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塔河油田区奥陶系油藏第七能建设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塔河油田区奥陶系油藏第七能建设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塔河油田区奥陶系油藏第七能建设环评报告.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EIA国环评证甲字2014-018第4003号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七期产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西北油田分公司二一四年十二月目 录一 工程概况21.1 工程地点及背景21.2 工程基本情况2二 建设工程周围环境现状42.1 建设工程所在地的环境现状4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5三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6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概况63.2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73.3 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83.4 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10四 公众参与194.1 公众参与方法194.2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23五 评价结论25六 联系方式25
2、6.1 建设单位256.2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26一 工程概况1.1 工程地点及背景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位于塔河油田6区的西部,10区及托甫台区的北部,行政区划属库车县境内,坐标范围:东经83208427,北纬41004135。塔河油田12区从2001年开始部署第1口探井S85井,到目前已历经12年。截止2013年02月底,12区奥陶系油藏共有采油井361井次(316V+45C),开发井295井次(274V+21C),探评井66井次(42V+24C),其中完钻井360井次(315V+45C),投产360井次(315V+45C),建产310井次(272V+38C),未建产50井次(43V+7C
3、),正待钻井1井次(1V),(212V+30C)。日液能力7088t/d,日液水平5894t/d,日油能力5819t/d,日油水平5169t/d,平均单井日油水平29.9t/d,综合含水12.31%,累计产油595.06104t,动用地质储量17401104t,采油速度1.09%,采出程度3.42%。1.2 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七期产能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扩建建设性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石油分公司建设规模:本项目部署油井42口,其中7 5/8直下的三级直井37 口,7直下的三级直井2 口,穿盐井1 口,水平井2 口。钻井总进尺26.3万米;单井日产油能力18
4、吨/天,新建产能16.07万吨。扩建各站场阀组;单井出油管线116.58km;掺稀管线97.36km;燃料气管线44.19km;修复单井道路46.2km;以及项目配套的电力、给排水及消防、结构、通信、暖通、自控、机制、防腐、热工等配套工程。工程投资:方案总投资为138444.47万元,新增建设投资为136791.43万元,其中钻井工程投资97557.08万元,采油工程投资20137.50万元,地面工程19096.85万元。本工程新增占地情况详见表1.2-2。表1.2-2 工程占地情况序号工 程 内 容占地面积(hm2)备注永久临时112区新增井场15.1225.9442口,永久占地6060m,
5、临时占地11585m2单井集输管线(出油、掺稀、燃料气)093.26以最长的单井出油管线116.58km计,扰动范围8m3单井道路00修复单井道路46.2km4站场扩建00站场内部扩建,不新增占地合计15.12119.21.2.1 钻采工程根据塔河油田12区奥陶系油藏第七期产能建设方案总体要求,本次方案共部署42口井,其中7 5/8直下的三级直井37 口,7直下的三级直井2 口,穿盐井1 口,水平井2 口。三级(7 5/8直下)直井设计钻探深度为6237m,三级(7直下)直井设计钻探深度为6389m,穿盐直井设计钻探深度为6690m,水平井设计钻探深度为6550.51m。钻井周期平均约为110
6、天,井身结构三开和六开。钻进采用套管、尾管射孔完井。设计钻井总进尺26.33104米。1.2.2 地面工程本工程采用井口站场联合站的三级布站集输工艺流程。单管油气密闭集输进站场计量后,密闭集输进入联合站处理。本项目原油由塔河油田二号和四号联合站处理。1.2.3 辅助工程站内地面管线外防腐采用“无溶剂重防腐环氧涂料+彩钢板”,采用防水复合硅酸盐管壳保温。本项目站外外防腐采用“无溶剂重防腐环氧涂料+黄夹克”,采用聚氨脂泡沫保温层,燃气管线采用环氧涂料(干膜厚度200m)+聚乙烯胶粘带的防腐结构。10区电源及区块10kV配电电网建设较为完善,可以满足用电需求,单井10kV电源均T接自附近已建10kV
7、电网。原有砂石道路经过多年使用,路基局部沉陷较为严重。本次对42口单井钻前道路修复工程。1.2.4 依托工程本项目采出原油主要由塔河二号和四号联合站处理;掺稀用稀油依托塔河一号联合站和塔河三号联合站的混配油。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弃泥浆排入废液池固化填埋处理。运营期产生的井下废水采用专用废液收集罐收集后运至塔河油田2#液废处理场处理。含油污水在二号和四号联合站分离后,通过联合站的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回注地层,含油泥(砂)运至塔河油田污油泥处理站。根据目前依托工程的年处理量,完全可以满足拟建工程的原油、油泥(砂)处理。二 建设工程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工程所在地的环境现状2.1.1 生态环境质
8、量现状根据新疆生态功能区划,项目区属于塔里木盆地暖温荒漠及绿洲农业生态区(IV),塔里木盆地西部、北部荒漠及绿洲农业生态亚区(IV1),塔里木河上中游乔灌草及胡杨林保护生态功能区(59)。塔里木河流域的乔灌草及胡杨林植被是保护绿洲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区域内的油气资源丰富,油田勘探开发工作已开展多年。据现场调查及资料收集,本项目评价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等生态敏感区。整个评价区域以荒漠景观为主,生态系统主要是荒漠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类型为中覆盖度草地。主要植被类型为刚毛柽柳群系和多枝柽柳群系,总盖度为25%左右。评价区野生动物种类及分布均很
9、少,目前油田开发区偶尔可见到塔里木兔的踪迹。生态环境现状总体较差,环境的功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及一定的承受干扰的能力及生态完整性。2.1.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内SO2、NO2、PM10、H2S和非甲烷总烃5项污染物指标均低于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限值。2.1.3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根据监测结果,所有监测指标均可达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中的III类标准,石油类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III类标准。2.1.4 声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状调查结果,项目区范围内居住人群距离井场较远(200m以上)
10、,本项目施工和运营主要影响的人群为油田的工作人员。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声环境质量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的要求,厂界噪声监测中各个监测点的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的要求,声环境质量良好。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本项目的评价范围以油田勘探地面建设范围为准,包括钻探区、输油输气管线、道路及相关站场建设区等,各环境因子的评价范围如下。空气环境评价范围:根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按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不小于5km的原则,评价范围以站场、井场为中心,以5km为边长的区域。地下水环境评
11、价范围:油田开发区域内的地下水。声环境评价范围:井场、站场自厂界外200m范围内;油田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生态环境评价范围:油田开发区域向外扩2km的范围。根据环境风险评价等级,本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是以井场、站场为源点,半径5km的区域,以及管道沿线两侧各500m的范围内。三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概况3.1.1 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本工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是钻井柴油机产生的燃料燃烧烟气、施工作业车辆尾气、施工营地取暖锅炉烟气和炊烟等,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和NOx等。油田开发建设投产后,在正常工况下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加热炉产生生的
12、烟气、油气集输、处理及外输过程中的烃类挥发以及油气处理过程中的硫化氢排放。拟建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1-1。表3.1-1 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时段废气名称消耗量污染物项目烃类CONOxSO2施工期柴油机废气9240t排放量(t)215.412.72580.86.64运营期加热炉燃烧16.9106m3/a排放量(t/a)0.8910.88.960.68管道集输烃类挥发排放量(t/a)70.71/3.1.2 水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本工程的水污染物主要包括钻井废水、井下作业废水、采油废水和生活污水等。其中,施工期废水主要为钻井废水和钻井队的生活污水;生产运营期废水主要包括井下作业废水、含油废水
13、等,闭井期无废水排放。拟建工程废水产生量及污染物产生情况见表3.1-2。表3.1-2 工程废水排放量统计废水名称来源废水产生量去向施工期钻井废水1.3104m3废液池固化填埋生活污水10296m化粪池自然蒸发生产运营期采油废水2.14104m3/a处理后回注井下作业废水8400m3/a运至塔河油田二号液废处理场3.1.3 噪声源及源强分析本项目在施工期的噪声源主要为井场钻机、发电机、泥浆泵和柴油机等,噪声源集中在钻井井场,各噪声源声压级一般在90100dB(A),其中钻井过程产生的噪声最大,可达105 dB(A),经过加隔声罩处理后,可降至8085B(A)。在生产运营期本工程的噪声源主要是连续
14、稳态噪声源和流动噪声源。前者以站场和井场的各类泵机、加热炉等噪声为主,后者主要是机动车辆等造成的噪声。项目区噪声源主要集中在井场及站场,噪声源主要为机泵、分离器、加热炉等。详见表3.1-3。表3.1-3 油田开发的主要噪声源及源强统计表时段地点设备名称噪声值(dB(A))工作情况施工期井场柴油机95105连续钻机98连续柴油发电机8595间歇泥浆机90间歇压裂车100间歇车辆90100间歇运营期站场各类机泵8095连续井场、站场加热炉6075连续3.1.4 固体废物来源及污染特征分析本项目各阶段的主要固体废弃物有:勘探开发期产生的钻井废弃泥浆、岩屑及施工队生活垃圾;生产运营期产生的落地原油和含
15、油污泥。详见表3.1-4。表3.1-4 固体废物排放情况时期污染物种类产生量去向施工期钻井岩屑30282m3置于废液池中,固化填埋废弃钻井泥浆21084m3置于废液池中,固化填埋钻井队生活垃圾71.5t统一运至塔河油田1号固废、液废处理场运营期含油泥砂58.67t/a塔河油田污油泥处理站3.2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项目区地处荒漠,无人群居住地,主要为荒漠生态系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如下:大气环境目标:保护评价区范围内大气环境质量保持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的二级标准;水环境保护目标:防止石油开采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确保地下水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
16、)的III类标准;声环境保护目标:控制工程建设产生的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类标准;生态保护目标:保护评价区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减缓项目实施对土壤的扰动和植被破坏,预防水土流失和沙漠化。保护工程开发影响区域内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和影响工程影响区域的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的三级标准。3.3 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3.3.1 生态影响预测由于油田开发导致区域内植被覆盖度降低,同时人类活动的加剧也降低了自然生物的生存空间,使物种的抗阻能力减弱,从而加剧了区域景观的不稳定性,使油田开发区域连通度增加,破碎度加
17、大,将对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程度影响。塔河油田12区七期项目对区内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土壤、植被、野生动物、生态系统及景观的影响。拟建项目新增永久占地面积15.12hm2,临时占地面积119.2hm2。施工活动和工程占地在井区油气集输范围内并呈点、线状分布,对土壤、植物、野生动物等各生态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对原有景观结构和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程度影响。3.3.2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本项目生产运行期油区内行驶车辆产生的污染物源强较小且污染源流动性较强,项目所处地较为空旷,环境容量较大,加之项目所在地风速较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因此本项目车辆尾气产生的影响较小。(2)钻井作业柴油机烟气
18、排放集中在钻井施工期的短暂时段,而且平均日排放量不大,加之评价区范围内基本无集中固定人群,地域辽阔扩散条件较好。钻井作业柴油机烟气排放及总烃挥发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3)本工程加热炉每年排放SO2 0.68t/a、NO2 8.96t/a、烟尘 2.03t/a、CO 10.8t/a、烃类 0.89t/a。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可以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燃气锅炉时段限值要求。由于本项目加热炉燃料为处理后的天然气干气,且加热炉规模小,因此对项目所在地的空气环境质量影响很小。(4)H2S浓度呈现随距井场距离的增加,浓度值递减的趋势。井厂界H2S的监测浓度可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
19、标准(GB14554-93)新改建项目厂界二级标准限值要求。井场厂界外均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限值要求。(5)项目区非甲烷总烃的无组织排放量较小,均在排放周界外限值4.0mg/m3以下,对空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小。3.3.3 水环境影响分析3.3.3.1 地表水环境影响项目区域内没有常年地表水系,英达力亚河(渭干河汊流)尾泄洪道流经项目区西北部,油区北5km库车河汊流萨依艾肯,均属于季节性河流,根据中国新疆水环境功能区划,萨依艾肯和英达力亚河主要水体功能为灌溉,水质目标为III类。3.3.3.2 地下水环境影响(1)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钻井
20、废水在钻井作业期间排入井场防渗废液池内,固化后填埋处理;生活污水集中在临时生活区的化粪池内进行干化处理后,不外排。本项目施工期正常情况下对项目区范围内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2)本项目运营期产生2.14104m3/a采油废水进入二号、四号联合站的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经处理达标后回注地下。废液作业废水8400m3/a,采用专用废液收集罐收集后运至塔河油田2#液废处理场。3.3.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本项目位于油田生产区,所在地主要为为空旷地带,距离周围居民点较远(1900m),施工期的施工活动为短期行为,噪声影响范围只局限在施工场地周围一定区域,不会产生噪声扰民问题;运营期产生的噪声影响范围有限
21、,根据监测数据生产油井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不会产生扰民现象。3.3.5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及措施钻井废弃泥浆、岩屑存放在井场防渗废泥浆池内,钻井结束后直接进行固化填埋处理,处理后平整井场,恢复自然原貌。各填埋处理设施均进行防渗处理,可以有效防止对地下水和周边土壤环境的污染。因此,可有效地防止钻井废弃泥浆和岩屑对环境的影响;钻井期施工队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统一运至塔河油田1#固废、液废处理场处理。本项目产生的含油污泥集中收集后运至塔河油田污油泥处理站。因此,本项目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固体废物均可以得到有效的处理,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可以接受。3.4 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 3.4.1
2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3.4.1.1开发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1)钻井过程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钻井期大气污染主要为钻井场柴油机燃油产生的废气,可以通过采用高质量设备,减少污染物影响。 钻井期间定期对柴油机、柴油发电机等设备进行维护,并且采用高品质的柴油、添加柴油助燃剂等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降低柴油燃烧污染物的排放,减轻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使其污染物达标排放。 钻进中发现地层有可燃或有害气体, 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井涌井喷,并把可能产生的气体引入燃烧装置烧掉。 若钻遇硫化氢,硫化氢安全与防护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与规定执行。 井场内严禁燃烧可能产生严重烟雾或刺鼻臭味的材料。 井场应采用密闭下料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塔河 油田 区奥陶系 油藏 第七 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9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