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煤集团石港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doc
《阳煤集团石港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煤集团石港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doc(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太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生姓名:穆计科专业:安全工程学号:10421624033指导教师:王旭宏所属系(部):采矿工程系二一二年六月阳煤集团石港矿矿井通风系统设计穆计科二一二年八月十日目 录 前 言3第一章 矿井概况61.1 矿井基本概况61.2 井田境界及储量10第二章 矿井开拓方式102.1开拓方式102.2水平划分102.3采区划分112.4井下开拓巷道布置112.5井筒特征122.6井底车场12第三章 采区巷道布置133.1 采区巷道布置133.2 采煤方法163.3 巷道掘进23第四章 矿井风量计算264.1 瓦斯资源264.2 矿井瓦斯涌出量274.3 矿井瓦斯抽
2、放效果284.4 矿井需风量计算30第五章 矿井现有通风能力核定355.1 井巷概况355.2 矿井总进风能力核定365.3 矿井回风系统回风能力核定365.4 主扇能力核定375.5 通风系统改造的必要性37第六章 通风系统改造方案396.1 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396.2 方案比选436.3 主要安全措施45第七章 通风设备选型457.1 通风设备概况457.2 设计依据467.4 通风设备选型计算467.5 确定扇风机工况点487.6 电动机功率核算517.7 通风机其它附属设施51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5111.1 结论5111.2 建议52专题部分52参考文献61结 束 语62前 言一、
3、概述石港煤矿位于左权县城北13Km处,该矿井始建于1958年, 2003年底阳煤集团决定兼并收购石港煤矿,成立石港公司, 2004年8月开始对矿井进行技术改造(150k t/a900k t/a),矿井2007年9月19日开始试生产。矿井为高瓦斯矿井,改造后采用斜井开拓,开采15号煤层,布置有三进一回共四个井筒,分别为混合提升斜井、运人斜井、瓦斯管路斜井、回风立井。矿井在井下施工过程中,于2007年6月发生一起瓦斯动力现象,致使矿井开采条件发生变化,被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由于近年石港公司井下开采条件的变化,矿井被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010年11月经河南理工大学预测,矿井绝对瓦斯量185
4、.27m3/min、相对瓦斯量97.8m3/min,与2009年相对瓦斯量77.14m3/min相比,增大了26.8%。目前,石港煤矿现有主扇已经调到最大角度,总风量仅能达到9600 m3/min,不能满足风量富余系数不得小于1.5倍的要求。经通风系统能力核定,必须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改造。本设计针对石港公司通风系统进行了重点设计。二、设计依据1、2009年12月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编制的山西石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矿井地质报告;2、2010年10月河南理工大学编制的山西石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15号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区域预测报告;3、2007、2008、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批复;4、2
5、010年7月河南理工大学编制的山西石港煤业有限责任公司15号煤层开采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及晋煤瓦发20101662号批复文件;5、矿方提供的有关现状资料;6、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规程、规范和技术政策等。三、设计指导思想在贯彻执行国家能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及煤炭工业规程、规范的前提下,并根据阳煤集团公司要求的,按1.5倍的通风富余系数计算矿井通风参数(风量、阻力、风速),对不能满足此要求的通风系统(设施、设备及井巷)进行改造。四、设计主要特点1、根据河南理工大学预测的15号煤层瓦斯涌出量最大值进行通风参数计算,计算结果作为通风系统改造的依据。2、对现有通风系统进行了能力核定。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矿
6、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0k t/a;2、矿井全井田划分为两个采区,采用“一井一面”达产。采区采掘配备为:一个15号煤综采工作面(备用一个)、三个掘进工作面(备用两个)。矿井所需总风量13200m3/min,矿井通风系统改造后容易时期通风阻力H小=256mmH2o、困难时期通风阻力H大=298mmH2o。3、通风系统改造新增回风立井井筒直径为3.0m、深度330m,井下回风联络巷100m,井巷工期 4个月,安装1个月,总工期5个月。4、新选用FBCDZ-10-No33型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5、新建地面通风道50m。六、问题及建议1、建议进一步提高矿井瓦斯的抽采率,减少风排
7、瓦斯量,从而降低矿井的总风量。2、进一步加强瓦斯预测工作,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完善井下通风设施。3、通风系统改造工程实施与设备更换期间,矿方必须制定出安全可靠的措施。第1章 矿井概况1.1 矿井基本概况1.1.1地理位置及交通1地理位置石港煤矿位于左权县城北13km处,行政区划属左权县寒王乡管辖。其地理坐标为北纬371010371211,东经11324351132637。2交通情况阳(泉)黎(城)干线公路207国道和阳(泉)涉(县)铁路均由井田东界外附近通过,交通条件便利。井田距周围主要城镇的里程如下:北距阳泉90km,南距涉县87km,西距榆社50km,东距邢台82km。3地形、地势及河流井田位
8、于太行山中段西麓,属中低山侵蚀地貌,地表经常年风化剥蚀,沟谷纵横、梁岭绵延,地形比较复杂。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中东部,标高为1526.80m;最低点位于井田西南边缘丰垢河床,标高为1234.90m,地形最大相对高差291.90m。井田内河流主要为丰垢河,位于井田西南边界处,由西北向东南流经井田西南部,属季节性河流,雨季水量略大,平时水量微小,属漳河水系。4气象及地震井田地处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春干旱多风,夏秋温和多雨,全年夏短冬长。年平均气温6.3,其中一月气温最低,平均为-9.2。极端最低气温-32.1(1971年1月22日),7月气温最高,
9、平均为19.3,极端最高气温35(1981年5月18日)。年平均降水量592.8mm,最大年降水量1069mm(1963年),最大日降水量136.3mm(1963年8月5日)。雨季一般为7、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0.5。年平均蒸发量1622.8mm,其中47月最大,最大年蒸发量1874.1mm(1972年),最低年蒸发量1180.6mm(1964年)。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多西风,夏季多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2m/s。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本区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
10、震分组为第三组。采煤生产建设中,矿井的提升、通风、供电、供水、通信和瓦斯排放系统,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设防类别。1.1.2地质概况1、地质构造井田位于我国东部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第三隆起带中段的太行山隆褶带与沁水拗陷接壤部位。区域构造为北北东向的单斜。井田构造形态为走向北北东且向北西西缓倾的单倾构造,局部有次一级波状起伏。井田内地层倾角一般为415,井田东北部发育一个短轴向斜和一个短轴背斜,斜局部地段由于挠曲构造发育导致倾角增大达30。区内挠曲构造发育,解释挠曲22个,挠曲密集发育带3条,发现21条正断层,19个陷落柱,断层和陷落柱情况详见表2-2、2-3,其中F09断层为三维地震勘探控制,可靠
11、程度为较可靠,但现亦由井下巷道揭露,揭露其位置、落差、走向、倾角与三维地震控制情况吻合,故本次将其可靠程度叙述为可靠。综上所述,井田内为单斜构造,地层倾角一般较小,井田东北部发育一个短轴向斜和一个短轴背斜,井田及其附近发育21条断层(其中仅3条断层落差大于10m)和19个小陷落柱,井田构造简单属一类。井田内断层共21条,落差大多较小,陷落柱规模也不大,从区域和井田来看,预计构造对煤层、煤质、水文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不会产生大的影响。2、可采煤层井田内可采煤层共2层,分别为14、15号煤层,其中15号煤层,全井田均达可采,是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14号煤层由于硫份超标,暂不开采。(可采煤层特征见
12、表): 可采煤层特征表时代煤层编号厚度(m) 最小-最大 平均层间距(m) 最小-最大 平均结构稳定性可采性顶底板岩性赋存部位顶板底板太原组140.63-1.16 0.844.53-12.15 6.55简单较稳定暂不开采泥 岩 石炭岩泥 岩 细砂岩太原组下部155.93-8.22 7.18复杂稳定全可采泥 岩 砂质泥岩粉砂岩泥 岩 铝质泥岩太原组下部15号煤层:井田内施工钻孔11个,共有10个(除SG-01H外)钻孔穿过该煤层,煤矿井下亦揭露该煤层;煤层厚度大,全井田均达可采,可采性指数为1。厚度5.93-8.22m,平均7.18m,稳定煤层,属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结构复杂,含夹矸1-3层,夹
13、矸岩性为炭质泥岩。顶板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底板岩性为泥岩、铝质泥岩。井田东南部,已大部分采空,采空范围约1.22km2。3、瓦斯、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及煤尘爆炸危险性(1)瓦斯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文件晋煤安发20072030号文件批复,石港煤矿2007年矿井瓦斯等级鉴测结果为:CH4绝对涌出量为35.22m3/min,CH4相对涌出量为366.19m3/t,CO2相对涌出量为53.86m3/t,CO2绝对涌出量为5.18m3/min,批复等级为瓦斯突出矿井;根据阳煤通字20091034号文件批复,石港煤矿2008年矿井瓦斯等级鉴测结果为:CH4绝对涌出量为145.55m3/min,CH
14、4相对涌出量为102.58m3/t,CO2相对涌出量为3.2734m3/t,CO2绝对涌出量为6.24m3/min,批复等级为瓦斯突出矿井;2009年矿井瓦斯等级鉴测结果为:CH4绝对涌出量为160.70m3/min,CH4相对涌出量为77.14m3/t,CO2相对涌出量为2.16m3/t,CO2绝对涌出量为4.5m3/min,批复等级为瓦斯突出矿井。(2)煤尘精查勘探中于202、402号孔采取了15号煤层煤芯煤样及石港煤矿煤层简选样做了煤尘爆炸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5号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性。(3)煤的自燃精查勘探施工中在201、202、402号孔煤芯煤样及石港煤矿简选样对14、15号煤的自燃
15、倾向性进行了试验,其试验结果为:14号煤层吸氧量为1.38cm3/g,自燃等级为I类,自燃倾向性为容易自燃。15号煤层吸氧量为1.20cm3/g,自燃等级为III类,属不易自燃煤层。此外该矿2008年5月6日采取14号煤层样委托河南省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最短发火期试验,试验结果为:14号自燃等级为I类,为容易自燃煤层,最短发火期33天。该矿15号煤层曾于2000年5月14日和2007年12月26日先后在工作面发生过自燃。综上,14号煤层自燃等级为I类(容易自燃)II类(自燃),15号煤层自燃等级为I类(容易自燃)II类(自燃)III类(不易自燃)。1.2 井田境界及储量1.2.
16、1 井田境界井田走向长3.6km,倾斜宽3.0km,面积为7.4712km2。1.2.2 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矿井15号煤层设计可采储量为33600kt。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0kt/a。矿井服务年限为26.7年。第2章 矿井开拓方式矿井2006年1月开工建设,根据确定的矿井工业场地位置和施工现场实际揭露的可采煤层情况,15号煤层的赋存情况与本矿井勘探地质报告基本相同,由于 2007年底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前,矿井近两年的建设时间内,矿井开拓格局已形成,井下主要巷道已施工完毕,井田开拓叙述如下:矿井现工业场地共三个,即:新区工业场地、旧区工业场地、风井工业场地。2.1开拓方式矿井
17、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即在新区工业场地内布置有混合提升斜井,担负矿井主提升、除人员运送之外的全部辅助提升任务;旧区工业场地内布置有运人斜井,担负矿井人员运送任务、兼进风井;瓦斯管路斜井铺设瓦斯抽放管路、兼进风井;风井工业场地内布置回风立井,担负矿井回风任务、兼安全出口。矿井安全出口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8条规定。2.2水平划分15号煤层开采时设置一个开采水平,水平标高为+913m。+913m水平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均位于15号煤层底板下方的岩层中,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2.3采区划分原设计全井田15号煤层共划分为一个采区,双翼布置回采工作面,回采工作面推进长度平均1500m左右。在大巷掘进及地质
18、补堪过程中,发现陷落柱、断层及挠曲构造频繁,适当缩短回采工作推进长度有利于回采工作面布置,故2008年5月将全井田15号煤层划分为两个采区。由于之后探明的F09断层位于井底车场北侧,直接影响到将来二采区首采工作面布置,为避免在地质构造附近布置采掘工作面,又重新划定了采区边界线,即将采区边界线向东北平行移动400m左右。采区划分后,一采区倾斜长1517m,走向长1850m,面积2.8km2;二采区倾斜长1390m,走向长1578m, 面积2.19km2。一采区北翼,倾斜长度400m,此开采区域地质构造基本探明,适合先布置一个推进度较短的壁式回采工作面,有利于矿方在变更采煤工艺后积累开采经验。采区
19、开采顺序为:一采区、二采区。2.4井下开拓巷道布置在混合提升斜井井底布置井底车场,然后分别向西、向北布置三条一、二采区巷道,分别为轨道、胶带、回风巷。胶带巷通过井底煤仓与混合提升斜井相连,构成采区主运输系统;轨道巷与井底车场相连构成采区辅助运输系统;回风巷为专用回风巷,通过东、西回风大巷与回风立井相连。一采区三条准备巷道均沿15号煤层顶板布置,目前,三条准备巷已开掘至矿井西部边界,并构成通风系统。鉴于一采区三条煤层准备巷在开掘过程时采取了边掘边抽措施,巷道周围的瓦斯得到了一定的释放,巷道处于卸压区;巷道采用锚喷支护,对巷道进行了封闭;采区内设置了避难所、反向风门、水仓、水泵房等安全防护设施,符
20、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故设计确定已形成的一采区准备巷可利用,并要求所有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 后期开采时,二采区三条准备巷道均布置在15号煤层上方或下方岩层内。2.5井筒特征井筒名称特 征混合提升斜井瓦斯管路斜井回风立井运人斜井井田坐标(m)纬距(X)4119558411760441196504117639经距(Y)19714389197150681971435619715093标高(m)井口 (Z口)+1335+1298+1340+1298井口 (Z底)+913+1180+989+1180井筒方位角(度)36134134井筒倾角(度)25289020斜长(m)999280351
21、300井筒净径、净宽(m)5.03.04.03.2断面积( m2)净面积17.577.1312.577.24掘进面积20.059.4116.629.86井筒装备大倾角胶带机轨道瓦斯管梯子间猴车2.6井底车场井底车场采用平车场,车场内设有中央变电所、中央水泵房、水仓、管子道、消防材料库、信号室等硐室。混合提升斜井井底设有煤仓,煤仓形式为直立式普通圆形煤仓,煤仓净直径为8.0m,垂深为25m,煤仓的有效容量750t;井底主要水仓设主仓、副仓,水仓有效容量为1200m3;井下爆炸材料库形式为壁槽式,可容纳火药2500kg,雷管5000发,为独立通风硐室。第3章 采区巷道布置3.1 采区巷道布置3.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团 石港矿 矿井 通风 系统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