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营金铜多金属矿预查设计.doc
《贾家营金铜多金属矿预查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贾家营金铜多金属矿预查设计.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吉林省 临江市贾家营金铜多金属矿预查设计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六二队二0一四年二月目录第1章 概 况11.1项目名称、起止时间11.2工作区范围11.3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2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32.1区域地质背景32.2成矿条件分析13第3章 以往地质工作研究程度及勘查成果20第4章 目标任务及实现的可行性论述204.1总体目标、任务204.2实现目标的可行性论述21第5章 工作部署225.1 总体工作部署225.2 具体部署225.3 具体工作安排23第6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236.1 1/万地质简测236.2 1/万土壤测量236.3 槽探质量及原始编录256.4
2、 取样化验工作266.5 资料整理与综合研究27第7章 主要实物工作量28第8章 经费概算及依据298.1 预算的主要工作量及总费用298.2 项目预算编制的主要依据29第9章 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319.1组织管理319.2质量保障措施319.3 安全保障措施(安全组织机构详见图解)33第10章 预期成果34附 图 目 录顺序号图号图 名比例尺11吉林省临江市区域综合地质图1:10000022临江市贾家营金铜多金属矿预查工程部署图1:10000第1章 概 况1.1项目名称、起止时间吉林省临江市贾家营金铜多金属矿设计。工作时间:2014年1月-2014年12月。1.2工作区范围预查区西起贾家营乡
3、东至二道阳岔,东西区间长约12.5km,北起大母猪沟南至蚂蚁河乡,南北宽约7km,面积52.5。具体坐标如下表(表1.1):表1.1 工区拐点坐标一览表序号经度纬度112712234148322127122341495931270759415000412707574152025127040241515761270356414823预查区行政区划隶属吉林省临江市贾家营乡,距临江市东直距23公里。有临江至长白沿江公路从本区南侧通过,乡间水泥公路可通往工作区,交通方便 ,详见交通位置图。1.3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3.1自然地理设计区属长白山系支脉老岭山脉,地势北部相对较高,南部相对较低。海
4、拔标高在450m1200m,相对高差在750m,属中低山中切割区。支流三道沟、四道沟河由东向西流入鸭绿江。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湿热多雨,春、秋季干旱温和。最高气温37.5,最低气温-35.6,雨季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800mm,封冻期由11月末至翌年4月。1.3.2经济概况本地居民以汉族为主,其次有朝鲜族、满族、回族、蒙古族。区内植被较为发育,自然林较多,耕地较少,农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次之有大豆等,经济作物有人参、山野菜等。居民自给自足,安居乐业,劳动力充足。旅游业有临江市苇沙河名胜风景区,夏季旅游兴旺。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2.1区域地
5、质背景预查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中朝准地台(1)辽东台隆(2)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2)与营口宽甸台拱(3)的接壤处(见图2)。图2 临江地区构造纲要图2.1.1地层区域上出露有太古宙变质杂岩、元古界、中生界和第四系地层,由老到新简述如下。2.1.1.1太古宇变质杂岩主要分布在工作区的北部,桦树一带被中生界火山岩包围,呈残块状出露,主要岩性为奥长花岗岩、英云闪长岩、变粒岩、浅粒岩、斜长角闪片麻岩等。2.1.1.2早元古界集安群(Pt1)临江组(Pt1L):分布在临江市附近,主要岩性为千枚岩、片岩及石英岩互层。大栗子组(Pt1dL):以千枚岩、变质粉砂岩为主夹大理岩及铁矿层。主要分布在大栗子七道沟矿区
6、及白砬子山一带。2.1.1.3中元古界老岭群(Pt2)珍珠门组(Pt2Z)以白云石大理岩为主,主要分布在蚂蚁河乡、二道阳岔、六道沟镇一带,呈北东向分布,为一套海相碳酸盐沉积建造。2.1.1.4晚元古界青白口系钓鱼台组(Q1d)主要分布在七道沟铁矿区、桦树镇附近,岩性以长石石英砂岩、海绿石石英砂岩为主,底部有铁质含砾砂岩、砾岩。与下伏大栗子组地层呈不整合接触。震旦系万隆组(Z1W)以灰岩为主夹页岩;主要分布在三道沟一带。2.1.1.5中生界长白组(T3c)该套火山岩分布于临江市闹枝沟一带,为呈近东西向展布的中酸性火山岩系,由熔岩角砾岩-中性、中基性熔岩-中性熔岩及熔岩集块岩构成多个喷发旋回。侏罗
7、系(J)由夏家街组(J2X)晶屑凝灰岩、酸性熔岩和砬门子组(J3L)杂色砂砾岩、中性火山岩组成。2.1.1.6第四系军舰山组(Q1j)区内分布广泛,主要为橄榄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粗面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等。全新统(Qh)残坡积、冲积层2.1.2构造本区位于老岭复背斜的东段,大部分被新生代玄武岩所覆盖,此外由于花岗岩基侵位及断裂构造影响使老岭复背斜形态残缺不全。区域内断裂构造发育,以北东向断裂为主,次为北西向断裂。2.1.2.1鸭绿江断裂带鸭绿江断裂带是区内最大的断裂构造系统。断裂由辽宁省沿鸭绿江进入集安,经本区向东北经松江、明月镇入黑龙江省,亦有集安-松江断裂之称。断裂带在长期活动中对沉积建造、
8、岩浆活动具有明显控制作用,为重要的构造-岩浆岩带。断裂带在区内走向稳定,为北东45左右,带宽约30km,由一系列与主干断裂平行、斜交和弧形断裂组成。断裂附近地层产状零乱,岩石极其破碎,并遭受糜棱岩化,破碎带宽3050m及更宽。断裂在桦树以南,控制了下古生界及中生代沉积建造,并使之发生相对位错,构造形迹明显。鸭绿江断裂带在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对岩浆活动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造成了不同地质时期多期次、多旋回的岩浆侵位和火山喷溢。其岩浆活动主要发生在三叠纪、侏罗纪及新生代,形成了沿北东向展布的榆林、高台子、通沟、老岭村、幸福山、头道沟、梨树沟、老秃顶子、草山、遥林、蚂蚁河等侵入岩体及双岔、果松、闹枝
9、、抚松等中-酸性火山盆地,构成了沿断裂带分布的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鸭绿江断裂带在长期演化进程中,遭受了复杂而强烈的动力变质作用,发生了由韧性、韧脆性到脆性的变质变形,在不同性质的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了一套复杂而又齐全的动力变质岩石类型。断裂中普遍发育有片理、叶理和牵引褶皱、平卧褶皱等构造现象,糜棱岩、超糜棱岩、片糜岩、碎裂岩、压碎岩等广泛出现,断裂带经历了韧性-脆性变形变质阶段。2.1.2.2六道沟断裂带为区域上头道长白断裂带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由数条东西向压性断层组成,为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和营口宽甸台拱构造单元的分界线,宽近10km,断面倾向南,倾角6070,断裂切割元古界、古生界及侏罗
10、系,并切割华力西期、燕山期侵入岩。断裂带挤压现象十分显著,大多为高角度冲断层。2.1.3 岩浆岩区域内岩浆活动十分强烈,主要为燕山期,其次为印支期。主要岩体有蚂蚁河岩体、草山岩体、迎门岔岩体。2.1.3.1蚂蚁河岩体蚂蚁河岩体,空间上与晚三叠系火山岩共生。亦是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组成的复式岩体。岩石为浅粉色肉红色及灰白色,细粒中粗粒花岗结构,矿物组成由微斜条纹长石(30-40%),斜长石(20-35%),石英(25-30%),黑云母(2-10%),副矿物为锆石磁铁矿磷灰石型。岩石化学以富硅富碱为特征,成因类型近似同溶型或I型花岗岩。2.1.3.2迎门岔岩体(52)岩性为钾长花岗岩、似斑状黑云
11、母花岗岩。其时代为燕山早期产物。2.1.3.3草山岩体(52)出露于老岭山脉四方顶子山一带,呈浑圆状,面积约50km2。岩体岩性单一,主要岩石类型为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普遍有碱质交代现象。岩体侵位于太古宙地质体和集安群大栗子组大理岩中,接触带岩石形成角岩圈(h)。结合矿物特征分析,岩体形成深度属半深成相小岩株,剥蚀深度为中-浅程度。2.1.4 航磁异常特征工作区位于级吉南磁场区内,包括3清河露水河和龙磁场区和4集安望天鹅磁场区,3清河-露水河-和龙磁场区有2个三级磁场区,即12板石沟大营低缓正磁异常区、16漫江松江强跃变磁异常区; 4集安-望天鹅磁场区有22望天鹅强正磁异常区.由全区航磁等值线
12、图可见(图3 ),异常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特点,且异常呈跳跃,反映出太古代地块和第四纪玄武岩具有强磁性而元古代裂谷则磁性弱,当元古代地块叠加了中生代火山物质时,则有较强的不均匀磁性。 图 3 临江地区航磁图2.1.5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应用白山地区120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数据,利用克里格、泛克里格及SPSS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在MapGis平台上,经计算机处理出图,可以得到Au、Cu、Pb、Zn、Co各个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图 。(1)Au元素地球化学场从区域1:20万化探图上看,工作区属于弱叠加场区,以变异小、异常凌乱、具有一定规模、强度低为特征。弱迭加场内分布着燕山早期的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
13、岩,中生界侏罗系地层以及新生代的玄武岩地层。(图4)图4 白山地区Au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图(2)Co元素地球化学场:工作区位于Co元素高背景区:主要分为3部分,异常面积较大,元素背景含量较高,呈东西向展布,局部出现北西向,与区域内基底展布方向一致。(图5)图5 白山地区Co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图(3)Cu元素地球化学场工作区Cu元素高背景场主要分布六道沟一带,场区面积不大,呈北东向展布;另一主要分布在贾家营闹枝一带,走向为北西向。(图6)图6 白山地区Cu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图(4)Pb元素地球化学场工作区元素高背景场主要分布在六道沟一带,背景场面积较大,元素背景含量较高,呈北西向展布。另一高背景场分布
14、工作区中部,元素背景含量不是很高,呈南北向展布(图7)。图7 白山地区Pb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图(5)Zn元素地球化学场 工作区内Zn元素主要以大面积的低背景场形态分布在研究区内,元素背景含量不是很高。含量在带内变化不大,比较稳定(图8)。 图8 白山地区Zn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图2.1.6区域遥感地质特征本次遥感以美国4号陆地卫星于1979、1984年及1985年扫描的TM磁带2、3、4波段合成的1:50万假彩色片为基础进行祥细的目视解译,并参考了部分前人资料,重点解译了线性构造、环形构造、火山机构等方面的内容,最终编制了遥感解译地质图(图9)。(1)线性构造根据色线、色带、色调界线、地貌单元分界线
15、、山脊错断,构造突然终止或错断、线状展布的陡坎及负地形,折线状、直线状的河谷线段等标志,解译出大量的线性构造。由于不同时期、不同方向、不同力学性质的线性构造互相切割、叠加、复合,形成较为图9 临江地区遥感解译图复杂的构造格局。从展布方向上分为:近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等线性构造。东西向线性构造由于区域上头道长白东西向构造从工作区南部通过,东西向线性构造十分发育,整体延展规模较大,单个形迹的规模很小,断续延伸,多被其它方向的构造形迹所切截。总的看来,东西向线性构造是区内形成时代较早的线性构造,从北向南可分为如下几个线性构造带:A、四道沟东北岔线性构造带;B、六道沟宝山线性构造带;C、二
16、道阳岔漫江镇线性构造带;D、蚂蚁河花盖山线性构造带;北东向线性构造受区域性鸭绿江两江壳断裂影响,北东向线性构造形迹遍布全区,具有等间距发育的特点,总体规模宏大,单个形迹延展长,控制着区内中、新生代的沉积岩和1-2级水系的分布。由西向东可分为如下几个线性构造带:A、临江桦树线性构造带;B、四道沟二道阳岔线性构造带;C、六道沟镇漫江镇线性构造带;D、八道沟酒厂线性构造带;北西向线性构造北西向线性构造形迹在全区均有分布,构造带总体规模不大,往往切割东西向、北东向线性构造形迹。总的看来,北西向线性构造的绝大部分形迹形成时代较新。从东西至南北可分为如下几个线性构造带:A、蚂蚁河东北岔线性构造带;B、四道
17、沟八道沟沿江线性构造带;(2)环形构造遥感图象上环形构造信息十分丰富,根据环形弧形的色线、地貌形态、水系格局等标志,解译出多个环形构造,这些环形构造的展布特征复杂,形态各异,规模不等,成因及地质意义也不尽相同。环形构造主要分布在线性构造带上及其附近,岩浆活动频繁地区、不同的岩石单元。有的独立存在,有的相互交切和叠置,构成了复杂的几何图案,形态多为圆形、椭圆形、半圆形及扇形,它们往往被线性构造所切割,使环形构造不完整或造成弧形形迹的位移。环形构造的规模从几百米至几公里,大者可达数十公里。区内已知的矿床、矿点多分布在环形构造内部、弧形形迹上或旁侧,尤其是直径较小的环形构造与直径较大的环形构造套合或
18、叠置地段是成矿的有利地段。遥感解译的线性构造多为规模不等的断裂构造在地表景观上的反映,环形构造多为岩浆侵入、火山喷发及多组构造联合作用的产物。而地壳深部至浅部的岩浆活动又主要沿断裂构造侵入或喷发,尤其在多组断裂构造的交汇部位。因此线性及环形构造在形成和产出上都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工作区中的环形构造大都明显受较大规模线性构造的控制,有沿较大规模线性构造成串展布特征,并且这些环形构造大多形成在两组或多组线性构造的交汇部位或其附近地段。由此可见,研究区内的多金属成矿作用与遥感解译一些线性、环形构造有较密切的联系。即环形构造及多组线性构造的交汇部位常为多金属矿化的有利部位。2.1.7区域矿产工作区外围发
19、育有金、银、铜、铅、锌铁等多种矿产资源,多分布在老岭金及多金属成矿带内。目前已发现的矿床、矿点、矿化点达十多处,主要有大栗子大型铁矿、荒沟山铅锌矿、临江铜矿、临江金矿、西川金矿、砂金沟金铜矿、蚂蚁河铜矿等。2.2成矿条件分析1集安临江早中元古宙裂谷是辽(河)、老(岭)、摩(天岭)裂谷带的一部分,是在中新太古代形成的龙岗古陆和狼林古陆之间发展起来的,该裂谷西起辽宁盖县、向东经宽甸、凤城、桓仁进入吉林集安、临江一带并延伸到安图两江、长白向东南折向朝鲜清津、金策一带,全长1000km以上,宽60-80km。从世界范围上看,元古宙活动带常孕育着众多的超大型、大型矿床,如澳大利亚罗肯希尔矿床,铅锌储量大
20、于5500万吨,加拿大沙利文矿床的铅锌储量大于2083万吨,南非甘索斯堡矿床的铅锌储量为1138万吨,中国狼山-渣尔泰矿带的铅锌铜储量为1000万吨,辽老摩裂谷带中的朝鲜检德铅锌矿、辽宁青城子铅锌矿也是超大型、大型矿床,可见元古宙裂谷是控制大型、超大型矿床的理想地质环境,预查区正好位于辽老摩裂谷由西南转向南东的转折端上。2预查区位于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与营口宽甸台拱的接壤处,横跨老岭金铅锌铜钴锑滑石成矿带和临江长白铜多金属成矿带,带内已知有中型金矿床3处,小型金矿床12处,中型铁矿床2处,大、中型钴铜矿床2处,中型锑矿床1处,小型多金属矿床5处。据不完全统计带内已探明金矿储量约30吨。富铁矿约6
21、000万吨,钴、铜矿约2.6万吨,因而成矿条件十分有利。3预查区出露的中生代火山岩与区域构造有密切关系,是寻找与次山岩有关香炉碗子式、柳河金厂沟式金矿床的有利部位。4预查区外围已发现多个铜、钴、铁、金矿床(点),预查区内也发现铜、锑矿点各1处和多处矿化转石,有较好的找矿线索。5.区内出露早中元古界集安群大栗子组千枚岩夹大理岩,老岭群珍珠门组大理岩在区域上是金铅锌等矿床的主要含矿层位,朝鲜检德铅锌矿、辽宁青城子铅锌矿及荒沟山铅锌矿及临江金矿均产于该套地层中说明区内地层对成矿有利。6.预查区又位于鸭绿江北东向断裂构造带内,据遥感影像资料区内位于四道沟二道阳岔北东向线性构造和漫江二道阳岔东西向线性构
22、造部位,区内东西向、北东向、北西向多组断裂构造发育。受其影响,早元古界地层发生断裂和位移,并控制中、新生界地层的分布,同时引发强烈的岩浆活动和Au、Sb、Cu、Zn等成矿元素的迁移和富集,根据区内Cu、Sb矿点和化探异常分布特征推断;区内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属导矿构造,由于其活动使成矿物质自深部往浅部运移,其次级断裂属储矿构造,岩浆岩属成矿母岩,如区内Au、Sb、Cu、Pb、Zn等地球化学异常均分布在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两侧和岩体周边接触带内,再如在预查区东西两端延长部上往西延有小母猪沟金铜矿、三道沟门金矿、白房子银多金属矿还有朝鲜境内的大型斑岩铜矿,在预查区内有蚂蚁河金铜矿及贾家营北山锑矿等多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贾家营金铜多 金属 矿预查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3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