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床养鸡技术.doc
《发酵床养鸡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床养鸡技术.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酵床养鸡技术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1. 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2. 生物夺氧 3. 生物颉颃作用 4.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5. 合成各种酶和营养物质微生态制剂在鸡饲料中的应用 1. 在蛋鸡饲料中的应用 2. 在雏鸡饲料中的应用 3. 在肉鸡饲料中的应用 4. 使用方法简介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常用抗生素来抑制或杀灭允消化道内的有害微生物,以提高其生产性能,但是饲料中添加坑生素有副作用,如导致鸡体内菌群失调,产生抗药性以及药物残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也日益引 一世界的关注,许多国家已经越来越多地禁止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作为抗素的替代品在养鸡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经
2、济效益。 微生态制剂是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利用对宿主有益的、活的正常微生物或其促生长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制剂,以达到调整体内微生态平衡的目的。微生态制剂微生物生长促进剂;是由活体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它可通过动物消化道生物的竞争性排斥作用,抑制有害菌生长,形成优势菌群或者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功能来预防疾病,从而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微生物生长促进剂是指摄入动物休内参与肠内微生物平衡,具有直接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及促进动物生长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培养物。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1 。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畜禽肠道菌群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并与畜禽保持相对平衡稳定状态,对畜禽生长发育和抵抗疾病
3、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平衡失调,便会出现生产性能下和疾病状态。正常情况下,动物肠道内优势种群为厌氧菌,占99%以上,其中主要包括拟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消化杆菌、优杆菌等;而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只占1%。如该优势种群发生变化,上述专性厌氧菌显著减少,面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增加,此时使用微生态制剂,拟杆菌、双歧杆菌等优势种群可逐渐恢复正常,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等逐渐降低,从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2。 生物夺氧一些需氧菌微生物制剂特别是芽胞杆菌能消耗肠道内的氧气,赞成厌氧环境,有利于乳酸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限制了有害需氧菌和兼性厌饼菌的增殖,人而使失调的菌群恢复到正常状态,达到治病促生长的目的。3。
4、 生物颉颃作用微生态制剂中的有效微生物在体内对病原微生物有生物右面颃作用。这些有益微生物可性抑制病原微生物粘附到肠粘膜上皮细胞上,促使其随粪便排出体外。试验证明,雏鸡使用微生态制剂后,大肠和盲肠内肠球菌的数量减少到原来的0.001%0.01%,大肠杆菌减少到原来的10%,多形性细菌减少到原来的0.01%以下。向贵友等(1995)报道,用B01(芽孢杆菌)菌液饲喂饮食鸡后发现其对雏鸡肠内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有极显著的颉颃作用。郭延军等(1999)在体外试管培养试验中表明,乳杆菌(LB-9703)微生态制剂对致病性鸡白痢沙门氏菌具有很强的生物颉颃作用。4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微生态制剂是良好的免疫激活
5、剂,能有效地提高抗体水平和巨嗜细胞的活性,通过产生杭体和提高嗜菌作用活性等刺激免疫、激发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增强相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Inooka(1983)发现,纳豆芽孢杆菌能增强雏鸡抗绵羊红细胞抗体的产生,随后进一步试验表明,该菌能显著提高鸡脾脏T、B淋巴细胞比例,增强鸡的细胞免疫反应。刘克琳等(1997)用芽孢杆菌制剂饲喂雏鸡后,发现试验组的中枢免疫器官发育比对照组快,胸腺内淋巴细胞密度加大,T细胞数量增加,法氏囊粘膜形成皱臂数量增加,血液中T细胞值亦较高。5 。合成各种酶和营养物质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产生水解酶、发酵酶和呼吸酶等,有利于降解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复杂的碳水化合物
6、。张晓梅等(1999)报道,雏鸡早期饲喂微生态制剂可显著提高血清和肠道某些消化酶类的活性,如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尤其在20日龄以后。傅义刚等(1997)报道,给肉鸡添加0.5%的益生素,其消化道的淀粉酶和总蛋白酶活性提高,这对肉鸡早期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有良好的效果。有益微生物内生产繁殖,能产生各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未知促生长因子等,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可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生长性能。 微生态制剂在鸡饲料中的应1。 在蛋鸡饲料中的应用在蛋鸡饲料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产蛋率和蛋品质,同时可改善饲料利用率,提高饲料报酬。斐兰顺(1994)结果表明:在蛋鸡日粮中添加0.4%HB-1增菌素
7、,产蛋量提高4.6%(P0.05),产蛋率提高2.4%,死亡率下降2%。田永植等(2000)用EM对蛋鸡饮水试验,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蛋率提高10.4%,产蛋量提高1.1%刘宏远等(2000)在蛋鸡饲料中添加制剂也发现蛋重和产蛋率均有提高,并且降低了耗料量。张巧娥等(1999)用1%处理蛋鸡饲料,结果产蛋率和蛋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7.8%5和2.6%,而料蛋比比对照组降低12.5%。张金坤等(1999)在蛋鸡饲料中添加5%EM发酵21d后鸡群体存活率提高5.6%,饲料报酬和只均产蛋率显著提高。李焕玲等(1997)在蛋鸡饲料中添加菌,使产蛋率提高5%添加剂发酵饲料,可改善蛋品质,提高平均蛋重,
8、降低蛋的破损率。Ganford(1997)也指出,益生素可预防和治疗鸡白痢,也可使蛋鸡的生产期平均延长12d,而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下降。刘卫东等(1999)报道,给蛋鸡饮水中添加0.2%的微生态制剂,结果表明,试验组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3.1%(P0.05)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济效益显著。苏志勇等(1999)用生态宝(酵母菌、链球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复合制剂)饲喂蛋鸡发现,试验级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10%,而腹泻率下降12.7%。石传林(1998)报道,在蛋鸡饲料中添加0.2%的加酶益生素,结果表明,试验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4.5%,平均蛋重比对照组提高0.7%,试验组比对
9、照组是提高饲料报酬8.8%,死淘率降低1.7%。2 。在雏鸡饲料中的应用在雏鸡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雏鸡成活率、日增重及饲料报酬,同时可降低雏鸡腹泻等肠道疾病的发生率。郭延军等(1999)报道,应用乳杆菌(LB-9703)微生态制剂对出壳雏鸡进行鸡白痢预防试验证明,LB-9703可有效地预防鸡白痢,减少死亡,显著提高育雏鸡存活率(存活率达到97.0%-98.1%)。史兆国等(2000)在雏鸡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饲料报酬提高11.2%,死淘率下降5.8%。马春全等(1999)在雏鸡日粮中添加鸡源乳杆菌后,结果平均日增重提高24.4%,人工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后,添加乳杆菌
10、组雏鸡较对照组死亡率降低20%。邢军等(1999)试验结果证明,益生素能有效地降低雏鸡的肠道疾病发生率,而且能缩短病程,在饲料中添中0.1%HM,0.1EM,0.2DM或0.05%EM +0.05%HM能显著提高雏鸡日增重,改善饲料转化率。于永波(1999)指出,15周龄蛋雏鸡日粮中添加生素,使增重提高7.3%,料重比下降19.3%,死淘率下36.4%。3 。在肉鸡饲料中的应用肉鸡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肉鸡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降低死亡率。吕景旭等(1998)报道,在肉鸡日粮中添加0.08%的益生素,结果发现,益生素具有提高日增重,改善饲料转化率及降低死亡率的效果。詹志春等(1993)报
11、道,益生素可使肉鸡增重提高14.1%,料重比下降7.6%。傅义刚等(1997)报道,在肉鸡日粮中添加0.5%的益生素,鸡血液球蛋白水平提高,血氨减少,鸡的抗病力增强。苏军等(1999)报道,在肉鸡日粮中添加0.4%的益生素,可极显著地促进肉鸡对日粮蛋白质的利用,日粮益生素的添加水平为0%-0.6%时,可提高肉鸡早期生长速度和饲料率。Gandord(1979)报道,饲喂益生素的肉鸡,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2.7%,饲料转化率提高4.6%。 选自饲料研究建议发酵后饲喂,因为家禽肠胃道短,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不长,微生物还没等大量繁殖和来不及吸收就排除体外,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如果直接微生物拌料请按1:5
12、0-150倍稀释液混合来用。适用于(鸡、鸭、鹅、兔、狐等体型较小的动物)。视动物的粪便的稠稀,添加减少稀释液的比例。 4。使用方法1.饮水:菌液1:红糖1:兑水200-500 倍液用于家禽畜;病弱动物可按每公斤体重 1-2毫升 灌服纯菌液。2. 发酵粗饲料: 1公斤 菌液与 1 公斤红糖兑水 100 公斤,均匀拌到 100 公斤待发酵的原料中,严格密闭发酵,气温 30 度左右时发酵 3-5 天,温度低时发酵时间适当延长( 7-15 天)以发酵料有甜酸发酵气味为准。即可拌料饲喂。添加饲喂量由少到多。3. 圈舍除臭:用喷雾器兑水200-300 倍稀释液,对畜禽舍地面、墙壁、舍顶、排水沟等设施进行彻
13、底喷洒,每隔 3-7 天喷洒一次 。现代肉鸡的早期生长速度比过去的肉鸡快得多,一周的体重大约是初生重的3倍4倍。正确地做好前几天的育雏工作,使雏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对益爱牧活性液养殖肉鸡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达到肉用仔鸡的生长潜能,必须使雏鸡有一个好的开端;为了使食欲得到尽早发育,重要的是管理好肉鸡舍环境,确保雏鸡采食到足够的益爱牧活性液饲料,饮用到足够的水。在这样的环境养出的鸡: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料肉比、无污染药害残留、提高产量和质量,纯属绿色食品。 中国畜牧兽医报 相关报道一、发酵床养鸡原理 在我们生活的大自然里,生活着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细菌,我们称它们为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有有益的
14、也有有害的。EM菌就是当地多种微生物的混合群,EM菌有生命力和适应性,有很强的分解能力。然后把这个菌放到鸡舍里面,通过这个菌的活性来分解鸡粪,达到鸡粪无排放,零排放的目的。鸡的消化肠道比较短,粪便率还有70%左右的有机物没有被分解。那么作为粪便处理呢,它水度大,有机养分高。如果不及时的分解,会变质发臭。鸡拉出粪便后,被发酵床上的EM菌分解掉了成了菌体蛋白。鸡还可以吃这些菌体蛋白补充营养。减少饲料的喂养量。鸡舍里面一般产生臭气,学语就称之为氨气,里面的氨气重了之后,就影响鸡的健康,诱发呼吸道疾病。呼吸道轻的话,造成它采食量下降,产蛋减少,严重的话,导致它死亡。EM菌能够有效的除臭,充分的分解粪便
15、,减少鸡舍的氨气量。鸡舍就不会在产生难闻的臭味。粪便分解的同时,液能够有效的防止寄生虫的传染,减少鸡的发病率。二、鸡棚建设1、鸡棚根据自己养殖需求来建设,长宽比例在5:1。2、建设鸡棚考虑通风。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能够正常保证温度15到20度之间。三、发酵床的制作发酵床的主要的原料是稻草和秸秆,先将稻草或者秸秆切到10到15公分长,一般的我们经常铺10到15公分厚。再按稻草总量的5%,撒上没有污染过的土,和0.3%的粗盐,因为粗盐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分解稻草。再按每平方米0.5斤把配种好的菌种洒上去。这里要特别注意,当发酵床做好以后,不要立即把鸡放上去。先进行前期发酵,一周
16、以后可以放入雏鸡第四部分 效益分析 1、降低运营成本。1、节省人工。无须每天清理鸡舍。2、节省饲料。鸡的粪便在发酵床上一般只需三天就会被微生物分解,粪便给微生物提供了丰富营养,促使有益菌不断繁殖,形成菌体蛋白,鸡吃了这些菌体蛋白不但补充了营养,还能提高免疫力。另外,由于鸡的饲料和饮水中也加配套添加微生态制剂,在胃肠道内存在大量有益菌,这些有益菌中的一些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类能够分解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等,采用这种方法养殖,可以增加粗饲料的比例,减少精料用量,从而降低饲养成本。据生产实践,节省饲料在一般都在 10% 以上。3、降低药费成本。鸡生活在发酵床上,更健康,不易生病,减少医药成本。4
17、、垫料和鸡的粪混合发酵后,直接变成优质的有机肥。5 、提高了鸡肉鸡蛋的品质,更有市场竞争优势。五、注意事项1、经常饮用1:200倍的EM稀释液,喂养EM发酵的饲料,能够提前分解饲料的营养成分,便于鸡的充分吸收。2、鸡放养的密度要掌握好,密了以后单位面积粪太多,发酵床的菌不能有效分解粪便,每个平方米五到六只。3、EM菌需要潮湿的环境,观察发酵床的湿度,可以在喷洒1:200倍EM稀释液。湿度控制在30%左右。4、密切注意益生菌的活性:必要时要再加入1:50倍EM菌液调节益生菌的活性,以保证发酵能正常进行。5、禁止化学药物:鸡舍内禁止使用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类药物,防止杀灭和抑制益生菌,使得益生菌的活性
18、降低。6、必须注意通风换气。7、正常防疫。权威经验EM技术在禽病防治中的作用杜淑清 梁志选(天津市禽病诊断培训中心 300402)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EM有效摘微生物在防治雏鸡白痢、鸡球虫病及家禽猝死综合症等疾病的效果,用大量试验数据说明EM在防治家禽疾病上,显示出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了其作用机理。一、EM防治家禽疾病作用机理的探讨 科学证明,动物经长期的自然选择,身体的各器官部位形成不同的正常微生物群落,这些群落具有特征的种属,在其繁殖过程中有定位、定量、定性的结构。某些因素如:大量应用抗生素、化学药物和外源干扰等,会扰乱或破坏这种微生态平衡导致微生态失调(生病)。EM特点就是具
19、有调整微生态失调的作用,可使动物从病态中恢复到正常状态。EM的防病原理可能是其多种作用综合的结果。1.1屏障作用 EM中含有光合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等多种有益微生物,进入禽体后,能迅速繁殖,一方面抑制了其它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另一方面可以在宿主体内形成正常微生物菌群,并为宿主合成多种重要的维生素、抗病毒物质、促生长因子等活性物质,能有效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EM是通过争夺细菌生存空间和营养等来抑制病菌;定期投喂一定量的EM,扶植有益菌,抑制有害菌,协调肠道菌群间的关系。王富强报道EM不仅对细菌病有抑制作用,而且对病毒法氏囊病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2 激活巨噬细胞的作用 巨噬细胞是禽体免疫系统中一
20、类重要的细胞,但需要经过激活,才能发挥其最大的生物效应。而EM中的细菌及细菌壳在激活巨噬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从而提高机体对病原微生物处理并传递给淋巴细胞以引起免疫应答能力。1.3 搞感染作用 促使消化道或附近淋巴结中T细胞的数量增加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增强,从而降低了经口感染致病微生物的可能性。同时,还能有效地清除抑制免疫反应的抗原和血液中抗体抗原复合物,提高禽体免疫能力。14 抗腐败作用 EM成品pH值3.5左右,它含有占主要成分的乳酸、醋酸及其它有机酸。乳酸有抗腐败作用,其进入鸡体内,可减少氨及其它腐败物质的生成,使肠内容物、粪便和静门脉中的氨量下降,肠内容物中的对甲甲酚吲哚和3-甲基吲
21、哚等恶臭物质减少,从而减少粪便产生的臭气,净化畜舍环境,减少应激刺激。张龙现报道空气中较低的氨含量(约14mg/L)和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约4%),球虫病的发病率分别降低2/3和3/4。15 促消化作用 EM能促进食物消化、制造营养物质(氨基酸、维生素),降低胆固醇,产生多种有利于饲料消化、分解和吸收的酶和维生素等物质,抑制内毒素产生,促进健康。据中国农业大学用EM饲喂蛋鸡试验结果:喂养400d,鸡的平均死亡率比对照组降低35.5%。其中16周龄降低80%;720周龄降低58.6%;2157周龄降低14.4%。二、 应用EM防治鸡病实例 21 雏鸡白痢疾 患鸡白痢的鸡应用EM后,可在体内形成一
22、种有益微生物群抑制白痢杆菌的生存,从而产生治疗作用。据报道:鸡患白痢后用EM滴服或用EM按1:1:250(EM:红糖:水)比例饮水。滴服,小鸡1015滴,大鸡12mL;大群鸡可采用饮水法,连饮3d;34d即可治愈。我站1997年进行的肉鸡应用EM试验表明用EM试验组因白痢死亡率为0,而对照组则达到5%;张铁闯等试验也表明用EM鸡精神良好粪便正常,对照组则出现腹泻,产蛋下降。22 鸡球虫病 EM能有效地抑制球虫卵的繁殖。赵风清等到应用EM治疗鸡球虫病,方法是用EM1:500倍的稀释液进行带鸡消毒,并饮水3d,后改为1000倍稀释饮水,结合发酵饲料饲喂(即EM加入糖蜜发酵后,再加入饲料中饲喂),饲
23、喂量可在10%5%。一般36d可恢复正常。上述方法治疗球虫病2d后便无便血、死亡,而应用常规方法治疗的鸡到7d后仍有死亡。23 家禽猝死综合症 我站1998年从肉鸡23日龄到出栏应用EM所做实验中,每天给鸡饮用0.10.2mL/只,EM配比按0.1%0.3%,试验结果表明肉鸡因猝死所占比例,EM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两组差异显著。魏海峰报道饮饲EM的畜禽未再发生猝死症。使用方法是在有猝死症疫情的畜禽场,对场区、圈舍用1:1:250的比例喷洒,小群鸡可用EM滴服,小鸡1015滴,大鸡12mL,大群鸡可用1:1:500的比例饮水,连饮3d后改为一星期饮一次可控制。三、 应用前景和展望 EM制剂
24、通过多种有益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改善动物体内微生物菌落的结构和平衡,阻止和抑制病原菌和定居、繁殖和生长,从而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降低死亡率,减少多种疾病的发生。使用EM具有显著的抑制细菌繁殖和抗应激作用,不仅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很有效,而且对某些病毒性疾病也有一定作用。但是有关EM制剂防治动物疾病的具体作用机理,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现在EM微生物制剂,已在我国很多地方应用起来,对人类的有益作用正在被更多的人认识,畜禽饲料中添加EM,不仅能促进生长,改善环境,抑制、治疗疾病,而且使生产出的畜禽产品无药物残留,肉蛋鲜美,这正是人类对绿色食品需求所向。因此,有人预言光辉抗菌素时代之后将是活菌制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酵 养鸡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6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