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20万吨石脑油吸附联合装置环境影响报告书(调整报告) 1.doc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20万吨石脑油吸附联合装置环境影响报告书(调整报告)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20万吨石脑油吸附联合装置环境影响报告书(调整报告) 1.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石脑油吸附分离联合装置环境影响报告书(调整报告)(简本)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二零一二年七月项目委托单位: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项目承担单位: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证书号:国环评证甲字第1907号院 长:冯效毅 研究员级高工责任副院长:朱忠湛 高级工程师总 工程 师:卢宁川 研究员级高工项目主持人:编制人员:序号姓 名岗位证书号编写章节(或职责)签名1国延恒HA1907004号1-3、11-12、162冯效毅A19070002号4-63薛琼A19070058号13-154毕爱民A19070032号7-105国延恒HA1907004号审核
2、6朱小曼A19070030号审核7朱忠湛A19070005号审定批 准:冯效毅 岗位证书号A19070002目 录1建设项目概况31.1任务由来31.2项目特点41.3主要环境问题41.4环境保护敏感目标51.5建设项目概况61.6建设项目工艺流程说明81.7项目与区域总体规划、环保规划相符性102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122.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22.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22.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22.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2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3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33.2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134环境保护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184.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分析184.2废水防
3、治措施分析184.3噪声防治措施分析194.4固废防治措施分析194.5土壤和地下水防治措施分析204.6排污口规范化设置204.7“以新带老”措施分析204.8环保措施投资215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225.1总量控制因子225.2扬子石化已建、在建工程污染物排放总量226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236.1污染源监测236.2环境质量监测246.3本工程环境监测机构设置246.4本工程监测仪器、人员、费用246.5环境管理体系247公众参与267.1公众参与的方式、调查内容和对象267.2调查结果268环境影响评价总结论299联系方式29 1 建设项目概况1.1 任务由来“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
4、”一直是炼油化工企业进行原料优化、结构调整、降耗增效所遵循的重要基本原则。随着世界油价的不断上扬,炼油化工企业原料成本不断增加,有效进行资源优化,提高装置收率降低加工成本是企业对原料成本增加、保持增效、保持抗风险能力所应采取的必要措施。扬子石化公司是我国大型的炼化一体石油化工企业,目前已具备800万吨/年的原油加工能力、65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和140万吨/年芳烃生产能力,三大生产装置之间最大距离不超2公里。扬子石化公司目前正在实施油品质量升级及原油劣质化改造,改造后扬子石化原油综合加工能力扩大至1250万吨/年。石脑油吸附装置建设可将炼油、乙烯和芳烃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炼油、化工原料的优化
5、配置,使“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物料优化成为可能。石脑油吸附装置在炼化一体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其连接的枢纽,在实现炼化一体化中将起到重要作用。2005年10月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与美国UOP公司签属了石脑油吸附分离的工业化协作开发协议,拟在扬子石化公司建设120万吨/年石脑油吸附分离装置(包括70万吨/年预处理部分和120万吨/年吸附分离部分),中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20万吨/年石脑油吸附分离装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08年3月获得南京市环保局的批复(苏环建200826号),目前处于基础设计阶段。本项目原设计预处理规模为70万吨/年,再通过对芳烃厂重整车间的预处理增加扩
6、能50万吨/年的能力进行累加,达到与120万吨石脑油吸附分离装置匹配的目的。在后期设计过程中,发现由于新建装置的地块距离扬子石化芳烃厂距离较远,沿路无管廊架等辅助设施,若依托原重整装置则还需铺设管廊架,花费巨大,本着节省开支的目的,决定对此项目进行变更,将原计划在芳烃厂重整装置内的50万吨/年扩能改造取消,直接将在新建项目中建设。为了更好将原料分离,确保后期吸附分离更加彻底,决定将70万吨/年预处理能力扩能为130万吨/年。建设单位向南京市环保局汇报了本次调整的主要内容,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和环保部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治
7、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于2012年2月委托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负责本次调整后的环评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在收集、补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扬子石化公司120万吨/年石脑油吸附分离联合装置环境影响报告书(调整报告)”,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 项目特点本项目是“120万吨/年石脑油吸附分离联合装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调整报告,本项目所属行业为石油化工,调整后本项目投资总额为38246万元,其中环保投资608万元,占总投资的1.48%;不增加职工人数,年工作时间8000h。1.3 主要环境问题针对本项目的工程特
8、点和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本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建设项目有组织排放废气来源于加热炉排放废气系燃烧烟气,废气中主要污染物;建设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来自生产过程,污染物为非甲烷总烃和硫化氢。建设项目废水主要为含油污水和含硫污水:含油污水来自预加氢原料缓冲罐切水和吸附装置回流罐水包切水,含硫污水来自预加氢分离罐排水。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废预加氢催化剂、废脱氯剂、废吸附剂和废解吸剂。建设项目主要噪声源为加热炉、循环氢压缩机等,噪声声级在85-95dB(A)。1.4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建设项目500米范围内无居住区等环境保护目标,主要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见表1.1-1,建设项目500米范围环境概况
9、见图1.1-1。表1.1-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类别环境保护目标方位最近距离(km)规模环境功能区划空气环境长芦街道E22.0万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龙池街道NW-NE1.86.0万人山畔街道(含扬子生活区)SW3.05.9万人葛塘街道NW3.05.3万人声环境厂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类水环境龙潭饮用水源保护区排口下游南岸15.740万t/d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标准八卦洲上坝饮用水源保护区上游11.745万t/d(取水)六合兴隆洲重要湿地下游14/市级生态保护区1.5 建设项目概况1.5.1 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地点及投资总额项目名称: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20万
10、吨/年石脑油吸附联合装置(以下简称本项目);建设单位: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行业类别:C2614有机化学原料制造;项目性质:新建;占地面积:本项目占地面积20500m2。建设地点:本项目原方案建设地点位于扬子石化公司装置界区和配套工程界区内,本项目调整后建设地点不变。投资总额:本项目调整后的总投资由29903万元增至38246万元,环保投资由250万元增至608万元,环保投资占建设投资的比例由0.84%调整至1.59 %。;职工人数:本项目不新增人员。工作制度:年工作8000小时。1.5.2 建设项目规模、产品方案和建设内容生产规模:(1)原料预处理设计规模:本项目原方案新建预加氢规模
11、70 万吨/年,调整后新建预加氢规模130万吨/年。(2)石脑油吸附分离设计规模:原方案120万吨/年(按处理精制石脑油计),调整后规模不变。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详见表1.1-2,建设项目调整前后公用工程消耗详见表1.1-3。 表1.1-2产品方案序号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万吨/年)去向原方案调整后1抽出液正构烃32.935.82乙烯装置2抽余液异构烃84.2984.18连续重整3轻石脑油S1ppm-17.14罐区4重质馏分S1ppm-1.72罐区5含硫燃料气S:3.06%0.222.51出装置去干气脱硫装置脱硫后进燃料气管网表1.1-3 本项目调整前后公用工程消耗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调整前调整后1
12、新鲜水t/h5.099.14循环水补水2除盐水t/h1.231.43间断折连续3循环水t/h254.545740.8Mpa(g)蒸汽t/h0.30.3主要用于设备伴热5非净化风Nm3/h-一次最大10006净化风Nm3/h10001000-7电Kw272034698氮气Nm3/h100010009燃料气t/h3.984.201.6 建设项目工艺流程说明本装置包括原料预处理和石脑油吸附分离(MaxEne)两部分,其中原料预处理采用先加氢后汽提的流程,石脑油吸附分离采用美国UOP公司的MaxEne专利技术。本项目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科技部与美国UOP公司合作开发项目,采用美国UOP公司的专利技术
13、,在扬子公司建设的是第一套工业化生产装置。考虑到原料中可能带入的C11以上的重组分对吸附分离效果以及解吸剂消耗增加的影响,本项目调整后方案增加设置了脱轻脱重塔。本装置包括原料预处理、脱轻脱重塔和石脑油吸附分离(MaxEne)两部分。常减装置和轻烃回收装置来的混合直馏石脑油送至预加氢,再经脱轻脱重塔脱除重质馏份,精制后的石脑油送至MaxEne,分离出正构烷烃。正构烷烃送至乙烯装置,作为裂解原料,抽余液送至重整,作为重整原料。总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1.1-2。正构烷烃富液送乙烯来自炼厂石脑油脱轻脱重塔汽提旋转进料器吸附解吸分离抽出液塔抽余液塔送重整图1.1-2 石脑油吸附分离联合装置总流程示意图(调
14、整后)加氢预处理氯:调整增加1.7 项目与区域总体规划、环保规划相符性(1)与相关规划相容性本工程位于扬子公司厂区内。南京市沿江地区的产业结构以电子、汽车、石化、钢铁、电力为主,沿江地区以形成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车辆制造为支柱,是我国传统的工业基地之一。扬子公司位于南京六合区大厂镇,该区域为江苏省和南京市已建和规划发展的石化化工钢铁电力联合基地。南京市化学工业园区分长芦片和玉带处两部分,扬子公司位于该化工园长芦片区域内。南京市化学工业园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石油化工及其产品的深加工、精细化工项目为主要内容,重点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化工、基础有机化工原料、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生命医药和新型化工材料
15、六大领域。因此本工程的建设与南京市经济发展规划和南京市沿江开发总体规划是相容的。(2)总平面布置本工程废水处理和排放依托扬子公司现有的污水处理场和污水排放口,地理位置处于南京主城和扬子公司取水水源地下游,有利于用水安全,不会对城市用水构成危害,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本江段水质目标为II类,根据现状调查水质监测结果,各监测断面水质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或优于II类水质标准,本工程生产废水经二级处理达到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中一级标准后排放,对长江水体影响有限。南京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季以东东北风出现频率最大,夏季以东东南风最多,秋冬季以东东北到北东北
16、范围内的风最多。全年最多风向为东东北风和东东南风,次多风为东北风和东风。本工程环境影响大气重点保护目标为扬子生活区(西南3Km)和长芦镇居民(东2.0Km),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表明环境护目标受影响较小。本工程产生的“三废”均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在满足总量指标范围内,周围环境可维持目前的环境质量水平,本工程在扬子公司规划用地上建设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有关规范和标准,平面布置从环保角度来看是合理的。因此,本项目实施后与所在地的规划相容,厂址可行。2 建设项目周边环境现状2.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常规污染物中SO2、NO2和特征污染物硫化氢、非甲烷总烃各测点的I值均小于1
17、。常规污染物中PM10的I值都大于1,PM10为评价区主要污染物,PM10超标原因比较复杂,主要与区域内的工程施工、地面扬尘、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人类活动以及高背景浓度有关。大气监测点监测因子常规污染物SO2、NO2和特征污染物硫化氢、非甲烷总烃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及相关标准。2.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长江评价江段各断面每个测点的PH、COD、DO、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Pij标准指数均小于1,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类标准要求。2.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监测期间各厂界昼、夜声级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18、(GB3096-2008)3类标准要求,所在地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2.4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项目监测点位各项监测因子除亚硝酸盐氮外均可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水质要求。据区域资料分析,该区地下水中亚硝酸盐氮受原生环境影响,本底含量普遍较高。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建设期间,各项施工活动、物料运输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废气、粉尘、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并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影响,其中以施工噪声和粉尘污染影响较为突出。3.2 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3.2.1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对项目污染源采用估算模式的计算得出:本项目污染物最大占标率:二氧化硫为0.8
19、5%,氮氧化物为7.64%,烟尘为1.66%,非甲烷总烃为6.26%,硫化氢为4.0%。本项目厂界无组织排放已实现环境质量达标。上述结果表明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废气净化装置若能正常运行,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地区空气质量影响不明显,不会造成这些区域空气环境功能的改变。本项目不需设大气防护距离,本项目设定卫生防护距离为装置区为中心的150m。根据现场踏勘,目前在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无常住居民。3.2.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新增废水排放量仅0.23t/h,增加COD排放量很小,类比扬子石化公司其他建设项目废水(同一排放口)排放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本项目对评价水体的COD浓度贡献值为10-4数
20、量级,影响很小,长江水质维持现状水平。3.2.3 环境噪声预测评价本项目在扬子公司现有生产厂区内建设,主要噪声源距西边界约550米,本装置周围均为工厂现有的其它生产装置。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表明,项目建成后各主要噪声设备对厂界影响较小,叠加影响值后,昼夜间均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3.2.4 固体废物污染影响分析建设项目产生的废催化剂送南京绿环固废处置中心填埋处置,废脱氯剂、废吸附剂送化学品堆场处置,废解吸剂回收利用,固废外排量为零。本项目产生的固废经处理处置后,对环境外排量为零,影响很小。3.2.5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污水主要污染物为COD
21、、石油类,该污水管网若渗漏可能污染地下水。因此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地下水的保护问题,对废水收集管道采取防渗措施,建设防渗地坪,防渗层为至少1米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厘米/秒),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毫米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厘米/秒。虽然本项目污水管网发生渗漏的可能性较小,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还是应该加强监督,运营过程中进行定期检查,避免发生渗漏事故,影响地下水。综上,本项目的建设在不发生污水管网渗漏的情况下,在正常生产情况下,不会对当地的地下水水质造成影响。3.2.6 事故环境风险评价(1)环境风险评价结论本工程涉及易燃易爆有害物质,具有潜在的事故风险,尽管最大
22、可信事故概率较小,但一旦发生将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易燃易爆物质中石脑油、氢属重点考虑和防范对象之一。最大可信事故预测表明,火灾热辐射和爆炸的严重危害范围在150m以内,属于装置区内,不会对厂外环境构成严重环境影响。装置区内损害主要在设备及厂内人员伤害。在设定事故下,事故后30分钟,硫化氢最大落地浓度在10米范围内,在静风条件下硫化氢最大落地浓度为14.02mg/m3,超出评价标准(10mg/m3)在50米范围内。设定事故下不同方位关心点基本不受影响。在设定事故条件下,60分钟危险基本解除。最大可信事故尽管概率小,但一旦发生将造成一定的环境风险,因此要从建设、生产、贮运等各方面采取防范措施,这是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20万吨石脑油吸附联合装置环境影响报告书调整报告 中国 石化 扬子 石油化工 有限公司 120 石脑油 吸附 联合 装置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调整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8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