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整理.doc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整理.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油气田开发地质习题填空题:1石油和天然气是储藏在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2在岩石中(相对富集)、(有开采价值)的(油气)常称为(油气藏)。6从油田地下开采出来的石油,在(加工提炼)之前称为(原油)。8石油主要是由(碳)、(氢)及少量硫、氮、氧等元素组成。 10石油中的主要元素结合成不同的化合物存在于石油中,其中以(碳氢化合物)为主。11石油没有固定的(化学成分),因而决定了它没有固定的(物理常数)13将液体石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14自然界一切(天然 )因素形成的气体,都可称为(天然气)。 16天然气是由多种气态物质组成的(混合物)。17大多数油田气和气田气的主要
2、组成成分是( 烃类)气体,尤其(甲烷)占很大比例,一般在(8090)以上。 20.混合物的临界温度等于组成混合物的各成分的(体积百分数)分别乘其临界温度(绝对)乘积之和.21.将汽液化是所需施加的压力称为该气体的(饱和蒸汽压力)。22蒸汽压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3当温度一定时每增加一个大气压溶解在单位体积石油中的气量称为 (溶解系数).24.在一定条件下气体在单位体积石油(或水)中的溶解量称为(溶解度)。 25.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石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26碳数越小的烃类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 27影响天然气溶解度的因素中以(压力 )、(温度)和(水的矿化度)的影响最明显。
3、30.油气成因基本上可归纳为无机生成和(有机生成)两大学派。31随着水的矿化度增加,气体的溶解度则(下降)。 32油田水在广义上是指油气田区域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33油层水中最有意义的有机组分是(烃类)、(酚)和(有机酸)。 36(苏林)分类是根据大陆水和海水化学成分特性,把天然水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当量数比例作为水的分类基础,用以判断水的生成环境是大陆的还是属于海洋的。 37总结油、气田的分布规律发现,99以上的油、气田都分布在(沉积岩)中。 38在化学成分上,石油和沉积岩中(有机)物质的组成相似。 39从各种有机质到石油烃类的转化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可能有(细菌)、(温度
4、)、(压力)、(催化剂)等。43按岩性,生油层可分为(泥质)生油岩和(碳酸盐岩)生油岩。 45热变质指数(TAI)通常分为( 5 )级。 46沉积物中有机质向石油转化比不可少的条件是(还原环境)。 47储集层具备的两个基本特性是(孔隙性 )和(渗透性)。 49(孔隙性)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储集层储存油气的数量。 50(渗透性 )的好坏控制了储集层内所含油气的产能。 51已经开采的含油气层称为(生产层)。 52储集岩的(总孔隙度)越大,说明岩石中孔隙空间越大。 53根椐岩石中孔隙性的大小及其对流体作用的不同,可将孔隙划分为( 三 )种类型。 54根椐岩石中孔隙性的(大小 )及其对(流体)作用的不同,
5、可将孔隙划分为三种类型。 57对于碎屑岩储层一般是(有效孔隙度)越大,(渗透率)越高,渗透率随着有效孔隙度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增加。 59(碎屑颗粒)是组成碎屑岩的主要成分。60在一般情况下,颗粒的分选程度(越好 ),孔隙度和渗透率也(越大)。 62碎屑岩储集层的形成和分布,严(古沉积)条件及(古构造)条件的控制。 64根据碳酸盐岩的孔隙形成时期与成岩作用之间的关系,可将其划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大类。 66自然界中,任何(盖层)对气态和液态烃类都只有相对的隔绝性。67油、气在(地壳的)任何流动,都称为油、气运移。 68油气藏与一般固体矿藏明显的不同就是其分布不在它的(原生之地)。6
6、9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称为渗滤。 70(渗滤)是油、气在地下运移的主要方式。 71地层中流体(水或油、气)在储集层中的流动,服从(达西直线渗滤)定律。72. 由于(浓度)差的存在,使流体产生扩散。 73.地静压力随上覆地层的增厚而(增大)74油、气的初次运移是指在(生油)层中生成的油、气向附近储集层中的运移.75实践证明,地下油、气总是企图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 76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 )、(运移)和(聚集)是油、气藏形成过程中密切联系的三个阶段。 79在圈闭中油、气、水是按(密度)大小呈有规律分布的。 80圈闭有效(容积)越大,储集油、气的数量越多。 81构造运动使地层发生变形或变
7、位所形成的圈闭称为(构造圈闭)。82日产原油量为(大于100t)的油气藏称为高产油气藏。 83日产原油量为( 10100t )的油气藏称为中产油气藏。 84日产原油量为(小于10t )的油气藏称为低产油气藏。 85在油气源充足的条件下,(圈闭)是形成油气藏的必要条件。86生储盖组合的类型有(正常式(即旋回式)、(侧变式)、(顶生式)、和(自生自储自盖式)等四种类型。 90充足的(油气来源)是形成储量丰富的油、气藏的重要前提。 91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地壳运动)为油气藏的形成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92圈闭由(储集层)、(盖层)和(遮挡物)三部分组成。 95作用于油层中流体的压力称为(油层压力
8、)。 96实测地层压力与同一地层深度的静水压力的比值称为(压力系数)。 97当实测地层压力高于静水柱压力是称(异常高压)。 98当实测地层压力低于静水柱压力是称(异常低压)。 99地层压力随深度的增加率称为(压力梯度)。 100由于水位面倾斜引起地层水流动而产生的压力称为(动水压力)。 101油气层开发之前所具有的地层压力称为(原始油层压力)。102将地层压力折算到某一基面上的压力称为(折算压力)。 103深度每增加100米,地温升高的度数称为(地温梯度 )。 104地温每升高1时所加深的深度称为(地温级度)。 105油气聚集单元与盆地构造单元中,含油气盆地对应着(沉积盆地)。 106油气聚集
9、单元之中最基本单元是(油气藏)。 107盆地构造单元中最基本的构造单元是(圈闭)。 108现阶段油气田钻井主要分为(参数井)、(探井)和(生产井)三种。111区域勘探主要分为(普查)和(详查)两个阶段。 114整个油气田勘探过程中可以划分为(区域勘探)阶段和(工业勘探)阶段。116油气藏只是地壳中油、气聚集的(最小)单元。 117油气田地质研究工作的基础资料来源于各种类型的(钻井 )。 118钻井过程中取得地质资料的工作叫(录井)。 119钻井时用专门的(取心钻头),从井内钻取的圆柱状岩石样品称为(岩心)121岩屑自井底到井口所需要的时间叫(迟到时间)。 122岩心的实际长度与钻井进尺长度的比
10、值称为(岩心收获率)。 123岩心的含油面积在1025之间时称为(油斑 )。 124岩心的含油面积在2550之间时称为(油浸 )。 125岩心的含油面积在5075之间时称为(含油)。 126岩心的含油面积大于75 时称为(油砂 )。 127人们常将(钻井液)称为钻井工艺的血液。 128油层对比是以油层为研究对象,(含油层系)内部进行的分层对比工作。129油层对比首先是(标准层)的对比。 名词解释:石油:石油是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可燃有机矿产。油质:即石油中溶于石油醚而不被硅胶吸附的物质。沥青质: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沥青质为黑色脆性的固体粉末。碳质:为石油中的非碳氢化合物,不溶于有机
11、溶剂,又叫残碳。石油的荧光性:即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荧光性的性质。临界温度:即单组份气体在高于某一特定温度时,不管加多大的压力都不能使该气体转化为液体的特定温度。凝固点:即将液体石油冷却到失去流动性时的温度称凝固点。油田气:系指与石油共存的天然气。溶解系数:当温度一定时每增加一个大气压溶解在单位体积石油中的气量称为溶解系数。油田水(广义):是指油气田区域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油田水(狭义):指油田范围内储集有油气的地层中的地下水。气田气:不与油藏伴生的单一天然气聚集中的气体。干酪根:又称生油母质,是沉积岩中缩聚程度较高、分子量较大、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聚合物。生油门限温度:干酪根
12、开始热解成为大量石油烃类的温度,也称成熟温度.氯仿沥青“A”:用氯仿当溶剂,从岩石中抽提出来的有机物的含量。生油气岩: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岩层。有机质转化指标:在有机质已经成熟的生油、气岩中,衡量有机质转化成烃类的数量指标。储集层: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含油气层:如果储集层中含有了油气,则可将该储集层称为含油气层。总孔隙度:通常把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称为该岩样的总孔隙度(率)或称为绝对孔隙度(率)。有效孔隙度(率):是指那些互相连通的,而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岩石的渗透性:是指在一定压力差下,岩石能使流体通
13、过的能力。有效渗透率:为了与岩石的绝对渗透率相区别,在多相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每种相流体的渗透率称为有效率或相渗透率。孔隙结构特征:指孔隙的大小及形状,孔隙间的连通情况,较大孔隙的分布及数目,以及孔隙与喉道间的配置关系,即孔隙喉道的宽窄,连通某一孔隙的喉道多少等。孔隙喉道:即颗粒之间的狭窄通道。孔喉比:指孔隙大小与喉道大小的比值。盖层:是指位于储集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使其中的油、气免于向上逸散的保护层。排替压力:是指某一岩样中的润湿相流体,被非润湿相流体开始排替所需的最低压力。油气运移:即油气在地壳内的任何移动。渗滤:流体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动。地静压力:即由上覆沉积物的重量所造成的负荷。毛细管
14、力:即在毛细管内,使液面上升(或下降)的作用力。油气初次运移:即在生油层中生成的油、气向附近的储集层中的运移。油气的二次运移:即油、气从生油层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扩散:物质的分子运动,使其在各个方向上的浓度都趋于平衡的现象。圈闭:能阻止油、气继续运移,并使油、气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的地质场所。溢出点:流体充满圈闭后开始溢出的位置。闭合高度:圈闭中储集层的最高点与溢出点间的高差。闭合面积: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所圈闭的面积。储集层的有效厚度:储集层中具有工业性产油能力的那一部分厚度。油、气藏:是指油、气在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基本聚集。含油面积:含油边缘所圈定的面积。有效圈闭:是指那
15、些形成时间早于或同时与油气运移时间的、位于油源区相对较近的和水动力冲刷影响不大的圈闭。含油边缘:是指油水接触面与含油层顶面的交线。含水:边缘:是指油水接触面与含油层底面的交线。地层压力:作用于地层所含流体的压力。原始油层压力:油气田未投入开发之前油层内流体所承受的压力。压力系数:指实测的地层压力与按同一地层深度计算的静水压力的比值。动水压力:也叫水动力。当同一储集层中具有不同海拔高度的供水区和泄水区时,由于水位面倾斜引起地层水流动而产生的压力。异常压力:当地层压力与该点处静水压力值不相等时称为异常压力。折算压力:就是为了消除构造因素的影响和正确判断地下流体的流动方向,把所测得的油层真实压力折算
16、到某一基准面上的压力。地温梯度:在地表上层以下,深度没增加100m,地温升高的系数,称为地温梯度地温级度:是指地温每升高1时,所加深的深度。采油温度:即在采油过程中所测得的井底油层温度。油气田:是指受同一局部构造面积内控制的油、气藏的总合。录井:钻井过程中取得地质资料的工作叫录井。岩心收获率:指一次钻井取出岩心的长度与进尺长度之比。岩屑录井:钻井中地质人员按照一定的取样深度间距。在井口捞取岩屑,通过系统分析整理获取地质资料的工作。油层对比:以油层为研究对象,在含油层内部进行的分层对比工作。标准层:指油层剖面上岩性稳定、厚度不大、特征明显、分布面积较广的岩层岩屑迟到现象:由于岩屑自井底到井口需要
17、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钻头继续钻进,造成每次捞到的岩屑不代表捞屑时的井底深度,这种现象叫岩屑迟到现象。参数井:在区域勘探阶段,为了获取区域地层剖面、岩性特征、生、储、盖层以及各种参数资料,而较大深度的井称为参数井。探井:在工业勘探阶段,为了寻找油、气田和查明油、气田所钻的井称为探井。生产井:在油、气田开发阶段,为了采油或注水所钻的井称为生产井。单选题:1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按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下面哪一种不属于这三类:(B) 2下面哪一种物质不属于石油的组分:D 3油田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是:(A) 4下面哪一种物质是沉积岩中缩聚程度较高、分子量较大、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聚合物
18、:(A)5请问碎屑岩的四种胶结类型中哪一种胶结类型的储集性最佳:(C) 6.碳酸盐岩的裂缝中最广泛发育的是: B7下列碳酸岩盐的脆性最大的是:(A)8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水的矿化度有密切的联系,随着水的矿化度的增加,气体的溶解度则:(A)9在高压的情况下,天然气的粘度随压力的增加而:(B)10在高压的情况下,天然气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A)11在高压的情况下,天然气的粘度随分子量的增大而:(B)12成熟带的镜质体反射率为:(B)13. 未成熟带的镜质体反射率为:(A)14过成熟带的镜质体反射率为:(C)15孔喉比的比值越高,渗透能力:(A)16下列碳酸岩盐的原生孔隙中,哪一个不是生物孔隙:
19、(A)17.常与碎屑岩储集层并存的盖层是:(B)18在岩层中油气运移以渗滤方式表现出来,其原因是由于存在:(D)19在岩层中油气运移以扩散方式表现出来,其原因是由于存在:(A)20地静压力随上覆地层的曾厚而:(B)21地下水从A处流向B处,其产生的大小与A和B之间的高差成:(A)22地下水从A处流向B处,其产生的大小与A和B之间的距离成(B)23.毛细管力的大小与油水界面张力成:(A)24毛细管力的大小与孔隙半径成:(B)25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时期是沉积物成岩过程的:(B)26以下哪一个不是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C)27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除了浮力还包括:(C)28下面哪一种类型的生储盖
20、组合最有利:(A)29下面哪一种作用不是引起油气藏破坏的作用:(D)30断层对油气藏的形成除了具有封闭作用,还有(C) 31下面哪一个不属于岩性油气藏:(D) 32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一级构造:(A)33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二级构造:(B)34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三级构造:(B)35可以反映构造倾角的矢量是:(A)36可以显示断层、河道、沙坝、不整合特征的矢量是:(B)37可以显示断层、不整合、大型交错层理、前沉积特征的矢量的是:(C)38碎屑岩油层对比的依据除了标准层还包括:(A)39.下面哪一级的旋回又叫“砂岩组”:(C)40海洋环境中水的主要类型是:(C)41地壳内部深层环境中水的主要类型是:(D)
21、42根据苏林天然水成因分类,当(Na+-Cl-)/SO42- 小于1时,其水的类型为:(A) 43根据苏林天然水成因分类,当(Na+-Cl-)/SO42- 大于1时,其水的类型为:(B)44.根据苏林天然水成因分类,当 (Cl-Na+)/ Mg2+小于1时,其水的类型为:(C)45根据苏林天然水成因分类,当(Cl- Na+)/ Mg2+大于1时,其水的类型为:(D)46形成油、气的主要组分是:(A)47下列哪一种矿物不是碎屑岩颗粒中最常见的矿物:(D)48下列哪一种储集层既可作为油气储集空间,也可成为渗滤通道:(C )49下列哪一种储集层易形成洞穴发育的溶蚀带:(B)50岩样中的润湿相流体被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气田 开发 地质 基础 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8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