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高效养殖技术完整版.doc
《蝎子高效养殖技术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蝎子高效养殖技术完整版.doc(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项目的主要内容和要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铜陵桂生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9月,位于铜陵市狮子山区西湖镇新圩村,注册资金100万人民币,在公司没有成立之前,已养蝎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养殖技术。首先人工养蝎必须要掌握一整套的养殖技术。一、认识蝎子;二、蝎子生态学特点;三、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四、蝎子人工繁殖技术;五、蝎子人工养殖场地和常用设备;六、蝎子饲养管理技术;七、蝎子的疾病防治;八、蝎子的捕捉与运输;九、蝎子的采收与加工;十、蝎子毒液提取与加工技术;十一、蝎子的药物利用。一、 蝎子是什么蝎子入药后在我国中药学上称为全蝎或全虫,由于其后腹部的形状和问荆的茎相似,故又称为问荆蝎。
2、蝎子是已知最古老的陆生节肢动物之一,它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蝎子性喜温热,分布在世界上除寒带以外的大部分地区。我国有记录的15种,如东南亚钳蝎、斑蝎、藏蝎、辽克尔蝎、十腿蝎等。斑蝎主要分布在台湾省;藏蝎分布于西藏和四川西部;辽克尔蝎分布于中部各省和台湾省;十腿蝎分布于豫、陕、鄂三省交界地区;东南亚钳蝎亦称马氏钳蝎,在我国分布最广,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其中河南、河北、山东最多,福建、台湾等地也有分布。二、 蝎子的外部形态东亚钳蝎的成蝎体长56厘米,体重11.3克,孕蝎有的达2克。身体的背部和尾部第5节及毒针的末端诶黑褐色,腹面为浅黄色。动物学上把全蝎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腹部又
3、分为前腹部和后腹部两部分。头胸部和前腹部组成躯干,呈长椭圆形,后腹部细长上跷如尾巴状。椭圆形躯干加上细长分节的后腹部,整个外形像一个琵琶,所以人们称它为琵琶虫。全身表面有一层几丁质的外骨骼,两侧长有各种形状的复附肢,长相凶恶、可怕。1、头胸部头胸部又称前体,较短,头与胸愈合,前窄后宽呈梯形。背面有坚硬的背甲,背甲上密布颗粒状突起并有数条纵沟纵脊,进中央处的眼丘上有1对中眼,前侧角各有3个测眼排成一斜列。中央和侧眼皆为单眼,只能感光而不能成像,只能分辨光线的强弱和黑暗,看不见东西,实力极差。全蝎头胸部由6节组成,分节不十分明显,每个体节长有1对附肢,故有6对附肢(1对螯肢、1对触肢、4对步足)。
4、螯肢又称口钳,靠近口器两侧,头胸部的最前方,由3节组成,可动,肢内有锯齿状突起,有助食作用,可将捕获物撕裂、捣碎。触肢又称钳肢或脚须,在螯肢之后,由5节组成(基节、转节、腿节、胚节、掌节)。触肢掌节有一不动指和一可动指作捕获和感触只用,呈钳状,故称钳肢。4对步足生于胸部两侧,步足由7节组成(基节、转节、腿节、漆节、胚节、跗节和前跗节),末端有2个勾爪,蝎子依靠勾爪附着在物体上。步足后一对均比前一对长,即第1对最短(约2厘米),第4对最长(约3厘米)。4对步足的基节紧密相连形成了头胸部的大部分腹壁。第1对、第2对步足的基节和螯肢及触肢的基节包围成一个口前腔,口就在口前腔的底部,口前腔中部还有一个
5、十分发达的唇。第3对、第4对步足的基节间有一略呈五角形的胸板。蝎子的附肢不但和身体相连的地方有关节,而且附肢本身也具有若干个关节。外骨骼在关节的地方变成薄膜状,而肌肉又把相邻两节的外骨骼连接起来,使关节能做各种运动,这样使附肢的活动更多样化,因此蝎子的附肢有摄食感觉、咀嚼、步行等功能。2、前腹部前腹部又称中体,较宽,分节比较明显,由7节组成。背面有3条纵向隆嵴,腹侧第1节有2片半圆形的生殖厣(生殖腔盖),下面为一个多褶的生殖孔。第2节腹部两侧各具一栉状器,为短耙状,呈“八”字平排列,上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为神经感触器官,在佛板靠内侧方有成排的香蕉形齿,一般母蝎栉状器配有1620个齿,公蝎栉状器有
6、1925个齿。交配时以此来寻找平整的石片,以便排出精荚黏附在上面,母蝎以此来探寻公蝎排出精荚的位置,并对准生殖厣进行受精。第37体节腹板较大,在两侧有侧膜与背板相连,侧膜有伸缩性,因此腹部可舒张或缩小。第36节腹部各有1个圆形书肺孔,分别与相应的书肺想通,具有体内与外界环境气体交换的管道,有呼吸作用。第7节呈梯形,前宽后窄,相连后腹部。3、后腹部后腹部又称末体或尾部,由5节组成,呈橙色,俗名叫“全蝎尾巴”或“毒子”。各节呈棱柱状,细且长,能向上、左右方向倦曲活动,不但向下弯曲。各节从背面道腹部有多条齿脊线,背面有中沟。第5节最长,深褐色,其腹面后绝节向膜上有一开口,为肛门,从肛门排出白色的液体
7、粪便。第5节之后为一袋状的尾节,内有1对白色毒腺,外液一层肌肉,呈袋状构造,浅黄色,毒腺后方为毒针,进末端靠近上部两侧各有一个针眼状来口,与毒腺管相通,能释放出毒液,可用来攻击敌害和捕食,它是蝎子自卫的武器。一般来说,成年蝎的两性差别较为明显,主要根据公蝎触肢的钳比较粗短、体细尾粗,而母蝎触肢的钳则比较细长、体宽尾细,就能较容易区分开来。三、蝎子的系统构造与生理机能构造是功能的基础,而某种生理功能则是某种特定结构的运功形式。只有正确认识蝎子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才能进一步研究蝎子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蝎子的疾病,合理地饲养和管理,有效地控制蝎子的繁殖和生长发育,促进养蝎业的
8、发展,以满足人们对蝎子日益增长的需要。1、运功系统运动洗头是动物在长期适应摄取食物、逃避敌人和寻找异性,以维持个体生命和种族延续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蝎子运动系统由外骨骼和肌肉组成。蝎子的体壁仅包括一层上皮组织,整齐地排列在基膜之上,由上皮细胞向外分泌坚实的表皮层,覆盖整个身体,起着保护及支持作用,这就是它的外骨骼。由于身体是分节的,外骨骼也是按节形成的,在每个体节内,外骨骼分割成独立的骨板(包括1个背板、2个侧板及1个膜板),以易于体内节内的运功,分离的骨板可愈合而使界限消失。在节与节之间有节间膜相连,关节膜外表皮层极薄,易于弯曲,不运动时折叠在前一体内。蝎子体壁的表皮细胞向体内折叠,并
9、向内分泌角质层而形成内突,它是肌肉的附着点,其作用与脊椎动物的骨骼很相似,因而称为外骨骼。蝎子的外骨骼从切片中明显地分为3层。最外面的一层为上层表皮,极薄,仅有0.11微米厚,由蛋白质及脂类物质组成,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上表皮之内为外表皮,是由几丁质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糖蛋白所组成。糖蛋白进过鞣化,即酚的参加而使之骨化变硬。所以,外表皮虽然很薄,但很坚硬,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外表皮之内即为很厚的内表皮,主要由几丁质及少量蛋白质组成。几丁质是一种柔软的物质,内表皮未经鞣化,也很少有钙质沉积,因此本身柔软而富用弹性。另外,有一些细的管道穿过整个表皮层,直接开口到外界,它是上皮细胞层中的腺细胞输
10、送分泌物的通道。外骨骼的外表皮中,沉积有黑色素,使蝎呈黑褐色。许多肌纤维连接成肌肉束,附着在外骨骼的内突。肌纤维为横纹肌,因此,当肌肉迅速收缩时,就会牵引外骨骼,从而产生运功。2、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功能是采食,对摄取食物进行消化作用,然后将各种营养成分吸收入体内,最后将残渣排出。蝎子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蝎子的消化道较为简单,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前肠包括口、咽、食道及胃。口位于头前段的口前腔之中,它细小、无颚、无齿,只为食物的进口、无咀嚼消化食物的功能。咽、食道和胃呈短管状,胃壁以强大的肌肉附着在背板上,因而有很大的吸吮力,将液体食物吸进消化道并运至中肠。中肠包括中央的中肠管
11、及两侧的盲囊,盲囊呈黄褐色且练成一串,用于贮存液体状的食物。蝎子脱皮前和冬眠苏醒后,由于营养物质转化或消耗,此时的盲囊也因液体食物的减少而变的细小。另外,孕蝎在受精卵发育初期,也由于胚胎小,加上积蓄的大量液体食物未消耗掉,盲囊的体积大,占囊去了绝大部分的空间,但到了临产前,胚胎发育长大了,也消耗了盲囊中储贮存的液体食物,因而盲囊体积变小了,只占很小的空间。此外,由于盲囊有贮积液体食物的作用,因此蝎子有较强的耐饿能力。中肠管为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中肠之后的后肠,又称直肠,没有消化吸收的残渣进入后肠。后肠的功能主要是继续吸收和排泄。蝎子的直肠有特殊的直肠垫,能从食物残渣中吸收水份,保持体内水分
12、的平衡。后肠相对于中肠而言要细长一些,这与它继续吸收和排泄功能是相适应的。直肠最后是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蝎子的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和肝脏。唾液腺位于食道下方,呈葡萄状,进食时能分泌出大量的消化液进入被捕的食物之中,消化液中含有大量的消化酶,能对食物进行体外消化,经过消化酶的作用将固体食物初步消化成浆状后才被吸收入消化道。另外,在中肠内侧有一个复杂的腺体肝脏,并有细管与中肠相通,它分泌的含有各种消化酶的分泌物通过细管流入中肠,与中肠壁内小腺体产生的消化酶对浆状食物进行彻底的消化,然后吸收营养物质。3、排泄系统蝎子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代谢物及多余水分,必须随时排出体外,才能维持正常的生
13、命活动。蝎子排泄系统由2对马氏管及1对基节腺组成。马氏管呈细长的管状结构,其直径径100微米左右。管的末端有小分支,呈游离的盲管,管内壁有许多纤毛,另一段开口于中肠和后肠的连接处,呈囊状体,囊内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两端之间有弯曲盘旋的细管相连。整个马氏管游离在血窦之间,马氏管从血液中吸收代谢产物,借纤毛的摆动将收集到的废物变成尿液送至肠腔中,与粪便一同排出体外。基底腺即体腔囊与体腔管,一段开口于步足的基部,有排泄孔通体外。蝎在胚胎时只有第5节的1对形成基节腺。幼蝎的基节腺有排泄功能,但到了成蝎是基节腺往往退化失去排泄功能。体腔囊从血液中吸收代谢产物,从排泄孔排出体外。4、呼吸系统蝎子呼吸系统的
14、主要功能是进行体内之间的气体交换。蝎子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由于对营养物质进行生物氧化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要不断地消耗氧,同时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及其他一些物质。蝎子机体必须从外界环境吸入氧,同时向外界环境排出二氧化碳,以维持机体的平衡。蝎子呼吸系统由书肺、气室及书肺孔组成。书肺位于第3 6腹节的书肺孔下面,每节1对,共有4对书肺。书肺是由腹面体壁内陷而成的囊状结构,囊的前壁向囊腔内陷折叠成数十页的薄片,形成书页,故称书肺,片内布满血管,血液流通量大,气体交换就在片内进行,书肺折叠成片状,可扩大气体交换的面积。片与片之间有几丁质柱将其分隔开,保证气体进出畅通无阻,囊腔的后壁则形成一个较大
15、的腔隙,故称气室,这个气室与薄片间的空腔相连通,并通过呈一横列的书肺孔通向体外。在体腔内有肌肉连于气室的背壁,肌肉的伸缩可使气室扩张或收缩,从而使气体进出气室,完成呼吸动作。新鲜空气中的氧气扩散道血液中,通过书肺中的微血管进入心脏,供应全身,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则扩散到气室排出体外。以此,要保持养蟹子池中空气流通,以及防止蝎子书肺孔被异物堵塞,保证其呼吸作用顺利进行。5、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输,一方面把从消化系统吸收来的营养物质和书肺吸进的氧运送到全省各器官、组织、细胞,供其生理活动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把器官、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和尿酸等,运送到书肺、马氏管排出体外。体
16、内各种分泌组织所产生的激素也通过血液运送到全身,对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作用。另外,血液中还含有一些抗体。蝎子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血窦及血液。蝎子心脏位于蝎子的背方,包围在心膜中。剪开蝎子的背板,在肠的背面可见一条紧贴于背板的乳白色小管,活的蝎子还能看到其有规则地跳动,这就是蝎子的心脏。其实,心脏虽然呈管状,但并非是一条简单的管子,它分成8个室,每室都有一个呈小漏斗状的心孔,血液都由心孔进出心脏,心脏向前、向后及两侧发出大的血管及其分支通向全省各处。蝎子在胚胎发育的早期,曾出现过按节排雷的体腔囊。但孵化后,真体腔大大的减少、消失、仅残存于生殖腔及某些特殊的排泄器官中,如基节腺。而体壁与消
17、化道之间的空腔由部分真体腔和囊胚腔形成,因此常称为混合体腔。因其中充满血液,也称为血腔,实际上它是一种血窦。蝎子因为有血窦,所以血液并非在一条密封的血管中流动,这种血液循环称作开放式循环。蝎子的血液含有能变形的血细胞及在血浆中的血清素和抗体。血清素与氧的运输有关。6、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神经系统能接受刺激并将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进行传导,以调节有机体各器官的活动,保持各器官之间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平衡和协调一致,以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一旦神经系统发生异常,立即引起了平衡失调,蝎子的生理活动就会异常。蝎子的审计系统由脑、腹神经节及分支神经组成。脑包括脑神经和咽下神经节,以及连接脑经节和咽下神经
18、节的咽神经。脑神经节又称咽上神经节,不发达,呈双叶形,位于食道的背面,分支到触肢和步足。由脑神经节分出一对神经纤维,绕过食道形成围咽神经,并和咽下神经和腹神经索相连。腹神经索呈索状,是由咽下神经节向后伸出的纵神经,具有7个腹神经节,即腹部的每个体节上都有一个腹神经节。每个腹神经节又分成神经到本体节。蝎子这种神经系统的整体似索状,故称索式神经。另外,从脑神经还分支出许多分支神经,分别到达眼、栉状器、附肢和生殖厣等处。总之,神经纵贯全身,协调全省的活动。另外,在脑的神经节以及腹神经节中,往往集中了成丛的神经分泌细胞,它无特殊的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中,属于内分泌激素。这种激素与蝎子的蜕皮生长,
19、以及生殖细胞的成熟有关,也与蝎子的发情、交配等行为有关。感觉器官为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能分别接受体内、外环境中的某种特殊刺激,并能将其转变为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到中枢而产生相应的感觉,从而使蝎子对环境的各种信息作出必要的利于自身生存的机警敏捷的反应。蝎子的感觉器官有眼、栉状器以及身上神经的“毛”。蝎子有1对中眼和3对侧眼,其中中眼比侧眼发达,但它们都是单眼。每个单眼由角质晶体、表皮层、杆状细胞和网状细胞所构成。单眼的视力很差,一般只能在很短距离内识别交配中的配偶或近身旁活动的小动物,基本上没有搜寻、跟踪、追捕食物的能力。单眼有敏感的感光能力,蝎子靠单眼能感知光线的强弱、对强烈的刺激性大的
20、强光避而远之,而对弱光去往往又有趋向的行为。蝎子全身表面遍布触毛,在附肢表面最多,这种毛基膨大形成球状,里面有很多感觉细胞,只要它们受到刺激就很快产生冲动。由于感觉细胞不同,毛的感觉功能有所区别,如专门感觉触角的触毛,靠触毛可以识别地面的震动、爬走在路上的异物等。还有专门的听觉感受器听毛,着生仔步足上,它可以接受气流和低频率的空气震动,所以能感知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噪音,并且立即逃避躲藏。还有味觉感受器味毛,它位于步足的末端和触肢上,蝎子接触到小动物时,能嗅出小动物是死是活,一旦嗅出死的动物时,往往拒绝捕食。蝎子也能嗅出外界环境中各种有害气味如农药、酒味等而逃走。蝎子交配时,公蝎能够嗅到母蝎散发出
21、的清香性诱集素,而前往与母蝎交配。此外,在蝎子的外骨骼还有感知和传递机械压力的信息,为蝎子选择蝎窝、向前或向下爬走起决定性的作用。蝎子腹部的栉状器中也布满了神经末梢和感觉细胞,也是特殊感觉器官,有感觉维持身体平衡和感知异性的功能,在母蝎交配时栉状器在传递精荚时起决定性作用。7、生殖系统生殖系统的主要机能是产生生殖细胞和性激素,繁衍新个体,以繁衍后代。蝎子是雌雄异体动物,生殖系统分为雌性生殖系统和雄性生殖系统。生殖系统的四周皆被消化腺的盲囊所包围。.雌性生殖系统雌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纳精囊(又称收精囊)、生殖腔和雌性孔卵巢位于消化管腹面,呈网状,由3跟纵管和5根横管交互连通而成,并在四周
22、管子上附着圆形的卵,数量很多,形体可见。受精卵可移入网格内,依附在卵巢管外壁进行孵化,至孵化成仔蝎后,从前向后以此娩出体外。在网状卵巢的一端,两侧头上各有一输尿管连出,输卵管很短,通入膨大的耐纳精囊。生殖腔靠近雌性孔,它与子宫作用不同,只用于接受交配。生殖腔与两侧的膨大精囊相通,是供交配的器官。雌性孔和雄性孔统称生殖孔,位于前腹部第一节的腹面,外有生殖厣覆盖。.雄性生殖系统雄性生殖系统包括精巢、输精管、藏精囊、交配轴、雄性孔和附属腺。雄性的精巢位于消化管的腹面,左右各1个,未愈合,分节明显,呈梯形。精巢各连一条细长的输精管,管的末端通入膨大的贮精囊,交配轴有一叉枝,由叉枝颈部折回部分与输精管呈
23、并列折叠形式,也贮存于忙囊间。进行交配时,交配轴展开伸直,从生殖孔伸出,在交配轴全部裸露于体外后,贮精囊的精液排如交配轴,排精后交配轴自叉枝颈部断裂,遗落在地面。另外,在输精管及贮精囊的外周有精荚腺、固柱腺、统称为附属腺,能力秘粘液,粘液与精子一起构成精液团。精液团为蓝色,呈球状,故称精球,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蝎子的精液。另外,粘液将交配轴包起来,形成一个略成棒状,长约1厘米的精荚,交配时就靠精荚传送精液。 四、蝎子的利用价值蝎子浑身是宝,既是药材,亦可食用,为席上佳肴,还可制作成药酒、保健饮料等,应用极为广泛。1、药用全蝎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性平,味干辛,有毒,具有祛风、定痉、止痛、通络、解毒等功
24、效。科学测定:全蝎的有效成分是蝎毒。据本草纲目和中华人们共和国药典载,全蝎具有“息凤镇痉、消炎攻毒、通络止痛”功能,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皮肤病、心脑血管病、炎症、乙肝、肿瘤”等病。近年来,通过医药临床应用表明,蝎毒对脑炎、脊髓炎、麻风病、大骨节病的疗效十分显著。以全蝎配伍的药方已达100多种,是大活络丹、牵正散、人身再造丸、镇痛散、七珍丹等30于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据有关单位证明,蝎毒的有成分对癫痫和三叉神经通有特殊疗效,它对各种肿瘤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2、食用蝎子食用,一是菜肴,二是保健滋补食品,营养丰富。蝎子味道鲜美,可做出多种色泽鲜美的美味佳肴。餐桌上,中华蝎子宴被列入国宴,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蝎子 高效 养殖 技术 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5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