测定透光系数的方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应用数码单反相机测定透光系数的方法研究.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8012 关于应用数码单反相机测定透光系数的方法研究摘要本课题以天文、摄影、物理光学的知识为基础,目的是利用相对简单的方法,较为快速地测出所有具有减光性质的器件的透光系数。运用参考自美好天象日全食一书中的经验公式,对非全食曝光时间进行估算,并进行了实验检验。认证公式正确性后,从物理光学的角度对公式进行推导、变形,得出透光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对各参量进行了解析。测试的方法是,将标定减光片与待测减光片依次置于相机前,以强光源照射,控制照片的最终亮度不变,观察曝光时间、底片感光指数、光圈的关系,从而得出两减光片透射系数的关系。最后运用该方法进行定量实践检验,证实了方法的正确性。本研究创新点有:相比于
2、传统方法,运用的工具简单易得,算法简单;根据要求的不同,测试可精可简。该方法在天文学、气象学、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前景广泛。关键词天文摄影,数码单反相机,透光系数一、日全食观测时数码摄影曝光时间的理论估算和实测摘 要 2009年,在为7月22日日全食的摄影观测作准备的过程中,根据我校刚建成的“天文观测的数码拍摄多屏显示系统”的具体配置,对日食过程中各种拍摄所需用的正确曝光时间进行了分析和理论半经验的估算,并且还对非全食阶段的曝光时间进行了实验检验。我们的观测与检验结果表明,其数据与估算值十分接近。这就说明,我们的分析和估算是正确的、合理的;同时我们的观测显示系统也是稳定的、可靠的。 由这些估算和实
3、验检验,我们还得到进一步的启发:也许还可以用这样的估算和实验方法,并通过相互比较来测定不同天气状况下的大气消光系数的变化,或一组低透射系数(10-4)太阳白光减光片的透光系数的相对值或绝对值。引 言要想拍摄到一张优质的天文照片,拍摄参数的正确设定是准备工作的关键之一。而要想在日全食观测过程中拍摄到一系列良好的照片,拍摄参数的准确设定更是准备工作的关键之一。这也是一个较大的难题,因为太阳光球的亮度是太阳色球、日冕亮度的千倍、万倍以上,因此在偏食阶段的拍摄,还必须加上足够深色的减光片。而在全食过程中,贝利珠、色球、日珥、以及离日面边缘不同距离处的日冕的亮度也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日食过程中拍摄对象
4、的亮度会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拍摄时就需不断地改变相机的曝光参数。此外,观测点当时当地的气象状况也会对曝光参数发生影响,因为大气中的沙尘,水汽,特别是云雾等都会减弱到达地面的阳光。因此要想在日食过程中,顺次拍摄到这种种不同的客体,不同的景象,就必须事先设置好一个正确的曝光参数的顺序表。在不少参考资料中,都有对于日食拍摄参数估算方法的介绍1,但这些参数往往是指晴好天气或某种标准状态下的数据。因此在观测之前,不仅需要根据经验的或理论的方法做好一般性的估算,而且还需设想可能发生的变化而做好应急预案。在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观测的准备工作时期,我们也不仅对这一曝光参数进行了理论估算,而且还进行了实测
5、检验。我校天文台在日全食观测前,刚好改造完成了一套“天文观测的数码拍摄多屏显示系统”,这套系统既能实时显示所观测到的图像,又能快速而方便地变换并记录曝光参数,从而使得对曝光参数的实测和检验变得比较容易。而且,经过实测检验,发现结果与所做的理论估测十分一致。本文就是介绍我们对日食观测时对各种日面客体拍摄参数的理论估算和实测检验。一 观测系统由望远镜和照相机组成。我们用的是数码单反相机,但把望远镜的目镜和相机的镜头都取下,而将相机机身直接安装在望远镜的目镜接口上。在拍摄偏食阶段的照片时,由于太阳光球的光线极其强烈,就必须在物镜前加上减光片以减弱亮度(否则不仅拍不成照片,甚至还会烧毁相机!),这种减
6、光片的透光系数一般应在10-4以下。而在拍摄全食阶段的照片时,减光片就需取下。系统的示意图见图一。图 一。日食观测的拍摄系统为准备此次日全食观测,实际上我们配置了三个这样的拍摄系统(见表1):表1.三个观测拍摄系统拍摄系统ABC减光片材 料型 号白光滤镜M5.0巴德膜B3.8巴 德 膜B5.0透光系数10-5.010-3.810-5.0物镜口 径(mm)D100D100D100焦 距(mm)f 1200f 1200f 600焦 比( N )12126数码单反相机Canon5DCanon500DCanon450D二 拍摄参数的理论公式.在数码相机拍摄中,拍摄参数一般有四个:客体的亮度指数Q、镜头
7、的光圈指数N、元件感光指数I和快门的曝光时间t。而在天文摄影中,一般都把相机的镜头和望远镜的目镜取下,而把相机机身直接安装在望远镜目镜端,也就是用天文望远镜的物镜代替照相机的镜头;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光圈指数也就是望远镜的焦比:N= f/D ( 1 )这里的f是物镜的焦距,D是物镜的口径。亮度指数Q由照相机的测光自行测定,一般不作显示,也不必让拍摄者知道。但对于太阳拍摄来说,则需对它的物理意义有一个粗略的了解。而当加上减光片拍摄太阳时,在亮度指数Q中还隐含着一个参数减光片的透光系数,即Q=Q()。对于这四个参数,有着以下的理论关系【1】: (秒) (2)式中I是指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感光指数ISO
8、,曝光时间t的单位是秒。三 日全食观测拍摄参数的理论半经验估算文献1中的pp.114115上列有日全食和偏食时,日面各种客体的Q参考值这是一种半经验的理论值,也是一组相对的系列值。对于太阳观测来说,由于太阳的亮度足够大,拍摄的感光指数就可以选用尽可能小一些的,以减小图像的“颗粒效应”。根据这些参数和(2)式,我们计算了这三个拍摄系统的曝光参数:表2.曝光时间(秒)表ISO=100Q相对口径N=12相对口径N=6偏 食拍 摄减 光 10-3.811.21/16341/6535减 光 10-4.0 111/14221/5689减 光 10-5.07.71/1441/578贝利珠111/14221/
9、5689色 球101/7111/2844日 珥91/3561/1422日冕0.1R71/891/356日冕0.2R51/221/89日冕0.5R31/5.51/22日冕1.0R11/1.41/5.5日冕2.0R01.41/2.8日冕4.0R-12.81/.4日冕8.0R-3112.88表中的Q是无量纲的相对值。根据实测和理论研究,贝利珠的亮度大约是光球亮度的万分之一,而贴近日面边缘处的日冕亮度大约是光球亮度的百万分之一;色球的亮度大约是贝利珠的一半。根据表中所列的数据,我们又编制了一个日全食观测的曝光程序表:在日全食前后的偏食阶段拍摄掩食过程;在食既和生光时刻拍摄贝利珠,色球和日珥;而在全食阶
10、段,则拍摄不同距离处的日冕。这就需要,特别是在从食既到生光阶段的短短几分钟内不断地、快速地变更曝光时间,才能拍摄到足够多的好照片。四 实测检验1.在日全食观测前,我们对以上所作的估算作了实测检验。根据我们拍摄系统的具体配置,设置了四组检验观测。并在7月16日(天气多云)和17日(天气少云)进行了太阳象的拍摄,有关的数据和资料,见以下表3组号系统配置ISO=100曝光时间理论估算(秒)日面拍摄观测日期照片号(IMG)实际曝光时间(秒)过度合适1D100/f600+M5.0(N6)1/5787.161559-15621/307.171579-15821/1601578-15961/6402D100
11、/f600+B3.8(N6)1/65357.161563-15681/200-1/1607.171583-15861/6401599-20011/400-1/6400023-00251/40000030-00321/64003D100/f1200+M5.0 (N12)1/1447.161569-15721/4-1/37.1700331/1606.220001-00041/8-1/24D100/f1200+B3.8(N12)1/16347.161574-15781/60-1/507.1700341/3200表 3 对曝光时间估算值检测所选用的四组配置、理论曝光时间拍摄检验 对所有拍摄到的照片进行
12、检验,发现在无云情况下拍摄到的图像,在曝光时间接近于估算值时,效果确实比较好。我们在下面图2中选择了其中的10张照片,图中标明了所用的实际曝光时间。组 图 二 太阳拍摄拍检测日面图像效果的比较.(图二说明:每张照片编号后括号中的450D或5D表示相机的型号是Canon450D 或Canon5DII,而120,640,6400则分别表示所用的曝光时间是1/120,1/640,1/6400秒。)2.在2009年7月22日日食当天,由于在日食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阴云密布,后来甚至细雨绵绵,根本就无法拍摄。但在初亏前后的短暂时段,太阳偶尔从云缝中露出光亮,我们还是抢拍到了十几张照片(见图3)。拍摄系统
13、的配置是:D100/f1200物镜,透光系数为1/100000的巴德膜和Canon450D相机。但此时的曝光时间,已不能用事先准备的估算值,而是根据应急方案,由显示屏上实际显示图像的视觉效果,不断进行调整。图3中每张照片的下方都标示了实际所用的曝光时间(1/3秒或1/5秒分别标为3或5)。从图上可以看出,拍摄的效果还是较好的,因此可以认为曝光时间的选用也是合适的。但这些值显然比估算值高了许多,一般要高30-50倍,最多的甚至是100多倍。组 图 三 (见附件) 2009年7月22日日食照相观测拍摄到的初亏时段日面照片3.在日食观测之后,我们又进一步进行了拍摄检测和比较。在2009年12月6日,
14、我们用D100、f1200的物镜、透光系数为1/100000的白光滤镜M5.0和相机Canon5DII的配置对太阳进行了拍摄观测,这一配置的理论估算曝光时间是1/144秒。当天天气稳定,我们选用了从2.5秒到1/1600秒的各种曝光时间,拍摄了一系列的日面照片。图四中选用了其中的22张。组 图 四 (见附件)(【图四说明】:每张照片编号后括号中的5D表示相机的型号是Canon5DII,而4,6,8,1600则分别表示所用的曝光时间是1/4,1/6,1/8,1/1600秒。)从图中可以看出,选用不同的曝光时间,就有着明显不同的曝光效果,这甚至用肉眼目测也很容易看出来。曝光效果最佳的是IMG_00
15、10和.IMG_0011两张,它们的曝光时间分别是1/125和1/160秒,这正好都与理论估算值最为接近。曝光时间长于1/125秒的照片显得曝光过度,而短于1/160秒的则是曝光不足。五 讨论通过对日食摄影观测各种曝光时间所作的理论半经验的估算和观测的实际检验,我们认为: 1. 实测的检验表明,我们对日食摄影观测各种曝光时间所作的理论半经验的估算是合理的、正确的;同时也表明我们的观测拍摄系统是稳定的、可靠的。2. 在日食当天的初亏时段,在有云雾的情况下,须用1/51/3秒,甚至1秒以上的曝光时间才能拍摄到合适的日面图像(用N12的望远镜,加有B5.0的巴德膜减光罩),这表明大气中的云雾水汽对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应用 数码单反 相机 测定 透光 系数 方法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4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