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山开采设计方案.doc
《某矿山开采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矿山开采设计方案.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XXX石灰岩矿小型露天采石场扩建项目开采方案设计编制单位:XXXXXXXXX有限公司提交单位:XXXXXXXXX有限公司提交时间:二一六年4月XXXXXXXXX有限公司XXXXXXXXX石灰岩矿小型露天采石场扩建项目开采方案设计(生产规模:15.00万吨/年)设 计: XXX审 核: XXX项目负责人: XXX编制单位:XXXXXXXXX有限公司报告编号:111111111提交单位:XXXXXXXXX有限公司提交时间:二一六年四月目 录第一章 概 述11.1矿山概况11.2矿区地质21.3矿体及矿石特征31.4开采技术条件31.4矿山现状41.5存在主要问
2、题及建议4第二章 编制依据62.1 编制依据的文件62.2 编制依据的地质资料及有关矿山安全的基础资料62.3编制依据的法规、规程、标准及技术规范6第三章 开采方案83.1确定开采境界、保有储量、开采规模和服务年限83.2开采方式93.3开采顺序93.4推进方式103.5工程平面布置103.6矿山排土103.7分层要素103.8开采工艺113.9爆破方法113.10运输方式153.11采场最终边坡要素15第四章 主要设备选型、设施设计及布置164.1 矿山主要设备及选型164.2 主要设施、设备布置16第五章 矿山供电、供排水及防尘185.1 矿山供电185.2矿山供、排水18第六章 危险、有
3、害因素分析及安全设施设计206.1 边坡坍塌、滑坡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206.2放炮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226.3爆炸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266.4高处坠落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276.5物体打击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286.6机械伤害因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296.7车辆伤害因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316.8触电事故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336.9火灾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386.10容器爆炸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386.11职业危害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416.12翻矿作业安全防护措施436.1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436.14矿山安全设施、设备表45第七
4、章 矿山安全机构、人员配备及管理制度467.1安全机构设置467.2人员的配备477.3从业人数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477.4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487.5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49第八章 环境保护508.1 工业场地绿化508.2 废弃矿渣处理508.3 环境保护508.4 闭坑时方案52第九章 开采方案简要结论539.1矿山开采经济分析539.2开采方案简要结论539.3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54附表:矿山开采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55附件:1. 建设项目设计委托书2. 现场照片3. XXXXXXXXX有限公司2015年7月编制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4. 采矿许可证副本附图:1. 矿区地形地质及开采
5、现状图(1:2000)2. 工程平面布置图 (1:2000)3. 最终境界平面图(1:2000)4. 最终境界剖面图(1:1000)5. 采矿方法图(示意)6. 供电系统图(示意)7. 降尘管路图(示意) 第一章 概 述1.1矿山概况1.1.1矿山基本情况XXXXXXXXX石灰岩矿为扩界扩能小型露天采石场,矿山原采矿许可证核定生产规模为5.00万吨/年,矿区面积0.0054平方公里。XXXXXXXXX县国土资源局于2014年7月31日颁发了矿山扩界扩能后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3252009077130044491;采矿权人:XXXXXXXXX有限公司(严光旭);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开采
6、矿种:建筑石料用灰岩;开采方式:露天开采;生产规模:15.00万吨/年;矿区面积:0.04平方公里。1.1.2矿区范围扩界后矿区范围由5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0.04km,开采深度+870m+825m,矿区拐点坐标见表1.1.2。表1.1.2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拐点编号1980西安坐标系XY13180929.3736471100.5123180929.3736471195.5133180673.3736471195.5143180506.3736471108.5153180546.3736471066.51开采深度:+870m+825m 矿区面积:0.04km1.1.3矿山地理位置及交通矿区
7、位于XXXXXXXXX县旧城镇,距旧城镇约4.0km。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74219,北纬284432。关中坝至旧城的乡村公路从矿区前沿(东侧)通过,交通方便,见图1.1.3。1.1.4周边环境情况矿区内无其他矿权设置,无矿界重叠现象,区内无重要建(构)筑物及水库设施等。关中坝至旧城的乡村公路从矿区前沿(东侧)通过。矿山位置图1.1.3 交通位置图1.2矿区地质1.2.1地层矿区及附近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Q)、奥陶系下统桐梓、红花园组(O1t+h)和奥陶系中统宝塔组(O2b),其岩性特征如下:1)、第四系(Q):为残坡积黄色含碎石的粘土,分布于斜坡的平缓地段,厚01.0m。2)、奥陶系
8、下统桐梓、红花园组(O1t+h):浅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状石灰岩,夹有泥质石灰岩和少量硅质白云石,厚度大于100m。3)、奥陶系中统宝塔组(O2b):浅灰色中厚至厚层状石灰岩,夹有泥质石灰岩和少量白云石,是采石场的开采对象,是本次工作的矿层,厚度大于100m。1.2.2构造矿场开采岩层为石灰岩,为单斜构造,岩层产状较稳定,岩层走向、倾向变化不大,产状为倾向5,倾角12,属于缓倾斜岩层,无裂隙、无断层,构造简单。1.3矿体及矿石特征石灰岩矿层产于奥陶系中统宝塔组(O2b)地层中,矿体呈层状产出,层位稳定,矿层分布与(O2b)地层分布状况相一致。石灰岩矿石为浅灰灰深灰色粉晶至细晶。性脆,具瓷状断口,显
9、油脂光泽。方解石呈不规则细脉状分布。局部地段有次生方解石、石英晶粒,组成晶簇,而在个别晶洞中,有结晶较为完好的石英晶体,晶体一般长0.5cm,经薄片鉴定主要以他形与半自形微粒细粒及胶状等结构,粒度均一,粒径小于0.04mm的方解石组成,某些重晶结果作用,部份颗粒较大,形成胶状结构或镶嵌结构,部份亦有硅化现象及重结晶现象,次生重结晶部份呈脉状穿插分布,具波状消光。其物理性质充分能满足建筑及公路用石料的要求。总之,该矿区的石灰岩资源在质量方面可满足建筑用和公路用石料的需要,可以加以开发利用。1.4开采技术条件1.4.1水文地质条件矿床处于山地坡状地形,易于排水。采场属缓倾斜岩层,岩层上面盖层(浮土
10、)薄,无裂隙、无断层等,采用分层开采,有利于开采加工和采矿的安全,矿区岩层层位稳定,属中厚层层状,岩层石质较好,开采对环境无大的影响,开采技术条件较好。矿床所在范围小,矿床内无涌水水源,开采除预防地表水渗入造成隐患外,无其它水害危险,矿床水文地质条件较好。1.4.2工程地质条件矿区内石灰岩矿层大片出露于地表,开采方式为露天采矿方法。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区内石灰岩属软质岩组,机械强度高,风化能力弱。石灰岩体质量属较完整完整。此外,虽区内有残土(浮土)层,属松散堆积物类岩组,但其厚度小,分布范围较小,对开采不会产生影响。就目前而言,矿区范围内未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塌陷、地裂缝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11、今后,在开采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边坡,故在开采时应引起注意,留足开采边坡角,对开采形成的边坡上的不稳定岩块应及时清除,以免形成安全隐患。1.4.3环境地质条件矿区及其附近目前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其它环境污染问题。矿区及其附近无地震活动史。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区域烈度小于度,为地壳相对稳定区。1.4矿山现状 矿山前期开采已在矿区东南部形成长约130m、宽约35m的采空区,采空区底盘标高约为+825m,采空区边坡029m。矿山工业场地位于矿区东南侧,破碎系统布置在工业场地内。现场勘查矿山生产设备、供电设施等运行正常。1.5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1、关中坝至
12、旧城的乡村公路从矿区前沿(东侧)通过,为保证道路运输及行人的安全,宜在东侧设立适当的禁采区(30m),另在矿区已开采范围边上设置挡墙,同时保护矿山生产生活设施。矿山应实施定时爆破,并在乡村公路通往矿山各路口设置醒目警示标志及爆破时间公示牌。爆破时应设置岗哨及爆破警戒,并派专人现场把守,禁止人畜、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并做好人员疏离工作,所有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后方能爆破。2、矿区现开采范围西南侧有浮石,必须及时妥善处理,待处理完善后再进行开采,以保障矿山的安全生产和过往车辆、行人的安全。3、矿山现划定矿区范围位于关中坝至旧城的乡村公路边,为了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建议该厂向国土及管理部门申请,对矿山进
13、行异地搬迁。4、矿山进行挖掘机翻矿、边坡清理作业时应撤离坡底及附近危险区域内人员到安全地带,并设置警戒、布置警戒人员。5、矿山应建立边坡监测预报制度,定期监测边坡滑移、滑坡、坍塌。对有潜在危险的边坡应实施实时测控。6、矿山应建立边坡安全检查制度。明确有经验的人员专门负责边坡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发现坡面的裂隙、浮石等情况,必须迅速处理。在作业前及放炮后必须对坡面进行安全检查、边坡清理。第二章 编制依据2.1 编制依据的文件建设项目设计委托书、采矿许可证2.2 编制依据的地质资料及有关矿山安全的基础资料1、XXXXXXXXX有限公司2014年7月编写的XXXXXXXXX石灰岩矿资源/储
14、量核实报告2、采石场提交的水、电、路、机电设备等基础资料3、本公司设计人员在现场收集的基础资料2.3编制依据的法规、规程、标准及技术规范2.3.1依据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12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1年12月31日起施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239号)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公
15、路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93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8号)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6号)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9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
16、46号)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号)贵州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9月1日起实施)2.3.2依据的规程、标准及技术规范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2008)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78-20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2-2009)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
17、198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AQ2007.5-2006)第三章 开采方案3.1确定开采境界、保有储量、开采规模和服务年限3.1.1开采境界设计开采面积:0.04km,开采深度:+870m825m,开采高度:45m。因关中坝至旧城的乡村公路从矿区前沿(东侧)通过,设计在矿区东侧留设0.0049km禁采区保护公路。3.1.2保有储量根据矿山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区开采范围内保有资源量为135.00万吨(已扣除边坡占有量)。矿山历年采出资源量为13
18、.95万吨。关中坝至旧城的乡村公路从矿区前沿(东侧)通过,为保证道路运输安全,宜在东侧设立适当的禁采区(30m),经估算,禁采区占有资源量约为3.20万吨。根据矿山地形地质条件及露天采场最终边坡角,露天采场回采率取95%,则:可采储量=(保有资源量-采空量-禁采区占有资源量)采矿回采率=(135.00-13.95-3.20)95%=111.96(万吨)3.1.3开采规模采矿许可证核定生产规模为15.00万吨/年。3.1.4矿山服务年限1、年剥采总量为:Aa= A(1+n)=15(1+0.014) =15.21(万吨)式中:Aa年矿岩剥采总量(万吨);A年生产能力(万吨);n剥采比(吨/吨)。表
19、土层浮土为第四系(Q)粘土。矿山开采需剥离面积为0.0369km2,浮土平均厚度约为0.3m,浮土密度一般为1.4t/m。剥离浮土量=369001.40.31.5498(万吨),所以剥采比n1.5498111.960.014:1(吨/吨)。2、生产能力验算:按可布置的采掘工作面数目确定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按A=NnQq计算,A=11510300=15.30(万吨/年)式中: A露天矿矿石年产量(万吨/年);N一个采矿阶段可布置的采矿点数目,本设计中取1;n工作班次,每天按1班生产;Q采矿点生产能力(吨/班),取Q为510吨;q有效年工作日,取q为300天。经计算,可以满足年剥采总量15.21万吨
20、的要求。3、矿山服务年限:矿山服务年限= 可采储量(万吨)/矿山生产规模(万吨/年)=111.96/15=7.5(年)3.2开采方式设计采用自上而下分层顺序开采。采下的矿石由挖掘机翻矿到底部装运平台,再由装载机运输到破碎机喂料口。3.3开采顺序由于矿区范围较大,现将矿区范围划分为两个采区进行开采,先开采一采区,一采区采完后再布置开采二采区。设计采用自上而下分层顺序开采,矿山开采标高为870m825m标高,共分三层,第一层开采标高段870m855m,分层高度15m;第二层开采标高段855m840m,分层高度15m;第三层开采标高段840m825m,分层高度15m。利用已形成的采空区底盘作为底部装
21、运平台(标高+825m),底部装运平台边应设置挡石墙,一采区在采空区西南侧边坡顶约+840m平整出首采工作面和准备工作面凿岩平台,超前4m对覆盖层进行剥离。二采区在采空区西北侧边坡顶约+840m平整出首采工作面和准备工作面凿岩平台,超前4m对覆盖层进行剥离。3.4推进方式一采区设计工作平台由东向西推进,工作线由北向南推进。二采区设计工作平台由东向西推进,工作线由南向北推进。3.5工程平面布置设计利用矿山已形成工业场地,位于矿山东南侧。矿山破碎系安装在工业场地内。矿山办公室、配电房、空压机房布置在矿区东南侧。设计利用已形成的采空区底盘作为底部装运平台,在一采区采空区西南侧边坡顶约+840m平整出
22、首采工作面和准备工作面凿岩平台,超前对覆盖层进行剥离。凿岩平台长不得小于30m、宽不得小于6m;超前剥离距离不得小于4m。矿山根据开采实际情况选择路线修筑挖掘机上山公路连接工业场地与采场各工作平台,作为挖掘机、人员上山及设备运送用。3.6矿山排土矿山设临时排土场,生产产生的废土运到临时排土场内堆放,待矿山开采结束后用于复垦。3.7分层要素分层要素包含分层高度(H)、凿岩平台宽度(B)和工作坡面角(a)三个要素。1、分层高度(H)根据开采高度、岩石硬度、稳固性、安全规程对露天矿开采的规定等因素综合考虑,取H=15m。2、凿岩平台宽度(B)凿岩平台以满足凿岩、爆破安全及平台内矿石转运要求为准,取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山 开采 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