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磷矿通风系统改造设计说明书.doc
《XX磷矿通风系统改造设计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磷矿通风系统改造设计说明书.doc(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市XX乡XX磷矿通风系统改造设计说明书院 长: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工程编号:XX省煤炭设计研究院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基本情况2第二章 通风设计4第一节 自然风压计算4第二节 通风系统、总风量及总阻力计算5第三节 通风设备选择12第四节 通风设施、设备16第五节 供电电源、供电负荷17第六节 风井配电18第七节 矿井反风及掘进通风19第八节 通风管理、防止漏风和降低风阻措施19第三章 投资估算及工期20第一节 投资估算20第二节 工期22附图:1、XX市XX乡XX磷矿XX矿段通风系统示意图;2、XX市XX乡XX磷矿XX矿段通风系统示意图;3、XX市XX乡XX磷矿XX矿段通风系统示意图;
2、4、XX市XX乡XX磷矿采掘工程平面图(采用)前 言XX市XX乡XX磷矿为集体企业,矿区资源较丰富,现保有磷矿石资源/储量可供矿山开采约10年。该矿山现同时在XX、XX和XX北端等3处矿段进行开采,总生产规模约为200kt/a,均采用阶梯平硐开拓方式,分段崩落采矿法开采,目前各矿段均采用自然通风。磷矿在生产过程中,井下作业人员需要呼吸新鲜空气;放炮作业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矿井内空气的湿度、温度也会发生变化,这些不利因素对井下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自然通风不能保证井下风流连续、稳定,必须采用机械通风方式不断地向井下供给稳定的足够数量的新鲜空气,保证作业人员正常呼吸,稀释和排
3、出各种有毒有害气体,调节气候条件,确保作业地点良好的空气质量,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产环境,保证矿工安全和健康。根据“川安办2007 42号”文关于印发的通知的要求,XX磷矿特委托我院进行通风系统改造设计。接受委托后,我院派出专业人员到矿现场踏勘并收集设计相关资料,并会同该矿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研讨,于2007年8月完成了该项设计工作。一、设计依据1、委托书;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 GB 16423-2006;4、采矿工程设计手册;5、“川安办2007 42号”文关于印发的通知;6、XX市XX乡XX磷矿提供的相关资料。二、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1、每
4、个独立的系统设置一台独立的主要通风机。有针对性的完善井下通风设施。保证风流稳定、畅通、按需分配。2、充分利用各矿段现有井筒和巷道,因地制宜,尽量减少为通风系统改造服务的新掘井巷工程量,节约通风系统改造投资额;3、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中关于通风方面的规定。三、设计简况本设计的目的是使该矿XX矿段、XX矿段、XX北端矿段由目前的自然通风改为机械通风,形成完善和独立的通风系统。按该矿各矿段目前生产的实际开采状况设计各矿段通风系统,现简要叙述如下:(一)XX矿段(即980系统,包括XX系统和XX南端系统)XX系统:由+980m平硐和+986m平硐进风,+1020m回风平硐回风;XX南端系统:由+
5、980m(XX南端)平硐进风和+1077m平硐进风,+1038m水平回风;(二)XX矿段(XX北端)990m平硐和1020m(XX北端)平硐进风,1068m回风平硐回风;(三)XX矿段(包括1198系统和1250系统):1198系统:+1198m平硐进风,+1260m回风平硐回风;1250系统:+1250m平硐进风,+1320m回风平硐回风。四、存在问题及建议本设计是以目前采掘状况为依据进行设计的,在风量计算、通风设备选型等方面留有富余系数。当开采到矿段后期,因风程太远,风量、风速达不到规定标准时,应重新进行风机选型设计。第一章 基本情况第一节 交通位置及供电情况一、交通位置XX磷矿位于XX省
6、XX市XX乡湔沟村,距汉旺镇14km,距XX市27km,距德阳市60km,有一、二级水泥公路相通,汉旺镇德阳市有德汉铁路与宝成铁路相连,交通较方便(见图1-1-1交通位置图)。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40454,北纬313156。王家坪磷矿1-1-1 交通位置图二、气候区内气温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属暖温带潮湿型气候。年降雨量973.11131.8mm,潮湿系数1.21.3,蒸发量911.21054.3mm,雨季一般在610月之间,多集中于79,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58.883.8%,12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年最高气温30,最低气温-10左右,高山区有短期积雪。三、供电矿井由3回10kV电源线路
7、供电:分别由汉旺35kV变电站和本矿水电站(一级和二级水电站:装机4台、总容量1960kW)经架空线路(LGJ-95/28km)和(LGJ-50/1km)输送供至+980m井(XX)变电所;另增设1回由青明变电所经架空线路(LGJ-35/0.4km)供至+980m井(XX南端)变电所。矿井设四座10/0.4kV变电所:其中现有三座10/0.4kV变电所:1)+980m井(XX)变电所,2)+990m井(XX北)变电所,3)+1250m及+1198m井变电所;另增设+980m(XX南端)变电所。第二节 采掘生产现状及矿段通风存在的主要问题XX磷矿现有三个矿段五套相对独立的生产系统,情况如下:(一
8、)XX矿段(980系统)XX系统:阶梯平硐开拓,现有3个中段在生产,开采+960m中段、+920m中段和+880m中段,有3个采矿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设计生产能力80kt/a;XX南端系统:阶梯平硐开拓,现有2个中段在生产,开采+980m中段和+1038m中段,有2个采矿工作面,1个掘进工作面,设计生产能力40kt/a;(二)XX矿段(XX北端)阶梯平硐开拓,现有2个中段在生产,现开采+990m中段和+1020m中段,有2个采矿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设计生产能力30kt/a;(三)XX矿段1198系统:平硐开拓,现有2个中段在生产,开采+1220m中段和+1240m中段,有3个采矿工作面
9、(另有一个准备工作面),1个掘进工作面,设计生产能力30kt/a;1250系统:平硐开拓,现有1个中段在生产,开采+1250m中段,有1个采矿工作面,设计生产能力20kt/a。由于未形成矿段通风系统,各采矿工作面落矿和巷道掘进均是放炮作业,放炮后,炮烟流向紊乱,久久不能散去,严重污染了生产环境,延误了作业时间,使作业人员身体受到了伤害,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重大隐患。因此,改自然通风为机械通风,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举措。第二章 通风系统设计第一节 自然风压计算XX磷矿现有三个矿段五套相对独立的生产系统,各系统进、回风井口标高情况如下:(一)XX矿段(980系统)1、XX系统:+由980m平
10、硐和+986m平硐进风,+1020m回风平硐回风,井口最大高差40m;2、XX南端系统:+980m(XX南端)平硐进风和+1077m平硐进风,+1038m水平回风,井口最大高差97m。(二)XX矿段(XX北端)+990m平硐和+1020m(XX北端)平硐进风,1068m回风平硐回风,井口最大高差78m。(三)XX矿段:1、1198系统:+1198m平硐进风,+1260m回风平硐回风,井口最大高差62m;2、1250系统:+1250m平硐进风,+1320m回风平硐回风,井口最大高差70m。XX磷矿各系统井口最大高差均低于150m,根据采矿设计手册,本次设计不考虑自然风压的影响。第二节 通风系统、
11、总风量及总阻力计算一、通风系统及通风方式(一)XX矿段(980系统):1、XX系统:根据XX系统开拓布置情况,矿井通风系统为边界式,通风方式为抽出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由于井下无瓦斯等可燃及有毒有害气体,掘进工作面与采矿工作面的风路可以串联。按XX系统目前各生产中段的实际开采状况,由+986m平硐进风,+1020m平硐设为回风平硐。2、XX南端系统:根据XX南端系统开拓布置情况,矿井通风系统为边界式,通风方式为抽出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由于井下无瓦斯等可燃及有毒有害气体,掘进工作面与采矿工作面的风路可以串联。按XX南端系统目前各生产中段的实际开采状况,分别由
12、+980m平硐和+1077m平硐进风,+1038m平硐设为回风平硐。(二)XX矿段(XX北端)根据XX矿段开拓布置情况,该矿段为双中段平硐一翼进风,由1个出风平硐抽出,矿井通风系统为边界式,通风方式为抽出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由于井下无瓦斯等可燃及有毒有害气体,掘进工作面与采矿工作面的风路可以串联。按XX矿段目前各生产中段的实际开采状况,分别由+990m平硐和+1020m平硐进风,+1068m平硐设为回风平硐。(三)XX矿段(包括1198系统和1250系统)1、1198系统:根据XX矿段1198系统开拓布置情况,该系统为一中段平硐一翼进风,由1个出风平硐抽出,矿井通风系统为中
13、央式,通风方式为抽出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由于井下无瓦斯等可燃及有毒有害气体,掘进工作面与采矿工作面的风路可以串联。按1198系统目前各生产中段的实际开采状况,分别由+1198m平硐进风,+1260m平硐设为回风平硐。2、1250系统:根据XX矿段1250系统开拓布置情况,该系统为一中段平硐进风,由1个出风平硐抽出,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式,通风方式为抽出式。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由于井下无瓦斯等可燃及有毒有害气体,掘进工作面与采矿工作面的风路可以串联。按1250系统目前各生产中段的实际开采状况,分别由+1250m平硐进风,+1320m平硐设为回风平硐。二、风井数目
14、、位置、服务范围及服务时间(一)XX矿段(980系统)1、XX系统:XX系统在生产期间均利用+1020m中段平硐做主回风平硐(井口坐标X=3489450,Y=35411937,Z=+1020m),服务年限10年左右。2、XX南端系统:XX南端系统在生产期间均利用+1077m中段平硐做主回风平硐(井口坐标X=3489422,Y=35411479,Z=+1031m),服务年限5年左右。(二)XX矿段(XX北端):XX矿段在生产期间均利用+1068m中段平硐做主回风平硐(井口坐标X=3490009.9,Y=35411615.6,Z=+1068m),服务年限5年左右。(三)XX矿段(包括1198系统和
15、1250系统):1、1198系统:1198系统在生产期间均利用+1260m中段平硐做主回风平硐(井口坐标X=3490770,Y=35412440,Z=+1310m),服务年限6年左右。2、1250系统:1250系统在生产期间均利用+1320m中段平硐做主回风平硐(井口坐标X=3490924,Y=35412821,Z=+1320m),服务年限3年左右。三、各矿段(系统)总风量、总阻力计算依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第6.4.1.5条规定和采矿工程设计手册,各矿段风量计算如下:XX矿段(980系统)A、XX系统:该系统按照3个采矿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80kt/a设计生产
16、能力进行计算。(一)总风量计算1、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需要风量计算Q=4NK式中: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4每人每分钟供风标准,m3/min.人; K风量备用系数,取1.4;Q=4501.4 =280 m3/min =4.7m3/s2、按柴油拖拉机吸入风量计算:Q=qN/60式中:N同时工作系数;q井下柴油机总功率,取12180.735158.76,kW;Q158.760.84/608.5m3/s3、按用风地点实际需风量计算矿井需风量按下式计算:Q矿=K(Q采+Q掘+Q硐+Q其他)(式2-2-1)式中 Q矿矿井需风量总和,m3/min;Q采采矿工作面实际需风量总和,m3/min;Q
17、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总和,m3/min;Q硐独立通风硐室实际需风量总和,m3/min;Q其它其它巷道需风量总和,m3/min;K矿井通风系数,本矿为抽出式,K值取1.2。(1)采矿工作面风量计算矿井共布置3个采矿工作面,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断面为12m2,一个班最多工作人数为20人。 按排尘排炮烟风速计算Q采= VminS=0.25m/s12m2=3.0m3/s式中 Q风量:m3/sVmin最小排尘风速:取Vmin=0.25m/sS采矿工作面平均断面积:m2 按采矿工作面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Q采=4NK=4201.8=144 m3/min=2.4m3/s式中 4每人每分钟供风量;4 m3/s人
18、N采矿工作面最大班人数:20人 K风量备用系数:1.8以上取最大,即:采矿工作面需风量为Q采=3.0 m3/s(2)掘进巷道需风量按排尘排烟风速计算:Q=0.2560S式中:0.25掘进巷道最低风速,m/s;S巷道断面,取4.6;Q=0.25604.669 m3/min1.15m3/s 按局部通风机吸入风量计算:Q=1.2Q吸式中:1.2风量备用系数;Q吸局部通风机最大吸风量,取150;Q=1.2Q吸1.2150180 m3/min3m3/s 按掘进工作面最多人数计算Q掘=4NK=4121.8=86.4 m3/min=1.44 m3/s式中 4每人每分钟供风量:4 m3/s人 N一个掘进工作面
19、最大班人数:8人 K风量备用系数:1.8以上取最大,即:掘进需风量为Q掘进=3.0 m3/s。(3)其他行人、维修巷道用风量。其他行人、维修巷道用风量之和,Q它=3 m3/s。该矿井共3个掘进工作面(其中2个掘进工作面串联通风),3个采矿工作面,需风量应为(按式2-2-1计算):Q矿=(9+33)1.2=18 m3/s根据上述三种方法计算结果,总风量应选最大值。按实际配风情况,将XX系统需风量确定为18m3/s。(二)矿井风量分配XX系统在生产期间,共有3个采矿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其中仅1个掘进工作面独立通风)。由于井下除炸药产生的岩尘和炮烟外,无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所以采矿工作面和巷道配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磷矿 通风 系统 改造 设计 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90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