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吨鲜茧加工及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000吨鲜茧加工及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00吨鲜茧加工及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第一节 项目概述1第二节 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2第三节 综合评价4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4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4第二节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必要性7第三章 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9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0第一节 市场分析10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方案13第一节 建设规模13第二节 栽桑养蚕建设方案13第三节 收烘站建设方案15第六章 缫丝厂建设及相关设施建设方案18第一节 生丝生产工艺流程18第二节 主要设备选型说明23第三节 污水处理25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7第八章 成本费用估算27第九章 财务分析29第一节 销售收入、税金及利润29第二节 项目盈利能力分
2、析31第三节 财务评价32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8000吨鲜茧加工及蚕桑基地建设项目二、建设单位:西畴县秦源茧丝绸有限公司三、生产纲领、建设规模(一)生产纲领到2008年西畴县栽桑拟达到5万亩,2011年以后全面进入丰产期,鲜茧产量达到8402吨,茧收烘干茧3653吨,其中750吨干茧用于生产丝250吨,另外2903吨干茧作为商品茧销售。(二)建设规模1、基地建设基地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为了实现蚕桑产业化,带动农户增收,西畴县秦源茧丝绸有限公司将在县委、政府领导下,大力发展基地建设,并做好相关扶持工作,力争在2008年完成基地建设50000亩。2、桑蚕养殖企业建设茧种站作
3、好蚕种准备,扶持小蚕共育的养蚕专业户100户,提供技术培训、蚕具及相应的药具。为其他蚕户提供蚕具(方格簇、蚕床等)对其他蚕户提供培训,鲜茧产量达到8402吨,带动农户1.8万户,涉及受益农业人口将达7余万人。3、收烘站建设建设3个收烘站购置创艺610型自动循环热 风烘茧机等主要设备10台,形成年鲜茧收烘能力10000吨。新建设库及办公室1200;4、销售网络建设完善销售网络建设,满足秦源茧丝绸有限公司茧丝产品的销售。西畴县秦源茧丝绸有限公司和云南省内及省外的颇具实力的销售公司和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伙伴关系,况且公司将积极利用现代营销手法努力做好网络营销,同时组建强大的市场营销队伍。四、建设投资
4、及资金筹措(一)项目建设总投资为8150万元,具体内容如下。1、桑园建设及桑蚕养殖投资5850万元;2、收烘站、缫丝厂、商品周转库建设投资2300万元;含销售网络建设投资175万元。(二)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8150万元。申请争取中央、省、州、县四级财政资金支持65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7.9%,企业、农户自筹35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42%,其余申请银行贷款40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49%。第二节 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我国茧丝绸行业“十五”规划四、发展我国茧丝绸行业的主要任务(二)调整产业布局,促进地区间合理分工与协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加工业与原料基地紧
5、密结合、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合事分工与协作的局面,实现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和商品化。五、政策措施(三)支持西部开发,实施“东桑西移”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茧丝绸原料与原料初加工工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即实施“东桑西移”计划,特别是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扶持中西部地区的种桑养蚕,培育一批蚕茧基地,上规模、上水平,使中西部地区成为全国优质蚕茧资源基地。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44号)。云南省蚕桑生产区划指标云农综办200313号关于申报云南省2004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通知中共文山州委、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
6、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第三节 综合评价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13928.79万元,税收865万元(其中增值税及附加487.33万元,所得税377.78万元),企业利润1290.17万元,报资利润率为13.41%,投资利税率为17.33%,内部收益率为14.87%,投资回收期为7.88年。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背景一、云南茧丝绸产业发展现状云南的茧丝绸生产自然条件优越。1994年以来,我省开始将蚕桑作为农村重点产业培值发展,2001年全省桑、蚕、茧、丝总量稳步增长,桑园面积已达35万亩,年发种量27万张,鲜茧产量8100吨,产生丝580吨;农民茧款收入1.25亿元,
7、工业农业年产值已达3亿元。我省扩大了国内茧丝绸行业的市场份额,也打开了国际市场的销路。“九五”期间,云南茧丝绸 行业出口创汇共1963万美元,其中出口生丝305吨,创汇700万美元;出口绸缎230万米,创汇350万美元;其它茧丝产品创汇570万美元。产品畅销日本、韩国、以色列、美国、老挝、缅甸、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和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全省桑园基地面积又有所扩大,估计桑园基地面积已达60万亩。先后建成了陆良、沾益、曲靖、镇雄、巧家、水富、威信、姚安、鹤庆、祥云、蒙自、永胜等一批蚕桑生产基地县市区,我省其他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地区也开始栽桑养蚕。我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引进
8、和推广新技术,按照蚕桑基地建设要求,有关县市区建立了县(区)乡蚕桑技术服务站及生产服务设施,开展桑、蚕丰产示范,良桑繁育、蚕种催青、小蚕共育、蚕茧收烘、蚕用物资经销等服务,配套完善了蚕种场,新建了家蚕原种场,扩建了省农科院蚕科所普种场,使全省年普种生产能力达到45万张,搞好了栽桑养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抓好深加工,拉长产业链,先后建成后或改造了14个丝绸加工企业,拥有缫丝机4.6万多绪,其中自动缫3000多绪,丝织机750台,绢纺2520绽,服装拼缝机160台,形成了年加工生丝1200多吨,生产绸缎700多万米,生产绢丝100吨,加工服装30万套的能力。与1995年相比,缫丝机增加了9
9、2%,缫丝生产能力增加了一倍。在全国桑园面积减少、鲜茧产量锐减、国内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我省采取一系列配套措施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紧培植和壮大茧丝绸产业,我省茧丝绸产业的快速发展,已初具规模,抢占国内外茧丝绸市场份额,竞争实力日益增强。二、云南茧丝绸产业发展面临良好机遇,有条件做强做大面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云南制定了配套产业政策,明确了发展思路,云南省壮大茧丝绸产业面临着良好机遇,茧丝绸产业生产及市场前景看好。茧丝绸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创汇产品,一直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项劳动密集产业,茧丝生产目前正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在国外,日本、韩国的茧丝生产量正在
10、萎缩,印度、越南等正在逐渐发展;在国内,广东、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区桑园面积在缩减,全国桑蚕茧产量大幅下降,云南省茧丝绸产业因此有了一定发展空间。在现有基础上,云南省抢抓机遇,通过技术进步,在蚕种、桑苗、饲养、加工等环节上全面提升茧丝绸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政策向生物资源开发倾斜,因此,蚕茧生产及其深加工符合产业发展实际需要。云南发展蚕桑生产具有四大有利条件:一是大部分地区全年无3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期,全年可饲养多丝量的优良蚕品种;二是半山区缓坡地多,烤烟“双控”和退耕还林后有一定的土地可供
11、发展桑园;三是劳动力丰富,劳动成本较低;四是已有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小有名气的品牌,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企业已经形成,全省有12个产品分获部优、省优,远销国内外。在这些强势企业带动下,云南茧丝绸产业已具备与国内外同行竞争的实力。这些有利条件使蚕丝生产在云南农村产业中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地方财政增收的重要余径。未来十年间,我省将致力于建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的优质原料茧和高品位丝出口生产基地。三、云南茧丝绸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振兴产业和“富民兴滇”为目的,充分把握云南的比较优势,通过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夯实产业基础,扶持龙头企业,
12、完善经营机制,开拓国际市场,实现茧丝绸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和产业一体化,全面提高茧丝质量和竞争力,把云南省建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的优质原料茧和高品位生丝出口生产基地,确保茧丝绸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成为云南农业的又一优势产业。四、云南茧丝绸产业今后10年规划的主要目标“十五”期间新增桑园50万亩,到2005年,确保全省有效桑园面积80万亩;产鲜茧4万吨,生丝产量3000吨,茧丝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农业产值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1亿元。2010年桑园总面积发展到150万亩,平均亩桑产茧70公斤;鲜茧产量10万吨,生丝产量1万吨,茧丝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
13、,农业产值1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3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3亿元。第二节 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必要性一、项目区概况西畴县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部,位于东经1042210458,北纬2306233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东南接麻栗坡县,西南隔盘龙江与马关县相望,西靠文山、砚山两县,东北与广南县隔达马河相望。县境东西长63.6公里,南北宽59公里,全县总面积1506平方公里,其中裸露、半裸露岩洞面积113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75.4%,县城西洒镇海拔14.73米,距省会昆明487公里,距自治州首府文山87公里。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栽桑、养蚕的技术指导由秦源茧丝绸有限公司负责,蚕茧由公司统一收烘
14、和销售。西畴县自然资源条件非常适宜种桑养蚕,饲养多丝量(高产)品种的优质原料茧。根据西畴县现有产业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及蚕桑业生产实践证明,目前最能做强做大的就是蚕桑产业。1、西畴县山区的大部分耕地由于作物种植结构单一,生产方式落后,农作物产量低,平均亩产值不足500元,而这些耕地十分有利于桑树的生长。经过对这些耕地试种桑养蚕,亩产增值200%,种桑与其他作物比较,经济效益明显,可使很多贫困农户有一个稳定的经济收入。蚕桑产业开发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稳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2、通过本项目建设有利于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把传统的低效农业改造建设成为高效
15、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综合利用率。促进了“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管模式的发展;蚕桑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劳动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社会待业青年提供就业机会,对社会稳定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蚕桑基地建设有利于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目前国家对木材实行限量砍伐,规划完成退耕还林。桑树是一种多年生深根系萌生力极强的乔本植物,适应性强。蚕桑基地建设可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又可解决农民薪柴和对保证退耕还林项目退得下稳得住和控制水土流失,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蚕桑产业开发是调整农业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是西畴国家级贫困县解决“三农问题”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需
16、要,要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的需要,要扶持当地龙头企业带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实施很有必要。第三章 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一、项目承担单位简介西畴县秦源茧丝绸有限公司是由资深行业经纪人郭柯汝,杨海波等投资100万元组建而成,公司志力于发展蚕桑产业,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路子,实现财政增长、农户增收、企业增效的良好局面。目前,公司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岗位职责,建设了部分市场销售体系。二、公司组织机构图总经理副总经理副总经理副总经理蚕桑栽培技术部部销售部技术研发部生产部财务部办公室人事部基地发展部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第一节 市场分析生丝和丝绸是我国出口创汇
17、拳头产品,近年来我国的丝绸贸易一直占世界丝绸贸易总量的80%,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国丝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大份额。但世界真丝产量只因占多种纤维总和的0.18%,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穿着服饰发展的要求,丝绸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前景看好。国内市场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丝绸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从汉代起的蚕丝业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现在世界有蚕丝的国家近70个多,其中近40个国家有一定的茧丝生产规模。按1997年蚕茧生产量排序,居于前几位的国家有:中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巴西、泰国、越南、朝鲜、日本和孟加拉国。自1997年起,中国的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先后超过了日本
18、,重新跃居世界首位,此后中国一直保持着茧丝绸最大生产国的地位,左右着世界蚕丝业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蚕茧和生丝产量占世界蚕茧的生丝总产量的3/4左右,中国丝绸年出口额约30亿美元,是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大宗产品,占有重要地位。受国际市场的影响,2002年2003年上半年茧丝价格低迷、蚕农积极性不高,春茧收购价格低,2003年下半年部分主产区受灾害性气候影响,导致了2003年全国蚕茧产量的较大幅度下降,下半年茧丝价格回升,保持了桑园面积及蚕业基地相对稳定,蚕茧收购秩序基本平衡。2003年各地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办发200144号文件精神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纷纷组织成立了行业(蚕茧、蚕业)协会加强行业协调
19、和管理,以市场为导向,以宏观调控为手段的行业良性运行机制正在逐步形成。据估算,2003年我国的茧丝供应量为9.73万吨,需求量为9.47万吨,产销基本平衡。除正常接转外过剩到今年的茧丝量不多。随着蚕茧流通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蚕茧收购部门与蚕农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也更加合理,加上新技术、新品种的大力推广,蚕茧生产增产潜力较大。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07年世界经济将产长4.1%,世界贸易量增长速度将由2006年的2.9%上升到5.5%。2007年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将有利于我国的丝绸出口的增加。2003年春茧收购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全国的桑园面积略有下降,主要是浙江城镇建设和山东土地调整及部分
20、地区的蚕业结构或区域调整,这些地区地价贵,劳动力价格高,自实施“东桑西移”政策以后,广西、陕西、云南等新兴蚕区的桑园面积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受中央今年1号文件的鼓舞,在国家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农业结构调整等优惠政策的驱动下,各地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今年的桑园面积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新增桑园今年将会部分投产。云南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天然的气候条件,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植被发叶早落叶晚,十分有利于桑树的生长和饲养高产的多丝量优良品种,一年可养春、夏、秋、晚秋四季蚕,对蚕的生长和饲养有很好的前景,在云南栽桑养蚕劳动力价格便宜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云南的干茧比山东、广西、新疆、四川等省生产的干茧,从净度
21、、解速、上车率和丝质都高出很多,生长质量上乘,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西畴县具有生产高产优质茧的区位优势,每季蚕成熟期短,比陆良、祥云等县提前5-7天,其竞争优势更为明显,另外秦源茧丝绸有限公司建立了稳定的营销体系,掌握了相关技术,这对云南的干茧和生丝销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方案第一节 建设规模发展基地面积达5万亩,进入丰产期后,桑蚕养殖带动农户约1.8万户,涉及农业人口将达7余万人,鲜茧产量达到8402吨;建设3个收烘站及仓库办公室1200m2;建仓库、锅炉房、配电室等公铺及环保设施2750m2;办公、质检和宿舍楼1400m2,购置相关设备。第二节 栽桑养蚕建设方案一、
22、桑园建设桑园要适当集中,成片成带,统一规划。桑园地要求离工矿企业2km以上,高棉、烟等作物100m以上,土层1m以上,表土层15cm以上,土壤PH值4.5-9,接近中性为好,坡度小于25的低丘陵缓坡。对桑园的水土保持水利设施、道路及防护措施等作出分步实施的方案。优选蚕桑品种,桑园建设全面推广密植速生丰产桑园栽培技术,对桑农进行桑园建设和桑园管理技术培训8000人次,在县委、政府协助下,借荐浙江省等先进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推广桑蚕茧生产技术规程,逐步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早、中、晚熟型品种合理搭配,防止品种单一化,但在同一地块,品种要统一纯正。对桑园施肥、桑园病虫草害防治作到科学合理。桑园要经常保
23、持土壤湿润状态,春夏宜湿,秋冬宜干。当土壤含水量明显降低到影响桑树生长时、桑叶含水量低于蚕的需要时,应及时灌水抗旱。当桑园受洪水冲刷或受淹影响到桑树、桑根生生时,应及时进行排水。完成新建排灌沟渠5.6公里,建设小水窖500个。为保证桑叶采摘时间及运输,桑叶运输时要轻装湿盖,快装快运,装载工具要洁净,严防桑叶的污染。新建运输道路12公里。二、桑蚕养殖桑园面积达5万亩,进入丰产期后,形成鲜茧生产8402吨。1、引进“青松*皓月”、“竹岭*芙茹”和“山河*锦秀”等优良家蚕,根据桑园面积确定饲养量,一般按每亩成龄桑园饲养一代杂交种春蚕1-1.5张,夏秋蚕1-2张计算,保证蚕种供给。2、催青收蚁,催青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8000 吨鲜茧 加工 蚕桑 基地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