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用种羊繁育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
《肉用种羊繁育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肉用种羊繁育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宁夏平罗县肉用种羊繁育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摘要1.1 项目名称:宁夏平罗县肉用种羊繁育中心建设项目1.2 项目主管部门: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1.3 项目主管单位:宁夏平罗县农牧局 1.4 项目建设单位:平罗县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1.5 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1.6 建设地点:平罗县头闸镇永惠羊场1.7 建设年限:本项目建设年限为1年(2009年-2009年)。1.8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1.8.1 建设规模该项目总体规划占地64亩。新建标准化羊舍(含运动场)13600平方米、办公室290平方米、人工受精室60平方米、饲草料车间180平方米,兽医室40平方米,饲草贮备场3000平
2、方米等;饲养优质肉用纯种公羊26只,纯种母羊800只,年选育肉用种公羊412只;配套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200亩;购置种羊场管理软件、人工授精器械、相关仪器设备及饲草料加工设备等。1.8.2 产品方案通过肉羊良种引进,配合人工授精与先进适用养羊配套技术的应用,实现肉用种羊快速扩繁,建成平罗县肉用种羊繁育供应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均生产优质肉用种公羊412只,向区内外供应纯种公羊;年均生产优质肉用种母羊412只,向区内外供种,辐射带动1.5万余农户从事肉羊杂交生产,加速平罗县及周边地区肉羊良种化进程,促进优质肉羊产业开发,推动羊产业升级。1.9、投资估算:总投资771.81万元,其中:
3、基础设施建设505.44万元,饲草料基地建设6.4万元,购置纯种羊(公/母)188.4万元,购置仪器设备22.5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5万元,预备费44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200万元,自治区、市、县配套资金114.64万元,建设单位自筹457.17万元。1.10、运行费用与效益分析1.10.1经济效益按全部投资计算所得税前内部收益率为12.7,所得税前净现值为156万元。高于畜牧基准收益率7约5个百分点;所得税后净现值为156万元(基准贴现率10),大于0;静态投资回收期为7年,动态投资回收期13年。1.10.2社会效益通过种羊繁育及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年提供肉用种羊412只,年改良当
4、地母羊4万只,随着项目实施的推进,在市场行情稳定的条件下,肉羊杂交生产收益随年度呈梯级增长。该项目建设为加速宁夏引黄灌区肉羊良种化进程,提升肉羊业发展水平,促进宁夏肉羊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展封育禁牧后肉羊舍饲发展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宁夏“清真”羊肉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10.3生态效益通过肉羊良种化进程,生产符合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要求的优质羊肉,肉羊业的发展也必将带动饲草产业的快速发展。而优化品种、发展舍饲养殖,有利于天然草场植被保护与恢复,促进宁夏灌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美化。1.11.编制依据1.11.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西部地
5、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1.11.2.农业部全国畜牧业第十一个五年发展计划(20062010年)。 1.11.3.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业“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1.11.4.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1.11.5.农业部关于加快发展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基本思路的报告1.11.6.农业部2008年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申报指南1.11.7.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有关文件。1.11.8.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1.11.9.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规定。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清真牛羊肉产业
6、是宁夏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同时,宁夏肉羊产业被国家列入全国肉羊优势产业带,这充分显示了宁夏肉羊产业在全国同行业中所具有的优势地位以及其在发展宁夏民族经济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2007年6月召开的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 “要奋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以上。”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把加快我区现代化农业发展最终落脚到增加农民收入上,充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实现我区农民收入跨越式增长这一中心问题的高度重视与坚定决心。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后我区肉羊产业的发展与否,不仅关系到本地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与健康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国家发
7、展肉羊产业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石嘴山市平罗县是我区肉羊杂交改良的核心区域之一,现存栏基础母羊26.4万只,现投入农户进行肉羊杂交改良的肉用种公羊存栏仅有286只,改良覆盖面只有10%左右,参与养羊户3.1万余户;平罗县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远远跟不上肉羊产业发展的需求,供种渠道不畅,良种化程度低,尤其是良种肉用种公羊严重不足是目前制约平罗县及石嘴山地区肉羊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平罗县地处贺兰山麓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台地的狭带地区,主要交通干道为南北通道南北分别与首府银川和内蒙古大草原相望。因此,建设宁夏平罗县肉用种羊繁育中心,对做大做强肉羊特色产业意义重大。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羊产业是宁夏回族
8、自治区农业发展中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长期以来,传统的羊产业为全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200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将羊产业列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的优势特色产业,石嘴山市也将羊产业列为全市发展农业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四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其对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促进畜牧产业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石嘴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羊产业的发展,依据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把推进羊产业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扶持羊产业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养羊业的积极性,从而助推了全市羊产业的
9、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到2006年底,全市羊只饲养量达196万只,比“九五”末增长100%,牧业产值达6.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7%,比“九五”末增长43%。平罗县是宁夏优质肉羊生产的优势区,截至2008年6月,全县已动工建设万只羊场9个,已培育1000只以上养羊科技示范园区134个,100只以上示范户358户;全县羊只年饲养量达121.8万只,现有基础母羊26.4万只,为优质肉羊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宁夏特色优势农产品清真羊(牛)肉优势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到2010年,平罗县肉羊饲养量将达到135.2万只,出栏75.2万只。“十五”期间,国家把宁夏确定为优质羊
10、肉优势产区,宁夏成功实施了“百万肉羊进京津沪”计划,在北京、香港、广东成功地举办了宁夏“清真”绿色食品展销会,使我区“清真”牛羊肉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宁夏还把引黄灌区规划为肉羊优势生产区,平罗县顺利被定为国家活体羊储备基地县。平罗县把肉羊生产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工作的重点,紧抓优势农产品(羊肉)求发展,制定多项优惠措施,引入羊肉屠宰加工企业一家,羊产业链已初具雏形。在肉羊饲养上,利用萨福克、特克萨尔、陶塞特等国外肉用种公羊对当地品种实施改良,生产出滩寒特、滩寒萨等二元和三元杂交肉羊。杂交肉羊母羊繁殖率达到180200%,每胎产羔23只,育肥羔羊6月龄胴体达到22公斤左右,显现了很强的杂交优势,
11、杂交羔羊越来越受到育肥企业和加工企业的青睐,依据平罗县肉羊改良计划初步推算(年改良覆盖面提高30%),平罗县年需要向养羊农户投放优质肉用种公羊约2000只,但是由于优质种羊数量少,覆盖面小,杂交羔羊的生产规模远远跟不上肉羊改良体系建设与加工企业生产的需求,因此建设平罗县肉用种羊繁育中心,大量繁育优质种羊,向县内外提供种羊,对加快平罗县及其周边地区肉羊良种化进程是十分可行的,也将成为宁夏肉羊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和新途径。2.3.项目区概况石嘴山市平罗县地处宁夏银川平原北部,西屏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接壤,东临黄河,南北分别与首府银川和内蒙古大草原相望。全县辖7镇6乡,141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
12、总人口29.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9万人,回族人口8.9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0.1%,辖区内交通极为方便,包兰铁路、国道109线、110线、203线以及石中高速公路横穿全县。平罗县农业自然条件优越,光热资源丰富,引黄河水自流灌溉,灌排基础设施基本健全,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在全区属于中上水平,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2007年全县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3.7亿元,完成农业增加值7.6亿元;畜牧业产值达到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55.67元,比2006年增长12.6%。2.3.1气候资源平罗县属温带草原荒漠气候,主要特点是:春旱多风,升温快,蒸发量大;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短暂,降温
13、快;冬季干冷少雪;全年日照长,温差大。年平均气温8.3摄氏度,无霜期一般年份154天左右,日照时数280032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在170225mm之间,年平均蒸发量1755.1mm,为年平均降水量的9.4倍,且山川分布差异较大。2.3.2水资源平罗县位于黄河中上游,县内有引黄河水自流灌溉的唐徕渠、惠农渠、二农场渠及西干渠等,全县年引水量5.82亿立方米,灌溉面积约80万亩。2.3.3土地资源平罗县境内山川水并举,土地类型属黄河冲积平原。全县总面积约为2251.6平方公里。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地貌从西到东主要由贺兰山地、贺兰山前洪积扇、西大滩碟形洼地和黄河冲积
14、平原四种类型构成。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适合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饲料、饲草作物生产。现有耕地75.7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4.8%;林地面积15.24万亩,占5%;天然草场面积98.83万亩,占32.3%;未利用土地77.29万亩,占25.3%。2.3.4人力技术资源项目区是平罗县农牧主产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文化技术素质较高。近年来平罗县通过在项目区大力开展 “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阳光培训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科技培训项目,先后在项目区培训青年农民科技骨干320多名,评聘农民技术人员100多名,农民科技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为适应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要求
15、,平罗县建成了农村经济信息中心网站和科技110服务热线,并通过实施国家农业部农村市场信息网络延伸项目,使农村信息站点延伸到了乡村一级,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市场信息网络。2.4.项目实施的保证条件2.4.1各级领导重视,政策优惠近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肉羊产业发展,把羊产业列为市、县的农业产业化优势特色产业,狠抓肉羊品种引进、改良、繁殖与育肥,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为适应农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为羊产业发展创立了宽松的内外环境条件。2.4.2饲草料丰富,物质基础坚实平罗县是全区农业大县,玉米等饲料作物年产量达1亿千克,年产各类作物秸秆4.2亿千克,单
16、复种湖南稷子、紫花苜蓿、饲料玉米等优质牧草9.6万亩,有98万亩的天然草场可以发展成优质牧草基地进行养畜。以上优势为项目建设和生产提供了可靠的饲草料保障。2.4.3项目实施的配套资金保证在配套资金方面,平罗县政府高度重视羊产业的发展,2008年已将羊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本项目的配套资金得到了县财政的承诺,自筹资金由从事杂交羔羊生产的企业提供相应比例的种羊购置入股资金,因此配套和自筹资金有保障。3、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随着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杂交羔羊羊肉日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通过杂交改良生产高档羊肉,已被证明是我区提高优质羊肉生产能力的一条理想途径。我区现有基础母羊350余万只
17、,实行杂交改良,年需大量的优质种公羊,仅平罗县年需要肉用种公羊2000只以上。因此该项目投产后,年生产412只种公羊,对缓解种羊需求矛盾具有积极作用,生产的种羊在今后数年仅能提供本地区种羊需求的一部分。4、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4.1项目承担单位平罗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属事业单位,承担着全县畜牧业发展的规划、组织、协调、指导职责。拥有中心办公大楼1440平方米,固定资产47.2万元。全县畜牧行业共有干部、职工11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6人,具有中高级职称28名,担负着全县畜禽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畜禽疫病防治及兽医保健工作,草场建设保护及优质牧草的引进栽培技术工作,保
18、证了全县畜牧业生产健康稳定的发展。中心属西部省区冷链体系项目涵盖单位,有综合化验室308平方米,酶标仪、电泳仪、CO2培养箱、细菌生化培养箱血液生化分析仪等实验设备齐全配套,可从事除营养代谢外各类动物疾病的检测与诊断。在技术干部管理体制方面,采用竟聘上岗与双向优化组合的方式,充分调动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落聘人员严格分流,职工忧患意识明显增强。近年来,先后成功地组织实施了农业部丰收计划“肉羊增产配套技术”项目、“羔羊育肥技术”项目、“秸秆青贮技术推广”项目、“优质肉羊品种及生产配套技术”等项目,获得农业部颁发农牧渔业丰收奖二、三等奖;组织实施了“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建设项目,农
19、业部“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项目”,均顺利通过了部级验收;实施的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区级领导、专家的好评。通过项目的实施,丰富了对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协调经验,为该县肉羊产业化综合项目的实施夯实了基础。4.2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宁夏畜牧工作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牧厅下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组织制定全区畜牧业技术推广规划,行业技术标准及管理办法;组织和参与畜禽良种引进、繁育推广、品种审定、生产管理以及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组织实施畜牧科技成果、高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开展畜牧技术服务。现有博士1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5人、高级畜牧师10人,技术力量雄
20、厚。近年来,主持了十多个自治区和农业部科研和推广项目,完成并获省部级奖励的有10多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对宁夏畜牧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宁夏畜牧工作站是宁夏养羊协会挂靠单位,以开展行业内经验和技术交流,发展桥梁纽带作用为宗旨,积极开展咨询和技术服务,促进技术协作,协调生产发展,为发挥大行业优势作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具备指导实施本项目的技术能力。4.3技术依托单位宁夏四正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先后承担了国家“863”项目牛胚胎移植技术产业化研究、农业部948项目引进国外良种牛胚胎和细管冻精项目,技术力量雄厚,有博士4人,硕士9人,学士25人,能熟练从事牛羊胚胎移植、
21、冷冻、体外受精等高新技术和良种动物遗传开发利用技术,能确保项目生产中胚胎移植的技术支撑。5、项目地点选择分析项目地点为平罗县头闸镇永惠村永惠羊场,距平罗县县城5.3公里,东南侧4.6公里为平罗县头闸镇政府所在地,南距头(头闸)石(石炭井)公路500米,北靠平罗县互惠草业公司,东西均为农田;羊场占地64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地下水位在1.8米以下,周边5公里范围内没有任何工业污染企业,符合种畜场建设的环境卫生等要求;目前已完成动力电配套设施安装工作、打有65米深水井一口,经初步检测,水质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生产用水标准,可供职工饮水和种羊饮水;项目点东西两侧农田达2656亩,可配套种植以紫花苜蓿
22、为主的优质牧草200亩。综上所述,项目地点为种羊繁育中心建设的最佳地点。6、生产(操作、检测)等工艺技术方案分析6.1主要技术来源 技术依托单位宁夏家畜繁育中心是自治区级良种繁育中心,自1976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良种牛羊的引进和培育工作,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种牛羊生产管理经验,长期从事MOET-AI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并且在国家“948” 和自治区“8613”等项目执行过程中,进一步积累了不同品种良种肉羊的饲养管理和快繁技术。近几年,该中心加大了计算机在良种肉羊繁育场的应用,用计算机来管理羊场的生产和育种信息,提高选择优秀种畜的准确性,使中心的育种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本项目所涉及的种羊管理和
23、繁育技术均为该中心自有的成熟技术,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6.2种羊选育良种肉羊纯繁过程中,育种措施得力是培育优质种羊的关键。中心对种羊的选择实行严格把关,一只优秀的公羊至少要通过三次评定:第一次在出生后通过系谱信息进行评定;育成羊用动物模型BLUP法计算出估计育种值(BLUP-EBV)来评定;有一定数量后代后通过后裔测定及BLUP法最终决定种羊的等级及是否选留。这样对种羊进行分级分群,只有最优秀的种畜才能进入核心群,是补充全群羊只的主要来源;绝大多数鉴定合格的种畜属于基本群或生产群,用于繁殖场(户)进行杂交改良;鉴定不合格的羊只属于淘汰群,转入商品场,生产商品羊。6.3种羊的饲养工艺要使种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肉用 种羊 繁育 中心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7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