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工艺设计1.doc
《采煤工艺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煤工艺设计1.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采煤工艺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老师:起止时间:2011年12月26日至1月6日目录第一章、采区概况与储量3第二章、矿井的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6第三章、巷道布置与生产运输系统8第四章、计算采区风量12第五章、采煤工艺14第六章、巷道断面设计20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23 第一章、采区概况与储量第一节、 地质条件本矿有一层煤,煤层倾角平均为20,厚度为2.83.2m,平均为3.1,煤层伪顶为铝土质泥岩,直接顶为泥岩,基本顶为沙质泥岩,顶板多数为泥岩。层厚柱状图岩石名称岩性描述2.724.8、沙质泥岩灰白色,块状结构,具水平层理4.35.4-泥岩灰色粘土颜色0.53.4 铝土质泥岩灰深灰色,块状,
2、含植物化石碎片2.83.2煤黑色,块状,油脂光泽。0.53.0 泥岩灰色,块状,含植化碎片第二节、自然地理水平名称一采区名称1采区地面标高30m工作面标高-20m-150m地面相对 位 置井上无河流、铁路经过。走向长度m980倾斜长度m180面积m2176400第三节、煤层的自燃情况该采区无自燃发火倾向分析资料,根据矿井地质报告煤层统计结果显示,很容易自燃发火的1个样,有可能自燃发火的5个样,不自燃发火的11个样。因此该煤层为极易自燃至不自燃发火。第四节、煤层与煤质特征工作面煤层情况表开采煤层1煤层厚度m2.83.2煤层倾角200煤层结构结构复杂硬 度12煤 类气煤可采指数%1变异系数%25%
3、稳定程度稳定煤层情况 描 述根椐勘探及机、风巷揭露煤层情况分析,工作面内煤层含夹矸12层,零星分布1层,厚约0.010.4米,煤层结构复杂。煤层厚度2.83.2米,平均3.1米,煤层稳定,属中厚煤层。本采区煤层一般属中等灰分、高熔灰、低硫中硫、特低磷、高热值及较强粘结性、高挥发分煤。鉴于上述煤质特征,本采区煤可作工业锅炉用煤,洗浮煤可作为炼焦配煤使用。第五节、 瓦斯、煤尘和自然发火情况根据勘探资料,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5m/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95m/t,根据2010版煤矿安全规程,该矿属于低瓦斯矿井。煤尘爆炸指数为43.01,属于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层。第六节、可采储量及可采
4、期6.1 工作面的可采储量计算:Z = LSmK 式中:L采煤工作面倾斜长度,本工作面斜长630m;S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本工作面走向长度为980m;m采高,本工作面为3.1m;煤的容重,t/m,1号煤为1.5 t/m;K工作面采出率,取95%。则Z = 9806303.11.595% = 2727364.5 (t) = 272.73645(万t)第二章、矿井的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第一节、采区生产能力根据本矿的总体情况来看,煤层生产能力及开采技术条件较好,煤层厚度在3.1m左右,地质条件较为简单,适合采用综采工艺。该采区为我矿中长期主力综采线主战场,根据我矿目前主力综采线的实际生产能力及矿井发展
5、的需要,结合矿井其它因数考虑,设计生产能力30万t/年。第二节、矿井工作制度采区生产均采用“三八”工作制度。第三节、采煤工作面落煤损失量按国家标准,薄煤层工作面回收率为97%,采区回收率不低于85%,故落煤损失量为:272.7364585%(197%)6.9547794(万吨)第四节、采区设计采出煤量272.736456.9547794=265.7816(万吨)第五节、采区服务年限采区可采储量为265.7816万 t,储量备用系数取1.4,生产能力为30万t/年,所以T= ZkAK=265.7816(301.4)6.33年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a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aK矿井资源储量备用系数,
6、矿井设计一般取1.31.5Z矿井可采资源储量,万t第三章、 巷道布置与生产运输系统第一节、采区巷道布置在开采薄及中厚煤层时,将每个煤层单独开采,在煤层或底板岩石内布置一个完整的生产系统。 在采区内通常开掘三条上山:1输送机上山,用于运煤、行人、回风。2轨道上山,用于运料、下放矸石、进风。3条运人和通风上山。从上山向两侧开掘区段平巷,在区段平巷末端开掘切割眼,形成回采工作面。采出的煤经区段运输平巷及输送机上山,运至采区煤仓装车外运。新鲜空气由运输大巷经轨道上山和区段巷道进入工作面;回风由采区回风巷流出。运输及轨道两条岩石上山采用锚喷支护,必要时进行注浆加固;回风及行人两条煤上山采用U29型棚支护
7、并喷浆,防止煤层发火。区段运输平巷为梯形断面,锚杆支护,断面规格为3.O3.Om,作为本区段运输、行人、通风用;开切眼断面为矩形,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断面规格为1.5(高)4.0(宽)开采前用支架替换。第二节、生产运输系统2.1运输系统本工作面采用刮板运输机运输。运输上山、主要运输大巷均采用皮带运输机运输。原煤运输路线:采煤工作面区段运输巷运输上山岩石大巷井底车场地面运输设备配备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使用地点数量(台)刮板运输机SGZ-730/264采煤工作面1转载机SZB-730/40运输巷1皮带运输机DSP-1063/1000运输巷2材料运输线路:地面井底车场岩石大巷辅助上山上山区段运输巷采煤工
8、作面。2.2排水系统工作面的水排至区段运输巷,经采区辅助上山、采取下部水仓沉淀,经岩石大巷自流至井底车场主水仓,经副井排出地面。要求:1、完善疏排设施,定期清理,保持各巷道水流畅通;2、机电班认真检修,确保水泵正常运转;3、若工作面顶板淋水或淋水较大时,应设专人管理引导水走老塘侧、做水煤分流;4、工作面两端头及巷道低洼处少量积水,可在适当的地点挖水仓,容量:1.5m3,用水泵向外排水,其管理及配电设备要符合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5、水流至皮带机头时要严加管理,以防水流入煤眼,煤眼要安置栅栏。6、机风巷各敷设一排4寸排水管路,采用BQK20-40型水泵排水。7、坚持快速、连续正规循环作业,回采期间
9、加强水情监测工作和顶板管理工作。2.3供电系统来自井下中央变电所电源送入采取下部车场的采区变电所,经变电后分别向采煤工作面、运输上山中的皮带运输机、照明等供电,掘进工作面采用“三专”;东西两翼工作面分开供电,供电线路经辅助上山至区段运输巷。每个工作面的割煤机组采用专线单独供电,其他辅助设备另设一条供电线路。2.4通风系统(一)通风线路本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风流经过的具体路线为:井底车场-岩石大巷-采区车场-辅助上山-区段运输巷-采煤工作面-区段性回风平巷-回风大巷-回风石门-风井-地面(二)通风、瓦斯监测在工作面回风巷内安设正反风门各两道监测线路:地面中心分站-分站(安装在采区下部车场的新
10、鲜风流中)-各点探头监控探头布置统计表探头编号安 装 地 点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备 注T1运输巷距工作面下窗口井底车场-岩石大巷-采区下部车场-采区辅助上山-运输巷液压泵站处。2.6管路系统该工作面煤层为易自燃发火煤层,采空区进行灌浆充填。灌浆和消防管路:地面-副井-井底车场-岩石大巷-采区运输上山-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液压管路:工作面移动泵站(安设在区段运输中)-联络巷-运输顺槽-工作面-采煤工作面风巷。压风管路:地面集中压风站-副井-井底车场-岩石大巷-采区辅助上山-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第四章、计算采区风量第一节、 确定工作面风量(一)、风量计算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100qk
11、=100(3.7360)1.5=9.3m/min式中:Q为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m /min;q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m/min;K工作面通风不确定系数,取1.5。2、按工作面温度计算Q=60VSK=601.35.251.0=409.5 m/min式中:Q为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m/min;V工作面适宜风速,m/s ;S工作面平均断面积,5.25m2;K工作面通风不确定系数,取1.0。(二)、风速验算1、按最低风速验算Q600.25S=600.255.25=78.75 m3/min式中:S工作面平均断面积,5.25m22、按最高风速算验Q604S=6045.25=1260 m3/min通过验算可以
12、看出:78.75Q(409.5)1260 m3/min(三)、根据上述原则确定工作面实际需风量为409 m3/min(取整)。第五章、 采煤工艺第一节、采煤工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行各业都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而在煤炭行业中,综合机械化采煤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量;本采区开采的煤层厚度为8293m,属厚煤层,倾角为平均20,为缓倾斜煤层,直接顶板为砂质页岩,较坚硬,适宜割煤机割煤、自移式液压支架进行支护,进行一体化作业;从安全角度看,用自移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更能够有效地保证采煤工作面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根据本采区的地质构造、煤层赋存条件等因素,所以本采煤工作面的采煤工艺选用综合机械化采煤。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煤 工艺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3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