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碳氧比测井技术在文33块沙二下油藏的应用.doc
《高精度碳氧比测井技术在文33块沙二下油藏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精度碳氧比测井技术在文33块沙二下油藏的应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精度碳氧比测井技术在文33块沙二下油藏的应用摘要: 长期以来对剩余油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动态人员的地质分析和新钻井测井资料的应用,缺乏其它方面监测资料的对比验证,严重影响了油藏开发中后期对剩余油的认识和挖潜,油藏综合治理和整体调整的效果也是逐年变差,油藏开发处于低效状态。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是确定套后剩余油饱和度一种有效的测井方法。对于渗透性较好的储集层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效果尤其明显,特别是观察层内剩余油分布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高精度碳氧比测井技术; 文33块沙二下油藏; 开发中后期高含水; 测井方法文南油田文33块沙二下油藏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南部,是文南地堑的西北部分,西以
2、文东大断层为界,东以文70断层与文72断块区分隔。含油面积*m2,动用石油地质储量1275104t,开发层位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二下亚段,油层埋深25203050m,分s2下13、s2下45、s2下6-8三套层系开发。标定可采储量*104t,标定采收率*%。由于调整治理频繁,且每次调整治理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导致油藏层间和平面矛盾突出,油水关系复杂,不同类型的剩余油分布零散,认识难度逐年增大。曾经进行过普通碳氧比测井、中子寿命、硼中子、氯能谱等技术的应用,但是由于文33沙二下油藏高温、高压、高矿化度的流体性质导致资料的可用度十分差,因此都没有能够推广应用,原有饱和度监测技术无法满足油藏剩余油研究
3、需要,继而引进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是确定套后剩余油饱和度一种有效的测井方法。1 概述文南油田文33块沙二下油藏1982年编制初步开发方案,1983年4月正式投入开发,1984年试注,1985年全面注水,1991年后油藏进入综合治理阶段,油藏先后经历了以下四个开发阶段:产能建设阶段(1983年4月至1985年5月)、高产、稳产阶段(85年6月至89年7月)、产量递减阶段(1989年8月至1995年12月)、综合调整治理阶段(1996年1月至目前)。2 研究内容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是确定套后剩余油饱和度一种有效的测井方法。对于渗透性较好的储集层剩余油饱和度监测效果尤其明显,特
4、别是观察层内剩余油分布有重要意义,由于碳氧比能谱测井反映的是侵入带恢复后地层含油性,因而它直接反映地层可动油变化规律。利用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资料可以对0.8米以上的地层定量解释、可以对0.5米至0.8米的地层半定量解释;可以对孔隙度15以上的地层定量解释、对孔隙度10%-15的地层半定量解释,定量解释的含油饱和度计算误差小于6、半定量解释的含油饱和度计算误差小于12,定量解释的产水率计算误差小于10%、半定量解释的产水率计算误差小于20。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良好的地质应用效果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 高精度碳氧比能谱测井在文33沙二下油藏中的整体应用情况2000年12月,文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精度 测井 技术 33 块沙二下 油藏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9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