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外渗是预防与治疗课件.ppt
《输液外渗是预防与治疗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液外渗是预防与治疗课件.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输液外渗的预防与治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014-5-5 曹晓霞,主要内容,前 言,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郝军美,46岁,化疗第6个疗程右足部药物外渗导致右足坏死。随后医院把主要精力放在治疗郝军美的右足背部坏死,最后乳腺癌恶化,患者12月1日死亡,院方赔偿11万元。2010.12.10【郑州晚报】,法律、法规!,我国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属于四级医疗事故。,。,各地探讨安全静脉输液管理办法,猜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什么是伤口?,当身体的各部分或气管受到各种不同伤害性的打击时所导致的各种不同程度的损害,即为伤口,静脉炎,由于
2、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强的药物,或在输液过程中因无菌操作不严,导致产生的局部静脉壁化学炎性反应或局部静脉感染,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药物外渗是指由于输液管理疏忽造成腐蚀性的药物或刺激性药物进入了周围组织,而不是进入正常的血管通路。据报道:经外周静脉给药造成药物外渗的发生率为0.1%6%。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输液外渗,输液外渗所致的伤口,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或完成治疗后,由于各种原因的液体外渗,导致局部组织变性坏死所致的软组织缺损,
3、形成输液外渗伤口。,渗出/外渗诊断标准(INS),1级:皮肤发白、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小于2.5cm2级:皮肤发白、发凉,伴有或不伴有疼痛,水肿范围的最大处直径在1-6英寸(15cm)之间3级:皮肤发白、发凉,半透明状,轻到中等疼痛,可有麻木感,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大于6英寸(15cm)4级:皮肤发白、变色,有瘀伤、肿胀,半透明状,有渗出,循环障碍,中重度疼痛,水肿范围的最小处直径大于6英寸(15cm),渗漏损伤的机理,1、渗透性损害:渗透压高的物质进入皮下间隙后,破坏了细胞膜内外渗透压的平衡,细胞因严重脱水而死亡,阳离子溶液可改变细胞膜内外的离子平衡,损害细胞的电生理
4、及有关传递机制,亦导致细胞死亡2、局部酸碱平衡失调:输入碱性大的溶液使血管内CO2蓄积,血管内压升高,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容易渗透,造成组织损伤,药物渗透皮下后,使局部PH改变,引起静脉或毛细血管床痉挛,局部血供减少,导致组织缺血缺氧,造成坏死。,渗漏损伤的机理,3、缺血性坏死:如缩血管药物引起的广泛血管收缩4、机械性压迫:大量液体外渗至皮下间隙或骨筋膜室内,致使组织压升高,产生机械性压迫,如骨筋膜室综合症5、感染因素及全身因素:药物渗漏后易导致损伤或损伤迁延不愈。,化疗药物损伤的机理,1、直接毒性作用:化疗药物属于细胞毒类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的细胞、组织具有一定的损伤。如博来霉素
5、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阿霉素外渗后引起局部严重的细胞炎症。2、药物的酸碱度:常用化疗药物中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氮芥的PH值偏低,PH偏低的药物刺激血管内膜可引起静脉炎。3、高浓度药物对血管、组织的损伤:大剂量冲击给药时,高浓度的药物容易导致静脉炎,4、细胞毒性作用:细胞毒药物渗漏后,甲氨蝶呤可干扰叶酸代谢,阿霉素可渗入细胞核中的DNA,抑制DNA复制及转录,形成的阿霉素-DNA复合物从坏死细胞释放后被活细胞摄取,又造成活细胞死亡,常常导致慢性溃疡5、与型变态反应有关的过敏症状:阿霉素、5-FU、环磷酰胺、丝裂霉素等都易引起过敏反应,使血管通透性增大,药物外渗,外渗损伤发生的时间,药物外渗的组
6、织损伤的发生有时间差异,同种药物外渗后的局部反应的时间不一可能与渗漏液的剂量、浓度、部位、个体差异有关。外渗损伤性溃疡一般在310天内发生,输液外渗,预防措施,危险因素,分类,护理对策,?,+,化疗药物外渗,非化疗药物外渗,药物外渗分类,化学治疗药物外渗,无刺激性药物:门冬酰胺酶、博来霉素、阿糖胞苷、甲氨喋呤、氟尿嘧啶刺激性药物:环磷酰胺、异环磷、奥沙利铂、紫杉醇腐蚀性(发泡性)药物:更生霉素、柔红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长春新碱、氮芥,非化学治疗药物外渗,钙剂:10%葡萄糖酸钙、氯化钙 高渗性药物:50%葡萄糖、浓电解质、20%甘露醇、脂肪乳、TPN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轻胺
7、、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抗生素:强力霉素、万古霉素、夫西地酸钠强碱类药物:苯妥英钠、硫苯妥钠,危 险 因 素,危险因素,静脉渗漏,危 险 因 素-病 人,1,2,3,4,婴幼儿,老年人,无法沟通的病人,重症患者,婴幼儿,危 险 因 素-病 人,危 险 因 素-病 人,老年人,无法沟通的病人及重症患者,危 险 因 素-病 人,药物因素药物的PH值:强酸强碱高浓度药物:脂肪乳剂强刺激性药物:化疗药、甘露醇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羟胺 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后果!,危 险 因 素-药物,外周血管疾病,反复静脉穿刺,上腔静脉综合征,癌症,糖尿病,危 险 因 素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反复静脉穿刺
8、,上腔静脉综合征,癌症,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难以穿刺,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外周神经感受,静脉压升高,可致血栓性静脉炎,糖尿病,危 险 因 素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流,静脉血管组织弹性差,动脉痉挛,静脉渗漏,危 险 因 素-操作技术,较中心静脉易发生外渗,因血管收缩,血管内压增加,易发生外渗,由于活动度大,易外渗,危 险 因 素-部位,外周静脉,静脉炎,关节部位,长 期 化 疗患 者 血 管,静脉炎,渗漏性损伤的临床症状,1、高渗性药物多为急性损伤2、碱性药物渗漏后可能范围不大,但易累及深部3、迟发效应:如长春碱渗漏后7天局部才出现疼痛性红肿,盖诺的迟发效应为3天后发生,再持续加
9、重4、合并症:神经损伤:如高渗性药物致尺桡正中神经损伤,阿霉素对周围神经有直接损伤作用 骨筋膜室综合症:晚期并发症:如关节挛缩、肌腱粘连,常需手术重建,患者:精神、肉体上的创伤,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甚至失去抢救的机会,医院:增加医护人员的压力,易发生医疗纠纷,药物外渗,外渗后果,预 防 措 施,预防,合理选择穿刺静脉,患者宣教,正确安排输液顺序,合理使用药物,加强责任感与护理,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合理选择血管选择较粗大、走向直、弹性好、易固定的血管保护大静脉:常规采血和非化疗药物的注射选用小静脉有计划地更换注射部位,避免长时间同一部位单一的血管输注根据药物选择血管:发疱性、刺激性强的化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输液 外渗 预防 治疗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6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