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公告的水生动物疫病名录及特征.doc
《农业部公告的水生动物疫病名录及特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部公告的水生动物疫病名录及特征.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的水生动物疫病名录及特征第一章节 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我部对原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进行了修订,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9年发布的农业部第96号公告同时废止。特此公告附件: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 二八年十二月十一日第二章节: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一类动物疫病(17种,其中水生动物疫病2种)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马瘟、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病、蓝舌病、小反刍兽疫、绵羊痘和山羊痘、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鲤春病毒血症、白斑综合症注:一类疫病
2、,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动物防疫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应当采取下列控制和扑灭措施:(一)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调查疫源,及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疫区范围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对疫区实行封锁。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责成下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
3、,迅速扑灭疫病。(三)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疑似染疫和易感染的动物、动物产品流出疫区,禁止非疫区的易感染动物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出入疫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二类动物疫病(77种,其中水生动物疫病17种)多种动物共患病(9种):狂犬病、布鲁氏菌病、炭疽、伪狂犬病、魏氏梭菌病、副结核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牛病(8种):牛结核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恶性卡他热、牛白血病、牛出血性败血病、牛梨形虫病(牛焦虫病)、牛锥虫病、日本血吸虫病绵羊和山羊病(2种):山羊关节炎脑炎、梅迪维斯纳病猪病(12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猪乙型
4、脑炎、猪细小病毒病、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支原体肺炎、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猪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马病(5种):马传染性贫血、马流行性淋巴管炎、马鼻疽、马巴贝斯虫病、伊氏锥虫病禽病(18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产蛋下降综合征、禽白血病、禽痘、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浆膜炎、小鹅瘟、禽霍乱、鸡白痢、禽伤寒、鸡败血支原体感染、鸡球虫病、低致病性禽流感、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兔病(4种):兔病毒性出血病、兔粘液瘤病、野兔热、兔球虫病蜜蜂病(2种):美洲幼虫腐臭病、欧洲幼虫腐臭病鱼类病(11种):草鱼出血病、传染性脾肾坏死病、
5、锦鲤疱疹病毒病、刺激隐核虫病、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斑点叉尾鮰病毒病、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流行性溃疡综合症甲壳类病(6种):桃拉综合征、黄头病、罗氏沼虾白尾病、对虾杆状病毒病、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注: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动物防疫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发生二类动物疫病时,应当采取下列控制和扑灭措施:(一)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
6、紧急免疫接种、限制易感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及有关物品出入等控制、扑灭措施。三类动物疫病(63种,其中水生动物疫病17种)多种动物共患病(8种):大肠杆菌病、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附红细胞体病、Q热牛病(5种):牛流行热、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牛生殖器弯曲杆菌病、毛滴虫病、牛皮蝇蛆病绵羊和山羊病(6种):肺腺瘤病、传染性脓疱、羊肠毒血症、干酪性淋巴结炎、绵羊疥癣,绵羊地方性流产马病(5种):马流行性感冒、马腺疫、马鼻腔肺炎、溃疡性淋巴管炎、马媾疫猪病(4种):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感冒、猪副伤寒、猪密螺旋体痢疾禽病(4种):鸡病毒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脑脊髓炎、传染性鼻炎
7、、禽结核病蚕、蜂病(7种):蚕型多角体病、蚕白僵病、蜂螨病、瓦螨病、亮热厉螨病、蜜蜂孢子虫病、白垩病犬猫等动物病(7种):水貂阿留申病、水貂病毒性肠炎、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犬传染性肝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利什曼病。鱼类病(7种):鮰类肠败血症、迟缓爱德华氏菌病、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三代虫病、指环虫病、链球菌病甲壳类病(2种):河蟹颤抖病、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贝类病(6种):鲍脓疱病、鲍立克次体病、鲍病毒性死亡病、包纳米虫病、折光马尔太虫病、奥尔森派琴虫病两栖与爬行类病(2种):鳖腮腺炎病、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病注: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动物防疫法第三
8、十四条:发生三类动物疫病时,当地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第三十五条:二、三类动物疫病呈暴发性流行时,按照一类动物疫病处理。第三章节:水生动物疫病各论一、一类疫病(一)鲤春病毒血症鲤春病毒病又名鲤鱼膘炎症,是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性病毒病。常在鲤科鱼特别是在鲤鱼中流行,该病通常于春季暴发并引起幼鱼和成鱼死亡。1、病原:鲤春病毒病的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水泡病毒属。有囊膜,病毒大小为180 * 70nm。鲤春病毒病易在春季,鲤鱼刚越冬以后流行。由于低水温降低了鲤鱼免疫力,因而成为这种春季流行病的对象,在15以下感染后的鱼出现病灶。外伤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另外吸
9、血的鱼类寄生虫如鲤虱或水蛭能从这样的带毒鱼中得到病毒并传播到健康鲤鱼身上。2、临诊症状:病鱼无目的的漂游,体发黑,腹部肿大。皮肤和鳃渗血,无外部溃疡及其他细菌病症状。剖检以出血为主。鲤鱼急性感染时消化道出血,可见到腹水严重带血;肠炎、心、肾、鳔有时连同肌肉也出血,内脏水肿。肝部血管有血管炎及水肿。嗫后导致血管坏死,肝实质也多处坏死。内脏到处充血,胰脏有脓性炎症和多处坏死病灶。腹部淋巴管扩张并充满碎屑,肠道也发生血管周炎,此时上皮脱落,绒毛萎缩。脾脏充血,其网状内皮增生,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增多并变大。鱼鳔是特别的靶器官,其上皮的单层变成不连续的多层,粘膜下层的血管扩张并积有血渗出物,邻近地区的淋
10、巴细胞肿大。心包开始发炎,心肌浸润,在最后阶段发生连续性变性和坏死。3、防治方法:(1)严格检疫和用消毒剂彻底清塘;(2)发病池塘转入新鲜水体池塘;(3)水温提高到22以上。(二)白斑综合症1、病原对虾白斑综合症是由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引发的一种综合性病症。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主要有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日本对虾杆状病毒、系统性外胚层和中胚层杆状病毒及白斑杆状病毒等。病毒粒子为杆状,包含双链DNA。斑节对虾、日本对虾、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等都能因感染而患病,甚至病重造成死亡。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主要对虾体的造血组织、结缔组织、前后肠的上皮、血细胞、鳃等系统进行感染破坏。急性感
11、染能引起虾摄食量骤降。头胸甲与腹节甲壳易于被揭开而不粘着真皮,并在甲壳上可见到明显的白斑,有些感染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的病虾也显示出通体淡红色或红棕色(在南美白对虾的发病中尤为体现),这是由于表皮色素细胞扩散所致。此类病毒复合体的毒力较强,从出现症状到死亡只有3-5天的时间,甚至更短。此病的感染率较高,7天左右可使池中70以上的虾得病,甚至死亡。2、病症及病理变化患白斑综合杆状病毒的病虾一般表现为停止摄食,行动迟钝,体弱,弹跳无力,漫游于水面或伏在池边,或在池底不动,很快死亡。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或暗红或红棕色,部分虾体的体色也不会改变。发病初期可在头胸甲上见到针尖样大小白色斑点,数量不是
12、很多,需注意观察才能见到。并且可见对虾肠胃还充满食物,头胸甲不易剥离。病情严重的虾体较软,白色斑点扩大甚至连成片状。有严重者全身都有白斑,有部分虾伴肌肉发白,肠胃也没有食物,空空的,用手挤压甚至能挤出黄色液体,头胸甲很容易剥离。病虾的肝胰脏肿大,颜色变淡且有糜烂现象,血凝时间长,甚至不会产生血凝。3、流行情况白斑病病程急,一般虾池发病后2-3天,最多也不过7天可使全池虾死亡。病虾小者体长4cm,大者7-8cm以上。因此对对虾早期白斑病的确切诊断至关重要。白斑病主要是水平传播,经口感染,即由于病虾把带毒的粪便排入水体中,污染了水体或饵料,那么健康的虾吞食后也被感染,或健康的虾吞食病虾、死虾后感染
13、,或使用发病池塘排出的污水而感染等。4、诊断方法白斑病也常引发弧菌病,使病虾死亡更加迅速,死亡率也更大。发病前期水体理化因子变化较大,pH值在一天中的变化甚至超过0.5,水体的透明度较小,有机物的耗氧量较大。白斑病的诊断从外观症状即可初步确诊,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复合体既可通过组织学方法与电镜观察进行诊断,也可通过基因核酸探针进行诊断。5、预防及治疗方法(1)要做好养殖池塘的清淤、消毒及培水工作;要选择健康无病毒的虾池进行放养;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水质及各种理化因子的变化,保持水体的相对稳定;投喂营养全面的颗粒饲料;坚持巡塘,定期检查,正确诊断,积极治疗。(2)对发病虾池的控制:采用高能氧全池泼
14、洒,其用量为01-02ppm,2小时后采用强克101进行全池泼洒,共用量为02ppm,第二天再次泼洒强克101,用量同前,第三天泼洒二溴海因,其用量为02ppm(注意:每次泼洒消毒剂需开动增氧机,尤其是泼洒强克101后更须如此)。第六天起全池泼洒益水宝,用量为05ppm,在外用药物的同时,须在饲料中添加部分药品及添加剂,通常每kg饲料添加中鱼尼考15g、Vc2g、免疫多糖4g、水产用利巴韦林05g及生物酶2g,须连续投喂5-7天。二、二类疫病(一)草鱼出血病1、病原体水生呼肠弧病毒,直径70nm,球形颗粒,含有11个片段的双链RNA。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毒株。2、流行情况1970年首次发现,此后
15、相继在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四川等省、市、自治区各主要养鱼区流行。危害品种:草鱼、青鱼都可发病,但主要危害草鱼,从2.515cm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发病死亡率可高达80%以上,有时2足龄以上的大草鱼也患病。发病水温:水温在2033时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水温为2028。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偏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率偏高,水温变化较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病毒量多时易发生流行。水温12及34.5时也有发生。发病过程:人工感染健康草鱼,从感染到发病死亡需415天,一般710天。病程分潜伏期、前趋期和发展期3个阶段。潜伏期为13天,在此期间内,
16、鱼的外表不显示任何症状,活动与摄食正常。潜伏期的长短与水温及病毒浓度有密切关系,水温高,病毒浓度高,潜伏期短;反之,潜伏期则长。前趋期时间短,仅1-2天,鱼的体色发暗、发黑,离群独游,停止摄食。发展期时间长短不一,一般为1-2天,病鱼表现充血、出血症状。3、症状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现象;体色暗黑,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透视下,可见皮下肌肉充血、出血,病鱼的口腔上下颌、头顶部、眼眶周围、鳃盖、鳃及鳍条基部都充血,有时眼球突出,剥除鱼的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块状充血、出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肠壁充血,但仍具韧性,肠内无食物,肠系膜及周围脂肪、鳔、胆囊、肝、脾、肾也有出血点或血
17、丝。上述症状并非全部同时出现,按其症状表现颌病理变化的差异,大致可分为3个类型,可同时出现,亦可交替出现。4、防治方法(1)注射或浸泡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或细胞弱毒疫苗进行预防。(2)发病季节全池泼洒二氧化氯、表面活性剂等消毒剂。(3)全池施用大黄或黄芩抗病毒中草药,用量为12.5毫克/升水体。(4)每亩水深1米,用金银花75克、菊花75克、大黄375克、黄柏225克研成细末,加食盐150克,混合后加适量水全池泼洒。(5)每100千克鱼体重每天用水花生810千克、大蒜头和食盐各500克打成浆,拌入3千克米糠,连喂5天。(6)每100千克鱼体重用水花生10千克,捣烂,拌食盐500克、大黄粉1
18、千克、韭菜2千克或生大蒜500克,再拌米粉、麸皮或浮萍1020千克做成药饵,连喂710天。(二)传染性脾肾坏死病(又名鳜暴发性传染病)1、病原: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2、症状:病鱼严重贫血,鳃及肝脏的颜色苍白,并常伴有腹水,肝脏有淤血点,肠内充满淡黄色黏稠物。3、流行情况:病毒在鳜鱼体内可长期潜伏,在广东省流行于511月。4、诊断: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将病变组织进行超薄切片,电镜检查到有大量六角形的病毒颗粒。5防治方法:严格执行检疫制度,进行综合预防,如注射灭活疫苗,不乱用药物,在发病季节及时预防细菌、寄生虫感染,保持水质优良、稳定等。治疗方法尚未进行研究。(三)锦鲤疱疹病毒病
19、1、病原:由疱疹病毒(KHV)引起。2、流行:仅感染鲤和锦鲤,并导致80100的死亡率。金鱼、草鱼等混养的鱼不感染。发病高峰水温为2228。3、症状:病鱼停止游泳,皮肤上出现苍白的块斑与水泡,鳃出血并产生大量黏液或组织坏死,鳞片有血丝,鱼眼凹陷。患病鱼在12天内就会死亡。临床症状同许多普通细菌与寄生虫感染的症状相似,所以要特别注意。4.诊断:由于该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疾病,目前尚无标准的检测方法。可以用PCR技术结合临床症状加以初步诊断。(四)刺激隐核虫病1、病原:咸水小瓜虫,虫体呈球形或卵形,类似多子小瓜虫,大小0.066-0.450.034-0.36mm,全身披有纤毛,一般有四个念珠伏大
20、核。2、流行情况:咸水小瓜虫主要寄生在海水鱼的鳃、皮肤、鳍等处,每年5月中旬至8月份沿海各海区均有流行,咸水小瓜虫适宜繁殖温度20-25,其靠胞囊及其幼虫传播。3、症状:首先体表出现大量小白点,严重时鱼体覆盖有一层白色薄膜,由于虫体的破坏会引起断发性细菌感染,从而造成鱼体表皮发炎、坏死,鳞片易于脱落,鳍条腐烂,裂开,寄生鳃部时,破坏鳃片,感染上细菌后,会引起烂鳃现象。虫体侵袭鱼的眼角膜时,会引起发炎、变瞎,病鱼食欲减退,体瘦,游泳失调。虫体可用显微镜观察判断。4、防治方法:用60ppm福尔马林浸浴15-20分钟,土池则为20-30ppm全池泼洒;杀虫灵用淡水配成50ppm,浸洗5分钟。(五)淡
21、水鱼细菌性败血症1、病原体及致病条件: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感染引起。该病的发生是由于鱼池多年未清塘,淤泥厚,水质恶化,致使病原菌、寄生虫大量滋生。鱼体体质下降也是致病条件之一。2、危害及流行情况:主要危害银鲫、白鲫、鲫、团头鲂、鳊、鲢、鳙和鲤鱼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我国淡水养鱼地区广泛流行,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池塘、湖泊、水库、网箱等水域均可发生此病。3、症状和诊断:病鱼厌食或不摄食,静止不动或在塘边狂游、乱窜、衰竭而死。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只有淡黄色或红色浑浊腹水。病鱼严重贫血,鳃发白,肝、肾的颜色较淡,呈现花斑状。有的病鱼鳞片竖
22、起,肌肉和鳔壁充血。因病程长短及疾病的发展情况,病鱼的种类及年龄不同,病鱼的症状为多样性。根据池鱼活动、摄食和病鱼症状以及流行情况,可对该病作出诊断。对于发病严重,面积较大的鱼塘可进行水质分析。4、防治方法:(1)内服药:康复王型鱼药:每100公斤鱼体重用250克(或用浓缩型50100克),也可按每100公斤饲料添加58公斤(或用浓缩型12公斤),连用35天。止血灵:每100公斤饲料加200克(每天每100公斤体重用68克),连用510天。康复王特克散:每100公斤饲料添加本品500克(每天每100公斤鱼用本品15克拌饵投喂),连用具10天。(2)外用药:康复王强力菌毒杀,每亩(水深1米)用固
23、体物100克,活化剂150克,分别溶于2公斤水中,再混合放置1020分钟,再加25公斤水稀释,全池泼洒。(六)病毒性神经坏死病1、病原:病原为诺达病毒的p一诺达病毒。2、症状:患病鱼漂游于水面,并伴随有游泳不协调、螺旋状游泳等不同的神经症状,部分鱼眼盲,体弱,不摄食,体褪色或发黑,但未见出血或糜烂。病理检查可见中枢神经系统、脊髓以及视网膜组织大量细胞形成空泡,出现神经性降解。3、流行情况:该病主要流行在石鲷、骖、石斑鱼、红鳍东方鲍等鱼的仔鱼和幼鱼上,死亡率一般可达40100,也有部分种类的成鱼会被感染。近年来,在广东养殖的青石斑鱼、紫带百斑鱼等鱼的苗种上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于该病毒在海水中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部 公告 水生 动物 疫病 名录 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