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动应力场裂隙场演化及其瓦斯涌出特征研究 精灵论文.doc
《采动应力场裂隙场演化及其瓦斯涌出特征研究 精灵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动应力场裂隙场演化及其瓦斯涌出特征研究 精灵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采动应力场-裂隙场演化及其瓦斯涌出特征 研究李化敏,韦纯福(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 454003)摘要:分析了采动应力场-裂隙场与工作面瓦斯涌出关系,提出了煤岩的渗透性存在突变特征应力(或应变)点的概念。认为来压时工作面顶板的突然加-卸载引起的煤岩渗透率突变是 造成瓦斯大量涌入工作面的主要原因,据此建立了来压期间支承压力、煤层透气性与瓦斯涌 出关系,绘制了关系图。揭示了老顶非断裂和断裂时刻煤体内加、卸载特征,提出了来压时 的瞬间加-卸载过程都对煤岩破裂扩展、瓦斯解析运移以及瓦斯涌出具有重要作用的观点。 关键词: 采矿工程;采动应力场;裂隙场;瓦斯涌出特征中图分类号:TU 45
2、Research on Evolution of Mining Pressure Field andFracture Field and Its Gas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LI Huamin, Wei Chunfu(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Henan 454003)Abstract: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relation between mining pressure field-fracture fie
3、ld and gasemission of working face, presented a concept that there is stress point (or strain point) among permeability of coal.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mutation of coal permeability caused by the sudden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working face roof as periodic weighting occurs is the main reason t
4、hat a lot of gas pour into the face. Based on the above concept, the relation was established among abutment pressure during periodic weighting, permeability of coal seam and gas emission, and relation graph was drawn; and then revealed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features of coal at the moment of fra
5、cture and non-fracture of main roof; finally presented that the process of sudden loading or unloading as periodic weighting occu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upture propagation of coal, analytical movement of gas and gas emission.Key words: mining engineering; mining pressure field; fracture field
6、;gas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0引言采煤工作面开采前煤体处于原始应力平衡状态,开采活动破坏了煤岩原始的应力平衡, 必然引起一定范围内煤岩体的变形、破坏,由于采动应力场随工作面推进不断发展和演化着, 而应力场的演化又带来与之对应的采动裂隙场的演化,可以说采动及其应力场的变化为采动 裂隙场形成和发展(演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而采动-应力场变化-裂隙场演化为采煤工作面 瓦斯解析-吸附和运移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使得工作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煤层节理裂隙增加, 瓦斯解析速度加快,透气性增大,瓦斯涌出速度加快1-4。研究表明5-11,若孔隙率提高50%,瓦斯的透气性平均可提高23倍,
7、最高可达到一个数量级;同时,煤体暴露表面透气 性提高几个数量级,如库兹涅茨克矿岩样特征和试验方法区某煤层自然透气性k 为9.610-19 m2,暴露表面煤层透气性为9.310-16 m2,提高了近1000倍。基于对应力-裂隙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700460001)作者简介:李化敏(1957-),男,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采矿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E-mail: lihm和瓦斯解析运移规律的基本认识,本文以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为主从不同角度探讨采煤工作面应力场-裂隙场-瓦斯解析运移特征,旨在进一步认识工作面瓦斯涌出的基本规律。1采动应力场及其演化特征原岩应力是
8、地下煤岩体变形破坏及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一切矿井动力灾害发生发展的 根本作用力。工作面采掘前由于未受到工程扰动,煤岩体处于原岩应力状态,当工作面开切 眼后,破坏了原始应力场的平衡状态,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当工作面回采后,随着工作面的 推进,老顶初次断裂形成初次来压,之后随着工作面的进一步推进,顶板将发生周期性断裂, 形成周期性来压。在整个来压形成过程中,对于工作面前方煤体而言,从原岩应力状态过渡 到支承应力状态的过程,是个应力逐渐变化的过程。煤壁内的支承压力也经历由较小值不 断增加至最大、然后减小的周期性变化过程,煤体势必经历周期性的应力加-卸载过程。在 老顶的非断裂时刻,煤体内的加载过程随开采
9、缓慢变化,也称为缓慢加载。在该加载过程中, 受顶板悬露下沉影响,煤体受夹持作用力,悬顶越长,顶板对煤体施加的作用力越大。从煤 壁开始,沿推进方向离采煤工作面煤壁越近,顶板的下沉量越大,作用力也就越大,反之越 小。然而,工作面来压期间,顶板岩层处于失稳与平衡的不断调整过程中,研究表明12, 顶板断裂时刻,断裂的岩体振动并对煤体产生瞬间的加(卸)载作用。同时,断裂顶板岩体 对煤体释放能量,引起工作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煤体变形(位移),出现“反弹”、“压缩”过 程。若当顶板断裂产生的能量以缓慢方式释放时,岩梁不产生振动,顶板会由断裂前位置缓 慢过渡到断裂后的位置。若顶板突然断裂,弹性梁将在新的平衡位置
10、产生弹性振动,对煤体 产生附加卸载作用。枣庄矿业集团公司陶庄煤矿 272 工作面采用钻孔液压枕,配合圆图压力 自记仪自动记录观测煤体应力变化(图 1)13,可以看出,煤体应力变化呈现缓慢加载和 瞬时加(卸)载的作用方式,初动方向大多为向上,呈加载形式,之后向下卸载。图 1 煤体的应力加载Fig. 1 stress loading of coal当工作面来压(顶板断裂)时,在瞬间加载时刻,顶板压力以较大的加载速率作用于煤 体上,煤体在较大载荷及载荷速率作下达到峰值强度,在其峰值后阶段,进入应变软化状态, 煤体破坏、扩容,并产生向外的变形。在随后的瞬间卸载时刻,顶板振动反弹,煤体的夹持 力减少,煤
11、岩界面的粘聚力减小,摩擦系数减小,由静摩擦系数降低为动摩擦系数,摩擦阻 力迅速减小,煤体移动阻力减小,煤体向外的冲击和破坏作用增强。该过程是煤体内孔裂隙 扩展、工作面底臌的重要阶段,这也是实际煤矿生产中周期来压时经常发生煤壁片帮,煤体 压出或突出的原动力。因此,采动过程中煤体内应力变化,即的加卸载过程,特别是卸载过 程,必然引起一定范围内煤岩裂隙的发生和扩展。2采动裂隙及其演化特征煤层开采后在一定范围内的煤岩层中形成采动裂隙,按岩层采动裂隙出现的位置可以分为煤层采动裂隙、顶板岩层采动裂隙、底板岩层采动裂隙、地表采动裂隙。按采动裂隙的性质可以分为:竖向破断裂隙、岩层层间的离层裂隙和断层面的活化。
12、覆岩软硬岩层间不同步 下沉可引起离层裂隙,与贯通的竖向破断裂隙共同形成了瓦斯向采煤工作面、采空区等空间 移动或富集的主要通道。显然,煤岩层采动裂隙的分布与煤层采动瓦斯卸压流动与煤矿瓦斯 事故及煤层气资源的高效开采密切相关。由于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回采工作空间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必然引起裂隙空间不断发展 变化。当直接顶冒落后,冒落矸石与老顶之间留下的空隙为14:= M-h(Kp-1),该 空隙存在的空间是高瓦斯积聚的核心区域,同时,在采空区冒落矸石内,由于煤岩的破碎膨 胀堆积,内部存在大量空隙,这也成为采空区高瓦斯的积聚区。而随采随落的直接顶以松散 体形式堆积在工作面后方采空区内,老顶岩梁断裂并形成
13、裂隙结构位于工作面冒落矸石上 方,此时,采空区内存在三种结构状态,即:矸石尚未充填的冒空区、矸石充填区和上部裂 隙区,受开采边界悬顶岩梁的支撑,冒空区一般位于采空区的边缘、矸石充填区处于采空区 中下部,裂隙区位于采空区上部,以采空区中上部裂隙发育程度最高。冒落活动结束后,在上部岩层缓慢下沉的过程中,已出现层间脱离的岩层在弯曲下沉的 同时,受横向拉力和剪切力的作用,将产生层内的纵向裂隙,直到覆岩移动停止,纵向裂隙 的发育也即告结束。已产生离层裂隙和纵向裂隙的岩层,成为采动裂隙中的强裂隙带;已出 现离层裂隙但还尚未产生纵向裂隙的岩层,构成强裂隙带上部的弱裂隙带。覆岩裂隙带的形 成,受覆岩中的原始裂
14、隙和超前采动的影响,在煤岩层的某些薄弱结构面上已形成微弱裂隙, 在覆岩裂隙带的形成上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初始的裂隙往往不是从最下部,而是在超前采 动位置,先从覆岩中的原始裂隙处开始,而后逐渐向外扩展,最终连成一片形成裂隙(带)场。在工作面前方,当开切眼后煤壁附近由三向应力状态变为两向(局部为单向)应力状态, 在煤壁前方一定范围内产生应力升高区,当应力超过煤体强度极限时煤体破裂,并逐步向深 部发展,即形成所谓的应力降低区应力升高区原岩应力区的工作面前方支承压力影响 区,该支承压力随工作面推进不断向前移动,煤岩体破裂过程和破裂范围与应力变化过程和 范围。上述为工作面处于非来压时刻的情况,然而,当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动应力场裂隙场演化及其瓦斯涌出特征研究 精灵论文 应力 裂隙 演化 及其 瓦斯 涌出 特征 研究 精灵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3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