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勘探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勘探报告.doc(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 疆 拜 城 县 铁 列 克 矿 区 苏 杭 河 煤 矿 勘 探 报 告 新疆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勘探报告编写单位: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项目负责: 编 写 人: 单位负责: 总工程师: 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 目 录第一章 绪 论1第一节 工作目的和任务1第二节 工作区位置、交通4第三节 自然经济地理概况6第四节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及评价8第五节 本次工作情况11第六节 取得的主要成果13第二章 勘探工作方法及其质量评述14第一节 勘探工作方法14第二节 地形测量、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15第三节 地质填图工作及质量评述18第四节 勘查工程质量评述19第五节 物探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2、23第六节 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及质量评述28第七节 样品的采集、化验工作及质量评述30第三章 井田地质32第一节 区域地质32第二节 井田地质35第三节 含煤地层岩性、岩相特征37第四章 煤层39第一节 含煤性39第二节 可采煤层40第三节 煤层对比42第五章 煤 质44第一节 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44第二节 煤的化学性质及工业性能45第三节 煤的工艺性质50第四节 煤的可选性实验55第五节 煤的风化和氧化64第六节 煤种的确定及工业用途68第六章 水文地质72第一节 区域水文地质72第二节 井田水文地质73第三节 矿床充水因素76第四节 矿井涌水量预算77第五节 供水水源地78第七章
3、 开采技术条件80第一节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80第二节 瓦斯、煤尘、煤的自燃85第三节 结论90第八章 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91第一节 煤矿环境地质特征91第二节 地震与地温91第三节 地质灾害防治92第四节 矿井避灾路线94第五节 三废处理95第九章 资源量估算96第一节 工业指标及资源量估算范围96第二节 资源量估算方法及参数的选择96第三节 资源量级别划分的依据97第四节 资源量估算结果98第十章 矿床技术经济概略研究105第一节 资源形势分析105第二节 勘探区开发条件分析105第三节 煤矿开采技术条件105第四节 矿床经济利用价值估算106第五节 综合分析评价106第十一章 结语107附
4、 图 目 录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111新疆拜城县台勒曲克河一带区域地质图150000212新疆拜城县台勒曲克河一带区域水文地质图150000321新疆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实际材料图15000422新疆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地形地质图(兼矿区范围图)15000523新疆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水文地质图1500063新疆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塔里奇克组煤层柱状对比图150000741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AA实测地质、水文综合剖面图12000842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BB实测地质、水文综合剖面图12000951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00勘探线剖面图110001052
5、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33勘探线剖面图110001153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44勘探线剖面图110001254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55勘探线剖面图110001355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77勘探线剖面图110001456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88勘探线剖面图110001557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99勘探线剖面图110001661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ZK01号钻孔柱状图及综合测井曲线图15001762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ZK02号钻孔柱状图及综合测井曲线图15001863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ZK41号钻孔柱状图及综合测井曲线图15001964拜城县
6、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ZK42号钻孔柱状图及综合测井曲线图15002065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ZK91号钻孔柱状图及综合测井曲线图1500217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抽水试验及水文观测综合成果图2281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1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150002382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7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150002483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11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150002584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13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150002685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14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
7、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15000279苏杭河煤矿槽探、浅井、探坑、平硐素描图图册附 表 目 录附表 新疆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勘探报告附表附 件新疆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首采区开采范围建议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工作目的和任务一、工作目的、任务(一)项目来源及目标新疆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勘查项目由新疆拜城天辰矿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8月10日取得探矿权证,该矿区以前建过矿井,进行过开采,至2001年停采,原来的生产井是在1988年地质普查的基础上建成的,在这十多年的建井过程中从未对井巷工程进行过详细的地质编录和生产地质资料的汇编工作,矿区的资源量未经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的认定,已
8、有的地质资料成果为独立的坐标和独立高程系,不符合现行的行业管理要求,现有的地质资料不能满足45万吨矿井的设计和生产要求。为达到对该煤矿开发的目的,2005年8月新疆拜城天辰矿业有限公司特委托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对该煤矿进行地质普查工作,根据普查地质工作的情况进一步在2006年4月进行地质勘探工作,并且新疆拜城天辰矿业有限公司将新疆拜城县苏航煤矿更名为新疆拜城县苏杭河煤矿。最终提交经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审批的新疆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勘探报告。二、具体任务根据2005年风险勘查的成果及甲、乙双方协商确定的合同要求,结合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对首采、先期开采地段的范围的依据,按煤、泥炭地质
9、勘查规范要求,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本次勘查工作具体要求为:(a)详细查明可采煤层层位及厚度变化,确定可采煤层的连续性,控制先期开采地段内各可采煤层的可采范围;(b)严密控制与先期开采地段或初期采区有关的主要可采煤层露头位置,控制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主要可采煤层的风氧化带界线;(c)详细查明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的煤类、煤质特征及其在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的变化,着重研究与煤的开采、运输、销售以及环境保护等有关的煤质特征和工艺性能,并做出相应评价;(d)通过钻探简易水文观查、专门抽水试验样及井田水文情况调查,详细查明可采煤层顶板以上各含水层以及煤层底板以下的直接含水层的分布、厚度及水文地质特征,估算正常涌水
10、量和最大涌水量;详细查明井采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矿井充水因素,预算先期开采地段涌水量,预测开采过程中发生突水的可能性及地段,评述开采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的可能变化,评价矿井水的利用可能性及途径;(e)通过钻探采取专门样品详细研究先期开采地段和首采区范围内可采煤层顶、底板的工程地质特征、煤层瓦斯、煤的自燃趋势、煤尘爆炸危险性及地温变化等开采技术条件,并做出相应的评价;(f)估算各可采煤层的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资源量。先期开采地段范围内探明的和控制的资源/储量占本地段比例的一般要求60%;其探明的资源/储量占本地段比例的30%,先期开采地段探明和控制的资源量应满足45万吨/年规模矿
11、山持续生产20年以上。(三)勘查周期勘查周期为12个月,2006年10月提交新疆拜城县铁列克矿区苏杭河煤矿勘探报告及相关附表、附图、试验报告等。三、首采区开采范围的确定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8月21日给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对新疆拜城苏杭河煤矿首采区开采范围建议,根据国家标准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及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的要求,结合现场条件,经研究比较确定,井田开发方式为井工,井田开拓方式定暂定为平硐暗斜井,矿井建设规模暂定为45万t/a,首采区暂定为井田内9勘探线和4勘探线之间,深部标
12、高+1850m。四、设计审查情况2005年8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对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提交的新疆拜城县苏航煤矿地质普查设计进行了审查,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该煤矿勘探类型确定为二类二型。设计采用1000米基本勘探线距探求333资源量。在普查地质工作中均按1000米的工程间距布置工作,地表槽探采用500米间距布置。专家提出设计中采样位置不明确,针对该意见对设计进行了修改,在实际工作中按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采集了各类样品。在勘探工作时采用勘探线距500米,探求331资源量,地表500米间距施工浅井及探坑,250米间距施工槽探。五、矿权登记情况新疆拜城天辰矿
13、业有限公司于2005年首次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勘查项目名称为新疆拜城县苏航煤矿地质普查的“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办理勘查证的面积为16.24平方千米,勘查证号6500000510238,有效期2005年8月10日2006年8月10日。2006年对该矿权进行了延续,同样由新疆拜城天辰矿业有限公司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勘查项目名称为新疆拜城县苏杭河煤矿地质勘探的“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办理勘查证的面积为8.76平方千米,勘查证号6500000622958,有效期2006年10月12日2007年8月10日。2007年对该矿权进行了延续,同样由新疆拜城天辰矿业有限公司取得
14、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勘查项目名称为新疆拜城县苏杭河煤矿地质勘探的“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办理勘查证的面积为8.76平方千米,勘查证号6500000734299,有效期2007年9月29日2008年9月29日。区内无其它采矿权设置,不存在与其它矿权的纠纷问题。矿产资源勘查许可证办证范围各拐点坐标见表1-1及示意图所示。办理勘查证拐点坐标 表11拐点编号拐 点 坐 标直角坐标地理坐标XY东经北纬S1466676627557875814200420800S2466679827561665814445420800S3466448427561685814445420645S446644522
15、7557894814200420645第二节 工作区位置、交通一、位置工作区位于拜城县NE20,直线距离约50千米,矿区隶属阿克苏地区拜城县铁列克镇管辖,该煤矿中的台勒曲克河以西为一成矿业的探矿范围,在西面为众维煤矿。众维煤矿距苏杭河煤矿约5000米,东面为拜城县煤炭公司第一煤矿,距离约200米,工作区东西长4千米,南北宽2.2千米,矿区面积8.76Km2,其地理坐标:东经814200814445,北纬420645420800。中心点坐标为东经814315,北纬420700。根据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新疆拜城县苏杭河煤矿首采区开采范围建议,确定首采区为9勘探线至4勘探线之间,开采水
16、平至+1850米。二、交通拜城县属于天山南麓的一个山区县,境内南北两侧为山地,中部为拜城盆地,区内与区外的交通运输均为公路运输,目前已形成了以S307省道为主干道的公路运输网络体系。S307省道向东与G217国道相接,向西与G314国道相接。井田位于S307省道(拜城县)以北50千米处,从拜城县到铁列克镇约45千米为柏油公路面,由铁列克镇至矿区约30千米为碎石路面,距阿克苏市245千米,距库车县城185千米,距南疆铁路库车站195千米,其具体位置(见交通位置图插图11)。勘探区到主要城镇、车站、航空站的路线见表12。勘探区到附近城镇、车站的路线 表12地名路线拜城县苏杭河煤矿矿区铁列克镇拜城县
17、城(公路)库车县城苏杭河煤矿矿区铁列克镇拜城县城库车县城(公路)阿克苏市苏杭河煤矿矿区铁列克镇拜城县城阿克苏市(公路)乌鲁木齐市苏杭河煤矿矿区铁列克镇拜城县城库车县城库尔勒乌鲁木齐市(公路、铁路)第三节 自然经济地理概况一、地形地貌矿区位于天山南麓低山带,地形走向北东南西,呈向南东倾斜的单面山。总体北高南低,沟谷密布。海拔高程20002660米,最大比高近600米,一般比高300米,基岩大面积裸露,属强烈切割的中高山区。地形复杂程度为三类。二、水文矿区沟谷发育,最大河流台勒曲克河位于矿区中部,为常年流水,发源于矿区北部,补给源为高山融雪水,由北向南东流出矿区。后在拜城盆地的南缘汇集到卡普斯浪河
18、,河床坡度为1左右,水流湍急。一般流量为510m3/s,历史上最大流量达20.59m3/s,根据水文部门提供的台勒曲克河河流随季节变化情况(见表13)。该河属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每年3月中旬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水流量逐渐变大,至5、6月达平稳期,6月下旬至8月下旬随着雨季的来临进入洪水期,此时平常流量达610m3/s,910月因无降雨因素影响进入贫水期,流量达4m3/s,12月翌年的2月底为枯水期,水量较小,历史上最小流量仅0.45m3/s。见台勒曲克河补给成份统计表(表14)。拜城县台勒曲克河近几年月平均流量统计表 表13河流名称集水面积(Km2)多年月平均流量(立方米/秒)123
19、456789101112台勒曲克河16550.370.520.670.804.57.769.8013.95.132.080.660.48拜城县台勒曲克河补给成份统计表 表14河流名称发源地补给来源多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亿立方米/年)补给来源占流量的百分比枯水期平均月流量(立方米/秒)台勒曲克河哈雷克套山的南部高山冰雪融水为主3.921.236880.45水质类型为HCO3-SO42-Ca2+Mg2+型水,矿化度0.7g/l,总硬度为16.86德国度,PH值为7.5,水质较好,可以做为煤矿的饮用水水源。其它沟谷因汇水域小,海拔较低,缺乏持续的补给水源,多为季节性水流,河床坡度
20、在5左右,一般流量为00.3m3/s,流量随季节变化影响,时常断流,由北向南以季节水流或潜流汇入台勒曲克河。三、气象该区属寒温带干旱型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气候干燥,降雨稀少,蒸发量大,晴多阴少、日照长,气候变化剧烈,冬、夏两季较长,春、秋较短。冬季寒冷,夏季凉爽,昼夜温差较大,历年平均气温约67。年最高气温为37.4,年最低气温为-32,蒸发量受气温控制,夏秋两季大,冬春两季小。蒸发量最大在58月间,月蒸发量不均一,年平均降水量94.9mm,年平均总蒸发量2125.8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5倍左右。全年日照达1564小时,无霜期为167天,每年的12月到翌年的3月为冰冻期,最大冻土深1
21、米,春季多北风。风向以西北向为主,次为东南向,平均风速1m/s左右。68月间为雨季,有大的暴雨降落,造成山洪爆发。此间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降雪主要在11月初至翌年2月,矿区内无常年积雪。另外灾害性的天气有风灾、冰雹和沙尘暴等。四、地震根据2002年出版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见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插图12)。井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该区属于7度烈度区。井田位于天山活动带附近,地震活动频繁,据自治区地震局资料,本区域为地震多发区的边缘,震中多分布于东经8182,北纬4142,从1947年到1974年共发生MS4.8级以上的中强地震5次,震级(MS)6.257.25
22、度。震中距勘查区80200千米,例如2005年11月14日14时14分,在新疆乌什发生4.0级地震;2005年11月13日22时21分,在新疆新和发生3.5级地震;2005年11月01日23时27分,在新疆轮台发生3.3级地震;2005年10月05日01时13分,在新疆库车发生3.7级地震;2005年10月05日02时47分,在新疆库车发生3.4级地震;2005年10月20日20时51分,在新疆拜城发生4.6级地震;2005年2月15日7时38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6.2级地震,震中位于乌什县城西北45公里处,地震震感范围向东波及到阿克苏地区的拜城,向南波及到喀什地区的巴楚,向北最远波及
23、到距震中300余公里的伊宁市。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勘探区及附近区域地震活动对矿山的开采有一定影响,建议在开采阶段应该加强安全措施,开采时应充分留足保安煤柱。五、经济概况拜城县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农业县,工业以煤炭开采业和煤炭炼焦业为主,全县年产原煤150万吨左右,生产焦炭50万吨左右,县水泥厂生产普通水泥20万吨左右,除此之外全县再无其它上规模工业。全县人口20万左右,以维吾尔族农牧民为主。农业种植的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油料作物有油菜、葵花。全县电力供应依靠位于本县铁列克镇的铁列克火力发电电厂供给。井田内无长住居民,区内无人烟,其附近也人烟稀少,所居住的人口均为维吾
24、尔族农牧民,以农业种植和放牧为生,经济相对落后,生活较为贫穷,日常的生活用品从铁列克镇和拜城县城供给。该煤矿内水源可以自行解决,电源由铁列克火力发电厂供给。第四节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及评价一、矿区以往地质工作评述本次工作重点是矿区内出露的煤层,所以对以往地质工作重点评述与煤矿有关的地质工作,而对其它的地质工作不做叙述(见图13)。1、解放前,已有中外地质学者到过邻区,积累的地质资料对后来的地质勘探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2、19521953年苏联地质探矿部外事局与第十三航空地质调查大队,在库车拜城广大地区进行过120万综合地质调查,指出“沿卡布沙良(即卡普斯朗)及其以东地方,有气煤和气肥煤,这些煤虽
25、不能单独炼焦,但可做为配煤,并能炼出良好的焦炭”著有“东天山南麓库车区19521953年地质综合报告”(共3卷)。此项工作对后来地质工作有一定指导作用。3、1958年,自治区745队在“库车洼地”开展了大规模煤质普查工作,著有库车洼地煤质普查报告,对全区煤层进行了对比和储量估算。对煤质进行了确定,煤层进行了对比。除非可采煤层外,大部分对比正确,该项工作对今后在本区进行煤田地质勘探工作具参考作用。4、19591961年新疆地质局阿克苏地质大队一分队在舒善喀拉苏、米斯布拉克、铁列克等地进行了普查勘探,工作结束编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煤矿舒善喀拉苏勘探区和铁列克勘探区普查勘探中间地质报告。此次地质
26、工作对侏罗系含煤地层作了较详细的划分,了解了矿区最主要的地质构造,初步查明了主要可采煤层层数,厚度和结构的一般情况,对标志层作了一般研究,给煤层对比提供了依据;确定了主要可采煤层的工业牌号。初步提出该区井田勘探时为求得各级储量的勘探线距,此次工作对卡拉苏铁列克河之间的含煤地段煤层、煤质及水文地质概况进行了一般性的了解,为进一步开展煤矿普查勘探工作指出了方向,亦对煤矿开采建设的远景规划和划分井田提供了必要的资料依据。但对本井田范围内仅作了15万煤炭资源调查,未作任何地表和深部探索,为找矿调查阶段。由于该项工作研究程度不够,对本次工作仅具有参考价值。5、1990年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对音西铁热克
27、厄肯沟西3平方千米范围内进行了普查详查勘探工作,提交有新疆拜城县音西铁热克厄肯小煤矿勘探地质报告,提交C+D级储量3201万吨,其工作范围与本矿区相邻,所述的含煤组地层,煤层、煤质等方面的资料均可以对比,对本次工作具有参考价值。6、1993年1994年,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在拜城县音西铁热克厄肯台勒曲克河一带开展了煤矿详查及普查工作,提交有新疆拜城县音西铁热克厄肯台勒曲克煤矿详查地质报告。西部为详查区(与众维煤矿井田范围基本一致),东部为普查区。其东部普查区即为本矿区台勒曲克河以西地段,仅在该区布设了间距1千米的槽探工程以及测制了正规1:10000地形地质图,对区内煤层煤质、厚度变化特征评价
28、不够。7、2001年煤田地质局综合地质勘查队在舒善河梅斯布拉克河之间进行了煤炭资源普查工作,提交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铁列克煤炭资源普查报告。该报告经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于2002年1月在兰州审批通过。报告详细划分了拜城县地区的地层、初步探明其构造、煤层层数、初步探明煤质及储量,其划分的地层层序、时代,本次工作采纳利用。8、本矿区台勒曲克河以东地段2002年前为铁列克镇二工区、第一焦化厂煤矿,曾进行过小规模开采。二、前人开采情况1999年四月乌鲁木齐矿务局科研勘测设计院对拜城县第一焦化厂煤矿三号井编制了开采情况说明,三号井就是现在施工平硐的位置。该井开采至2002年,县上对小煤窑采取了关、转、停
29、措施。经本次工作调查,该平硐施工标高为+2043米,平硐断面为半园拱形,净断面积为6.4平方米。施工长度370米,大部分为裸体巷道,局部木支护,井筒内铺设15Kg/m的钢轨。回风平硐标高为2088米,由东向西沿1煤层布置,长度490米,由西向东采330米。掘进断面面积7.6平方米。本次工作发现该平硐主巷道370米完好,经通风,甲方作为深部施工的依据。13煤层2043水平以上全部采空,采了两个水平。当年年产2万吨左右。开采技术水平较低,常有乱采滥挖不顾矿山服务年限的短期行为。该自建井至今,坑道内未发生过大规模突水现象,仅有滴水或细脉状水涌出,采用小水沟将水引至坑道处,无专门排水设施,且顶底板未发
30、生底鼓及冒顶现象,也未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第五节 本次工作情况一、工作概况2005年3月新疆拜城天辰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办理新疆拜城县苏杭煤矿普查的勘查证资料,我队迅速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前人资料,对已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并在4月30日前编写了该项目的设计书,提交了勘查证资料。2005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对设计进行了审查,2005年8月新疆拜城天辰矿业有限公司取得了新疆拜城县苏杭煤矿普查的探矿权,8月初,项目组进入野外作业区,全面开展野外调查和施工工作。根据野外调查情况9月中旬编制了新疆拜城县苏杭煤矿勘探设计,勘查工作自2005年10月正式开始,本次地质勘查工作
31、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15000地形地质测量,地表按1000米间距进行槽探、浅井揭露,调查前人老硐,同时深部施工钻孔ZK02至2005年12月20日结束野外地质工作,转入室内资料整理,该阶段主要是地质普查工作;第二阶段2006年2月至5月底,主要工作加密地表槽探至250米,施工深部的钻孔及平硐,以达到勘探阶段的地质工作要求。5月底,新疆第八地质大队对项目野外资料作了验收,评为良上级。6月初,项目组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和普查报告的编写,并于2006年8月上旬完成了送审稿的编写。二、完成的实物工作量本项目工作是在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和新疆拜城天辰矿业有限公司大力指导、监督和帮助下及拜城县国土
32、资源局、地方政府、当地人民的有力配合下,经项目组全体人员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完成的。项目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见表15。工作量统计表 表15工种分类项目名称单位计划工作量实际完成工作量地形测量15000地形测量Km21015地质测量12000地层剖面测量m40004960110000地质填图Km21115000地质测量Km21511000勘探线剖面测量m20003880物探电阻率、井温、井斜、视密度m19352117.45水文工程环境地质15000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测量Km21015工程测量工程点测量个60120山地工程探槽(采坑)m310001312浅井m200227.60钻探(0400m)m1
33、5351696.05水文钻孔m400421.40平硐m12501250各类样品煤芯煤样(化学样)件2527煤层煤样(化学样)件1010煤岩煤样件55煤层自燃、爆炸样件1015水质分析样件104瓦斯样件515腐植酸样件10力学试验样件1025筛分、浮沉煤样件12样品总计78113件三、项目人员组成项目人员组建情况:项目负责1人,技术负责1人,地质技术人员6人,测量人员3人,固定民工2人(外聘),临时民工若干(外聘),报告编写人员分工情况:文字部分由万初发、李新卫同志完成。报告附表、附图由周建国、安海涛、郭爱军、陈克远、买买提、凌荣贵、谢晓龙完成。计算机制图由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地调所制图室承担
34、,钻探施工由新疆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第六地质大队钻探公司承担,钻井测井委托陕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一一大队承担。第六节 取得的主要成果1、矿区地质勘探工作自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结束野外地质工作。共完成15000地形地质测量15平方千米、15000水文地质测量15平方千米;15000环境、灾害地质调查15平方千米;12000实测地层剖面3880米;11000勘探线剖面3880米;平硐1250米;钻探2117.45米(5个钻孔);采集各类样品113件。2、对矿区地层进行了较详细的划分;确定了矿区地层划分依据及标志层;掌握了塔里奇克组含煤地层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其内部三段的划分依据和标志层
35、。3、查明了矿区构造形态、评价了矿区构造类型为第二类中等构造类型。4、详细查明了矿区第含煤组煤层数、厚度、可采煤层层数、厚度、煤层间距;煤层对比可靠;特别是主要可采煤层1、13对比准确可靠。5、查明了主要可采煤层的物理性质、煤岩特征、成因类型和变质程度,以及煤的化学性质、工艺性能,确定了煤种及其工业利用方向,可作动力用煤及炼焦配煤。6、查明了可采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查明了煤层中瓦斯含量较低,但仍要加强瓦斯监测;查明了该区煤层为易燃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危险。7、经地质勘查工作,共求得煤炭总资源量:本矿区内探求+1500米至2300米水平以上所有煤层的煤炭(331)+(332)+(333)+
36、风氧化带资源量3610万吨,其中(331)资源量708万吨、(332)资源量603万吨、(333)资源量2106万吨、风氧化带资源量193万吨;(331)+(332)资源量1311万吨。(331)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比例为20%,(331)+(332)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比例为36%。8、首采区暂定为井田内9勘探线和4勘探线之间,深部标高+1850m。在本矿区首采区内所有煤层的煤炭(331)+(332)+(333)+风氧化带资源量1001万吨,其中(331)资源量492吨、(332)资源量172万吨、(333)资源量250万吨、风氧化带资源量87万吨;(331)+(332)资源量664万吨。(33
37、1)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比例为49%,(331)+(332)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比例为66%。首采区资源量占矿区总资源量的比例为28。9、查明了矿区水文地质特征;评价了各可采煤层的顶、底板工程地质特征。综上所述,经本次地质勘查,对煤矿地质研究程度、煤层控制程度、水文地质了解程度、工程地质勘查程度以及提交的资源量都达到了合同书规定的要求,可做为建设年产45万吨矿井的设计依据。第二章 勘探工作方法及其质量评述第一节 勘探工作方法一、勘探手段的选择和使用本次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查明矿区内的煤炭资源量、煤质、构造以及探明与煤矿开采紧密相关的各类开采技术条件。从这一根本目的出发,在充分利用前人所做的大量的地质工
38、作的基础上依据本区地形、地质条件及矿井揭露的实际情况选择勘查手段,具体分析如下:1、地形:本区属中高山区,山高谷深,地形条件比较复杂。矿区中部有北东南西向的台勒曲克河通过,北西南东向的有吐斯盖阿斯嘎、皮加勒克阿斯嘎两条较大的支沟。由阿合组及塔里奇克组底砾岩形成了多处陡壁遍布山梁。煤层大部分分布在山梁地带,此种情况无法全部采用钻探手段按网度进行全面勘探,只能在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段深部用钻孔控制,交通条件差的地段采用平硐的方法进行施工。2、地质条件:矿区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塔里奇克组,含有1、7、11、13、14等五层主采煤层。岩层为一急倾斜的单斜构造,地质条件中等。3、采掘情况:现有的和已报废的矿
39、井对本区的煤层与构造等主要地质情况给予了较好的揭露。分布在矿区中部的一号平硐将主要煤层浅部完全揭露,该区浅部主采煤层、构造等情况已被充分揭露、探明。综合上述,本次勘探工作主要采用15000地形地质测量、槽探、矿井地质测量、钻探、物探、采集煤层样、瓦斯样、煤芯样、岩石力学样、水样等手段,同时充分利用以往地质成果和矿井揭露的地质资料,并加强综合分析研究等方法进行。在各种手段的运用上力争相互配合、合理运用、互相验证,在工程布设方面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即先进行地质修测,再进行矿井地质调查,后钻探的顺序。做到技术合理,经济适用。二、勘探类型的确定矿区内岩层构造为一向南急倾斜的单斜构造。岩层走向110
40、120之间,倾向平均202,变化不大;岩层倾角在5568之间,平均61。该区构造为一较典型的线状构造,类别应划归为中等构造(二类)。勘探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为1、7、11、13和14。对厚度变化情况叙述如下:1煤层地表上出露的最小厚度为1.38米,最大厚度为2.67米,平均煤厚为1.98米,煤层厚度变化系数为15%;深部出露的最小厚度为1.75米,最大厚度为2.85米,平均煤厚为2.34米,煤层厚度变化系数为10%,煤层中偶见透镜状夹矸,煤类单一,煤质无变化,该煤层沿走向、倾向方向厚度及煤质变化不大,由此确定该煤层为稳定煤层。7煤层地表上出露的最小厚度为0.71米,最大厚度为1.05米,平均煤厚为
41、0.91米,煤层厚度变化系数为12%;深部出露的最小厚度为0.77米,最大厚度为1.66米,平均煤厚为1.10米,煤层厚度变化系数为16%,煤层中见有夹矸,煤类单一,煤质变化中等,该煤层沿走向上厚度及煤质变化不大,但在倾向方向上厚度变化大,由此确定该煤层为较稳定煤层。11煤层地表上出露的最小厚度为0.84米,最大厚度为2.31米,平均煤厚为1.58米,煤层厚度变化系数为17%;深部出露的最小厚度为0.74米,最大厚度为2.91米,平均煤厚为1.72米,煤层厚度变化系数为19%,厚度变化较大,煤层中见夹矸,煤类单一,煤质变化中等,该煤层沿走向上、倾向方向上厚度及煤质变化较大,由此确定该煤层为较稳
42、定煤层。13煤层地表上出露的最小厚度为1.46米,最大厚度为3.76米,平均煤厚为2.64米,煤层厚度变化系数为15%;深部出露的最小厚度为0.71米,最大厚度为6.24米,平均煤厚为2.80米,煤层厚度变化系数为13%,厚度变化不大,煤层中见夹矸,煤类单一,煤质变化中等,该煤层沿走向上、倾向方向上厚度及煤质变化较大,由此确定该煤层为较稳定煤层。14煤层地表上出露的最小厚度为1.23米,最大厚度为2.77米,平均煤厚为2.12米,煤层厚度变化系数为12%;深部出露的最小厚度为1.28米,最大厚度为4.89米,平均煤厚为2.55米,煤层厚度变化系数为12%,厚度变化较大,煤层中见夹矸,煤类单一,
43、煤质变化中等,该煤层沿走向上、倾向方向上厚度及煤质变化较大,由此确定该煤层为较稳定煤层。综合考虑上述五层可采煤层出露的厚度变化情况确定该区煤层稳定性应划归为较稳定类(二型)。综上所述,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由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确定本区勘探类型为二类二型。二类二型要求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勘探线距为500米,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勘探线距为1000米,勘探线的布设充分利用前人资料,并考虑了地形的复杂情况,本次工作按勘探线间距为500米布置工程。沿走向上槽探加密至250米间距。第二节 地形测量、地质勘查工程测量及质量评述一、地形测量及质量评述(一)地形测量依据(1)本项目施工计划书及上级批复意见;(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3)15000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1397792;(4)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579193);(5)15000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1399092);(6)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1999);(7)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100191);(8)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9)工程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