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避暑城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避暑城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本公示简介:避暑城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松花江避暑城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单位:哈尔滨市物业供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松江避暑城供热分公司(盖章)编制日期:2015年4月黑龙江环盛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项 目 名 称:松花江避暑城集中供热工程环 评 文 件:环境影响报告表项 目 类 别:新建委 托 单 位:哈尔滨市物业供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松江避暑城供热分公司编 制 单 位:黑龙江环盛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评 价 证 书:乙级,国环评乙字第1719号法 人 代 表:孙宝魁项目负责人: 姓 名职 称登记证编号签 名王海棠高级B17190051000编写人员:姓 名负责的主要章节岗位证书编号签 名李金明项目基本情况、自然和
2、社会简况、环境质量现状、适用标准、工程分析、环境影响分析、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与建议 B171900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
3、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目 录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8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9环境质量状况1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8评价适用标准(总量控制指标)19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0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3环境影响分析24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0结论与建议31 注释3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
4、记表35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松花江避暑城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单位哈尔滨物业供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松江避暑城供热分公司法人代表那海涛联系人单磊通讯地址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北京路联系电话13895750503 邮政编码150010建设地点哈尔滨市呼兰区松花江避暑城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E4852管道工程建筑用地面积(平方米)195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1800.19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20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75%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 期2017年9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松花江避暑城地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600万m2,实现集中供热面积
5、1527.5万m2,集中供热普及率为95.47%,采暖综合热指标57.01W/m2。建设规划分三阶段实施,近期规划为2014年至2017年,建设区域集中在松花江避暑城东侧及南侧部分区域,实现供热面积216万m2;中期规划为2017年至2022年,建设区域集中在松花江避暑城中部岛屿及北部区域,实现供热面积888.5万m2;远期规划为2022年至2030年,建设区域集中在松花江避暑城西部区域,最终实现供热面积1527.5万m2。以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三发电厂作为松花江避暑城集中供热的唯一主热源,先期以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三发电厂热网松浦大道与北京路口DN600管线,沿北京路敷设进入
6、避暑城区域内;后期修建DN1200主干线,直接从哈三电厂供热首站出来,经规划区域北侧新建中继泵站接入。热电厂出口一级网的高温水设计运行参数为14070,二级网散热器用户采用8560的供暖水温参数,地热用户采用6050的供暖水温参数。松花江避暑城集中供热工程规划供热面积1527.5万m2,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其中一期工程为2014-2017年,二期工程为2017-2022年,三期工程为为2022-2030年。一期工程:建设热网14409m,最大管径DN600,主干线长度为10323m,建设热力站13座;二期工程:建设热网25720m,最大管径DN1200,主干线长度为14400m,建
7、设热力站40座、中继泵站1座;三期工程:建设热网12809m,最大管径DN700,主干线长度为12950m,建设热力站31座。总建设热网52938m,最大管径DN1200,建设热力站总计84座。 受哈尔滨物业供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松江避暑城供热分公司委托,黑龙江环盛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承担了松花江避暑城集中供热工程的影响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在对拟建项目初步工程分析,对项目所在地及周围环境现场踏勘、调查、资料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工程分析及污染因子分析,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本环境影响报告表只对一期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
8、进行分析。二、项目概况1、项目建设概况(1)项目名称:松花江避暑城集中供热工程(2)建设性质:新建(3)建设单位:哈尔滨市物业供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松江避暑城供热分公司(4)建设地点:哈尔滨市呼兰区松花江避暑城(5)建设规模:建设热网14409m,最大管径DN600,主干线长度为10323m,建设热力站13座(6)工程投资:11800.19万元,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2、供热现状松花江避暑城区域现状为未开发的村屯、农田和鱼池,基础设施近乎空白,区域内无大型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未来该区域规划目标定位为现代避暑、度假、旅游、休闲的避暑度假新区,规划至2030年实现集中供热面积1527.5万m2,
9、其中居住面积约占70%,其他为商业、金融等生活及市政配套设施,因此该地区基本均为采暖热负荷,无工业用热规划。该区域附近的大型热源为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其供热主干线为4根DN1200管线(两供两回),从哈三电厂引出后,沿哈萝公路向西进入呼兰老城区至建设路,继续敷设至哈黑公路,沿哈黑公路向南至利民开发区中继泵站,中继泵站至利民开发区长青大街敷设两根DN1200管线,中继泵站至松北区三环路敷设两根DN1200管线,设计运行参数为140/70,近期运行参数采用110/70,随着负荷的不断发展,通过提高运行参数达到140/70,热网主干线供热能力可达5260万m2。目前已实现供热面积,
10、利民开发区为280万m2,松北区为40万m2。供热主干线沿松浦大道敷设,在北京路路口口处留有DN600分支,拟待北京路两侧热负荷发展后自西向东延伸敷设。3、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1)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建设热网14409m,最大管径DN600,主干线长度为10323m,建设热力站13座。 表1 热力站数量统计表 热力站规模5万10万15万20万25万30万35万合计数量146213小计146213表2 管网工程量统计表热力站规模DN600DN500DN450DN300DN250DN200合计数量101841685265925100035014409小计(m)1018416852659251000
11、35014409(2)管网走向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三发电厂热网主干线沿松浦大道敷设,在北京路留有DN600分支接口。本期规划将此DN600管线沿北京路向东敷设进入避暑城区域内,此管线一直敷设至东部主干道东环路与北京东路路口后向南北分两条直线。沿干道向北支线敷设过北一路,至北二路。在北一路、北二路路口分别向西敷设,北二路支线直接连至RA18热力站。另一分支由主干线沿东部主干道向南敷设经牡丹江路继续向南敷设至RA33热力站后向南预留400m管线, DN600主干线及向南干线均有跨越大水系处,采用架空敷设。(3)热网敷设方式大部分管网敷设区域内主干路沿线或周边环境较好区域,综合考虑技术可行性
12、、有效利用地下空间、减少工期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因素,供热管道采用直埋敷设为主。直埋敷设按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CJJ/T81-2013)的规定执行。跨越铁路及重要道路采用涵洞。(4)管道及附件管道材质:管径DN200选用无缝钢管,材质选Q235,管径DN200的选用螺旋焊缝钢管,材质选Q235。阀门:本工程阀门全部选用金属硬密封式蝶阀,关键位置采用焊接球阀。排水、排气:在局部高点设置放气阀,局部低点设置放水阀。固定墩:在直埋管道的阀门或补偿器附近,根据管网的布置设置固定墩,固定墩应尽量设置在管网的驻点上,以减小固定墩的尺寸,降低工程初投资。检查井:直埋管道上有阀门、分支和补偿器处均应设置
13、检查井。检查井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检查井顶板为现浇盖板或预制盖板,砼强度等级为C20。5、项目主要设备表3 一期工程热力站主要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型号及规范1换热机组台14.0MW2换热机组台45.99MW3换热机组台67.98MW4换热机组台29.98MW5板式水-水换热器台24.0MW;S=496板式水-水换热器台85.99MW;S=737板式水-水换热器台127.98MW;S=978板式水-水换热器台49.98MW;S=1229循环水泵台2Q=216t/h;H=32m10循环水泵台8Q=334t/h;H=34m11循环水泵台12Q=445t/h;H=35m12循环水泵台4Q=556
14、t/h;H=36m13补水泵台2Q=4t/h;H=35m14补水泵台8Q=7t/h;H=38m15补水泵台12Q=9t/h;H=41m16补水泵台4Q=11t/h;H=43m17除污器台5DN20018除污器台9DN25019除污器台4DN30020除污器台8DN350续表3 一期工程热力站主要设备表21软水器台1产水量4t/h22软水器台4产水量7t/h23软水器台6产水量9t/h24软水器台2产水量11t/h25软水箱台1V=2m326软水箱台4V=3.5m327软水箱台6V=4.5m328软水箱台2V=6m3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工程投资为11800.19万元,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由企
15、业自筹。7、劳动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22人,主要为维修运行及巡线巡视运行人员,项目所在地无常驻办公人员。8、环保投资环保投资估算见表4。表4 环保投资估算项目内容投资(万元)扬尘污染控制定时洒水、车辆运输时覆盖帆布、作业场地将采取围挡、围护50施工固废处置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集中处置6生态环境保护地貌、植被的恢复80噪声减振、隔声70合计206本项目工程投资为11800.19万元,其中环保设施投资为206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1.75%,其环保投资总额可确保本项目污染物达标排放,环保投资是可行的。9、工程施工2015年5月末工程开始施工,2017年9月竣工。10、工程占地及土方量本项目总占地
16、面积为29950m2,其中管线工程占地面积28000m2,为临时占地;换热站工程占地面积1950m2,为永久占地。项目总土石方量为管线工程土石方量及换热站工程土方量,土石方量约为4000m3,均用于建平整土地和修铺道路,所以无永久弃方。11、换热站选址本项目新建换热站13座,根据松花江避暑城供热要求,本项目新建换热站主要位于避暑城拟建规划住宅、行政办公单位、科研教育单位、医疗单位的独立设备间内。目前,换热站选址现状均为空地。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本工程为新建项目,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
17、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自然地理1、地理位置与范围哈尔滨市地处我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东端,是黑龙江省省会,中国东北部的政治、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地理位置北纬4509-4645,东经12542-13010之间,西北与肇东、兰西、绥化接壤,东南与巴彦、宾县、尚志市相连,西南与五常毗邻。辖区总面积5.3104km2。松花江避暑城位于哈尔滨市呼兰区境内,紧邻利民开发区,西靠滨北铁路、南接环城高速路,东侧、北侧分别与呼兰河、松花江相毗邻,规划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2、地形特征哈尔滨市地形是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缓缓倾斜。地域平坦,平均海拔151m。东南临张广才岭支
18、脉丘陵,西北为呼兰河、泥河流域低洼地带,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总的地形特点是岗、平、洼地交错分布。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第一级阶地海拨132至140m之间,主要包括道里区、道外区,地面平坦;第二级阶地海拨145至175m之间,由第一阶地逐步过渡,无明显的界限,主要包括南岗区、道外区、香坊区的部分地区,面积较大,长期流水侵蚀,略有起伏,土层深厚,是哈尔滨市重要的农业区,本工程即建于此阶地上。第三级阶地海拔180至200m,主要分布在荒山嘴子和平房区南部等地,再往东南逐渐过渡张广才岭之余脉丘陵地区。哈尔滨松花江避暑城地貌类型属松花江河川平原型,自然起
19、伏平缓,有河漫滩沼泽地、低平地、平缓坡地、岗丘及洼地,地势西高东低家湾地区用地由原有三家子民堤一分为二,其中民堤内侧荒草蔓生,并分布少量水塘;民堤外侧地貌多为滩涂和水塘,整体地貌情况简单,适宜开发建设。二、气候哈尔滨市是我国地理纬度最高的大城市。因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季风区,常受西伯利亚冷干气团(冬季风)和副热带暖湿气团(夏季风)影响,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按全省季节划分指标,其四季如下:4月中旬6月上旬为春季,6月中旬8月中旬为夏季,8月中旬10月上旬为秋季,10月中旬4月上旬为冬季。四季气候变化很大,冬季漫长、严寒;夏季较短、湿热;春多大风,易干旱、秋温骤降,多冻害。尤以冬季结冰期长著称
20、,素有“冰城”之称。年日照时数(以市区为例)为2641小时,多集中在310月,月日照时数均在200小时以上。年平均气温3.6,冬季在极地大陆(冷、干)气团控制下,气候严寒、干燥。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4。10月5日到翌年5月2日(210天左右),日最低气温小于0。12月30日到翌年2月2日,日最低气温30,其中30的最多日数为26天。地面稳定冻结期多出现于11月上旬到翌年4月上旬,长达5个多月。最大冻土深度为2.05m(1981年3月4日)。松花江哈尔滨段封冻期为135天(11月26日翌年4月9日)。夏季受暖湿气团支配,气候湿热、湿润。高温日数不多。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2.8。年降
21、水量较适中,但分配不均,夏季最多。市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23.3mm,年际变化较大。冬季多为降雪。降雪期长达半年(10月中旬翌年4月中旬)。但降雪日数不多,普遍为20多天。哈尔滨市30年来年盛行风向为南(S)风、南南西(SSW)和西南(SW)风,风向频率分别为均频率16%,13%,10%,静风频率为5%;夏季盛行南(S)风,风向频率为16%,静风频率为4%;冬季也盛行南(S)风,风向频率为14%,静风频率为5%。年平均风速为2.7m/s。4月最大(3.3m/s),8月最小(2.1m/s)。三、水文状况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蚂蜒河
22、、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向东贯穿哈尔滨市地区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松花江常年水位水深4-7m,最大流量15700m3/s,1998年百年不遇的最高洪峰流量达17400m3/s,最高水位120.9m。年平均流量1344m3/s,平均水位标高115.8m,平水期平均流量719.5m3/s,枯水期平均流量166.6m3/s,最低水位111.30m。松花江哈尔滨市区江段属平原河流,河床变化小,江面较宽,主河槽宽400-600m,4-5月为春汛,7-9月进入雨季,11月初开始结冰,11月下旬封冻,封冻期达5个月之久,冰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全本 公示 简介 避暑 工程 环境 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4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