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港西港区专用铁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烟台港西港区专用铁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烟台港西港区专用铁路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烟台港西港区专用铁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环评单位: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环评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2402号二一三年五月济南目 录一、项目概况1(一)建设背景1(二)工程特性1(三)路线方案比选4(四)工程建设与政策、规划的符合性4二、项目周围环境现状6(一)项目区环境现状6(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敏感保护目标6三、工程分析8(一)污染源分析8(二)污染防治措施10(三)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汇总13四、环境影响预测14(一)声环境影响评价14(二)环境振动影响评价15(三)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5(四)水环境影响评价15(五)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6(六)固体废物影响
2、分析16五、环境风险评价17(一)风险防范措施17(二)风险应急预案17六、环境监测与管理计划18七、环境经济损益分析20(一)环境损失分析20(二)环保投资效益分析20(三)工程建设社会效应分析21八、公众参与21(一)第一次公众参与调查范围与方式21(二)第二次公众参与调查范围与方式22(三)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及分析24九、初步结论25十、联系方式25一、项目概况(一)建设背景烟台港西港区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大型深水综合性港口,规划以铁矿石等大宗散货和液体化工品运输为主,兼顾一般散杂货运输,逐步发展成为烟台港大宗散杂货运输的主要运转基地,并为船舶、电力等各类临港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运输服务,将形
3、成大宗散货、液体散货、集装箱、通用散杂货及原油等5个码头作业区,港区后方形成临港工业区、物流园区、商业贸易区、生活服务区等4个主要功能区,成为中、远洋集装箱、大宗散货、能源、石油化工品运输为主、临港工业材料及产成品运输为辅的重要港区。港口作业区规划将建成5至30万吨级泊位65个,最终实现港口吞吐能力2亿吨和1500万标箱。随着烟台港西港区的建设,芝罘湾港区的现有货运业务将逐渐转移到西港区,为烟台市开发城市旅游资源释放空间,并将成为带动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西港区服务的腹地范围以及交通发展规划,同时考虑到货物运输对交通方式的要求,铁路将是西港区主要的集疏运方式。本次新建项目结合正在修建
4、的龙烟铁路建设西港区专用铁路,作为烟台港西港区的配套设施,对满足港口大宗货物快速周转运输,提高烟台港西港区的综合竞争力,保障港口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工程特性项目名称:烟台港西港区专用铁路工程项目性质:新建建设单位: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与线路走向:位于烟台港西港区北部。铁路自龙烟铁路设计的烟台西港站东咽喉引出,并行疏港大道北侧走行2.0km后折向东北绕过山后陈家村,折向东经过烟台港港内站,进入金属矿石作业区,至线路终点,并在烟台港港内站尾部预留远期集装箱作业区引入条件。本专用铁路线路全长25.054铺轨公里,正线全长6.299km;近期单线,预留二线条件,预留二线位于本线右侧。线路
5、走向见图1。工程投资:81677.7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665.76万元。建设周期:施工总工期18个月。图1 拟建工程线路走向图本工程的工程特性见表1。表1 工程特性表工程名称工 程 内 容建设性质主体工程线路全长25.054铺轨公里,其中正线总长6.299km。有缝线路轨道,采用碎石道床结构,轨道类型设计为次重型。新建路基正线区间路基长度为2.839km新建桥涵大桥1座/161.40m、中桥4座/128.35m、公路上跨桥2座/212m。涵洞40座,其中盖板涵29座、框架涵11座。新建站场在龙烟铁路拟建的烟台西港站引出,在CK4+100处设港内站。共设5个作业区,其中:液化作业区、化肥作业
6、区、通散作业区引至烟台西港站,港内站衔接金属矿石、非金属矿石作业区。新建机务车辆新增DF4DD型内燃调车机车2台在烟台港港内站新建内燃机车检修整备所1处。新建房建新增房屋总建筑面积8815m2。其中生产房屋建筑面积8285m2、生活房屋建筑面积530m2。新建公用工程给水烟台西港站依托龙烟线的设计生活供水站依托港内站新建一座生活供水站。新建消防液化作业区内环状消防道路布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消防管路接引港区消防给水管道依托在港内站基本站台两端及信号楼及机车库附近设置室外消火栓新建采暖工程无生产用热。新建房屋全部采用空调采暖。新建环保工程噪声治理线路两侧200m可能受噪声影响的范围内现仅山后陈家的
7、19户居民,该村位于万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万华老厂搬迁MDI一体化项目防护距离内,在本工程建成投运前将整体搬迁。山后陈家搬迁后,本工程噪声影响的范围无敏感点。新建振动防治工程选线避绕敏感点,线路两侧60m可能受振动影响的范围内没有居民区,100m范围内没有文物、古建筑及有精密仪器设备的建筑。采用有砟轨道,在路线中设置隔振垫等减振措施。运营期加强轮轨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轮轨打磨和车轮的清洁与旋轮工作,保持良好运行状态。新建废水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含油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西港区现有的污水管网,进入烟台新城污水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理。依托废气防治不设锅炉,没有有组织废气产生和排放。新建固废
8、处理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含油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委托鑫广绿环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收集处置。依托(三)路线方案比选本专用铁路线位走向由于受烟台港西港区规划、沿线地形及村庄影响,线路起点至CK1+600段、CK3+240至终点段路由基本固定。由于CK1+600至CK3+240段位于峰山北侧,地形起伏较大,本次对绕避峰山方案和直穿峰山方案进行比选,比选方案见图2。图2 路线方案示意图根据主体工程设计的两个局部方案的比选情况,绕避峰山方案存在占地面积大、损坏植被面积大、土石方量多、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等缺点,但相比直穿峰山方案,其施工难度低、线路易养护难度、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小、投资省。鉴于工程建设方面存
9、在无法避免的制约性限制,设计选择绕避峰山方案。(四)工程建设与政策、规划的符合性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工程属于新建铁路专用线,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的鼓励类第二十三条“铁路”、第1款“铁路新线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环保政策符合性分析工程建设符合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的通知(鲁环函2012263号)要求。3、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市域港口规划”确定烟台市港口的集疏运主要通过公路和铁路完成,其中铁路包括蓝烟铁路和黄烟铁路。“城市对外交通规划”确定的铁路及轨道交通规划为:规划八角港区疏港铁路,与黄烟铁路相接。本工程位于烟台港西港区内,通过烟
10、台西港站与德龙烟铁路接轨,是烟台港西港区的集疏运铁路,符合烟台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4、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功能定位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物流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为主要功能的生态新城”。对外交通规划德龙烟铁路从开发区西部切过,并且接专用线沟通港口。本工程通过烟台西港站与德龙烟铁路接轨,工程建设符合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对外交通规划。5、烟台港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烟台港总体规划中的集疏运通道规划为:近期自龙烟铁路引支线进入港区北部大宗散货作业区,远期延伸至东部集装箱港区,设立港前站,蓝烟线自福山站介入到港前站,龙烟线和蓝
11、烟线在港前站交汇建设。本工程是建设属于烟台港西港区的集疏运通道,符合烟台港总体规划的要求。6、与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的符合性本工程位于烟台港西港区范围内,根据环保部关于的审查意见(环审2011361号):“规划中所包含的近期建设项目,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时,涉及固体废物污染、社会经济影响等部分内容可以适当简化,对项目实施产生的水环境、水生生态等影响应重点评价,涉及自然保护区、重要水生生物物种和居民区等环境敏感目标的项目,应对其影响方式、范围和程度进行深入评价,强化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本工程涉及的生态敏感目标为烟台沿海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声环境敏感目标为山后陈家村,报告书对铁路建设对敏感目标的影响方式
12、、范围和程度进行了深入评价,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符合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的要求。二、项目周围环境现状(一)项目区环境现状1、声环境现状受现有公路噪声影响的4a类声功能区内监测点昼间声环境质量均不超标,夜间声环境质量超标,最大超标5.9dB(A)。超标原因是敏感点距离现有公路太近,受现有公路交通噪声的影响。2类声功能区内的监测点昼、夜间声环境质量均不超标。2、环境空气现状评价范围内SO2、NO2的小时浓度值、SO2、NO2、TSP日均浓度值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的要求。3、水环境现状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表明:九曲河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13、2002)类水质标准要求。地表水例行监测结果表明:平畅河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要求。地下水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山后顾家村总硬度、硝酸盐氮和氯化物超标;山后陈家村总硬度、硝酸盐氮超标,台上村硝酸盐氮超标,除此之外,其余各监测项目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的要求。(二)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敏感保护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针对拟建铁路沿线自然地理条件、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物排放情况,确定工程评价范围及敏感保护目标见表2和图3。表2 评价范围和重点保护目标一览表项 目评价范围重点保护目标声环境拟建铁路外轨中心线外200
14、m山后陈家村振动环境拟建铁路外轨中心线外60m生态环境拟建铁路外轨中心线外300m烟台沿海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地表水跨越河流的桥位上游200m至下游1000m九曲河、平畅河地下水拟建铁路外轨中心线外2000m内浅层地下水浅层地下水环境空气拟建铁路外轨中心线外200m山后陈家村环境风险拟建铁路外轨中心线外3000m评价范围内村庄、水体等三、工程分析(一)污染源分析1、施工期污染源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主要体现为:工程施工引起的生态环境影响,施工噪声、振动、扬尘和施工污水排放等对局部环境的暂时性影响。(1)生态影响工程占地的影响表现为土地使用功能的改变及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产生影响。工程建设对征地范围内的农
15、作物、植被产生永久性破坏,造成耕地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对评价范围内的农业生产将产生一定影响。土石方工程,包括路基、站场工程开挖与填筑、取土或弃渣堆放将破坏原地表附着植被,造成生物量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扰动地表造成土层松动,形成裸露松散的地表和边坡,若不及时防护,在雨水的作用下极易形成水土流失。桥梁工程在修筑过程中,桥墩基坑的开挖会产生一定的弃方,若对弃方不加以防护,特别是雨季,弃方可能流入河流中,造成水土流失。(2)废气污染物施工期的主要环境空气污染物是土方填挖产生的粉尘、筑路材料的运输过程车辆产生的扬尘,各类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等。(3)废水污染物本工程施工期施工人员将产生生活废水,主要污
16、染物是COD、NH3-N。施工车辆需进行定期的冲洗,冲洗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是悬浮物。桥梁基础施工对桥墩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水体有一定的扰动影响,造成水体中悬浮物浓度增加。(4)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及处理措施本工程施工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土石方开挖产生的弃土、建筑废料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本工程土石方挖方多于填方,废弃土方约280万m3,全部用于烟台港西港区在建的码头工程填海综合利用,不产生永久弃土。建筑废料包括拆除既有建筑物时产生的废料(拆除废料)和建造建筑物时产生的废料(施工废料),其主要成分为碎砖、混凝土、砂浆等。施工人员将产生生活垃圾。(5)施工噪声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许多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这
17、些设备会辐射出强烈的噪声,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施工机械主要有打桩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向外界辐射噪声,以敲击碰撞等间歇性噪声为。运输车辆包括各种卡车、自卸车,在途径村庄、学校等敏感目标时会对沿线村庄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6)社会影响工程线路将引起部分居民、海参养殖棚、企业的拆迁。拆迁工作在短期内会影响拆迁户的生活质量和拆迁单位的生产。工程线路的永久占地和施工临时占地会对占地范围内的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减少当地粮食产量。工程施工占用现有道路,影响当地居民的通行,对沿线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工程施工队伍的进驻将刺激沿线局部区域经济发展。在当地
18、施工,由于施工人员长时间驻扎,吸引当地人员聚集提供社会服务,从而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营运期污染源工程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长期的,主要集中于噪声、振动、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方面。(1)环境噪声污染源铁路噪声主要是列车运行过程中机车牵引噪声,机车、车辆与轨道相互作用产生的轮轨噪声,机车鸣笛噪声,机车、车辆制动噪声等。(2)环境振动源强铁路振动主要是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轮轨相互作用、激励产生的机械振动,经过空气及大地介质传播,通过空气传播的振动即成为列车噪声中的轮轨部分;通过道床、路基传播到大地中的部分以振动形式表现出来。振动源强主要与轨道结构、列车运行速度、轴重、地质条件等因
19、素有关;而列车振动扩散衰减规律则受地质、地形、地貌等条件的影响,并随着距离的增加振动逐渐降低。(3)废水污染源本工程废水包括烟台西港站和港内站新增的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工程新增劳动定员共计277人,实行四班三运转,新增生活污水8.5 m3/d。烟台港港内站的内燃机车检修库将产生机车检修废水,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机修油污水的产生量约1.3m3/d。全年废水产生量为3558 m3/a,污染物产生量分别为COD 2.0t/a、氨氮0.08t/a、石油类0.46t/a。(4)大气环境污染源本工程生产过程不需用热,生活采暖采用空调,不设锅炉,没有有组织废气产生和排放。为便于烟台西港站及港内站各作业区调车
20、及取送车作业,新增DF4DD型内燃调车机车2台。内燃机车属于流动无组织排放源,废气污染物量分别为:烟尘0.46kg/h、SO2 0.10kg/h,NOx 0.57kg/h。(5)固体废物污染源本工程运营期固体废物主要是烟台西港站和港内站新增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机修含油废物等。新增生活垃圾产生量101.2t/a。机修含油废物包括机修产生的废机油、废油抹布和隔油池产生的废油泥,其中废机油和废油抹布产生量约0.01t/a,废油泥产生量约0.3t/a。(二)污染防治措施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1)生态影响减缓措施本工程将采取征地补偿,用于补偿农业生产损失。按照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和生
21、物措施相结合,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各施工作业区采取路基边坡防护、路基边坡种紫穗槐护坡、喷播植草护坡、设置路基排水沟、表土剥离、临时覆盖、临时拦挡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减少水土流失。(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施工阶段对施工路段及主要运输道路进行经常性洒水,运料车运输时加盖篷布,避免在大风天气施工,采取上述措施后可有效抑制扬尘。加强对机械、车辆的维修保养,禁止以柴油为燃料的施工机械超负荷工作,减少烟尘和颗粒物排放。(3)水污染防治措施施工营地设置临时厕所,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作农田施肥。严禁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施工车辆需进行定期的冲洗,冲洗废水沉淀后全部回用于施工场地喷洒抑尘等
22、,不外排。本工程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桥墩施工安排于跨越河流枯水期,对桥墩施工点设置围堰,加设临时挡板,避免施工泥浆进入河流水体;加强施工机械的管理和维护,防止设备漏油污染水体;禁止在河床内设置砂石堆场和混凝土搅拌点,防止水体悬浮物浓度人为增加。(4)固体废物处理措施本工程土石方挖方多于填方,废弃土方全部用于烟台港西港区在建的码头工程填海综合利用,不产生永久弃土。建筑废料包括拆除既有建筑物时产生的废料(拆除废料)和建造建筑物时产生的废料(施工废料),其主要成分为碎砖、混凝土、砂浆等,全部用于烟台港西港区在建的码头填海综合利用。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统一清运。(5)施工噪声治理措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烟台 港区 专用 铁路工程 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1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