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矿山环境保护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矿山环境保护研究.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矿山环境保护研究建国50年来,我国的矿业发展很快。截至1997年底,国有矿山已达10838个,乡镇集体矿山154643个,个体采矿点96376个,独立核算矿业产值为4691.31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86,矿产开发总规模居世界第三位,已成为世界上的矿业大国之一。随着矿业的发展,已新建成300多座矿业城市。但是矿产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已对矿山及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并诱发多种地质灾害,破坏了生态环境。越来越突出的环境问题不仅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而且严重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占矿山总数59.06的乡镇集体矿山,环保工作差距较大;更为严重的是占总数36.8
2、0的个体采矿点的环保工作几乎是空白。一、矿山生态环境与保护现状 (一)矿山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的矿业活动主要指矿石采掘、选矿及冶炼三部分。矿业活动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破坏的种类很多(表1)。例如:开采活动对土地的直接破坏,如露天开采直接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废弃物(如尾矿,矸石等)需要大面积的堆置场地,从而导致对土地的过量占用和对堆置场原有生态系统的破坏;矿石、废渣等固体废物中含酸性、碱性、毒性、放射性或重金属成分,通过地表水体径流、大气飘尘,污染周围的土地、水域和大气,其影响面将远远超过废弃物堆置场的地域和空间,污染影响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而且很难恢复
3、到原有的水平。表1 矿业活动与主要环境问题综合表环境要素矿业活动对矿山环境的作用形式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大气环境废气排放粉尘排放废渣排放大气污染酸雨地面环境地下采空地面及边坡开挖地下水位降低废水排放废渣、尾矿排放采空区地面沉陷(塌陷)山体开裂、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岩溶塌陷侵占土地土壤污染矿震尾矿库溃坝水环境地下水位降低废水排放废渣、尾矿排放水均衡遭受破坏海水入侵水质污染 1、矿业废气 由于废气、粉尘及废渣的排放引起大气污染和酸雨,以硫化工和煤炭最严重。如煤炭采矿行业中工业废气排放量达3954.3亿立方米/年,其中有害物排放量为73.13万吨/年,多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
4、碳,矿山地区大气环境受到不同程度污染。通常炼1吨硫磺需排放1万立方米有害气体,其含二氧化硫、硫化氢折1.8吨, 并产生大量废水及汞、砷、镉等有害物质。如鄂、云、贵、川等省的土硫生产就是一种毁灭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已构成严重的社会公害。此外废渣、尾矿对大气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如河南一些有色金属矿山的生活福利区,空气中粉尘含量超标十倍至几十倍。 2、矿业废水 我国矿业活动产生的各种废水主要包括矿坑水,选矿、冶炼废水及尾矿池水等。其中煤矿、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业的废水以酸性为主,并多含大量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元素(如铜、铅、锌、砷、镉、六价铬、汞、氰化物)以及COD、BOD5、悬浮物等;石油、石化业的废水
5、中尚含挥发性酚、石油类、苯类、多环芳烃等物质。众多废水未经达标处理就任意排放,甚至直接排入地表水体中,使土壤或地表水体受到污染;此外,由于排出的废水入渗,也会使地下水受到污染。(3)矿业废渣 矿山废渣包括煤矸石、废石、尾矿等。各矿业废渣累计堆存量及占地面积现状(19951997年)见表2。表2 矿业及相关行业废渣堆存情况(19951997年)年 度全 国矿业及相关行业固体废渣累计堆存量(亿吨)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固体废渣累计堆存量(亿吨)及所占总量比例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及所占总量比例199566.415544059.60(89.75)33446(60.33)199664.935168055.
6、63(85.68)27375(52.97)199764.725065058.51(90.40)29160(57.57)1997年我国废渣的累计贮存量已达64.72亿吨,占地面积为50650万平方米,矿业及相关行业的废渣为58.51亿吨,占地面积29160万平方米,1997年与1995年相比,已有明显下降趋势,但所占比重有所增加,应引起重视。4、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 矿业活动,特别是露天开采,大量破坏了植被和山坡土体,产生的废石、废渣等松散物质极易促使矿山地区水土流失。如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神府东胜矿区,由于气候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已使该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土地沙化、荒漠化的面积已超过4.17万平方公
7、里,占全区面积的86以上,。 据对全国1173家大中型矿山调查,产生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所破坏的面积1706.7公顷及743.5公顷,治理投资的费用已达2393.3万元。 5、岩溶塌陷及采空区塌陷 岩溶塌陷是岩溶充水矿床疏排地下水所引起的。塌陷不仅出现在煤炭矿山而且也出现在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化工及核工业矿山。从地理分布看,几乎遍布南方各省,尤以湘、粤、鄂、桂、赣诸省居多。 采空区塌陷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在采矿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由地下开采造成的。而我国的矿山开采中,以地下开采为主,据1173家国有大中型矿山调查,地下开采占68.89%,塌陷区占地面积为84201.4公顷,占矿山开发破坏土地面积的
8、39.57%。 另外,采用水溶法开采岩盐所形成的地下溶腔,可导致地面沉陷。在一些盐矿已有发生,如湖南湘澧盐矿、云南洱源县乔石盐矿和湖北应城盐矿水采基地。 6、侵占土地矿山开发占用并破坏了大量土地,其中占用土地指生产、生活设施及开发破坏影响的土地;其中破坏的土地指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塌陷区及其它矿山地质灾害破坏的土地面积。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1957-1990年间,全国各项建设用地、弃地、浪费与因灾损失的耕地达42.73万公顷,矿山占地达49.1%。 我国采矿业破坏的土地面积约有 1.4-2.0万平方公里,并以每年200 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到2000年将达到每年340 平方公里。造成矿
9、山占地的原因住要是露天采场及各类矿渣、工业垃圾堆置所致。据统计,一座大型矿山平均占地达18 20万平方米,小矿山也达几万平方米。到1995年,1173家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中,占用土地面积729971.6公顷,其中仅露天开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和塌陷区占地面积为212817.4公顷,占矿山用地面积的29.15%,其他工业用地、行政生活用地等为5171.54公顷,占70.85%。据推算,到1994年全国矿山开发占用耕地面积为98.6万公顷; 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4%,由此必然加剧了我国耕地紧张的局面。推算全国矿山开发占用林地约105.9万公顷,我国森林面积为1.34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13.9
10、2%,为此,矿山开发占用林地情况不容忽视。据估算,全国矿山开发占用草地面积约26.3万公顷,而我国的草场已日益退化,退化率由70年代的16%上升到 37,平均以67万公顷/年的速率递增,矿山开发引起的草场退化问题绝不能忽视。 表3 1994年各矿业开发占用及破坏土地情况 序号 统计单位矿石产量(亿吨)矿山企业占地总面积(万公顷)破坏土地(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塌陷区及矿山地质灾害破坏的土地面积)(万公顷)1全国大中小矿山57.9586.71186.4821173个国有大中型矿山企业7.203972.997223.20133能源、黑色、有色、化工、建材及非金属甲类矿产31.89323.33
11、102.714全国砖瓦粘土18.4454.5总计3、4项合计157 7、土壤污染 由于三废排放使矿区周围土壤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8、矿震 采矿所诱发的地震,出现在我国许多矿山,成为矿山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9、尾矿库溃坝 据统计,全国有尾矿库约700座,江西、云南、安徽、湖北等省都发生过尾矿库溃坝事件。 10、破坏水均衡系统,并引起水体污染 由于疏干排水及废水废渣的排放,使水环境发生变异甚至恶化。如破坏了地表水、地下水均衡系统,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泉水干枯、水资源逐步枯竭、河水断流、地表水入渗或经塌陷灌入地下,影响了矿山地区的生态环境。沿海地区的一些矿山因疏干漏斗不断发展,当其边界达到海水面时,
12、易引起海水入侵现象。矿山附近地表水体常作为废水、废渣的排放场所,由此遭受污染。地下水的污染一般局限于矿山附近,为废水及废渣、尾矿堆经淋滤下渗或被污染的地表水下渗所致。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金州石棉矿,近30年的开采,已达高程-400m水平,长期疏干排水引起海水入侵,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海水混入率不断升高。11、崩塌、滑坡、泥石流 采矿活动及堆放的废渣因受地形、气候条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如矿山排放的废渣常堆积在山坡或沟谷内,这些松散物质在暴雨诱发下,极易发生泥石流。我国最大的黄金生产地之一河南秦岭西峪沟金矿,由于乱采滥挖,并将数万立方米的矿渣堆放在沟底,以致河道严重受阻。
13、1994年7月中旬,暴雨形成的泥石流沿沟下泄,使道路及生产、生活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并且有51人丧生,损失惨重。 (二)矿山环境问题的防治及保护现状 矿山环境问题的防治主要包括:“三废”( 废水、废气、废渣 )的防治、矿山土地复垦及采空区地面沉陷( 塌陷 )、泥石流、岩溶塌陷等灾害的防治等。 1、废气治理 主要是对窑炉的烟尘治理、各种生产工艺废气中物料回收和污染的处理。据1985年统计资料,矿业采选行业治理情况见表5。其中采盐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处理率最高,高于40个行业的平均水平(44.06),煤炭采选业处理率则最低,在40个行业中列倒数第三名。整个采选行业处理率为17.24,低于全国40个行业
14、的平均处理率。表4 各矿业采选行业废气治理统针表名称废气排放总量亿m3(标)经净化量亿m3(标)处理率()煤炭采选业3954.2823386.93029.7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440.6246254.568657.77有色金属矿采选业497.78133.029126.72建材、非金属矿采选业415.138293.855722.61采盐业101.365862.999362.15其它矿采选业4.73571.813938.30合计5413.9266933.196817.24 近年来,云南、贵州两省,由于加强了对土法炼硫的环境管理,坚决取缔土炉的同时,推广炼硫新技术,土法炼硫污染的防治工作已初见成效。如
15、云南省镇雄县已基本完成了土法炼硫的技术改造,使硫的回收率从80提高到60,炼硫厂区周围大气环境SO2,日平均浓度己达到国家GB3095-82三级标准(0.25mg/m3),炼硫厂现场绿色植物生长正常。 随着工业的发展,废气排放虽呈增长趋势(19931995年增长率为10.3615.04%),但自1996年后增长变缓,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由此说明,随着环境保护国策的深入贯彻实施,治理“三废”的力度加大,废气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 2、废水处理 我国矿山排放的废水种类主要有酸性废水、含悬浮物的废水、含盐废水和选矿废水等。为防止对环境的污染,目前主要从改革工艺、更新设备、减少废水和污染物排放,提高水的重
16、复利用率;以废治废、将废水作为一种资源综含利用三个方面进行治理。煤炭采选业矿井水的处理和利用能力提高较快。1990年外排达标率为90.56,利用量为2.12亿吨;洗煤水排放量及煤泥流失量减少,实现洗煤水闭路循环的洗煤厂1990年为100个。 近十多年来,有色金属工业废水治理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废水治理从单项治理发展到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工业用水复用率逐年捉高,1973年仅12%,1987年达到了58,从废水中回收有价值金属已初见成效。 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废水处理装置能力不足,据统计目前还30左右的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外排;二是废水处理技术开发水平还不高;三是节约用水和废水治理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
17、善。 3、废渣处理矿山废渣的处理主要是综合利用,即废渣减量汇入资源化、能源化。这是一项保护环境、保护一次原材料、促进增产节约的有效措施。据1996年统计,国有重点煤矿利用煤矸石为3470万吨, 占当年排出量的48.5%,其中用于发电、燃料800万吨, 建材原料590万吨,筑路材料360万吨, 充填材料990万吨。自19911997年间,随着工业的发展,固体废物排放量增加,但其综合利用率也有所提高(从1991年的37.92%增加到1997年的45.64%);贮存总量自1996年后开始下降,占地面积自1996年后有减少趋势。总的看,矿业废渣占全国固体废物总量的一半,但处置利用率最低,对矿山环境的影
18、响大。从各类矿业看,煤炭、建材非金属采选业的废渣利用率较高,而黑色金属采选业的废渣处置率较高。表5 1997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利用情况工业固体废物(万吨)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放射性废渣产生量6575074601252072181118819266248综合利用量3000962946441543853951284综合利用率(%)45.6484.4451.4575.3448.226.66 4、采空区土地及废渣场土地复垦土地复垦,是采空区造成的地面沉陷、排土场、尾矿堆和闭坑后露天采场治理的最佳途径,不仅改善了矿山环境,还恢复大量土地,因而复垦具有深远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19、 6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矿山陆续开展复垦工作,近十年来复垦工作逐渐被各矿山所重视,并取得交明显成效。但总的看,我国目前矿山土地复垦率还较低,只是局部性或零星地恢复利用,复垦率仅1,其中冶金矿山较高,达10,可见其复垦的艰巨性。 5、泥石流的防治矿山泥石流通常发生在排土初期,随着排出的废弃物数量增加和强度的增高,排土场的边坡稳定性往往得以提高和加强,矿山泥石流也就逐惭减弱。对矿山泥石流防治的关键是预防。我国目前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合理选择剥离物排弃场场址,慎重采用“高台阶”的排弃方法;清除地表水对剥离排弃物的不利影响;有计划地安排岩土堆置;复垦等。对泥石流的治理,可采取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
20、),但其时间长、见效慢。目前除加强排土场和尾矿库的管理外,大多采用工程治理措施,主要是栏挡、排导及跨越措施。 6、岩溶塌陷的防治 我国对岩溶塌陷的防治工作开始于60年代,目前已有一套比较宪整和成熟的方法、防治的关键是在掌握矿区和区域塌陷规律的前提下,对塌陷作出科学的评价和预测,即采取以早期预测、预防为主,治理为辅、防治相结含的办法。(1)塌陷前的预防采取如下主要措施:合理按排矿山建设总体布局;河流改道引流,避开塌陷区;修筑特厚防洪堤;控制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和防止突然涌水,以减少塌陷的发生;建造防渗帷幕,避免或减少预测塌陷区的地下水位下降,防止产生地面塌陷;建立地面塌陷监测网。 (2)塌陷后的治理
21、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塌洞回填;河流局部改道与河槽防渗;综合治理。 7、矿山水均衡遭受破坏的防治 为防治和防止因疏排地下水而引起对矿山地区水均衡的破坏,保护地下水资源,并消除或减轻因疏排地下水引起的地面塌陷等环境间题,自70年代起,一些矿山相继采用防渗帷幕、防渗墙等工程,堵截外围地下水的补给,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淄搏黑旺铁矿采用防渗帷幕工程后,淄河水补给被大分被截住,堵水效果达61。 (三)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组织措施及经济手段 1、组织措施 主要是建立环境保护的管理机构和监测体系。目前,我国矿山环境保护机构的设置,根据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及企业规模的大小确定。一
22、般大型矿山设置环保科,中、小型矿山建立科或组。矿山企业中的环境保护人员主要包括:矿山环保科研人员,环境监测人员,污水治理人员,矿山企业防尘人员,保护设备险修人员,矿区绿化人员,复垦造田人员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矿山安全组织机构则比较齐全,且设置时间也久。 2、经济手段矿山企业环保设拖的投资,是矿山基建总投资的一部分。根据目前矿山企业的生产情况,环保工程投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三废处理设施、除尘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噪声防止设施;绿化;放射性保护;环境监测设施;复垦造田等。投资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新建及改扩建项目的工程基建投资;主管部门和企业自筹资金;排污回扣费,即环保补助资金。环保工程投资的
23、多少,根据矿山建设的容观条件和要求而定。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资金来源还直接与企业的管理和经济效益有关。 3、环保资金来源的政策性措施为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制定了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关于工矿企业治理“三废”污染开展综合利用产品利润捉留办法的逼知、关于环境保护资金渠道的规定的通知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保证了环境保护与治理经费有一个重要来源。一些省、市、区也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其中福建省1990年颁布的福建省经济委员会、财政厅、环境保护局、煤炭工业总公司关于做好煤矿生态环境保护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是直接针对矿山环境保护经济政策方面的一个法规,其有关规定值得借鉴。 (
24、四)与矿山环境保护有关的政策性法规及标准 在矿山环境保护方面,我国目前尚无专门性的政策性法规,在一些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条文中作了规定。 各产业部门相应制定了一些与矿山环境保护有关的政策性法规,如:关于建立健全坏境保护机构的通知、冶金工业环境管理若干规定、冶金环保指标考核实施办法、建筑材料工业环境保护工作条例、铀矿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铀水冶厂尾矿库安全设计规定、化学工业环境管理暂行条例、化学工业环境监测工作规定)等。 此外,在一些地方性的法规中,有些条文与矿山环境保护有关。如;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云南省城乡集体个体企业环境保护菅理办法、湖南省固体废弃物管理办法、山西省汾河流域水污染防治
25、条例等;有的则是专门为矿山而制定的规定,如广东省的关于整顿现有采石场,加强采石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湖北省的湖北省云应地区盐矿资源管理暂行规定,云南省的云南省集体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管理条例,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吉林省的吉林省集体所有制矿山企业、私营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管理条例等。 有关的矿山环境标准如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工业炉窑烟尘排放标准、有色金属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等等。二、矿山环境问题发展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矿山采掘规模和强度仍将会增大,特别是今后发展战略逐步西移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矿山环境问题有愈来愈多的趋势
26、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需要处理的“三废”数量愈来愈大 以矿山排放的废石为例,一般每生产一吨金属或煤,往往需要消耗和排放数十吨、成百吨的矿石和废石(表6),矿产资源开发累计破坏土地面积达200万公顷(按1997年统计数据),按递增速度为4万公顷/年计算,到2010年破坏土地面积将达到256万公顷。表6 几种矿业工程每吨产品消耗矿石量产品名称消耗矿石量(吨/吨金属或煤)排放废石(吨/吨金属或煤)铜200(贫铜矿计)400(地下开采)铁35(贫铁矿计)610(地下开采)煤1.20.2(煤矸石)据中国环境与发展 2、需要防治的环境问题将愈来愈多,难度也越来越大煤炭矿山的环境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如地
27、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神府一东胜、淮格尔等千万亿吨级的煤田,当地气候干旱、多风、沙,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的矿业活动必热加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荒漠化。特别是两大矿区及外围的地方矿山,土石排弃总量达9.99亿吨,预测可能被侵蚀流失的总量将达到4.45亿吨,势必加重沙漠化的范围和程度。一些井下采煤区,因大规模开发,使地表变形面积随采空区沉陷范围逐年扩大。另外,我国北方约有159.87亿吨受到岩溶水威胁的煤炭资源,随着开发利用,这些矿山地区的岩溶地下水环境将产生很本性变化,如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与水环境变化有关的水均衡破坏、水资源枯竭、岩溶塌陷等问题将明显增多或更为严重。 非金属、建材矿山,由于点多、
28、面广,其影响范围几乎涉及城乡各地。在这些工业发展的同时,如不及时采取防范措施,破坏土地资源、污染水、土等将是其突出的环境问题,从而影响城乡生态环境。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矿山,随着一些矿山生产能力的降低,不论是新开发的矿山还是挖掘潜力的现有矿山,其开采都将扩大对环境影响的地域,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或加重己有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 3、乡镇矿山的环境问题仍将相当突出 乡镇矿业在80年代异军突起,己在整个矿业中占据相当突出的比重,在1990零年我国的主要矿石产量中(不包括石油、天然气),乡镇矿业产量已超过40,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但在其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资源利用率低,乱控滥采严重,选、冶工艺落
29、后,矿山环境问题相当突出。随着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矿产资源丰富的中部、西部地区,矿业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而优先发展。然而,目前乡镇矿业自身的一些不完善因素难以在短时期内得以改善,如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法制建设及环境管理,乡镇矿山环境问题必将更为严重,同时也制约着乡镇矿业自身的发展。三、矿山环境保护规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的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发与治理并举为原则,以科学技术为先导,遵循地质环境规律,防治结合,达到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双向良性循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及经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二)基本原则
30、1、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从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出发,结合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及国家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具体要求制定矿山环境保护规则,达到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标。 2、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进行全面规划;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进行系统的综合治理。 3、依靠科技进步,科研、治理并举:对重点地区、重要生态环境问题作好实验研究工作,以科研保治理,以治理促科研,以治本为主、治标治本相结合,使开发建设与环境承载统一。 4、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监测、科学管理等配套,充分发挥各个资源重点开发区的优势,在保证生态环境呈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开发利用资源。 (三)战略目标
31、 总目标:从本世纪末至2015年,使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基本得到改变,其中生态破坏治理率达到40%以上。使矿山及周围、矿山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建设一批经济快速发展、环境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地区和城市。 1、近期目标 1999 2005年 基本建立矿山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建立矿山环境保护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适应的有关法规体系;使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逐步减少,恢复治理率逐年提高,。 2、远景目标 20052015年 健全矿山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完善矿山环境保护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适应、协调发展的有关法规体系;继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2、使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的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基本得到控制,其中生态破坏治理率达到40以上,矿山地质灾害基本得到治理。 (四)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指标的确定 1、指标确定的依据 为使所确定的指标能以实现,因而必须从实际出发,即在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或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前提下,结合目前已达到的水平,并考虑提高治理力度的前提下提出。2、主要原则废气排放总量比“九五”末有所减少;废水中的氰化物、砷、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排放总量比“九五”末有所减少,化学需氧量、石油类等污染物排放总量与“九五“末基本持平或略有所增加;是废渣排放总量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做到增产不增排放量,综合利用率逐渐提高;
33、生态破坏现象应逐步减轻并基本受到遏制,生态破坏恢复治理率逐年提高; 根据具体情况做到逐步复垦、提高重建率,使矿山占用土地逐步减少; 地质灾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必要时应采取避让措施。3、建议指标和措施 (1)矿业废水指标 (a) 指标现状 目前一般采掘业的悬浮物、硫化物,石油加工业的挥发酚、化学原料及制造业的硫化物、有色金属冶炼的镉、铅等,一般超标数倍;但采掘业的砷已超标10倍、金属制品业的六价铬超标近20倍。19951997年,石油加工,炼焦、煤气及煤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较高,一般为8085左右;而采掘业,化工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较
34、低,化工原料业1997年较1996年降低11.5。 一般废水处理回用量占废水处理量的6474%,仅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最高,为85;而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仅19.4。 煤炭矿井水的处理和利用能力提高较快,废水排放达标率逐年提高,洗煤水排放量及煤泥流失量已逐渐减少。 近10多年来,有色金属工业的废水治理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见下表。 表71987年1997年废水排放量(亿吨)6.054.44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百分数2.35废水实际处理量(亿吨)3.87515.1废水处理回用量(亿吨)3.3(b) 指标建议废水治理情况因行业不同差异较大,根据要求,现提出须严格控制的8个主要指标:化学需氧量、石
35、油类、氰化物、砷、汞、铅、镉、六价铬。应对其排放总量控制,并对水的重复利用率,按国家标准考核。对于乡镇及个体矿业的要求应放宽,具体指标待定。见表8。 (2)矿业废气指标 (a) 指标现状 据全国40个行业废气治理情况统计,采盐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处理率最高(分别为62.15、及57.77),高于40个行业的平均水平(44.06),煤炭采选业处理率最低(仅9.79),整个采选行业处理率均低于全国40个行业的平均水平,为17.24(表12)。 目前,各部门均加大了力度对废气进行治理,治理设施增加,由此,二氧化硫的去除量及烟尘、粉尘去除量均有所提高。1997年矿业采选行业治理情况见表9。 (b) 指标
36、建议 2005年: 二氧化硫综合治理能力有显著提高,排放的二氧化硫工业污染源应达标排放,并实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酸雨控制区内酸雨恶化的趋势得到缓解; 2015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2005年排放水平以下, 酸雨控制区内降水pH值小于4.5的面积比2005年明显减少。 (c)技术措施 矿山废气治理的重点是对炉窑的二氧化硫烟尘治理,以及各种生产工艺中物料回收和污染的处理。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11个省(区)均有煤炭自燃现象发生,烧掉的煤炭资源量已超过42亿吨,必须提高科技水平、加大力度治理。加大原煤洗选量,发展水煤浆技术等,即提高了煤炭质量及煤的热效率,又可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此外
37、,应加强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研究,充分利用甲烷这一洁净的能源。 (3)矿山废渣 (a) 指标现状表12 1997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利用情况 工业固体废物(万吨)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放射性废渣产生量6575074601252072181118819266248综合利用量3000962946441543853951284综合利用率(%)45.6484.4451.4575.3448.226.66 近12年来对煤矸石的利用已明显提高,由1389万吨提高到5100万吨,所占比例也由10.44%提高到45.87。 总的看,矿业废渣占全国固体废物总量的绝大多数,但处置利用率低,对矿山环境的影响
38、大。从各类矿业看,煤炭、建材非金属采选业的废渣利用率较高,而黑色金属采选业的废渣处置率较高。 (b)建议指标 2005年:排放总量比“九五”末有明显的减少; 2015年: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3个百分点,综合利用率 (c) 措施建议 严格控制矿山废渣的排放,加强尾矿利用,提高采矿废渣的综合利用率, (4)、矿山生态环境 (a) 指标现状 目前不少矿区生态环境已很脆弱,恢复治理率极低(仅百分之几)。另外,目前国家尚无统一的生态环境破坏、治理标准和技术指标参照。因而,为使所确定的指标能以实现,因而必须从实际出发,即在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的要求前提下,结合目前已达到的水平,并考虑提高治理力度
39、的前提下提出。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提出:“ 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破坏恢复治理率达到30以上, ”。但调查,目前不少矿区生态环境已很脆弱,恢复治理率极低,显然到2005年达到30是极不现实的。为此,提出的指标应低于上述要求。 (b) 建议指标 2005年 基本控制住人为因素产生的水土流失,努力遏制土地沙化、荒漠化的发展,生态环境治理率应达到1520。 2015年 矿区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荒漠化等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矿山的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观,生态环境治理率应达到3040以上。(c) 措施建议 由于各矿业的开发采选有很大的区别,且各矿种所处地理位置各异,因此对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必须区别对待。
40、首先应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优先抓好对全国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区域及重点工程;其次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发挥综合治理的良好效益。对乡镇集体及个体采矿点,应严格控制,其生态破坏恢复治理率应保证在低于国有矿业10的水平之内。 (5)矿山土地复垦 (a) 指标现状 6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矿山陆续开展复垦工作,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颁布以来,复垦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近十年来复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展。据统计,19901994年全国累计复垦各类废弃土地40万公顷,仅1994年就复垦13.3万公顷。复垦率由80年代的1增加到目前的4,尽管如此,与国
41、外相比差距很大(国外一般土地复垦率为50)。由于我国的复垦工作起步较晚,历史废弃的土地多,因而当前复垦任务很重。 据调查的1173个国有矿山中,矿山企业重建率为26.83%,矿山采矿三场与塌陷区的重建情况和主要矿种的土地破坏与重建情况见下二表表19 国有矿山采矿三场与塌陷区重建情况 单位:公顷 露天采矿场排土场尾矿场塌陷区占地面积58152.733180.937282.484201.4重建面积3518.53746.813401.136431.7重建率()6.0511.2935.9443.27表20 主要矿种土地破坏及重建情况 单位:公顷 破坏面积重建面积重建率()煤132796.337813.
42、428.47铁19981.22582.012.92铜17191.910409.260.55铅锌1489.4153.110.28磷794.5368.646.39硫756.68.01.06 总的看,我国目前矿山土地复垦率还较低,只是局部性或零星地恢复利用,复垦率仅1,其中冶金矿山较高,达10,可见其复垦的艰巨性。 (b) 指标和措施建议2005年 煤矿矸石山复垦率达到65%;减少矸石占地680公顷,增加农林用地10100公顷。 (6)矿山地质灾害 (a) 指标现状 据对全国1173个大中型矿山企业调查,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塌陷所破坏的面积及治理情况见21表(按1173家国有大中型矿山占地面积7
43、29971.6公顷统计) 表21 破坏面积 治理面积治理投资(万元)破坏面积(公顷)占1173家矿山面积百分率()治理面积(公顷)占破坏面积百分率()崩塌349.50.0556.216.082902.8滑坡577.80.08409.970.946822.7泥石流460.90.06362.078.546692.9地面塌陷84201.411.5336431.743.27 (b) 指标和措施建议: 2005年:尚未进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一切矿山(含乡镇矿山),按照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在对矿山地质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灾害应以“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治理率提高5以上。 2015年: 除国有矿山企业严格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外;对乡镇集体矿山也应严格要求,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后方可进行矿业活动;各种地质灾害的治理率在2005年的基础上分别提高10百分点。 (五)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矿山环境保护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重点区域的矿山环境保护主要工作如下表:四、矿山环境保护对策及建议 (一)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环保方针、政策 首先要认真贯彻全国环境保护的总方针、总政策,同时也有必要加强研究、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3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