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振弦式水位测量系统的设计上位机数据库处理软件.doc
《毕业设计(论文)振弦式水位测量系统的设计上位机数据库处理软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振弦式水位测量系统的设计上位机数据库处理软件.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毕业设计报告(论文)课题名称: 振弦式水位测量系统的设计 -上位机数据库处理软件 所在系别: 电 子 工 程 系 专 业: 自 动 化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起讫日期: 2008.2.182008.5.30 设计地点: 东 南 大 学 成 贤 学 院 摘要本文通过对振弦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的研究以及在硬件系统中的实现,设计了基于振弦式传感器的智能水位计,主要由下位机系统和上位机监控软件组成,实现了对水位数据的实时采集、显示、处理。同时,还可以通过串行通信方式将数据传给计算机,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存储、打印。本文首先介绍振弦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然后根据其工作原理设计系统的
2、硬件电路和软件。传感器的激振采用硬件扫频激振技术,传感器的测振采用等精度测频方法。考虑到温度对水位数据的影响,采用ICL7135积分型A/D转换器实现温度的测量,从而实现温度的补偿。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了软件设计,软件部分包括下位机单片机程序的设计和上位机监控软件的设计.最后在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整个系统的抗千扰性进行了优化,使得系统具有很好的抗干扰性。关键词: 振弦式传感器 智能水位计 激振技术 AbstractBy researching the principle of vibrating wire sensor and its realization, the paper i
3、s designed intelligent water-level meter based vibrating wire sen- sor,it is mainly composed with the system for the slave device and the inspe- ction software running on the PC. The level data are real-time acquired,eisp- layed。At the same time,the measured data can be transmitted to the PC and can
4、 be processed and printed。Firstly,the paper is studied the principle of vibrating wire Sensor, then designs the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according to its principle. It is used to excite vibrating wire sensor using technology of hardware sweeping frequency。it is used to equally accurate measuring
5、 frequency. Considered the effect of water level data of temperature, ICL7135 A/D converter is used to measure the temperature, to realize commensuration of temperature。Based on the hardware, we have finished software in the slave device and supervision software on the master PC. Finally, both hardw
6、are and software of the whole system have been optimized to make the system have excellent interference-immunityKey words: vibrating w ire sensor intelligent water-level meter,technology of sweeping frequency to excite coil.目录摘要IABSTRACTI目录II第一章 前言11.1 背景及研究的意义11.2 水位仪器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11.3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3第二
7、章 设计方案论证32.1总体方案32.2设计原则及基本功能42.3系统功能要求42.4系统部分方案的优化52.4.1 传感器的选择52.4.2 串行通信协议的选择52.4.3上位机部分的选择8第三章 方案的设计(下位机部分)93.1 硬件电路的总体设计93.2 振弦式传感器93.2.1. 振弦式传感器的基本原理103.2.2 振弦式传感器的激振113.3时钟电路的设计123.3.1 DS1302 简介123.3.2水位计中有关DS1302的程序设计133.4 单片机软件设计143.4.1单片机主程序实现153.4.2与上位微机通信部分的程序设计15第四章 方案的设计(上位机部分)164.1.上
8、位机总体设计164.2上位机通讯程序的设计174.2.1相关主要控件介绍174.2.2发送单片机命令194.2.3接收数据194.2.4 Timer控件的控制204.2.5自动接收、监视总线状态和通讯错误的处理224.3上位机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234.3.1 相关主要控件介绍234.3.3 ACCESS在监控软件中的应用254.3.4 生成报表、打印报表264.3.5图形图象处理技术28第五章 总结295.1结论295.2设想30致谢30参考文献31附录34一、系统图34二、原理图35三、PCB印制板图37四、面板布置图371.下位机系统面板图372.上位机系统界面的设计37五、上位机程序清单
9、39六、单片机程序清单391.登录界面程序392.水位测量程序393.数据处理444.历史数据查询程序465.生成报表程序47第一章 前言1.1 背景及研究的意义水位监测是大坝安全监测中重要的监测项目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坝安全自动化监测系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水位自动化监测系统由于其设备运行环境恶劣、可靠性要求高,仍是大坝安全自动化监测系统中存在问题较多的项目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感遥测技术的引用,一些新理论和边缘学科的渗透,加之人口膨胀、水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使水文科学面临着机遇与挑战,特别是近二三十年,国际水文学术活动频繁,我国水文界也开展了
10、大量的研究工作。促进水文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和发展,从而使水文学进入了现代水文学的新阶段。水位作为指示河流、库区汛情的基本水文要素之一,是水情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洪调度及洪水预报的重要依据,水位监测是船闸及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的水位观测方法精度不高,不能全自动、实时动态监测,而且水位观测作为水情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它们大都独立存在,不能实时地将水位信息用于船闸、大坝的变形监测系统,并及时地进行安全分析及洪水的预测调度工作。研究和设计智能型水位计对于水文仪器和水利水文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对于水文科学的发展显得更加重要。1.2 水位仪器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建国以来,随着水利建设和
11、水文事业的发展,水文仪器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常规仪器到应用新技术,经受了历次大洪水的严峻考验,己基本上满足我国水文测验工作的需要,缩小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新技术应用上的差距。同时,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为水利、水文事业服务的自动化系统也应运而生,日渐成熟,水利水文自动化系统的建立为卓有成效地开展防汛、抗早、减灾工作,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措施地效益,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不言而喻,水文仪器的研制、水利水文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在水利建设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测量水位的仪器一一水位计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常规仪器到应用新技术,经历一个发展过程
12、。从人工观侧水尺到浮子式、压力式、超声波、非接触式水位计,每一种水位计都其优点和缺点。(1 ) 水尺。用于人工观读水位数据,是一切水位测量的基准。一个水位测量点的水位近似真值都是依靠人工观读水尺取得的,所有其他水位仪器的水位校核都以水尺读数为依据。水尺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比如:风浪、环境、光线等,所以测量存在很大误差,而且人工观读费时费力。(2 )浮子式水位计。利用浮子感应水位的水位计。浮子式水位计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水位计。浮子式水位计的工作原理是用浮子感应水位。浮子漂浮在水位井内,随水位升降而升降。浮子上的悬索绕过水位轮悬挂一平衡锤,由平衡锤自动控制悬索的位移和张紧。悬索在水位升降时带动水位轮
13、旋转,从而将水位的升降转换为水位轮的旋转,再传给水位记录或编码输出。浮子式水位计记录方式绝大多数是采用记录纸上模拟划线记录方式,所记录的数据不能用自动化方法处理。其结构可以分为水位感应、水位传动、水位记录三部分,加上外壳或安装基座构成完整的仪器。浮子式水位计的水位测量误差主要来源于水位感应系统误差、水位传动系统误差和水位记录系统误差。浮子式水位计测量系统安装比较麻烦,存在比较大误差,所以逐渐被遥测水位计所替代。(3) 遥测水位计。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特别是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遥测水位计,其中有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刚弦式等多种。遥测水位计一般可利用便携式数字仪表
14、测量或自动采集测量记录水位数据。自动水位仪是一种高智能化的仪器,内部设有微处理器,能将被测物理量转换成数字信号,可长年自动检测江、海、湖、河及水库水位。特别是在汛期,可任意设定采样时间间隔,在无人值守情况下,昼夜连续自动打印记录水位值。遥测和自动记录的接收仪表设置在观测站,将埋入地下或管路中的电缆与现场安装的传感器相连接,自动测量和处理计算水位数据,必要时可采用光纤、微波或卫星等方式远距离传输水位数据。(4 )超声波式水位计。超声波水位计是一种把声学技术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水位测量仪器。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超声波式水位计日趋受到人们的重视。(5 ) 压阻式压力水位计和电容式水位计如果长时间工作,存
15、在一定的零点漂移和灵敏度漂移,所以并不很受工程人员的欢迎。1.3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根据振弦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传感器敏感部分所受的压力与传感器的固有频率成一定的函数关系,设计的一种智能型振弦式水位计。吸收了国内外最新智能化仪表的设计经验,采用工业控制单片机,集水位采集、存储、显示及远程联网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可靠、多功能、智能化等特点。其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了振弦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出了基于该类型传感器的智能型水位计系统的设计思想。(2)根据系统的设计思想,研制了系统的硬件,包括测量电路的设计、元器件的选型和硬件各模块的调制等,该系统不仅适合水位监测,同时还
16、适用于各类弦式仪器的测量。(3) 采用VC,VB,汇编等编程语言编制了系统的软件,包括测量、控制软件和上位机管理软件。(4) 完成了系统样机的研制生产、调试和校准,并经过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预期目的。第二章 设计方案论证2.1总体方案振弦式水位测量系统是集水工、自动控制、计算机、电力电子、仪表等专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因此,一个自动化监测系统成功与否除了与系统的软硬件资源有密切关系外,更重要的是系统的设计。振弦式水位测量系统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数据采集部分,包括一次采集部分(即现场传感器部分)和二次网络部分(即采集器、巡检装置及转换装置);中央控制部分(
17、即主控机网络部分和控制软件系统);远程数据传输部分(即连接中控室与远程控制站或管理局的远程通讯网络); 上位机部分(即对下位机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振弦式水位测量系统设计方框图如图2.1所示。数据显示图形显示数据处理 PC机RS485AT89C52振弦式传感器振弦式传感器振弦式传感器振弦式传感器AT89C52AT89C52AT89C52图2.1 振弦式水位测量系统设计方框图2.2设计原则及基本功能振弦式水位测量系统是工程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其功能、观测设备和技术都应遵循以下原则:(1)系统设计满足现行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2)系统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布置形式,前端计量元器件采用
18、振弦式传感器。(3)先进性。系统将在了解国内外发展动态,吸收其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方案设计,使系统的技术性能和水平具有明显的先进性。(4)可靠性。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能稳定,可以在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5)通用性。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应用对象的共性,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通用性。(6)扩展性。系统的设计容量要足够大,满足系统今后扩充需要。(7)经济性。系统的造价经济合理,性能价格高。(8)操作维护方便。在软件方面,要求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在硬件方面,要求维护检修方便。2.3系统功能要求随着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化系统应具备下述基本功能:(I ) 在中控机(上位机)
19、的管理下,监控系统中各区域控制检测单元(MCU)按指定的检测方式和一定的测次自动采集数据。(2 )对观测资料进行有关检测和必要的修正,对观测结果进行整编归档。(3 )离线分析。即对长期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建立安全监控数学模型,对大坝安全状况进行评估,指导工程安全运行。(4 )全面、完善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对观测数据与工程档案进行全面管理、存储、检索、制表、绘图、年报表制作等功能。(5 )系统应具备可靠的远程通讯功能和接口,以便与上级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联系,进行数据及工程变化性态的传输。2.4系统部分方案的优化2.4.1 传感器的选择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的传感器的发展,我们在此次设计中选择了振弦式
20、传感器。它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振弦式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抗干扰能力强。 测值可靠、精度与分辨力高和稳定性好。 其输出为频率信号,便于远距离传输河以直接与微机接口。因而, 振弦式水位计在水文测验和大坝安全检测系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振弦式水位计存在起振慢、效果差,且输出信号不稳定等弱点。所以本课题针对振弦式水位计的上述优弱点,综合应用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先进成果,研究设计了智能型振弦式水位计。2.4.2 串行通信协议的选择在测量与控制系统中,为了满足远距离传输的需要,以单片机为基础的数据采集和实时控制系统,需要设计串行通信部分电路,以完成数据采集、测量、控制和管理等任务
21、。本设计在通信协议方面采用rs-485而没有采用rs-232.这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rs-232的缺点。在要求通信距离为几十米到上千米时,广泛采用RS-485 串行总线标准。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m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 RS-485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任何时候只能有一点处于发送状态,因此,发送电路须由使能信号加以控制。RS-485用于多点互连时非常方便,可以省掉许多信号线。应用RS-485 可以联网构成分布式系统,其允许最多并联32台驱动器和32台接收器。RS-232C虽然使用很广,但因其
22、推出较早,在现代网络通信中已暴露出明显的缺点:数据传输速率慢,带负载能力差、通信范围小、传输距离短,难以实现远距离的数据传输和控制。针对RS-232C的不足,于是就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接口标准,RS-485就是其中之一。RS-485标准是一种多发送器的电路标准,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1) .R S -4 85的电气特性:RS-485的数据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方式,也称作平衡传输,利用RS-485传输协议可以实现了真正的多点总线结构。它使用一对双绞线。其中一线定义为A,另一线定义为B,另有一个信号地C,在RS-485中还有一“使能”端,“使能”端是用于控制发送驱动器与传输线的切断与连接,当“使能”端起
23、作用时,发送驱动器处于高阻状态,称作“第三态”,即它是有别于逻辑,1”和“0”的第三态。收、发端通过平衡双绞线对应相连,当接收端AB之间有大于+200mV的电平时,输出正逻辑,小于一200mV时,输出负逻辑电平。传输电压范围的表示如图4-2所示:图42 RS485的传输电压范围(2) . RS- 485的数据传输速度很快,可高达1OMbps(3) .RS- 485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能有效的抑制远距离传输中的噪声干扰。(4) .RS- 485接口的传输距离比较大,最远可达1.2kmaR S-485可以实现多个负载的功能。用一对线便可连接多达32个传送或接收的不同设备。由于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振弦式 水位 测量 系统 设计 上位 数据库 处理软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