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规划.doc
《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规划.doc(1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说明书(20082020)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 北 省 旅 游 局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二八年六月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编制组特邀顾问:刘永佶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院长 博士生导师规划组长:魏小安 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 副会长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博士生导师规划副组长:付 磊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院长规划组成员:张凌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 副院长 教授厉新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 主任 副教授曾博伟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政策研究处 博士李 栋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副院长吕 宁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
2、规划设计院 高级研究员 博士罗先佳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设计师梁壮平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规划师张晓峰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规划师前 言多年来,河北省旅游业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自身纵向比较,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为包围北京、天津两个特大型城市的地区,具有一系列发展优势,但发展状态尚不如人意。一般认为是由于工作层面的原因,例如产品开发不足,市场促销不力等。但深层次分析,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下,北京的优势过强。作为国家首都、口岸城市,北京集中了一大批顶级旅游资源,形成了市场主导态势。二是经济差距。北京聚集了资金,也聚集了市场,河北的消费,也同样被北京
3、吸引,由此产生了“马太效应”。如果传统模式不变,这样的状态仍然会持续下去。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生活要求在不断提高。近年来,传统的单一观光旅游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模式快速发展,新兴业态不断产生,一个复合型的旅游发展格局已经显现。国家旅游局也把“转型升级”作为全行业的战略任务提上了议事日程。河北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紧迫性,敏锐发现了市场的变化,提出了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战略任务,将开启河北经济和旅游发展的新篇章。中国作为一个大陆型国家,发展不平衡是绝对的。环京津休闲旅游带的建设,是区域资源整合的必然方式,是区域合作重要形式,更
4、是区域发展的创新模式。北京已经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天津目前是工业化后期阶段,河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从总体经济社会发展而言,京津冀之间存在差距。但从休闲旅游发展而言,京津冀存在互补,而且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可以凸现河北的优势。从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角度看,河北尚居于弱势。但从大首都旅游圈角度看,河北居于强势。北京的发展面临着开发过度的局面:一是可用土地有限,二是人口拥挤,三是市区环境质量难以保障。天津的发展涉及到传统旅游资源基础较弱,城市病逐步突出,重化工业造成的环境问题加重等。相形之下,河北传统旅游产业发展不足的弱势却可以转换为新时代的优势。因此,环京津休闲旅游带不是河北被动寻求京津支持,而是河
5、北主动支持京津发展,是为京津发展谋求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现在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带,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各有利因素俱备。所谓天时,一是全国都在落实党的十七大全面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紧抓民生,而休闲是民生要求,也是热点。二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了河北旅游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后奥运的发展效应,必然从北京向外扩散。三是新假日制度的运行,对中、短途休闲旅游产生了更大的推动力。所谓地利,一是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休闲发展中得以全面发挥。二是交通的改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所谓人和,一是京津两地在区域发展方面指导思想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主动拓展新的空间,寻找区域发展新机会。二是休闲旅游大市场对
6、于河北而言已经成为现实需求,不仅仅是京津,还包括环渤海地区,河南、山西等中部省份,更包括河北本省。综上,河北旅游发展转型升级的契机已经形成,需要加强对休闲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深度开发和集约经营,延长服务链、产业链和经济链,提高环京津休闲旅游带的消费拉动能力和产业带动能力,通过将休闲旅游业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推动河北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新兴工业化、城市化和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经过前期研究、中期论证、补充调研、集中讨论和修改完善等环节,历时两个月,形成本规划成果。本规划参考了河北省发改委和河北省旅游局组织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省经济研究所等机构编制的前期规划成果。在调研和编制过程中,河
7、北省发改委、河北省旅游局给予了大力协调和协助,并对规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实地调研中,得到了环京津休闲旅游带相关市(县)政府、发改委(局)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在中期论证会和正式评审会上,评审专家和河北省相关领导提出了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编制组经综合考虑后充分吸纳。规划编制组向以上及其他相关领导和专家致谢!目 录第一章 总论9一、规划目的9二、规划范围9三、规划期限10四、规划任务10五、规划目标10六、规划依据10(一)国际相关规章11(二)国家法律法规11(三)国家标准规范11(四)区域规划依据12七、原则和理念12(一)把握休闲发展12(二)构建大产业13(三)树立全局观13(四)坚持人
8、本化13(五)可持续发展13(六)操作性与前瞻性统一14第二章 SWOT与战略15一、机遇和优势15(一)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15(二)环渤海发展和京津冀一体化16(三)消费拉动和休闲时代17(四)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18(五)京津休闲度假供给外移20(六)旅游产业转型升级21(七)资源基础与区位优势21二、竞争与挑战24(一)京津冀一体化的难点24(二)京津地区休闲旅游发展25(三)临近省份休闲旅游发展26(四)环京津休闲旅游发展不足27三、发展战略28(一)优势产业,优先发展28(二)融入中心,纳入主流29(三)把握规律,创新思路31(四)立足河北,面向京津31(五)完善体系,优势互补
9、32(六)龙头带动,产业聚集34(七)加强协作,实现共赢35第三章 市场分析37一、河北国内旅游总体情况37(一)“十五”国内旅游37(二)“十一五”国内旅游38(三)环京津地区国内游接待39(四)京津市场为核心39二、国内旅游认知度分析41(一)对城市的旅游认知度41(二)对景区的认知度43三、京津市场总体分析45四、京津市场分层47(一)国际需求47(二)公务需求47(三)会展需求49(四)市民需求50五、京津休闲特征分析50(一)休闲认知50(二)休闲动机51(三)方式选择52(四)项目偏好53(五)目的地选择53(六)频率与方式55(七)出游时段55(八)信息渠道56(九)最佳车程56
10、六、市场分析小结57第四章 空间与产品59一、布局原则59(一)极、面结合59(二)轴、带结合59(三)新、老结合59(四)城、乡结合60(五)8S组合60(六)总体原则60二、空间布局60(一)六大功能区60(二)六大聚集区62(三)休闲城镇63三、功能区与产品65(一)京西北运动康体休闲区65(二)京北皇家度假休闲区69(三)滨海休闲度假区71(四)京南温泉湖泊休闲区74(五)京津同城商务休闲区76(六)京西南观光休闲旅游区78四、重要交通布局80(一)公路交通80(二)铁路交通80(三)航空交通81(四)特种交通81(五)水路交通81第五章 产业聚集区83一、白洋淀温泉休闲聚集区85(一
11、)总体概述85(二)温泉城85(三)购物城87(四)湖泊城88二、秦皇岛乐亭滨海度假带89(一)总体概述89(二)滨海会展城90(三)高端度假城91(四)3S城92(五)动感休闲城92(六)娱乐城、不夜城93(七)时尚美食城93(八)行业协会94(九)政府促进94三、廊坊商务休闲聚集区94(一)总体概述94(二)专业会展中心95(三)商贸购物乐园95(四)休闲运动基地96(五)温泉养生名城96(六)文化创意产业基地97(七)时尚娱乐公园97(八)行业协会97(九)政府促进97四、张承草原生态度假带98(一)总体概述98(二)草海度假酒店群落98(三)自驾车旅游公园99(四)草原运动天堂101(
12、五)皇家狩猎度假区101(六)无极限冰雪运动基地102(七)冰雪文化创意基地102(八)行业协会103(九)政府促进103五、崇礼赤城冰雪温泉度假区103(一)总体概述103(二)滑雪产业基地104(三)山地温泉度假区105(四)冰雪+温泉105(五)行业协会106(六)政府促进106六、桑洋河谷、昌黎葡萄酒文化休闲聚集区106(一)总体概述106(二)葡萄酒庄园107(三)葡萄酒科技107(四)葡萄酒体验108(五)葡萄酒节庆108(六)葡萄酒文化108(七)行业协会108(八)政府促进109第六章 市场营销111一、形象分析111(一)地脉分析111(二)文脉分析111(三)人脉分析111
13、(四)休闲产品分析112二、形象定位112(一)形象设计112(二)视觉识别113(三)应用载体113(四)“十个一”工程114三、目标市场114(一)国内市场114(二)国际市场115四、营销战略115(一)营销目标115(二)营销战略115五、市场促销117(一)促销措施117(二)二次营销118第七章 保障措施121一、强化市场促销121(一)开展奥运促销121(二)客源地建设121(三)细分市场促销121(四)创新机制和手段121(五)加大企业促销122(六)价格调节机制122(七)服务京津老年人122(八)休闲服务社会化122二、加快产品开发122(一)城市休闲功能122(二)深化城
14、乡统筹123(三)带薪休假、奖励旅游123(四)加强区域合作123三、促进产业升级123(一)加快集团化进程123(二)住宿业质量管理123(三)景区服务管理124(四)商品研发和推广124(五)休闲旅游文化演艺124(六)资本优化与聚集124(七)数字化建设124(八)人力资源建设124四、提升设施优化环境125(一)交通引导设施国际化125(二)旅游咨询服务和保障125(三)散客服务体系125(四)标准化建设125(五)休闲旅游诚信体系126(六)有效市场监管126(七)严控环境污染126(八)文明休闲旅游126五、领导和保障机制126(一)发展领导小组126(二)保障资金投入127(三)
15、完善行业管理127(四)环京津休闲旅游周128附录一:旅游业与休闲业的关系129一、休闲产业和旅游业的界定129(一)旅游业的界定129(二)休闲产业界定130二、休闲产业与旅游业关系辨析131(一)休闲产业与旅游业的区分131(二)休闲产业与旅游业的联结点133三、休闲产业与旅游业的协调136(一)旅游业和休闲业的泛化136(二)休闲业是旅游业主要拓展方向137(三)休闲子产业对旅游业的减压作用138附录二:河北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区域旅游139一、京津冀经济圈的比较优势139(一)经济基础雄厚139(二)地理区位优越139(三)资源优势存在140二、京津冀经济圈的比较劣势140(一)落
16、差明显140(二)文化差异140(三)发育不足141(四)行政壁垒141三、区域旅游发展141(一)区域旅游的实践141(二)区域旅游的发展142(三)在区域发展中地位和作用143(四)区域旅游的结构与分工143附录三:旅游产业聚集区的发展145一、概念的提出145(一)消费新动向145(二)供给新趋势146(三)发展新条件147二、关于旅游产业聚集区147(一)解析147(二)发展脉络148(三)旅游产业聚集的模式149三、培育旅游产业聚集区的意义150(一)转型升级150(二)从旅游强国需要出发151(三)树立市场品牌151(四)总体定位151四、建设原则152(一)规模大152(二)产品
17、特152(三)产业长152(四)体系圆152五、发展方式153(一)总体思路153(二)分析要点153(三)全面整合153六、推进建设154(一)选点布局154(二)招商选资155(三)土地升值155(四)重点培育155(五)政策组合155(六)城乡统筹155附录四 环京津休闲旅游带各城市国内旅游接待(2007)157附录五 周边省份对河北城市和景区的网络认知度(2007)161第一章 总论一、规划目的为推进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进程,促进河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河北休闲旅游的综合竞争力,发挥环京津地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对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功能,建设充满活力、带动性强
18、、国内领先的休闲旅游目的地,特制定本规划。二、规划范围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下简称“环京津休闲旅游带”)主要指由北京和天津出发,2小时左右车程能够达到的河北省环京津区域;考虑到游客行为规律与产品的完整性,规划范围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延伸,形成环北京、天津的带状区域。环京津休闲旅游带主要包括河北省环京津区域的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沧州等7个市的市区和其所辖的50个县(市),国土面积约10.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5.8%。表1-1 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所涉及行政区域市(地级)包含县(市)沧州市沧州市区、沧县、青县、任丘市、黄骅市、吴桥县廊坊市廊坊市区、固安县、永清县、霸
19、州市、文安县、大城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保定市保定市区、涿州市、高碑店市、容城县、雄县、徐水县、定兴县、满城县、易县、涞源县、涞水县、安新县、清苑县、阜平县张家口市张家口市区、涿鹿县、赤城县、崇礼县、蔚县、阳原县、宣化县、怀来县、张北县、沽源县承德市承德市区、承德县、兴隆县、滦平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隆化县唐山市唐山市区、遵化市、迁安市、迁西县、玉田县、滦南县、唐海县、乐亭县秦皇岛市秦皇岛市区、昌黎县、抚宁县随着交通设施的提升,尤其是城际快速铁路的开通,石家庄与京津的时空距离将大大拉近。应结合交通提升进度和城市休闲功能的完善,适时将石家庄市纳入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
20、带范围。三、规划期限本规划的期限为2008年2020年,分为两个阶段:近期:20082012年,规划建设期中远期:20132020年,提升完善期四、规划任务立足河北,面向京津,拓展周边,分析休闲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确定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发展目标与战略,明确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规划重点项目及产品,确定重点发展的旅游产业聚集区,结合市场研究确立营销措施,规划支持保障体系,指导河北环京津地区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旅游综合竞争力提升。五、规划目标以京津为核心,立足河北,拓展周边,吸引国际,通过对休闲旅游资源的集约型利用和经营,延长服务链、产业链和经济链,提高环京津休闲旅
21、游带的消费拉动力、市场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将休闲旅游业发展成为河北省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龙头产业、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先导产业,将环京津休闲旅游带建设成为经济增长带、生态保护带、区域合作带、民生改善带、产业示范带,有效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丰富产品体系,激发市场潜力,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消费水平,实现“四个增加”:增加游客规模、增加重访频率、增加停留时间、增加游客消费。培育重大项目集群,构建休闲旅游产业聚集区,实现产业集中和资本聚集,形成国内国际影响。推动环京津地区从观光旅游为主体向休闲度假为主体转变,加快实现河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京津冀和
22、环渤海旅游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到“十一五”期末,初步形成休闲旅游带的总体格局,建成3个以上在京津地区、环渤海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休闲旅游产业聚集区,全省国内旅游接待中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游客比重提高到25%(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到2012年,形成休闲旅游带的总体格局,以京津为主体,环渤海地区在环京津休闲旅游带的休闲消费普遍化,建成6个休闲旅游产业聚集区并创造显著效益。到2020年,休闲旅游业全面发展,形成以休闲城市(县)和产业聚集区为核心的完善的休闲旅游供给体系,成为环渤海地区首选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主要发展指标:2010年,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国内旅游人数达到9151万人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环京津 休闲 旅游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4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