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地浸的矿床条件及其评价.doc
《第四节地浸的矿床条件及其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节地浸的矿床条件及其评价.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地浸的矿床条件及其评价6,8,12,24矿床(矿段)条件的评价内容有:矿床成因、各类矿岩中的金属储量、矿石的胶结程度;铀的存在形式、赋存状况;矿石品位、矿体厚度及埋藏深度;矿体形态、赋存位置、水平方向的连续性;矿体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的分布及性质;边界条件;水文地质及矿石特性等八个方面。一、 含矿岩性及铀的存在形式原地浸出采铀,适用于淋滤-沉积成因的砂岩型铀矿床,也可部分用于内生矿床,但要求矿石结构疏松,节理裂隙发育。通常以砂岩、砂砾岩、含砾砂岩为主的矿床最为适用。铀的存在形式,以吸附状态附于砂质颗粒表面最为有利。因堆浸和就地破碎浸出法可以作为浸出前的矿石破碎工作,而地浸是在不破坏矿石
2、原结构的条件下进行,若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的铀,则不利于浸出。以下四种情况对地浸法有利: 1)铀矿化均匀,呈云雾状分布于碎屑岩与胶结物中; 2)铀矿化呈细脉状,并沿岩层层理分布; 3)在粗细粒界面上富集矿化; 4)强矿化呈星点状散布于弱矿化带中。 由此说明,铀的存在形式以吸附或铀矿物形式有利于浸出,而矿石坚硬,胶结程度好,铀存在于矿物结晶格中,如花岗岩、火山岩、石英岩类型矿床难以进行原地浸出。二、矿石品位、矿层厚度和埋藏深度矿石品位、矿层厚度和埋藏深度是评价矿床地质技术参数的重要条件,它们是地浸产品成本中最直接和最明显的影响因素。 矿石品位、矿层厚度和埋藏深度三者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如随着矿
3、床埋藏深度的增加,对矿床的最低工业品位和可开采的最低厚度也相应提高。这是因随矿床埋深的加大,钻孔的长度和施工技术以及抽液的难度和动力消耗也增加。在地浸矿山,往往用平米铀含量这个指标来圈定矿体和评价矿床的经济性,即在矿床范围内,每平方米内所埋藏的铀金属量,以( kg/m2 )计算,如矿体埋藏深度增加,而平米铀含量大时,仍可进行开采。此外,在评价时,还应根据矿床规模、储量大小、当时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有关因素,其中特别重要的是铀产品的收购价格因素,逐步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也要作动态性调整。三、矿体形状、赋存位置和水平方向连续性原地浸矿法要求矿体形态为水平层状或倾角小于15
4、的缓倾斜矿体,且矿体水平方向连续性好,横向宽度大。在此条件下才能便于布置抽、注液钻孔和有利于增加产量。急倾伏(斜)、褶皱弧度大的矿体不利于溶浸液的渗流,其流动速度慢,影响抽、注液量和产量。最有利于原地浸矿的矿体赋存位置,是产于隔水围岩内而且整个含矿含水层含矿,渗透性好,这种条件下,溶浸液充满整个矿层渗流(图8.3)。图8.4为矿床中的部分砂质矿体产生于具有一定渗透性的围岩中,溶浸液既沿含矿层,又沿围岩渗透,并在伸入围岩的矿体周围形成晕圈。在这种情况下,产品液将被稀释,但仍适于地浸法采铀。 图8.5所示的情况为弱渗透性矿体,赋存于渗透矿层中。在进行浸矿时,溶浸液主要是借助于分子的扩散作用进行浸取
5、的,而且浸矿速度极慢,经济效益差,不宜于地浸法开采。图8.6示出了埋藏不同深度的单个分散透镜状的矿体间隔不一地分布于厚度大的含水层中。在这种情况下,抽出液被极严重地稀释,溶浸液往往不能与矿石中的有用组分充分接触,只在其表面流过,可能使原地浸铀归于失败,极不利于原地浸出。四、含矿层顶底板岩性矿层顶底板应具有隔水性或相对隔水性,而且横向延伸长。这种情况使矿层完全处于“封闭型”的含水层中,于分有利于浸出。 围岩应具有抗溶浸液溶解的性质,否则溶浸液消耗在对围岩的溶解而导致杂质混入浸出液中,使产品质量降低;而且杂质可能与浸出液发生中和反应,产生沉淀物和大量气体,使矿石孔隙堵塞,从而矿层渗透性变差。如围岩
6、中碳酸钙含量超过25,所产生的石膏和CO2气体,将使矿层既发生化学性堵塞;也发生物理性“气堵”。 当矿体位于含矿含水层的有效孔隙度与矿体的有效孔隙度相等时,则矿层断面与含水层断面有如下关系: (8-1)式中:Kp 贫化系数;F0含水层断面(m2);Fp矿体断面(m2)。如果Kp =110 ,则有利于地浸;Kp 10 ,产品液金属浓度会较大地降低,不利于地浸。 五、地质构造、特性及矿体边界条件在矿层或含矿层顶底板围岩中,如果存在地质构造,如断层、节理和褶皱,或存在溶洞,这些对地浸都是不利因素。 断裂构造往往是地下水或地表、地下水体的良好通道,也可能和地下溶洞沟通,其结果将导致大量溶浸液流失和浸出
7、液稀释。因此,查清矿区断裂构造、地表和地下水体和溶洞分布状况等作业区的边界条件,对抽注液孔布置,浸出范围的控制,生产矿量的圈定,都有重要意义。如果有大的断层存在,应在作业区与断层之间布设一定数量的观测孔。六、水文地质条件 原地浸矿法要求对水文地质条件作如下评价:矿石与围岩的渗透性、水文地质构造、含水层层数和特性、静水位、地下水的流向和流速、含水层(段)的涌水量及它们之间的水力联系、隔水层(段)的分布特征、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等。1 矿岩渗透性 根据国内外地浸生产和试验资料,按以下五种情况对渗透系数K 。进行分组:1 )渗透性极弱的,K 0.1m/d ,不宜采用地浸法;2 )渗透性弱的,K =0.1
8、1.0m/d ,可采用地浸法,但为了使溶浸液获得合理的流动速度,必须施加很高的水头压力; 3 )渗透性中强的,K =1.05.0m/d ,最适合采用地浸法; 4 )渗透性强的,K =5.010.Om/d ,地浸法亦可适用; 5 )渗透性极强的,K 10.0m/d ,不适合采用地浸法,因为溶浸液可能形成渠流,且流速过大,溶浸液与矿石有用组成接触时间短,不易使其氧化、溶解而进入总液流。除此之外,最理想的地浸条件是矿体的渗透性大于含矿岩层的渗透性大于含矿岩层顶底板围岩的渗透性;矿石的渗透性大于矿体中夹石的渗透性。 矿岩渗透性既是评价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的关键性参数,也是确定钻孔结构、孔距和地浸工艺技术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矿床 条件 及其 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3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