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通风安全作业标准(卡片).doc
《煤矿通风安全作业标准(卡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通风安全作业标准(卡片).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矿井测尘工安全作业标准卡1 班前会1.1 确定测尘的前一天要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充电,当班测尘时要领用充满电的测尘采样器及配套的滤膜,滤膜数量多与当班测尘点数。1.2 领取当班测尘任务,熟悉当班测尘路线及测尘点数。2仪器的检查2.1对仪器检查,保持仪器外表清洁、附件齐全;检查仪器按钮是否灵敏可靠。禁止使用无防爆合格证的采样器,禁止使用防爆合格证超过有效期的采样器。采样器流量计要保持清洁,严禁用汽油或酒精进行清洗。2.2检查仪器外壳螺丝是否松动,防止仪器失爆。3使用前准备3.1根据测尘点设置计划选择测尘地点3.2滤膜夹和滤膜的准备应将滤膜裁剪到合适的宽度,然后用滤膜夹把滤膜夹好,应保证滤膜不露出滤
2、膜夹的边缘,并且保持滤膜的平展,滤膜面积应大于滤膜孔的面积,以免漏出滤膜孔。3.3使用三角架时,将三角架稳定地放置到采样点,然后将测尘仪固定在三角架上,并使采样头对准逆风方向采样。3.4进入主菜单。按“开”键,打开仪器电源,显示器显示本仪器公司标志、名称及200S的倒计时,并进行初始化,初始化完成后即进入主菜单。4开始测量4.1在主菜单显示下,把空白滤膜放入滤膜夹中,然后将装有滤膜的滤膜夹按水平方向紧贴测量腔的上沿缓慢插入直至测量腔的尽头。4.2在主菜单中选择“测量”菜单并按“确认”键进入,选择“1、空白”,进行空白膜的测量,30S后测量完毕,按任意键返回。4.3把滤膜夹从测量腔中取出来,插入
3、采样头的滤膜夹固定好,然后旋紧采样头。4.4在测量菜单中选择“2、采样”,按“确认”键进入采样时间确定为10分钟,设定好时间后按“确认”键进行采样。4.5待采样完毕后,仪器发出“滴”的一声提示,采样结束。程序自动返回测量菜单。4.6一只手捏紧滤膜夹,另一只手将采样头旋松,取出滤膜夹,将滤膜夹的迎面面朝上,再次插入测量腔中。4.7在主菜单中选择“3、测尘”,按“确认”键三秒后仪器显示本次测量的结果,同时自动储存到仪器数据库。此次测尘结束。5 记录,5.1要及时将每次的测尘记录保存好。5.2 测尘完毕后,填写粉尘测定结果报告表,并及时上报。矿井防尘工安全作业标准卡1 班前准备1.1作业前准备需要安
4、装的防尘管路及设施并检查管路、设施材料是否合格,不合格的不准下井1.2下井时根据工作需要和现场条件的要求带足必要的工具和材料。1.3在有架空线的巷道施工时,应先制定专门措施。1 运料1.1高压软管或较短管材、配件可装矿车运送,凡矿车装不下的管材,水棚托架等要装滑车运送。管材、配件所装高度不准高出矿车、滑车两帮高度,并要捆绑牢靠。1.2管材运到现场后,要在指定地点堆放整齐、稳固、不得妨碍行人、运输和通风,并挂牌管理。2 防尘管路的安装2.1按矿井防尘设计和作业规程规定安装管路:采面运输巷不小于50mm,回风巷不小于80mm。管路末端距回采面出口和掘进面迎头均不超过20 m。2.2、主管路吊挂在行
5、人侧,距底板0.8m。采用吊挂或支撑,必须稳固不摇晃。胶带斜井和胶带运输平巷管路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皮带巷每200m范围内在三通阀门处留有20mm、20m长的胶管,胶管必须盘绕在500mm的固定盘上,固定盘距底板不低于1.0m。综采工作面上、下顺槽洒水灭尘管路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20mm,长度20m胶管与之连接。胶管未用时,必须盘绕在500mm的固定盘上。管路吊挂要平直,管子接头处的法兰必须加垫圈并上紧螺丝,做到不漏水,用6mm钢丝固定。2.3 安装水管盘放架,两人配合,一人抬起,另外一人用螺丝固定在管路上。2.4安装水管时,先把水管两头用钢丝绳吊挂住,然后地安装上螺丝,安装上
6、配套的皮垫,调整皮垫位置,保持正中,然后用扳手把螺丝上紧。最后一人抬住水管,另外一人调整水管高度,用钢丝绳固定在帮上。若大于108mm的管路安装必须两人以上配合作业。2.5 防尘管路接好后,要进行送水实验,漏水及时处理。3 防尘管路的拆除3.1 拆卸管子时,要一人托住管子,一人拧下螺丝。3.2 水管连接螺丝锈蚀严重,扳手不能卸下时,采用扁铲剔除或用锯工锯掉螺丝后,拆除管路。3.3 拆除的管子要及时运走,不能运走的应选择不影响通风、行人、行车的地方码放整齐。4 水幕的安装与维护4.1 按设计要求安装净化水幕:先把水幕杆用铁丝固定在顶板上,然后接设胶皮管,并用卡子上好,最后把胶皮管安装在三通上,并
7、用铁丝捆牢。4.2 掘进工作面的净化水幕在距掘进工作面不超过50m的地方设置一道,距回风口3050m范围设置一道;采面上下顺槽距离工作面上下出口不超过30m设置一道净化水幕,上顺槽距收缩眼3050m范围设置一道。4.3 距采面煤壁上出口200500m安设一道扑尘门,覆盖全断面。4.4 水幕与主水管用钢管或高压胶管连接,位置与高度应适当,水幕吊挂应平直。4.5 喷头沿巷道横断面布置,喷嘴的安装数量和安装角度应满足水雾喷射时能覆盖巷道全断面的需要。4.6每班检查一次水幕喷雾,必须保持所有喷头的喷雾状态良好,喷头损坏或堵塞时,应及时处理,并及时移动。4.7 水幕回风侧距离电器设备不小于10m距离。5
8、 转载喷雾的安装与维护5.1所有煤(岩)转载点均应安装转载喷雾。5.2破碎机应安装防尘罩和喷雾装置,或安装降尘器。5.3 转载点喷雾安装在机头落煤点上3050cm,喷头与巷道水平成6075夹角,牢固可靠。5.4转载点喷头应安装在扬尘点下风侧,斜对扬尘点。5.5每班检查一次喷雾,必须保持所有喷头的喷雾状态良好,喷头损坏或堵塞时,应及时处理。1、隔爆水棚的安装、维护和拆除1.1 主隔爆采用50kg水袋,辅助隔爆采用40kg水袋。水袋的用水量按巷道的断面积,主要隔爆棚不少于400L/m2,辅助隔爆棚不少于200L/m2。水棚与巷道的交叉口、转弯处、变坡处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距离风门的距离必须大
9、于25m。1.2按设计要求选择合理位置设置吊点。1.3将水棚托架固定牢固,托架间距1.2-3m1.4水袋应采用易脱钩的吊挂方式,挂钩位置应对正,每对挂钩的方向要相向布置(钩尖与钩尖相对)。挂钩选用48mm的圆钉制作,挂钩角度均应保持505,弯钩25mm,挂钩长度为1015mm,并保证同一棚区内的挂钩长度一致,并固定在棚架上。1.5首排水棚与工作面的距离必须保持60200m范围内。水棚距离顶梁、两帮的间隙不得小于100mm,距离巷道轨面不小于1.8m。棚组内的各排水棚安装高度应保持一致;棚区处的巷道需要要挑顶时,其断面积和形状应与其前后各20m长的巷道保持一致。水棚应设置在巷道的直线段内。1.6
10、水袋之间的间隙与水袋同支架或巷道之间的间隙之和不得大于1.5m,特殊情况下不得大于1.8m。水袋边与巷道、支架、顶板、建筑物之间的间隙不得小于0.1m;水袋底部至顶梁的距离不得大于1.6m,如果大于1.6m,必须在该水袋上方增设一个水袋。1.7水棚区应设有加水的三通和阀门,备有加水的软管。1.8水棚安装完毕,隔爆水袋内必须加满水,并悬挂隔爆设施说明板。牌板悬挂在迎风第一排水袋巷道行人侧帮上,距底板高于1.5m。1.9水棚设专人管理,每周检查一次。发现水袋损坏,必须及时更换,并随时补充水量,保持水量充足。1.10撤出水棚时,首先将水袋的水放掉,回收水袋后逐个拆除水棚托架。1.11拆除的水棚托架、
11、水袋、配件及时装车运走,不能及时运走的应在指定地点码放整齐。1、冲刷巷道积尘的操作1.1、巷道冲刷时水量要适当,喷洒要均匀,保证巷道冲刷干净、无积尘。1.2、在有轨道运输的上、下山或顺槽内冲刷煤尘时,要首先和绞车司机联系好,绞车严禁运行。绞车司机开车前应通知防尘人员,确认防尘人员离开后才能开车。在上、下山冲刷时,人员应站在巷道进风侧。安全监测工安全作业标准卡1.1 准时进入工作地点。2.1检查整理作业现场。1作业前的准备1.1 根据生产作业计划和作业措施,由监测技术人员确定设备安装地点、传输电缆的敷设路线及数量、所监测环境参数及控制设备、作业范围等。1.2 在地面准备所安装设备,将准备好的设备
12、进行性能测试,确保性能达到标准要求,非本质安全型设备确保完好、不失爆,方可执行安装工作。2.1 备齐、备好安装设备,进行安装作业。2.2 分站、传感器、断电器和电源必须安装在支护良好、无滴水、无杂物、通风良好的地方。2.3 设备及传感器的安装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2.4 电缆的敷设要符合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2.5 检查连线,确认无误后,方可供电。2.6 与地面进行电话联系,确定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所安装各类信号是否传输到地面中心站。如一切正常,清理安装现场,安装完毕;如果有个别信号有误,进行排查处理,直至信号正常。3.1 更换瓦斯传感器。3.1.1 瓦斯传感器需要更换。3.1.2 瓦斯传感器的
13、悬挂位置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3.1.3 更换后,与地面联系,查看信号是否能正常传输。一切正常,则探头更换完成;如果不正常,应立即处理,直至信号传输正常为止。3.2 断电测试。3.2.1 每7天做一次断电测试。3.2.2 断电测试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本单位的制度进行,要确保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及断电范围的正确,确保断电装置的灵敏可靠。如存在问题,应及时解决或通知有关队组限期处理。3.2.3 测试完毕后,按规定填写断电测试记录。3.3 质量标准化。3.3.1 确保电缆悬挂符合要求。3.3.2 确保传感器的悬挂、安装位置符合要求。3.3.3 确保管理牌(板)悬挂符合要求。3.3.4 确保分站、
14、电源等装置无失爆现象。3.3.5 装置运行期间,应定期打扫外壳卫生,定期处理防爆面等。3.3.6 所有装置在井下长时间工作或工作面搬迁停用时,应升井进行全面清理、擦拭、检修并填写检修维护记录。3.4 故障处理。3.4.1 根据故障现象,判断及确定故障范围。3.4.2 根据确定的故障范围,准备必要的工具及仪器,进行故障排除。在特殊地点作业时,要严格执行在特殊地点作业的有关标准。3.4.3 故障排除期间应通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3.4.5 故障排除后,清理好现场并填写设备故障维修记录3.5 仪器调校前的准备3.5.1 准备好调校工具、仪器、仪表和气样等。3.5.2
15、环境要求。3.5.2.1 温度:15-35,3.5.2.2 湿度:85%.3.5.2.3 大气压强:86-106kPa。3.5.2.4 周围应无影响调校的干扰气体。3.5.3 调校用标准气样和设备的检查。3.5.3.1 标准气样的标准值为1%-1.1%、1.5%-1.55%等,标准气样的不确定度5%3.5.3.2 清洁空气残留瓦斯(包括其他干扰气体)的含量应低于0.03%。3.5.3.3 检查减压阀和流量计的准确灵敏度。3.5.3.4 检查与仪器配套使用的扩散罩。3.5.3.5 检查供电电源是否符合标准要求。3.5.4 外观及通电检查。3.5.4.1 外观完好,结构完整。3.5.4.2 仪器各
16、调节旋钮应能正常调节。3.5.4.3 通电检查时,动作部件应能正常动作,显示部分应又相应显示。3.5.4.4通电稳定20min。1.1 清理作业现场。1.2 填写有关记录。2.1 执行通用标准的有关要求。监控值班工安全作业标准卡1.1准时进入监测机房。2.1检查整理监测机房。1 作业前准备1.1检查中心站运行是否正常。1.2检查数据服务器是否运行正常。2 检查监测监控系统设备运输状况2.1选择KJ66系统分站端口显示,查看系统井下分站运行状况。2.2选择KJ66系统测点分类;查看系统井下各个传感器运行状况,查看传感器监测数据是否存在异常;KJ66系统历史数据查询 检询测点 查看测点历史数据,与
17、当前监测数据进行比较。2.3查看选择KJ66系统当前故障统计 ,对系统当前故障进行统计。2.4汇报值班领导,协助处理。3 测点及相关内容的设置3.1建立井下分站。根据井下监测人员汇报的分站地址码在系统建立相同号码的分站号,生成分站。3.1.1系统建立的分站号必须和井下分站地址码一致。3.2在分站内建立测点。根据监测人员汇报,得到测点在分站内设置的输入号码。在系统分站中建立相同号码的测点,根据按测点的类型,选择建立相应的测点,设置测点的报警值。3.2.1系统建立的测点号必须与测点在分站内设置的输入口号一致。3.2.2瓦斯报警浓度(接报浓度),断电浓度。3.3生成测点。4 断电端口设置4.1根据监
18、测人员汇报,得到断电器在分站所接的输出口号。4.2在系统分站中设置相同号码的断电端口。4.3生成断电端口。5 记录填写5.1填写中心站运行日志。5.2打印监测日报表。1.1清理作业现场2.1执行通用标准的有关要求。煤层注水工安全作业标准卡1.1 询问上班次注水工作情况,查看上班次注水记录。1.1携带好本班次所需的扳手、手钳子、管钳及注水配件。2.1 进入作业地点,检查注水泵各部件情况,并启动注水泵运转情况,注水压力及流量情况。2.2 水泵运转正常时,应沿水管到注水孔,检查注水管路及注水孔情况。2.3 静压注水时询问及查看记录后,要检查注水孔压力、流量及注水孔周围帮顶及支护情况。3.1 对上班存
19、在的问题当班能处理时,可接班后处理,并做好记录,对较大的问题应打电话向队汇报,按队指示处理和移交。1 接受任务及作业前的准备1.1 将当班所使用的工具、仪表准备好。1.2 未交接的作业点,上岗后应检查供水管路是否有水,注水管路阀门是否完好,是否有堵塞和漏水,能处理时及时处理,不能处理时应向队领导汇报。1.3 动压注水前应加固注水泵各部螺丝,对润滑系统加油。1.4注水前,检查供电开关是否处于“0”位,电缆有无损伤,按钮是否灵敏可靠。2 正常作业2.1 人工封孔:人工封孔时按比例先调好水泥砂浆,将一根长12m、直径25mm的钢管插入钻孔,外留出0.20.3m。用推进器封孔时,将底部先放些棉纱,然后
20、再将调好的水泥一点一点推进孔内,直至推满为止,凝固24小时后方可注水。2.2 封孔器封孔:先将封孔器放到钻孔扩孔段底,接好封孔器膨胀腔进水管,打开阀门,待封孔器橡胶管把钻孔封沿后,再关闭阀门,然后将注水管接到封孔器注水端上。2.3 静压注水:在作业地点三通接头上接好主水管、流量表、压力表,另一端接到注水孔的钢管接头上,用卡子固定,打开阀门开始注水,并记录好流量表初始读数。2.4 动压注水:注水前用扳手松开泵上的排气活栓,给吸气管灌水,同时人工搬动联轴器向泵内引水和排气,再把吸水管插入水箱内,把排气活栓拧紧。2.5向泵内输送冷却水冷却电机。2.6 将开关隔离手把打到运行位置。当注水泵累积运行达一
21、周时,可改变注水泵转向,同时记录好流量表初始读数。3 检查3.1 注水中水泵检查:观察水泵是否排出水,电机、注水泵是否有异常声响,出现不排水,声响异常应立即停止,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并向区队汇报3.2 注水管路检查:注水时应巡回检查注水管路,如发现有跑水现象,应停止注水处理。3.3 注水孔检查:注水时应经常检查注水孔,如发现封孔器跑水,钻孔附近煤帮泄水时应停止注水。可改注下一个孔,班后向队部汇报,以便重打孔或更换封孔重新注水。3.4 压力、流量检查:注水时在规定时间记录注水压力、流量。当注水孔压力降低时,需查明原因进行处理。注水量达到设计要求时,可改注下一组孔,并做好记录。4.1 如注水泵出现无
22、压力或压力很小提不起压时,应停止注水,由修理工下井检查修理。4.2 流量表爆裂应及时停止注水,更换水表后重新注水,并记录好新表的初读数。4.3 如注水巷出现大片帮、冒顶时应停止注水,待巷道维护好后再注水。1.1 接班前应对整个注水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2.1交班人应主动向接班人交代当班工作的全部情况,并将当班存在问题讲清楚。3.1 接班人接班后应队注水管路、注水泵、水表、注水孔、注水压力进行一次全面检查。4.1 经全面检查后应及时请示队部处理和移交。5.1 当班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交接清楚。1 班后上井及汇报1.1 上井后到队部汇报当班注水各种参数。1.2 填写逐日注水台帐,并将当班存在的问题汇
23、报清楚,填写事故记录。测风工安全作业标准卡1班前准备1.1 准备材料:风表、秒表、卷尺、计算器、圆珠笔、粉笔、记录本、当月配风计划表。1.2 检查装备:检查风表开关、回零装置和指针是否灵活可靠,外壳及各部位螺丝有无松动;秒表的开关和指针是否灵活可靠;卷尺能否打开;计算器能否开机;笔能否书写。1 临时测风站选择1.1 选择临时测风站时,测风站设在平直的巷道中,其前后10m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和拐弯等局部阻力。测风站位于巷道不规整处时,其四壁应用木板或其它材料衬壁呈固定形状断面,长度不得小于4m,且壁面光滑严密不漏风。巷道无空顶、无空帮且支护完好。采面上下顺槽的测风站设在距收缩眼20100m之间。掘
24、进巷道测风站设在距工作面迎头50100m之间。2 选择风表2.1 根据配风计划表的风速选择风表:风速超过10m/s时选用高速风表;风速在每秒0.510m/s时选用中速风表;风速小于0.5m/s时选用微速风表。若实际风速与配风计划风速相差超过使用风表测量标准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风表。即若选用风速超过风表量程使用标准时,选用高一速的风表。若选用风速低于风表使用标准时,选用低一速的风表。3 测风、温度、瓦斯及二氧化碳3.1 侧身测风法:测风时,先将风表的计数器指针回零,在测风断面内背靠巷道壁站立,一手持风表将手臂伸直,与风流垂直,风表叶片迎向风流并与风流垂直。另一手控制秒表,在断面内均匀移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通风 安全 作业 标准 卡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2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