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黄村休闲山庄建设胡乐镇霞乡村黄村村民组黄村休闲山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黄村休闲山庄建设胡乐镇霞乡村黄村村民组黄村休闲山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黄村休闲山庄建设胡乐镇霞乡村黄村村民组黄村休闲山环评报告.doc(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环评乙字第2124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名 称:黄村休闲山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宁国市黄村休闲山庄有限公司(筹)编制日期:二一六年五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
2、、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黄村休闲山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宁国市黄村休闲山庄有限公司(筹)法人代表程泽兵联 系 人程泽兵通讯地址宁国市胡乐镇霞乡村黄村村民组联系电话13805155241传真/邮政编码242361建设地点宁国市胡乐镇霞乡村黄村村民组立项审批部门宁国市发展
3、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发改审批【2013】184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A015水果种植A0141蔬菜种植R8830 休闲健身活动H 住宿和餐饮业占地面积 (平方米)114000(171亩)绿化面积(平方米)100000(88.2%)总投资(万元)5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8年6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大自然赋予宁国的青山秀水、清新空气和宜人气侯,造就了极佳的生态环境。2013年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国家生态市(县、区)”称。并被确定为第五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与此同时,宁国市坚持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构筑以城市
4、主城区为核心、南山河沥高新技术园区、港口生态工业园区、青龙湾原生态旅游度假区为支撑的“一核三聚”产业空间布局。宁国市黄村休闲山庄有限公司(筹)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设黄村休闲山庄建设项目。项目区自然资源特色、环境优势明显,开发潜力巨大。该项目位于宁国市胡乐镇霞乡村黄村村民组,现状沿途生态环境良好,山水优美,植被丰富,已具备一定的幽、野、秀特色,适宜开发休闲、度假活动,开发潜力巨大。目前,沿途植被多为自然生长状态,层次较乱,山、水与场地的关系有待梳理,调整透景度。现有设施尚不完善,休憩功能不能满足。宁国市黄村休闲山庄有限公司(筹)建设黄村休闲山庄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憩息园林、餐饮住宿服务用房
5、、运动健身场所等旅游休闲设施,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约36000万人次。项目已取得了宁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备案发改审批【2013】184号关于宁国市黄村休闲山庄有限公司(筹)黄村休闲山庄建设项目备案通知,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本项目需要办理环评手续。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本项目属于V社会事业与服务业170、旅游开发 其他类别,故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宁国市黄村休闲山庄有限公司(筹)于2016年3月1日委托巢湖中环环境科学研究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立即组织技术
6、人员进行现场查看,同时根据项目的工程特征和项目区的环境情况,对工程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和筛选。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上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二、项目概况1、项目建设概况项目名称:黄村休闲山庄建设项目;建设规模:项目占地114000m2(171亩),主要建设内容为主要建设憩息园林、餐饮住宿服务用房、运动健身场所等旅游休闲设施。建设单位:宁国市黄村休闲山庄有限公司(筹);项目性质:新建;投资总额:500万元;建设地点:宁国市胡乐镇霞乡村黄村村民组(经纬度:东经118483,北纬302548)。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地理位置图);周边环境:项目位于宁国市胡乐镇霞乡村黄村
7、村民组。项目东侧和南侧为水库,西侧为一般林地,北侧为李家塘。项目周边情况见附图2(周边环境状况图)。2、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憩息园林、餐饮住宿服务用房、运动健身场所等旅游休闲设施。项目工程内容及规模详见下表。表1-1 项目工程一览表工程类别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及规模主体工程活力氧吧区占地面积约为13334m2(20亩),靠近园区的主入口,可提供游客登山、露营等活动综合服务区占地面积约为8000m2(12亩),总建筑面积约7840m2,包括3栋3层客房建筑和饭店、茶室建筑,住宿区设有30个标间,可提供60人住宿。餐饮区可提供100人同时就餐。主要为前来游玩的游客提供居住、休息的区域,设
8、客房、茶室、农家乐有机餐厅农耕体验区占地面积约为20000m2(30亩),种植猕猴桃、葡萄、蔬菜、瓜果等农作物,供游人参与体验的片区,游人可以获得行采摘、耕作、制作的亲身体验经历滩涂观鸟区占地面积约为8667m2(13亩),整个园区的生态科普项目精华,供游人游赏、休憩及远距离观赏鸟类、专业人员在此做鸟类观测的区域山林保育区占地面积约为46669m2(70亩),作为园区过渡带,不做过多开发,只为游人提供良好山林环境,也展示生态保育的意义木屋度假区占地面积约为3333m2(5亩),总建筑面积约3000m2,包括15栋2层建筑,基于基地现状山林和山谷水系,打造充满“野趣”的山林木屋度假村湿地景观占地
9、面积约为6667m2(10亩),区内水域面积,不做过度开发,保护区域水资源,只为游人提供良好湿地环境辅助工程员工办公生活区主要设有3间办公室,总建筑面积约300 m2,位于综合服务区道路系统占地面积约为7334m2(11亩),设三级道路系统:一级道路为车行道(电瓶车道),宽约5米;二级道路为步行道,宽约2.53米;三级道路为木栈道和山间小路,宽约1.51.8米停车系统停车场设在林间,露天停放,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停车场水泵房设置水泵房,建筑面积约为30m2,一层砖混结构储运工程工具房设置工具房,建筑面积600m2,用于储存游客种植使用工具公用工程供电设置1台箱式配电,电源引自胡乐镇供电网,用电量
10、2万吨供水生活用水由胡乐镇自来水管网供给,项目用水主要为职工及游客生活用水,生活用水量为15348.3t/a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截排水沟收集后排入附近沟渠;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3829.8t/a,废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进入地埋式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再经人工湿地生态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或绿化环保工程废水处理废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进入项目东北侧自建的地埋式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处理规模为50m3/d(按照污水排放量的1.2倍并取整),再经人工湿地生态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或绿化废气处理油烟净化装置效率大于75%、洒水降尘噪声治理水泵安装减震垫、距离衰减等固废治理设有农药
11、包装瓶和包装袋等危废收集桶,生活垃圾收集桶3、产品方案项目建成后,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约36000人次。农耕体验区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表1-2 产品方案一览表序号产品名称单位产量1猕猴桃万斤/年42葡萄万斤/年53各类蔬菜万斤/年104游客接待万人/年3.64、原辅材料及资源能源消耗表1-2 原辅材料及资源能源消耗一览表序号原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种子t/a1.55-6kg/亩2化肥t/a4外购,N:P:K大约为1:1:1的复合肥3低毒农药kg/a180外购,生物源类4电万度/a2胡乐镇供电网5生活用水吨/a15348.5自来水管网5、主要设备表1-3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旋耕
12、机台52割草机台53水泵台64风机台35空调台456、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劳动定员:项目运营期间员工25人,全部在区内住宿。工作制度:年工作365天。7、公用及辅助设施(1)给水项目用水主要有生活用水,生活用水由胡乐镇自来水管网供给,项目用水主要为职工及游客生活用水,生活用水量为15348.3t/a。(2)排水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经雨水截排水沟收集后排入附近沟渠;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3829.8t/a,废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进入地埋式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再经人工湿地生态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用于农田灌溉或绿化。(3)区内道路区内道路设三级道路系统:一级道路为车行道(电瓶车道),宽约5米
13、;二级道路为步行道,宽约2.53米;三级道路为木栈道和山间小路,宽约1.51.8米。(4)供电:用电量为2万度/年,由宁国市胡乐镇市政供电线路统一供给。8、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本项目规划形成“一谷、两翼、六区”规划结构:一谷:以内部山谷水系为基础,规划为“花溪谷”;两翼:基地东西两个大片区是为不同风格、不同开发时序的场地;六片:各种不同功能的主要区域,主要包括如下内容:活力氧吧区:靠近园区的主入口,提供登山、露营等活动。综合服务区:为前来游玩的游客提供居住、休息的区域,设客房、茶室、农家乐有机餐厅。农耕体验区:游人参与体验的片区,游人可以获得行采摘、耕作、制作的亲身体验经历。滩涂观鸟区:整个园
14、区的生态科普项目精华,供游人游赏、休憩及远距离观赏鸟类、专业人员在此做鸟类观测的区域。山林保育区:作为一期二期之间的过渡带,不做过多开发,只为游人提供良好山林环境,也展示生态保育的意义。木屋度假区:基于基地现状山林和山谷水系, 打造充满“野趣”的山林木屋度假村。项目建设有污水处理工程位于东北侧,靠近污水主要排放源综合服务区。区内道路设三级道路系统,停车场设在林间,是真正意义的生态停车场。综上所述,本项目平面布置合理。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项目交通布局图见附图4,项目污水处理工程图见附图5。9、景观分析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八类不同景观特色的片区。入口景观区:结合主入口小山坡,设计石质挡土墙,结
15、合植物形成入口景观。缓冲景观区:路边的竹林、紫薇林、背景密林,一起构成一片缓冲景观带。新中式景观建筑区:在原有的徽派客房和民居基础上,改建成为服务区,结合简洁的景墙、广场、绿化,成为一组观赏性很强的建筑群。湿地景观区:是整个场地的功能、景观核心区域,以花、水、树、道形成一处惬意舒适的花溪谷。农耕景观区:大片的猕猴桃、葡萄、果林、棚架,结合栈道、平台、植物,形成一片生机盎然的互动景观区域。滩涂景观区:园区沿水地带现状为大片芦苇荡,设置亲水设施,可观山、亲水、观测鸟类。山林景观区:山林保育也是本规划区的重要部分,为游人提供良好山林环境,也展示生态保育的意义。木屋景观区:幽谧的林地深处,简朴的木屋、
16、便捷的栈道、葱郁的植物,可观景远眺,可林中漫步,可有氧健身,提供高品质的环境和服务。项目景观分区图见附图6。10、产业政策及选址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三十四条“旅游业”中的第2条“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游及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服务”,项目为生态旅游,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建设项目。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且项目已取得了宁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备案发改审批【2013】184号关于宁国市黄村休闲山庄有限公司(筹)黄村休闲山庄建设项目备案通知,
17、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因此,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2)选址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位于宁国市胡乐镇霞乡村黄村村民组,项目已签署有关用地协议(见附件)。项目选址是符合规划要求的。项目选址所在区域地质条件、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较好,适宜项目的建设;在资源、交通运输等方面有诸多优势,区域环境敏感因素制约较小;项目在营运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皆能达标排放,不会降低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功能级别。因此项目选址合理,与区域环境相容。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本项目区域大气、地表水、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无主要环境问题。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
18、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宁国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183611924和北纬30173048之间,天目山北,水阳江上游,东邻杭州,南靠黄山,北望南京,连接皖浙两省七个县市,距沪、宁、杭三大城市仅170300公里,是皖南山区之咽喉,南北商旅通衢之要道。市域面积2487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和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8.09万。二、地质、地形、地貌宁国市位于皖南山区边缘,属皖南山地丘陵区。地形较为复杂,全区可分为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四个地貌类型。总的地势是西北、东南高,中部低,矿区地形书低山丘陵区。山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2
19、.2,丘陵占63.5,平原占14.3。宁国市山脉以天目山山脉为主,西部属黄山余脉,千米以山峰有20座,8001000米山峰有60座,均坐落在东南部和西部,最高海拔1578米,最低海拔30米,一般海拔300500米。西天目山脉位于宁国市南部的皖浙交界线上,其间分布着崇山峻岭,并向腹地延伸。黄山山脉从旌德、泾县方向入境,经市境西南向东北延伸至宣城区交界地带。境内地层比较完整,震旦系至第四纪皆有出露。地质构造按照大地构造分级单元标准,属三级构造单元。城区一带的丘陵岗地由棕黄色亚粘土、砂土、砂砾石层组成,地基承载力,山地每平方2025吨,老河床每平方812吨,稻田每平方1520吨。三、水文宁国市全市大
20、小河流有500余条,河道总长度2103.8km,平均河网密度0.859km/km2。境内主要河流为水阳江上游河段及东津河、中津河、西津河,其流域面积为2369.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96.8。年平均降水总量41.05亿m3(包括过境水量6.31亿m3),相应的径流深度为856.2mm,地表径流总量为24.82亿m3。1、东津河东津河发源于市东南部云梯乡千秋村的铜岭关,自东南向西北流经云梯、仙霞、中溪、梅林、等乡镇,在河沥溪办事处鸡山村河沥溪以北与中津河汇合后继续北流,经河沥溪办事处,在河沥溪办事处潘村渡村高家场以北与东津河汇合后始称水阳江。东津河主河道长69km,河面最宽处80m,最窄处35
21、m,洪水期水深7.5m,枯水期水深0.4m,河道平均坡降为2.45%,河道落差410m,年平均流量27.41m3/s,多年枯水期平均流量为1.12m3/s。流域面积1013.9km2。2、中津河中津河发源于市境中南部庄村石门庄进钨岭。中津河由南向北流经霞西、竹峰等乡镇。主河道全长43km,河面最宽处58.4m,最窄处10.8m,河道落差80m,平均水深0.9m,洪水期水深5.2m,枯水期水深0.2m,年平均流量8.56m3/s,年径流量10.04亿m3,流域面积311.4km2。3、西津河西津河发源于绩溪县太子山西麓,在绩溪县境称戈溪河,河长22km,至38号桥与南来的金沙河汇合后向北流入宁国
22、市境内,称西津河。市境内主河道长70km,洪水期水深7m,枯水期水深0.6m,河床面最宽处108m,最窄处44.8m,河道平均坡降5.73,河道落差110m,年平均流量31.84m3/s,年径流量10.04亿m3,宁国市境内流域面积768.5km2。4、水阳江水阳江跨宁国、宣城。西邻青弋江水系,南依黄山、天目山脉,东界江苏的太湖流域和秦淮河水系,北滨长江。主要支流有西津河、中津河、东津河、郎川河、无量河、桐河、夏渡河、华阳河等。年平均流量80.4m3/s,常年水位8.28.37m,多年最大洪峰流量7640m3/s(1961年10月5日),安徽境内流域面积9101平方公里。本项目水系图见附图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休闲 山庄 建设 胡乐镇霞 乡村 村村 民组黄村 山环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