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产品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申报书.doc
《淡水产品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申报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淡水产品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申报书.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方案名 称:XX省淡水产品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领域分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申请单位:XX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依托单位:联系人: 一、 摘要(一)“中心”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XX省淡水产品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旨在淡水鱼加工与保鲜、水生生态环境与水产品质量控制、水产品资源及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和集成;利用现代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淡水水产品资源特性,选择适宜的利用途径;采用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开发淡水水产品的加工与综合利用技术、食品安全控制技术;研究适合我国工业化水平的生产经营模式,为我省培养一批综合
2、素质好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逐步把“中心”建成“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实体。 (二)“中心”的具体任务(1) 建立淡水水产品生产的GAP体系,确保加工原料的安全质量。(2) 开发水产品加工、保鲜、综合利用方面的新方法、新技术。(3) 对糟(醉)鱼、风干鱼等我国传统名优水产食品生产工艺的进行革新,开发低盐低温腌制与干燥技术,建立工业化生产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建立产业示范基地。(4) 以白鲢、草鱼等低值鱼为原料,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食品生产技术和设备,开发生产高档鱼糜模拟食品,促进低值鱼的加工增值。(5) 以水产品加工中的副产品为原料进行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鱼胶原蛋白新工艺及新技术,并以鱼胶原
3、蛋白为原料,进行生物制品、保健食品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6) 工程化开发项目主要有三大工程,即(1)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产业化工程,(2)无公害水产品加工保鲜与综合利用技术产业化工程,(3)信息、品质检测服务及人才培养工程。(三)“中心”的组织结构与总投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行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下设工程技术委员会、综合办公室、市场经营部、工程化研究部和质量控制中心。中心总投资793.48万元,全部依托中心自筹。“中心”建成后,“中心”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能力总体上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通过工程技术成果的推广、转让和技术咨询,以及成果的产业化开发积累“中心”发展资金,以实现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
4、。(四)预期经济、社会效益 “中心”的研发目标是解决制约我省水产品生产和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目前我省水产品生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产量持续增长、名优水产品比例逐渐增大,“中心”将结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有针对性了研发水产产业发展所需的水产品加工保鲜、品质控制与综合利用方面的工程化技术,将“中心”建成XX水产产业的技术与产品的创新中心,推进我省水产优势产业的发展。 “中心”建成后,将以水产品产业工程技术项目为基础,实行内联外合的运行机制,以依托单位为主体建设“XX水产产业基地”。目前发达国家水产品加工量已达总产量的70%,我国水产品的平均加工比例也已达30%,而XX省水产品加工量不到总产量的2
5、%。“水产产业基地”建成后,如将现有水产品产量的10%进行加工转化,大约可增值15亿元左右。通过加工、保鲜带动水产品的销售,将水产品价格维持在2010年以前的水平,按2010年我省鲢鳙鱼、草鱼产量计算,鲢鳙鱼、草鱼的销售可让渔民增收25亿元左右。“水产产业基地”建成后,发展优质的名优水产品生产、加工,可进一步增加水产品出口品种、扩大出口规模,出口创汇8000万美元以上,成为我省主要的出口农产品。水产业将成为我省农业中的支柱产业。 “工程中心”的建设,利用工程技术成果,推动水产业按GAP、GMP和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我省水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不仅可以提高水产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也
6、可提高水产行业的管理水平。“产业基地”的建成,有利于带动全省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高副产品的高效利用。“工程中心”的建设,将推动我省水产品“产业基地”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五)依托单位概述XX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位于XX省最大的淡水湖泊-美丽的之滨。公司创建于1994年,依托洪湖优质、丰富的淡水资源,致力于奉献安全、绿色的淡水水产食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养殖、加工、贸易、物流、科研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XX省高新技术企业、XX省规模最大的淡水水产品加工和出口企业。公司产品包括鱼类、虾类、贝类、水生植物类等七大系列1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销往20
7、多个省市地区,并出口至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XX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XX省科技攻关项目淡水产品深加工和星火计划项目淡水水产品无公害保鲜技术、国家科学技术部星火计划项目黄鳝加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和低值鱼开发与高效利用技术应用,并于2004年建立了“国家星火计划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2005年,公司又组建了XX省淡水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5%作为专项研究经费,与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业学院、XX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所实行产、学、研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的合作和自主研发的方式,提高了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通过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对水产品进行
8、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以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了企业效益,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二、 建背景及必要性1、 本领域国内外技术和产业发展状况、趋势与市场分析我国是淡水渔业大国,但加工与综合利用水平低,与世界水平差距明显。2010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603.21万吨,其中淡水水产品产量2436万吨。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43.47%。其中淡水鱼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50%,小龙虾产量达到80%以上,但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还十分明显。一是加工量比例较低,中国水产品加工比例不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淡水产品不足5;其次是加工技术含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三是废弃物综合加工利用水平不高
9、,加工过程中占鱼体重量60%左右的鱼头、内脏、鱼鳞、鱼骨、虾头、蟹壳及腐烂水产品等废弃物,主要用来生产饲料鱼粉,对其中很有价值的成分尚未充分提取和利用;四是传统产品加工技术落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许多传统风味水产食品仍然沿用传统的作坊式手工加工方法,市场逐渐萎缩。我国淡水水产品以粗加工为主,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较低,没有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加工技术集成创新体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经济技术发达国家将农产品储藏保鲜与加工转化放在农业发展的首要位置,注重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创新和集成,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支撑体系,极大的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
10、转化率都在90%以上,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都是农业产值的2倍以上,而中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不足80%。我国绝大部分的淡水水产品以鲜活形式进入市场,在加工产品中,冷冻产品、腌制熏制产品、动物蛋白饲料三者占加工水产品总量的63.5%。1.1 低值鱼虾加工技术的发展现状1.1.1 淡水水产深加工技术发展现状随着人们膳食营养结构的调整,世界水产品的加工,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以海水鱼为原料的鱼糜制品深加工技术的研究非常成熟,日本在此方面居领先地位,但以淡水鱼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研究报道不多。近年来我国淡水养殖业发达,产量已居世界首位。随着淡水鱼产量的剧增,其加工制品开发和综合利用越来越受重视。我国淡水鱼加
11、工制品,70%以上为冷冻初分割产品,如以内销为主的三去草鱼、三去鲫鱼等,以出口为主的罗非鱼片、鮰鱼片;另外为传统腌腊制品、鱼糜制品、罐头制品、风味小食品、调理食品等,但技术落后均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近年唯有醉鱼系列产品,在绍兴外婆家、XX水产、XX土老憨等厂家的开发下,发展成了年产6亿元左右的产业,草鱼产业链的形成已初见端倪,发展前景很好。以淡水鱼为原料加工鱼糜制品,我省武昌鱼集团从上世纪九十代初已开始引进日本设备加工,但因淡水鱼与海水鱼存在较大的差异,鱼糜的功能性与经济性均不如海水鱼糜;武汉市汤逊湖的鱼丸在我省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限于手工加工且成本较高。风味小食品的加工,在湖南涌现出大批小型加
12、工厂,生产设备简陋,但产品形式多样,市场发展较快。其它产品,如腌腊鱼、鱼罐头等有少量加工,但加工批量小,大多仍未摆脱传统作坊式加工方式。XX水产近三年来,进行淡水水产品的加工技术创新与集成,完成了对风味鱼传统加工工艺的现代化改造,并引进了国内外多台套先进加工设备,研制出风味休闲食品、微波调理食品、新型冷冻调理食品、冷冻即食食品、冷冻分割食品五大系列,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淡水水产品深加工食品,泡椒鱼皮、剁椒鱼唇、微波调理龙虾、面包糠鱼片、涮鱼片、调理鱼片等产品填补了多项市场空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1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二项XX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对我国淡水鱼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较大贡献。
13、1.1.2 鱼类胶原蛋白及其功能食品加工技术发展现状国际上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水产品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水产品加工新技术。由于鱼胶蛋白能增强皮肤弹性,减少皮肤皱纹、提高皮肤抗老化的能力,因而开发鱼胶原蛋白水解物和分离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日本是目前世界上鱼体胶原蛋白研究最多,技术最先进的国家。长期以来,日本十分重视水产废弃物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开发,其研究鱼体胶原蛋白也有十几年历史了。如日本酵研株式会社和日本株式会社已成功研制出从废弃物鱼磷鱼皮中提取的用于食品、化妆品和饮料作为添加剂的纯天然胶原蛋白粉,该胶原蛋白粉中至少含有18种氨基酸,含氮量高,蛋白质含量在90%以上,含水
14、量和灰分量低,重金属含量20ppm,细菌总数1000个/克,它是一种品质高、安全性好,纯天然产品,各项技术指标符合日本药厂、药局质量要求。日本罐头公司也已经从废弃的鱼鳞中提取胶原和磷灰石,开始生产含有胶原和磷灰石的片剂和罐头食品,日本一些企业在我国鱼制品加工厂大规模收购鱼鳞,作为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原料。甚至有一些日本大公司将在中国筹建鱼鳞胶原蛋白的生产基地,拓展其产品的开发与应用。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有许多高附加值的胶原蛋白保健品、化妆品、医药制品,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如安利公司的胶原蛋白粉;NU Shaping 公司的纽仕丰盈水嫩胶原蛋白粉;台盐多宝胶原蛋白系
15、列产品等。然而,我国的鱼体废弃物制取胶原蛋白的研究起步较晚,鱼鳞胶原蛋白的研究和产品的开发还属产业化开发阶段,国内鱼废弃物中胶原蛋白的制取和产品开发尚未形成成熟的产业化生产与发展的格局,鱼鳞作为水产加工废弃物,目前国内还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对于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国内外的专利和报道大部分提取工艺都采用强酸、强碱进行前处理,采用热熔法、酶解法制取胶原蛋白,生产周期长且产品多为已变性的胶原蛋白和胶原肽。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通过对传统胶原蛋白前处理工艺进行改进,采用可食性酸结合微波瞬时辅助脱钙,便于活性钙的回收利用,采用可食性提取介质,提高产品安全性,同时显著简化传统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周期大大缩短,而
16、产品质量和提取效率明显提高。结构分析表明,所得胶原蛋白为天然I型胶原蛋白,且鱼鳞中,提取胶原蛋白后的废渣仍可用作动物饲料。这一新工艺为工业化生产天然鱼鳞胶原蛋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急需进行深入研究。1.1.3 鱼虾蛋白粉加工技术发展现状淡水鱼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为了充分利用鱼虾蛋白资源,并提高其营养价值,国外许多学者利用酶工程技术,研究鱼蛋白质的水解工艺、分析水解产物的组成和功能,发现鱼虾蛋白经酶作用,不仅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吸收率,而且具有抗疲劳、降血压、降低血液胆固醇、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肉芽增生从而加速刀口愈合等功效。最近研究报道表明,人体对氨基酸、二肽、三肽的
17、吸收率从大到小排列为:三肽、二肽、氨基酸。而传统的鱼蛋白水解液生产技术含量低,加工过程中营养成分损失大,产品中的主要成分是氨基酸,所以产品吸收率低、营养价值低,将淡水鱼蛋白降解成三肽、二肽,能大大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目前,日本、西欧和美国已对近海鱼蛋白及其废弃物水解物的制备和相关的产品开发进行了大量研究,获取高营养易保藏蛋白质制品,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已利用海洋鱼类开发了一系列流行于国际的鱼蛋白产品,如美国康力士鱼蛋白、美国KR深海鱼蛋白、澳大利亚深海鳕鱼软胶囊等,深受消费者喜爱。我国的蛋白水解物和活性肽的研究相对滞后,个别科研单位已开展了有关大豆蛋白、酪蛋白、乳清蛋白水解物的研究工作,但
18、对鱼蛋白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以鱼蛋白水解物为基料的医药品和食品几乎没有。本项目采用分步酶解技术分别对鱼碎肉、鱼鳞进行酶解,并采用脱腥、浓缩、干燥等工艺制备了鱼营养肽,产品不仅质量优良、稳定性好、水溶性好、得率高,功能实验也表明所得产物具有显著的ACE酶抑制活性,极具开发前景。1.2 低值淡水鱼虾精深加工技术发展趋势1.2.1加工技术研究进一步向分子水平深入从分子结构和功能的角度研究鱼蛋白的分子结构、功能及和其它成分的相互作用;从天然产物化学角度研究水产品的组成和加工适应性,使资源得到最合理、最有效的利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水产品功能因子对人体健康调节的分子机制,开发富含功能因子的营养保健食品
19、。如对鱼虾小分子蛋白肽、大分子胶原蛋白其衍生物的功能与应用研究,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理论界与加工行业的热点。1.2.2 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的应用食品领域的超微粉碎技术、食品干燥新技术、食品杀菌新技术、蛋白抗冷冻变性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和食品挤压技术等,在低值淡水鱼的综合利用过程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就已出现了用数千大气压的超高压加工鱼糜制品,用超临界技术分离鱼油等高新技术的应用。日本以鱼肉和碳水化合物等物质为原料,采用曲霉菌种混合发酵来生产调味汁。利用双螺杆挤压技术和酶工程技术,以箭齿川鲽肉为原料,研制出具有良好外观和膨胀特性的新型水产食品。改善冷冻贮藏对鱼肉
20、蛋白质变性的影响,这对提高淡水鱼加工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74年前我国著名学者、著名生物化学家吴宪教授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蛋白质变性理论,开创了这一领域的先河,现在逐渐获得重视与研究,开始被水产加工业应用。冷冻即食产品起源于欧美,现逐步被国内接受,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冷杀菌技术及其它新杀菌技术将会获得快速的发展。1.2.3 低值淡水鱼废弃物利用将成为研究重点随着我国淡水鱼养殖业的迅速发展,淡水鱼产量持续高速增长,低值淡水鱼的深加工比例将会越来越大,产生的废弃物也会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变废为宝,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废弃物利用解决得好,其创造的价值将会超过低值淡水鱼加
21、工制品的价值,从而带动低值淡水鱼的加工,推动我国水产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在国外,80%的科研在企业完成。我国水产企业也加快了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建技术中心,共同研究开发课题,共建高科技实体,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企业实际发展要求日益紧密结合起来。1.3 低值淡水鱼虾精深加工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是淡水鱼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2010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5603.21万吨,其中淡水水产品产量2436万吨。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43.47%。中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35.6 kg/年,超过世界人均占有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及SARS、禽流感出现以来“健康消费”理念
22、的日益增强,人们消费习惯正在发生变化,对水产品更加重视,水产品消费市场将会快速发展。 淡水产品消费结构严重失衡,加工产品发展潜力大。经济发达国家水产品中加工产品比率为80%,而我国不到30,淡水鱼更低,不足5,相差15倍,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迅速提升与加工水平、加工规模的提高,这一差距必将逐渐缩小,加工产品将迎来爆发式的发展。淡水产品消费区域严重失衡,中西部地区加工产品发展潜力大。我国淡水产品因主要为生鲜销售,决定了主产区就是主销区,现在我国淡水鱼的主产区90%以上在东部、中部地区,在我国幅员辽阔的中西部干旱缺水地区,淡水鱼养殖量非常少,当地的人们很难消费到水产品。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发速度的加
23、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将带来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提升,水产加工品正好迎合了人们的需求。近年,XX公司淡水鱼制品在内蒙、新疆、甘肃、陕西等取得了每年300的销售增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1.3.1 鱼虾蛋白粉市场需求分析鱼虾蛋白粉,属于蛋白水解物。鱼虾蛋白水解物具有许多功能,它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和其它保健食品中,满足活性肽产品的需要。老年人不能靠摄入过量的食品来增加蛋白质摄入量,靠以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水解物最为适宜(作为氮源的全部或一部分)。对于运动员来说,他们蛋白质需要量比一般人要高,以含肽的食品作为训练后的食品,由于它经由胃到肠的过程和吸收极为迅速,负氮平衡和肌肉组织合成问题都得
24、到很好的解决。同时,用具有高生物价的肽配制的低热量软饮料是一种颇具吸引力的减轻体重的膳食,它基本能保持氮的摄入平衡、且可通过消耗脂肪减少体重。蛋白水解物可作为一种天然风味料,又可作为一种天然氨基酸调味剂。可用于:方便面汤和酱包的增鲜增香;膨化食品和饼干的调味;提高糖果、饮料的蛋白质氨基含量;提高牛肉、鸡肉、猪肉香料的香气丰度;提高鱼、肉制品香、鲜度;调味品如海鲜酱油、辣汁、醋等的调香增鲜。1.3.2 鱼胶原蛋白粉市场需求分析鱼胶原蛋白具有比较优势,应用广泛,市场前景好。胶原(Collagen)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蛋白质,它与细胞增生、分化、运动、免疫、关节润滑、伤口愈合等密切相关。由于胶原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淡水 产品 深加工 资源 综合利用 工程 研究中心 申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5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