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用品行业研究报告》.doc
《《洗涤用品行业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洗涤用品行业研究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洗涤用品行业研究报告一、行业概况1、洗涤用品行业的定义洗涤用品行业包括肥(香)皂和合成洗涤剂(含固状、膏状、液状)两大类主要产品,还含合成洗涤剂的主要原料和助剂:烷基苯、脂肪醇、表面活性剂、三聚磷酸钠、4A沸石、羧甲基纤维素、洗涤剂用酶制剂、增白剂以及肥(香)皂的联产品甘油、硬脂酸、硬化油等。我国洗涤用品是以肥(香)皂、合成洗涤剂为主,加上表面活性剂、助洗剂等构成。洗涤用品行业既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洗涤用品行业的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人民健康和清洁卫生水平的高低。因此,我国洗涤用品行业历来受到党史和政府的重视。2、国际洗涤用品行业概况 洗涤用品在国际上经过几十年
2、的发展,已是比较成熟的工业,生产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上乘,品种种类和原料配套齐全,市场基本饱和,使世界洗涤用品增长缓慢,年增长速度维持在1.5-2.5%。跨国公司控制了主要市场,美国宝洁、英国联合利华、德国汉高、日本花王、美国高露洁、日本狮子六家大公司,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几乎达80%。据资料介绍,1995年世界洗涤用品的消费量大约为4300万吨,人均约7.8公斤/年。按地区而言,以北美最高为26.3公斤/年,西欧次之为21.5公斤/年,日本为8.6公斤/年,韩国为6公斤/年。洗涤用品各类,其中合成洗涤剂占8085%,(发达国家占85%以上),肥(香)皂占1520%。合成洗涤剂中按产品数量顺序排列,
3、则是洗衣粉、洗发香波、洗洁精、洗手液、浴剂及表面清洁剂。 表面活性剂作为合成洗涤剂的主要原料,1996年总耗量已达900万吨,尽管其常年生产的品种已达几千种,但在生产中应用最多的只有十余种。其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约占总量的55%以上。以烷基苯磺酸盐(LAS)、醇醚硫酸盐(AES)、醇硫酸盐(AS)为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约占总量35%居第二位,以脂肪醇醚(AEO)、烷基糖苷(APE)量为多,其他表面活性剂所占比例约在10%。专用助剂各类品种也很多,但应用比较成功,主要是酶制剂、漂白剂、漂白活性剂、萤光增白剂。3、我国洗涤用品行业概况新中国成立以来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肥皂工业从小到大,合成洗涤剂工
4、业从无到有,经过了较大的发展过程,洗涤用品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目前,产品门类齐全,基本上满足了不同层次和不同用途的需要。(1)产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洗涤用品产量逐步增长,1996年全国生产合成洗涤剂262万吨,肥(香)皂73万吨,合成洗涤剂、香皂、与三聚磷酸钠等产品出口逐年增长,出口总值于1996年达到8000万美元,已形成了一个包括表面活性剂、合成洗涤剂与肥皂生产企业为主体并包括生产、科研、教学等单位在内的洗涤用品行业。1997年比1996年增长6.8%,1998 年比1997年增长8%,1999年又比1998年增长4%。2000年预期比1999年增长3.8%,合成洗涤剂331万吨,比19
5、99年增长4.7%;其中合成洗衣粉241万吨,比1999年增长4.5%;液体洗涤剂74.5万吨,比1999年增长6.4%。肥(香)皂与1999年基本持平,约为56万吨。2001年我国合成洗涤剂产量为311.56万吨,比2000年增长4.7%,其中合成洗衣粉产量为196.02万吨,同比增长14.4%。未来随着液体洗涤剂快速发展,洗衣粉在合成洗涤剂中所占的份额将进一步降低。(2)产品品种和质量前几年我国洗衣粉市场管理较混乱,主要表现为竞相降价和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企业经济效益普遍较差。据不完全统计,肥(香)皂行业的亏损企业约占35%,洗衣粉行业的亏损企业约占15%。特别是一些地区限禁磷措施的出台
6、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困难。此外无磷洗衣粉的质量也令人担忧,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无磷洗衣粉质量进行抽检,抽样合格率仅为35%。近几年我国加大了行业质量监督管理的力度,洗涤用品产品质量得到稳步提高,洗涤用品企业的整体效益状况得到改善。洗涤用品的花色品种也呈现多样化,超能皂、透明皂、水果型香皂、沐浴液、加酶洗涤剂、加香洗衣粉、无磷洗衣粉、衣领净等产品产量有了明显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引进和建设了70多条磺化装置、25套喷粉装置、9套浓缩装置、20多条香皂生产线,还有烷基苯、脂肪醇、醇醚生产线等,使行业的主要装备水平大大改善,达到国际上九十年代初的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洗涤用品工业的发展。(3)
7、进出口量与生产能力 我国的洗涤用品行业,进出口量极少,洗涤用品市场以国内消费为主。洗涤用品行业在我国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业。以洗衣粉为例,其原材料能耗等边际成本约为85%,而商品价格又受消费水平制约,同时我国洗涤用品行业市场特征充分,是国内较早进入“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行列。从90年代开始,特别从1993年到1996年,国际上的跨国公司都涌入我国抢占市场,并与国内较好的企业合资,一度合资企业的产品产量已占到全国洗涤剂总量的37%。在市场经济下,一些大企业如南风、纳爱斯、白猫、蓝风、兰星五大集团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提高了我国民族品牌在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中国加入WTO国外洗涤用品大量涌
8、入国内市场可能性较小,反过来短期内我国洗涤用品企业大举进军国外的可能性也不大。可喜的是我国洗涤用品主要原材料供大于求,关税的降低对原材料出口和行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目前洗涤用品完全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产大于销的状况较为突出,生产能力过剩。洗衣粉生产能力已达320万吨(而实际产量仅为220万吨),能力利用率69%;肥(香)皂生产能力为150万吨(而实际产量仅60万吨),能力利用率为40%;三聚磷酸钠70万吨(实际生产42万吨),能力利用率为60%;生产脂肪醇和醇系表面活性剂的能力也只发挥40%左右。4、盈利水平2002年上半年四家涉足洗涤品行业的上市公司广州浪奇(000523)、蓝星清洗(000
9、598)、南风化工(000737)与诚志股份(000990)实现平均净利润478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66;平均每股收益也从去年上半年的0.085元下降至本期的0.049元。5、行业发展速度目前我国合成洗涤剂人均占有量为2.5kg/a,但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也低于世界人均消费42.5kg/a的水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洗涤用品市场将有较大的发展。加快合成洗涤剂发展,继续提高合成洗涤剂在洗涤用品中的份额,是我国“十五”计划期间洗涤用品行业发展的重点。在合成洗涤剂中,我国将积极稳妥地开发和推广低磷和无磷洗涤剂,将重点发展浓缩、加酶和多功能洗衣粉。同时,加快液体洗涤
10、剂的发展。根据合成洗涤剂生产的发展方向,生产原料将向多元化和无污染的方向发展。据专家们预测,我国化妆洗涤用品市场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到2010年,这一市场的销售额可达800亿元,平均年递增12.9%。 二、洗涤用品企业的基本概况与市场格局1、企业概况目前我国洗涤用品行业约有企业270多个,其中肥(香)皂厂105个,生产能力150万吨;合成洗涤剂厂124个,生产能力400万吨。此外,有烷基苯厂3个,生产能力30万吨;脂肪醇厂10个,生产能力15万吨;醇醚厂20个,生产能力30万吨;三聚磷酸钠厂25个,生产能力70万吨。其中大中型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40%,有白猫、南风、蓝风、纳爱斯、兰星5个集团
11、公司,股票上市企业4个。我国洗涤用品行业较早与国外著名中历公司合资,目前国内市场已日趋国际化。肥(香)皂产品自1987年与国外合资,合资企业的香皂产量已占香皂总量的50 %左右。自1993年以来,洗衣粉行业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合资企业、独资企业洗衣粉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洗衣粉的出口量较长时间内保持在4万吨左右。此外,肥(香)皂用油脂主要进口的是棕榈油、牛羊油。原关税较高,多年来是采取临时关税办法,该产品降低进口关税后对行业有利。2、市场格局目前我国洗涤用品企业的市场格局特点是:(1)三资企业仍是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自从1987年上海组建了上海联合利华公司以后,一批三资企业陆续
12、建成。经过调整,多数三资企业已经变成了独资企业。这些独资企业将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象征,无论中国的洗涤用品市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们都是中国洗涤用品企业的重要竞争对手。(2)民营、集体企业是不可忽视的主力军。近几年来涌现的一批民营企业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有的已经成为骨干企业,有的正在成长。如浙江传化集团、广州白立集团、安徽全力集团等。他们也是洗涤用品市场竞争的主要角色。(3)通过改制的国有企业将是洗涤行业的主力军。一些经过改制的股份制企业多数是具有相当实力的国有企业,各方面的基础比较好,实力雄厚。如山西南风化工公司、浙江纳爱斯公司、上海制皂集团公司、河南开封矛盾公司等。今后相当一段时期仍然是行业
13、发展的主力军。(4)现有一些产品单一的国有中小型企业需要迎头赶上。这类企业多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建成的,国有企业一些共性的矛盾在企业里都存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这批企业都面临新的选择,少数会有所发展,多数面临关、停。他们的市场是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争夺的对象。这部分中小企业虽然经过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没有摆脱种种困难。三、加入WTO对洗涤用品行业的影响我国加入WTO的步伐为我国轻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国洗涤用品行业产品较早地进入了“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行动,是以国内市场为主的自产自销的市场,其专用原材料也是自产自销为主,少量出口,所以我国加入WTO不会给洗涤用品行业带来较大
14、的负面影响。由于洗涤用品的主要产品以国内消费为主,市场主体在国内;洗涤用品行业市场化较充分,多元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洗涤用品仍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低附加值产业,产品市场占有率主要取决于价格和品牌,国内的生产成本相对要低一些;洗涤用品所需原材料基本自给,只有少数助剂需要进口;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国际上悬殊不是很大,不会因为先进的技术推广在短时间内全军覆没,因此加入WTO不会对洗涤用品行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但是经营体制等方面需要认真实践、总结、改革。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加入WTO后,流通领域将发生新的变化,沿用多年的传统生产方式和营销方式将受到很大冲击。随着三资企业的进入,国外营销理念必然影响到
15、中国企业。因此,全行业应该认真研究、探讨适合市场经济的营销方式。当今的市场是全球性的,各国企业都在努力使营销方式适应新形势,在这方面发达国家的经验十分丰富。目前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的培育时期,今后将面对反倾销、反垄断、价格大战、市场瓜分等新课题。1、从肥(香)皂来看,近年来一直维持在50万60万吨的水平,其中香皂约17万吨,该产品从1997年有了合资企业,联合利华、宝洁、花王等国际跨国公司在我国已经建立了合资企业,他们的主要品牌香皂已在我国销售多年,合资企业的香皂产量已占香皂总量的50%左右。同时,我国香皂出口量很少,每年约2000吨,进口量也有2000吨左右。加入WTO后,市场格局不会有太大的
16、变化。2、从洗衣粉来看,它是洗涤剂的主要品种,占洗涤剂总量的70%。近年来洗衣粉产量在200万吨左右,特别是洗衣粉行业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合资企业、独资企业洗衣粉产量约为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集体、民营企业的产量占15%。我国洗衣粉出口一直保持在4万吨左右,主要销往香港、东南亚、非洲。加入WTO后,和肥(香)皂类似,洗衣粉由于合资、独资企业的产量所占比重很大,对市场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3、从主要专用原料来看,关税的降低,有利于行业的发展。自1995年以来,烷基苯、表面活性剂基本上能达到自给,进口总量在1万吨左右,同时国内烷基苯生产企业只有3家,比较容易统一。所以化学品的关税降低,有利于
17、行业发展。三聚磷酸钠我国自80年代末自给有余并批量出口。肥香皂所用油脂主要进口的是棕榈油、牛羊油,原来关税较高,多年来采用临时关税的办法,该产品降低关税后对行业是有利的。4、从生产企业来看,全行业270多家,其中亏损企业也占一定比重,从生产经营、产品质量、市场定位、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加入WTO后对不少企业有一定冲击和影响。因此,从现在起,要以市场为导向,搞好肥皂、洗衣粉等产品之间的结构调整。在洗涤用品中重点发展合成洗涤剂,洗涤剂中重点发展洗衣粉,逐步提高液体洗涤剂的比重。其方向首先是,洗衣粉要向节能型、多功能方向发展,液洗产品应向工业应用领域发展,肥皂向高脂酸含量方向发展;二是要抓
18、好产品质量,从抽检的情况看,大中型国有企业、三资企业的产品质量较高,一些小型的个体、集体企业对质量重视不够,需要加强这方面管理;三是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中心,加强企业中心化验室、研究中心、研究室的建设,加大新型表面洗涤剂,如AOS、APG、MES以及代磷助剂、功能性助剂、无磷洗衣粉的研制和开发;四是要搞好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制止企业竞相降价,组织企业联合打假,切实解决洗涤剂市场秩序混乱的现象。企业只有从容对待加入WTO后对企业的影响,变压力为动力,抓住这一机遇,才能使我国洗涤用品工业的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四、洗涤用品行业的发展趋势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洗涤用品行业研究报告 洗涤 用品 行业 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