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和展望.doc
《世界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和展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和展望.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5 1 卷第 3 期V o l. 51 N o. 3地质论评GEO L O G ICA L R EV IEW20 0 5 年 5 月M ay2 0 0 5世界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和展望赵汀1) , 赵逊2)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037;2) 中国地质科学院, 北京, 100037内容提要: 在 2004 年 6 月在中国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和 2004 年 8 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第32 届国际地质大会, 来自五大洲数十个国家的地质学家和地质公园管理者发言, 展示了各国地质遗产保护现状, 地 质公园建设中地质遗产的科学研究, 公众教育
2、; 保护方法技术; 与文化遗产的关系; 与城市和区域发展规划的关系; 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关系, 地质公园与国家公园的关系; 欧、美及非洲、大洋洲和亚洲各国地质公园发展前景等。 他山 之石, 可以攻玉。 对照各国的近况, 我国在地质遗产的研究和保护方面要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在相关法规建设, 地学 背景研究, 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关键词: 地质公园; 第 32 届国际地质大会; 地质遗迹在 全 球 兴 起 保 护 自 然 文 化 遗 产 ( n a tu ra l an dcu ltu re h e r itage) 的热潮中, 一批地球科学家对地质 遗迹 (geo lo g ica l
3、 h e r itage) 的现状特别关注。要明白地球 4. 6 Ga 的演化历史, 要认识地球众 多演化阶段的环境变迁, 要弄清地球上生命的来源和进化历史, 要探究智能的起源和人类的发展, 包括 要探索宇宙起源的奥秘, 离开了对地质遗迹的解读 都只会是无源之水。上世纪中期以来, 国际地学界对地质遗迹的保 护越来越重视, 其集中体现在 1991 年在法国迪尼召 开 的 讨 论 会 最 后 形 成 的 地 球 记 录 权 利 宣 言( In te rn a t io n a l dec la ra t io n o f th e r igh t s o f th e m em o ry o f
4、th e E a r th )。中国是推进地质遗产保护最好的国家, 特别是以政府的名义, 推进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 以此达成 有效保护地质遗产和地质生态环境, 推动地球科学普及和地球科学研究, 扩大当地居民的就业, 促进地 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4 年 6 月在北京, 由中国国土资源部和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共同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 43 个国家近 500 人参加了大会, 会上宣读了 70余篇论文 (Zh ao e t a l. , 2004)。 两个月后在意大利 佛罗伦萨召开的 32 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对于地质遗产保护、地学旅游发展和地质公园建设在不少学科讨论会和展板讨论上都有涉及。
5、1地质遗产、地质公园、地学旅游已引起地学界普遍关注地质公园成为第 32 届国际地质大会的热门话题。自30 届地质大会以来每届都设有讨论地质遗产保护的专题讨论会, 在北京的 30 届国际地质大会上 就地质公园建立的构想达成了共识, 在里约热内卢的 31 届 地 质 大 会 上 由 联 合 国 教 科 文 组 织(U N E SCO ) 地 学 部 主 任 W . F. E de r 提 出 了 建 立U N E SCO Geop a rk 网络的构想; 2004 年 8 月 20 28日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 32 届国际地质大会上, 共列了有关地质遗迹、地质公园和地学旅游的大会 报告一个, 小
6、组专题讨论6 个, 历时3 个整天, 展版讨论几乎每天都有安排, 共有 165 篇文章参加交流, 其发言人来自五大洲, 层次高, 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 责人, 有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负责人和各国地学方 面有重要影响的学者参加讨论, 每天会场都座无虚席, 发言热烈。 在会后地质考察中, 更显示了意大利 乃至于欧洲各国重视地学旅游, 重视地质遗产保护、重视科学普及, 并把地质公园项目作为地方经济发 展的新的支撑。收稿日期: 2005202203; 改回日期: 2005203216; 责任编辑: 章雨旭。作者简介: 赵汀, 男, 1975 年生。1996 年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 2002 年在中国信息
7、技术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现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研究生。Em a il: zh ao t ing cag s. ne t. cn。通讯作者: 赵逊, 1942 年生。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顾问专家, 国际地质公 园和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会秘书长兼司库;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领导小组成员, 评委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Em a il: Zh ao xun cag s. ne t. cn;H t tp: www. geop a rk. cn。归纳起来, 在北京第一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和佛罗伦萨第 32 届国际地质大会上有关地质遗产保 护, 地质公园发展的内容主要有:1. 1 地质
8、遗产地学背景的研究意大利作为第 32 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东道主, 历 史上属地质灾害多发, 留下遗迹很多的国家, 其研究 工作广泛、深入而且系统, 很多地质学家以他们的研 究成果在会上作了精彩发言, 公元 78 年维苏威火山 喷发造成西南部的庞培城等居民区的大破坏, 仅庞培就有24000 多人罹难。这次大爆发的最初, 以大量 伴随有毒气体的火山灰的喷出开始, 各处房屋顶棚 不堪漂落火山灰堆积的重压而垮塌。 随后是火山渣 碎屑流的喷发形成巨厚堆积, 第二天火山开始喷出 炽热岩浆掩埋了未能远逃的附近居民, 躲藏在各处洞穴或掩蔽地的人畜被最后埋葬。 死亡时痛苦挣扎 的姿态被保存在状态各异的残骸上, 不
9、少已用树脂 石膏复原。特别是原位的树木, 有的已部分或完全炭 化, 也作了详细同位素研究。 不同区域因方向、距离 的不同形成了各异的火山岩剖面, 有精细测年和剖面对比。 靠近那不勒斯海湾是意大利地质灾害重灾区,也是历代地中海沿岸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因地震、 火山喷发、崩塌、泥石流、洪水、海平面上升, 使不少人类聚居点, 建而毁, 毁而再建, 在海岸和B e rezo n ta一带就有极好的地质剖面保存下来, 对于恢复历史 原貌, 描述地质灾害有可靠的实测资料依据。现在不 少保存完好, 研究深入的遗址已成为开展科学普及和 吸 引 旅 游 的 重 要 古 迹 ( 图 版 I 21 6 ) ( F
10、 ran co ,1. 2 地质遗产的调查登记、评价、分类和编图不少与会者对本国或本区地质遗迹的调查、登 录、评价情况作了报告, 这在论文中占有较大比例。 英 国 的 地 质 遗 迹 调 查 工 作 最 为 广 泛 ( 图 版 24 ) ,1981 年起根据“野生生物及乡间法案”(W ild life an dCo u n t ry side A c t 1981 an d A m en dm en t A c t 1985) , 逐步认定3300 余个地质遗产地, 其中2200 个由国家 出资保护, 其余由地方出资、国家资助保护, 注意把 同类遗产联结成网络, 形成科学系统有规模的旅游 景观
11、区, 如湖区 (L ak e d ist r ic t) 就有 200 余个地质遗 迹进入地方旅游景点网络, 这些网络进一步划分为 “N a tu ra l A rea s“的 景 观 单 元, 不 仅 考 虑 地 质、地 貌 因素, 还考虑植被、水系、土壤、人文等。近期以剑桥 大学 P. F r ien d 教授为首的研究组就把英格兰地区 划分为三大景观单元, 进一步调查编图和评价, 为地 学 旅 游 提 供 基 础 资 料。 英 国 有 N SGSD 计 划 ( T h eN a t io n a l Sch em e o f Geo lo g ica l S ite D o cum en
12、 ta t io n ) 统 一 地 质 遗 迹 登 录 办 法, 有 地 球 科 学 保 育 方 略 (E a r th Sc ien ce Co n se rva t io n in G rea t B r ita in A st ra tegy) , 地质遗迹经统一规范后录入数据库; 阿根 廷依据 24、224 号法案, 建立了该国地质遗迹名录; 白俄罗斯建立起 450 处以地质遗迹为重要内容的自 然保护区, 得到国家科学界的普遍认可; 爱沙尼亚以1994 法案为依据开展地质遗迹调查、实施保护、进 行管理; 德国有 Geo top e 和国家地质公园专项 ( 图版 21) ; 拉脱维亚完
13、成 320 处地质遗迹调查; 新西兰更把 3000 余处地质遗迹纳入保护名录; 波兰有地学 多样性计划 (Geo d ive r sity) , 建立地质构造、地貌、土壤、水景及小气候等方面有意义的遗迹点名录以保护区或公园的形式加以保护; 葡萄牙以古生物遗迹 名 录 为 推 动, 设 立 了“自 然 纪 念 地 ”(N a tu ra lM o n um en t ) 计划; 俄罗斯把重要地质遗产以“国家2004, V in cen zo e t a l.2004)。西 西里岛的反射地球物理深剖面研究, 作了 8条地震深反射剖面, 对于研究非洲大陆与欧亚大陆 碰撞带的地壳和上地幔结构, E t
14、en a 火山形成机制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使游览欧洲海拔最高的火山的来访者不仅知其然, 更能知其所以然。 北美的不少旅游热点如科罗拉多大峡谷、猛玛洞、阿切斯等以地学遗产为主景的国家公园, 及其他的地质遗迹 (图版I 27、 22) 科学研究工作深入、广 泛而持续。欧洲地质公园网的艾菲尔火山地质公园, 已因对玛珥湖研究的深入, 而成为全球玛珥湖研究 的中心。 希腊勒斯沃思地质公园硅化木和其原生态环境及形成过程的研究成果已成为一些大学生和科 研 人员了解该区科学内涵的基础。 近期专门划出15000 hm 2 土地, 建研究基地和博物馆, 以便利研究地 质 纪 念 地 ”的 名 义( N a t
15、 io n a l Geo lo g ica lM o n um en t) 加以保护。把遗产分为三类, 绝对保护、部分保护 (有限开放, 针对教学科研) , 向共众普遍开 放 (M iro n en ko , 2004)。以色列、伊朗、约旦等中东国家也开始重视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向公众开放 ( 图版 23)。马亚西亚上世纪 70 年代已着手对少数地质遗 迹 开 展 保 护, 80 年 代 已 列 出 34 个 遗 产 地, 后 又 对L an gk aw i 群岛进行保护开发, 正着手建立地质公园(Kom oo , 2003) ; 西班牙以国家计划推动地质遗迹 调 查 ( 图版I 28) , 1
16、977 年已设立专门工作小组, 对占其国土面积 20% 的可溶岩地区的 10000 余个洞穴工作的持续开展 (Zo u ro s,2001, 2004)。第 3 期赵汀等: 世界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的现状和展望303进行调查, 经专家论证精选了 18 个 ( 其中 9 个超过1000m 深) 计划建立地质公园进行保护; 瑞士也已 对其经过评估的 400 余处地质遗产进行了登记; 意大利对旅游区的地质遗产作了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按岩石类型, 如火山岩、可溶性岩类 ( 灰岩、白云岩、 石膏)、花岗岩及碎屑岩进行地质遗产分类, 对其地 质景观、地质遗迹、旅游条件自然灾害、气候条件、市 场环境和居
17、民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并从科学价值、美 学 价 值、人 文 资 源 和 经 济 环 境 等 作 广 泛 评 价(D o r iano , 2004; 32n d IGC , 2004)。1. 3 地质遗迹保护方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讨论欧美各国对地质遗迹保护和毁损可能性监测技 术是先进的, 德国艾菲尔火山地质公园的矿泉水质 量的监测和保护, 使之知名度高而占有了 50% 的德国市场, 并售往欧洲各国。 意大利在研究文化遗产的恢复和保护时特别注意建筑和雕塑品原材料产地的研究, 修复时采用原 来的石料, 确保恢复工程的质量, 古采石场和采石工 艺技术本身也是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 在旅游设施建设时尽量减
18、少对地质遗迹的破坏, 很多考察路线 就不修汽车路, 只设保持原始风貌的步道, 不搞大兴 土木, 如维苏威火山就只能坐车到半山后, 步行登 山、对火山口的原始状态保存很好。澳大 利 亚 H am e lin 叠 层 石 游 览 区 是 属 鲨 鱼 湾(Sh a rk B ay) , 因叠层石是现存最古老的生命形式之 一, 从 3. 5 Ga 的化石看, 基本上没有变化, 生活在盐度较高的海滩环境, 约 1m 高呈蘑菇状, 世界上现存 的仅两个地方, 参观者在叠层石上踩踏对其生长影响很大, 因这些海滩微生物生长极慢, 一个脚印的自 然恢复需要 100 年, 经研究采取两种方式保护, 修栈道避免脚踩
19、, 但因其为喜光生物, 要让阳光尽可能穿透, 同时为了避免化学物的影响, 木材全用未经化学 处理的; 用现代光电技术制作卡通和影片, 展示叠层 石生长发育历史和如何保护, 以帮助游人了解叠层石的生长情况 (W eave r, 2004)。 瑞士波希米亚公园危石很多, 管理部门对所有危石 都 作 了 1 10001 2000 填 图, 危 石 定 位 清 楚, 危石力学状态和地质条件也明白, 对危石进行长 期监测, 模拟受力状态, 技术人员和公园管理人员共 同研究、讨论治理方案和采取合适技术措施, 很好地的 4 人作了发言, 听众座无虚席, 发言内容集中在对公众开展地球科学知识普及的必要性, 其
20、中包括决 策者和政治家, 只有让大家都明白了我们共同家园 的现状和保护共同家园的紧迫性, 才能使爱护地球的行动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共同努力, 同时有不少 科学家对某些国家高层决策者漠视地球环境的恶化 和对地球知识的欠缺显得无可耐何。 会上作者之一 赵逊利用主持人身份介绍了中国以地质公园为平台 开展地学科普的作法, 立即得到了与会者的回应和认同。B. W . F yfe 教授对近来有关全球变暖的研究 成果作了概括, 有 30 种标志说明地球确实普遍变暖并已在全球不少地区引发自然灾害和对某些物种产 生重大影响, 其结果是触目惊心的。1. 5 地学旅游中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讨论生态旅游、环境友好旅游, 自
21、然旅游或责任旅游 是不少专家推崇和提倡的。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地区的旅游, 分一日、三日、 七日游, 游客主要通过了解沙漠及当地居民生活和特有的文化、认识当地灌木野味和医药, 识别动物踪 迹。但长久野营地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被选建在一 座山坡的背面, 有岩洞提供地下水源, 其围墙和屋顶 都用当地特有的沙漠橡树和刺草, 炊事柴草则从外 地带来, 能源 (照明、冷藏、抽水、供热等) 都用太阳能蓄电池, 生活用水与饮用水分开, 生活垃圾自己带 走, 送交统一销毁, 这就较好地维护了旅游区的原始生态 (W eave r, 2004)。加拿大落基山东坡目前B an ff 和 J a sp e r 之间的A
22、 b rah am 湖岸边有一片小木屋, 是饭店协会命名的 五星级生态小屋, 夏天是徒步旅行基地, 作为越野滑雪和踩雪的休息场所, 小屋主人会提供导游、解说景 点、本区历史、文化、奇闻趣事及自然环境, 历史沿革 等各种信息, 生态小屋的设计理念是减小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和有效利用能源: 小屋有机械化可堆肥厕所系统, 有 4 个分隔间, 容量 28 L , 循环时间 7 天, 化 粪系统 ( 含残羹剩饭) 与堆肥系统相连; 节能设计的特点是双面绝缘墙, 上下两层的悬挂檐, 南侧开大 窗, 带正副换气扇的中央空调系统, 双面采光窗户, 预热交换器等, 造价的30% 花在节能设施上, 节约了 能耗,
23、5 年可收回成本 (王连勇, 2003)。1. 6 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中注重地质遗迹的保护佛罗伦萨规划建立沿河公园, 就是在深入研究 沿A rno 河两岸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和保护的基础上作好两岸开发, 结合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保护, 使世防止了灾害的发生 (Zu zan a,2004)。1. 4地学旅游中的科学普及地质科学与公众教育是以一个专题讨论会进行 组织的, 有包括前地科联主席B. W . F yfe 教授在内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自然遗产的保护紧密结合起来, 把这一文艺复兴的发祥地, 建成既有文化品味又 有科学品位的世界名城 (L eo n a rdo e t a l. , 2004)。西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界 地质 遗迹 保护 地质公园 建设 现状 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0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