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规划.doc(1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说明书(20082020)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 北 省 旅 游 局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二八年六月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编制组特邀顾问:刘永佶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院长 博士生导师规划组长:魏小安 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 副会长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博士生导师规划副组长:付 磊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院长规划组成员:张凌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 副院长 教授厉新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 主任 副教授曾博伟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政策研究处 博士李 栋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副院长吕 宁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
2、规划设计院 高级研究员 博士罗先佳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设计师梁壮平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规划师张晓峰 北京同和时代旅游规划设计院 规划师前 言多年来,河北省旅游业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中。自身纵向比较,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作为包围北京、天津两个特大型城市的地区,具有一系列发展优势,但发展状态尚不如人意。一般认为是由于工作层面的原因,例如产品开发不足,市场促销不力等。但深层次分析,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传统的观光旅游模式下,北京的优势过强。作为国家首都、口岸城市,北京集中了一大批顶级旅游资源,形成了市场主导态势。二是经济差距。北京聚集了资金,也聚集了市场,河北的消费,也同样被北京
3、吸引,由此产生了“马太效应”。如果传统模式不变,这样的状态仍然会持续下去。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生活要求在不断提高。近年来,传统的单一观光旅游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模式快速发展,新兴业态不断产生,一个复合型的旅游发展格局已经显现。国家旅游局也把“转型升级”作为全行业的战略任务提上了议事日程。河北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紧迫性,敏锐发现了市场的变化,提出了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战略任务,将开启河北经济和旅游发展的新篇章。中国作为一个大陆型国家,发展不平衡是绝对的。环京津休闲旅游带的建设,是区域资源整合的必然方式,是区域合作重要形式,更
4、是区域发展的创新模式。北京已经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天津目前是工业化后期阶段,河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从总体经济社会发展而言,京津冀之间存在差距。但从休闲旅游发展而言,京津冀存在互补,而且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可以凸现河北的优势。从京津冀城市群发展角度看,河北尚居于弱势。但从大首都旅游圈角度看,河北居于强势。北京的发展面临着开发过度的局面:一是可用土地有限,二是人口拥挤,三是市区环境质量难以保障。天津的发展涉及到传统旅游资源基础较弱,城市病逐步突出,重化工业造成的环境问题加重等。相形之下,河北传统旅游产业发展不足的弱势却可以转换为新时代的优势。因此,环京津休闲旅游带不是河北被动寻求京津支持,而是河
5、北主动支持京津发展,是为京津发展谋求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现在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带,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各有利因素俱备。所谓天时,一是全国都在落实党的十七大全面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紧抓民生,而休闲是民生要求,也是热点。二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了河北旅游发展的契机,尤其是后奥运的发展效应,必然从北京向外扩散。三是新假日制度的运行,对中、短途休闲旅游产生了更大的推动力。所谓地利,一是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休闲发展中得以全面发挥。二是交通的改善,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所谓人和,一是京津两地在区域发展方面指导思想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主动拓展新的空间,寻找区域发展新机会。二是休闲旅游大市场对
6、于河北而言已经成为现实需求,不仅仅是京津,还包括环渤海地区,河南、山西等中部省份,更包括河北本省。综上,河北旅游发展转型升级的契机已经形成,需要加强对休闲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深度开发和集约经营,延长服务链、产业链和经济链,提高环京津休闲旅游带的消费拉动能力和产业带动能力,通过将休闲旅游业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推动河北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新兴工业化、城市化和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经过前期研究、中期论证、补充调研、集中讨论和修改完善等环节,历时两个月,形成本规划成果。本规划参考了河北省发改委和河北省旅游局组织河北省地理科学研究所、河北省经济研究所等机构编制的前期规划成果。在调研和编制过程中,河
7、北省发改委、河北省旅游局给予了大力协调和协助,并对规划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实地调研中,得到了环京津休闲旅游带相关市(县)政府、发改委(局)和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在中期论证会和正式评审会上,评审专家和河北省相关领导提出了修改完善的意见和建议,编制组经综合考虑后充分吸纳。规划编制组向以上及其他相关领导和专家致谢!目 录第一章 总论9一、规划目的9二、规划范围9三、规划期限10四、规划任务10五、规划目标10六、规划依据10(一)国际相关规章11(二)国家法律法规11(三)国家标准规范11(四)区域规划依据12七、原则和理念12(一)把握休闲发展12(二)构建大产业13(三)树立全局观13(四)坚持人
8、本化13(五)可持续发展13(六)操作性与前瞻性统一14第二章 SWOT与战略15一、机遇和优势15(一)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15(二)环渤海发展和京津冀一体化16(三)消费拉动和休闲时代17(四)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18(五)京津休闲度假供给外移20(六)旅游产业转型升级21(七)资源基础与区位优势21二、竞争与挑战24(一)京津冀一体化的难点24(二)京津地区休闲旅游发展25(三)临近省份休闲旅游发展26(四)环京津休闲旅游发展不足27三、发展战略28(一)优势产业,优先发展28(二)融入中心,纳入主流29(三)把握规律,创新思路31(四)立足河北,面向京津31(五)完善体系,优势互补
9、32(六)龙头带动,产业聚集34(七)加强协作,实现共赢35第三章 市场分析37一、河北国内旅游总体情况37(一)“十五”国内旅游37(二)“十一五”国内旅游38(三)环京津地区国内游接待39(四)京津市场为核心39二、国内旅游认知度分析41(一)对城市的旅游认知度41(二)对景区的认知度43三、京津市场总体分析45四、京津市场分层47(一)国际需求47(二)公务需求47(三)会展需求49(四)市民需求50五、京津休闲特征分析50(一)休闲认知50(二)休闲动机51(三)方式选择52(四)项目偏好53(五)目的地选择53(六)频率与方式55(七)出游时段55(八)信息渠道56(九)最佳车程56
10、六、市场分析小结57第四章 空间与产品59一、布局原则59(一)极、面结合59(二)轴、带结合59(三)新、老结合59(四)城、乡结合60(五)8S组合60(六)总体原则60二、空间布局60(一)六大功能区60(二)六大聚集区62(三)休闲城镇63三、功能区与产品65(一)京西北运动康体休闲区65(二)京北皇家度假休闲区69(三)滨海休闲度假区71(四)京南温泉湖泊休闲区74(五)京津同城商务休闲区76(六)京西南观光休闲旅游区78四、重要交通布局80(一)公路交通80(二)铁路交通80(三)航空交通81(四)特种交通81(五)水路交通81第五章 产业聚集区83一、白洋淀温泉休闲聚集区85(一
11、)总体概述85(二)温泉城85(三)购物城87(四)湖泊城88二、秦皇岛乐亭滨海度假带89(一)总体概述89(二)滨海会展城90(三)高端度假城91(四)3S城92(五)动感休闲城92(六)娱乐城、不夜城93(七)时尚美食城93(八)行业协会94(九)政府促进94三、廊坊商务休闲聚集区94(一)总体概述94(二)专业会展中心95(三)商贸购物乐园95(四)休闲运动基地96(五)温泉养生名城96(六)文化创意产业基地97(七)时尚娱乐公园97(八)行业协会97(九)政府促进97四、张承草原生态度假带98(一)总体概述98(二)草海度假酒店群落98(三)自驾车旅游公园99(四)草原运动天堂101(
12、五)皇家狩猎度假区101(六)无极限冰雪运动基地102(七)冰雪文化创意基地102(八)行业协会103(九)政府促进103五、崇礼赤城冰雪温泉度假区103(一)总体概述103(二)滑雪产业基地104(三)山地温泉度假区105(四)冰雪+温泉105(五)行业协会106(六)政府促进106六、桑洋河谷、昌黎葡萄酒文化休闲聚集区106(一)总体概述106(二)葡萄酒庄园107(三)葡萄酒科技107(四)葡萄酒体验108(五)葡萄酒节庆108(六)葡萄酒文化108(七)行业协会108(八)政府促进109第六章 市场营销111一、形象分析111(一)地脉分析111(二)文脉分析111(三)人脉分析111
13、(四)休闲产品分析112二、形象定位112(一)形象设计112(二)视觉识别113(三)应用载体113(四)“十个一”工程114三、目标市场114(一)国内市场114(二)国际市场115四、营销战略115(一)营销目标115(二)营销战略115五、市场促销117(一)促销措施117(二)二次营销118第七章 保障措施121一、强化市场促销121(一)开展奥运促销121(二)客源地建设121(三)细分市场促销121(四)创新机制和手段121(五)加大企业促销122(六)价格调节机制122(七)服务京津老年人122(八)休闲服务社会化122二、加快产品开发122(一)城市休闲功能122(二)深化城
14、乡统筹123(三)带薪休假、奖励旅游123(四)加强区域合作123三、促进产业升级123(一)加快集团化进程123(二)住宿业质量管理123(三)景区服务管理124(四)商品研发和推广124(五)休闲旅游文化演艺124(六)资本优化与聚集124(七)数字化建设124(八)人力资源建设124四、提升设施优化环境125(一)交通引导设施国际化125(二)旅游咨询服务和保障125(三)散客服务体系125(四)标准化建设125(五)休闲旅游诚信体系126(六)有效市场监管126(七)严控环境污染126(八)文明休闲旅游126五、领导和保障机制126(一)发展领导小组126(二)保障资金投入127(三)
15、完善行业管理127(四)环京津休闲旅游周128附录一:旅游业与休闲业的关系129一、休闲产业和旅游业的界定129(一)旅游业的界定129(二)休闲产业界定130二、休闲产业与旅游业关系辨析131(一)休闲产业与旅游业的区分131(二)休闲产业与旅游业的联结点133三、休闲产业与旅游业的协调136(一)旅游业和休闲业的泛化136(二)休闲业是旅游业主要拓展方向137(三)休闲子产业对旅游业的减压作用138附录二:河北视角下的京津冀区域发展与区域旅游139一、京津冀经济圈的比较优势139(一)经济基础雄厚139(二)地理区位优越139(三)资源优势存在140二、京津冀经济圈的比较劣势140(一)落
16、差明显140(二)文化差异140(三)发育不足141(四)行政壁垒141三、区域旅游发展141(一)区域旅游的实践141(二)区域旅游的发展142(三)在区域发展中地位和作用143(四)区域旅游的结构与分工143附录三:旅游产业聚集区的发展145一、概念的提出145(一)消费新动向145(二)供给新趋势146(三)发展新条件147二、关于旅游产业聚集区147(一)解析147(二)发展脉络148(三)旅游产业聚集的模式149三、培育旅游产业聚集区的意义150(一)转型升级150(二)从旅游强国需要出发151(三)树立市场品牌151(四)总体定位151四、建设原则152(一)规模大152(二)产品
17、特152(三)产业长152(四)体系圆152五、发展方式153(一)总体思路153(二)分析要点153(三)全面整合153六、推进建设154(一)选点布局154(二)招商选资155(三)土地升值155(四)重点培育155(五)政策组合155(六)城乡统筹155附录四 环京津休闲旅游带各城市国内旅游接待(2007)157附录五 周边省份对河北城市和景区的网络认知度(2007)161第一章 总论一、规划目的为推进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进程,促进河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河北休闲旅游的综合竞争力,发挥环京津地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对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功能,建设充满活力、带动性强
18、、国内领先的休闲旅游目的地,特制定本规划。二、规划范围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下简称“环京津休闲旅游带”)主要指由北京和天津出发,2小时左右车程能够达到的河北省环京津区域;考虑到游客行为规律与产品的完整性,规划范围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延伸,形成环北京、天津的带状区域。环京津休闲旅游带主要包括河北省环京津区域的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唐山、秦皇岛、沧州等7个市的市区和其所辖的50个县(市),国土面积约10.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5.8%。表1-1 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所涉及行政区域市(地级)包含县(市)沧州市沧州市区、沧县、青县、任丘市、黄骅市、吴桥县廊坊市廊坊市区、固安县、永清县、霸
19、州市、文安县、大城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保定市保定市区、涿州市、高碑店市、容城县、雄县、徐水县、定兴县、满城县、易县、涞源县、涞水县、安新县、清苑县、阜平县张家口市张家口市区、涿鹿县、赤城县、崇礼县、蔚县、阳原县、宣化县、怀来县、张北县、沽源县承德市承德市区、承德县、兴隆县、滦平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隆化县唐山市唐山市区、遵化市、迁安市、迁西县、玉田县、滦南县、唐海县、乐亭县秦皇岛市秦皇岛市区、昌黎县、抚宁县随着交通设施的提升,尤其是城际快速铁路的开通,石家庄与京津的时空距离将大大拉近。应结合交通提升进度和城市休闲功能的完善,适时将石家庄市纳入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
20、带范围。三、规划期限本规划的期限为2008年2020年,分为两个阶段:近期:20082012年,规划建设期中远期:20132020年,提升完善期四、规划任务立足河北,面向京津,拓展周边,分析休闲旅游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确定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发展目标与战略,明确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规划重点项目及产品,确定重点发展的旅游产业聚集区,结合市场研究确立营销措施,规划支持保障体系,指导河北环京津地区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旅游综合竞争力提升。五、规划目标以京津为核心,立足河北,拓展周边,吸引国际,通过对休闲旅游资源的集约型利用和经营,延长服务链、产业链和经济链,提高环京津休闲旅
21、游带的消费拉动力、市场影响力和产业带动力,将休闲旅游业发展成为河北省现代服务业的重要龙头产业、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的先导产业,将环京津休闲旅游带建设成为经济增长带、生态保护带、区域合作带、民生改善带、产业示范带,有效促进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丰富产品体系,激发市场潜力,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消费水平,实现“四个增加”:增加游客规模、增加重访频率、增加停留时间、增加游客消费。培育重大项目集群,构建休闲旅游产业聚集区,实现产业集中和资本聚集,形成国内国际影响。推动环京津地区从观光旅游为主体向休闲度假为主体转变,加快实现河北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京津冀和
22、环渤海旅游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到“十一五”期末,初步形成休闲旅游带的总体格局,建成3个以上在京津地区、环渤海地区具有影响力的休闲旅游产业聚集区,全省国内旅游接待中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游客比重提高到25%(国内旅游抽样调查)。到2012年,形成休闲旅游带的总体格局,以京津为主体,环渤海地区在环京津休闲旅游带的休闲消费普遍化,建成6个休闲旅游产业聚集区并创造显著效益。到2020年,休闲旅游业全面发展,形成以休闲城市(县)和产业聚集区为核心的完善的休闲旅游供给体系,成为环渤海地区首选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休闲旅游目的地。主要发展指标:2010年,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国内旅游人数达到9151万人次,
23、国内旅游收入达到609亿元,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游客比重提高到25%以上;2012年,产业带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2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922亿元,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游客比重提高到30%以上;2020年,产业带国内旅游人数争取达到3.1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争取达到3673亿元,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游客比重提高到45%以上;环京津产业带国内旅游收入占全省国内旅游收入的比重,2010年达到71%,2012年达到73%,2020年达到80%。六、规划依据(一)国际相关规章关于保护景观和遗产的风貌与特性的建议(1962)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1972)世界自然宪章(1982)发展权利宣言(1986)
24、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1990)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1995)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1995)(二)国家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198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198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1994)风景区管理条例(国务院)(1995)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建设部)(200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文物局)(2006)(三)国家标准规范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建设部)(1999)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旅游局)(1999)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
25、价(2003)(四)区域规划依据中国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河北省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河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北京“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及会展业发展规划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天津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保定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沧州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承德市“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10)廊坊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秦皇岛市旅游发展行动纲要(20062010)唐山市“十一五”时期旅游业
26、规划纲要张家口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七、原则和理念(一)把握休闲发展长期以来,观光几乎成了旅游的主体甚至全部。旅游资源也仅被限于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等方面。这种思维束缚了旅游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随着京津地区由工业化中期逐步向后工业社会推进,可支配收入提高,自由时间增加,对品质生活追求升级及交通等条件改善,休闲时代已经或即将到来。休闲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方式,是幸福感提升的重要途径。休闲旅游将“旅游”与“休闲”紧密结合,以旅游为手段,以休闲为目的,通过形式多样的产品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新需要,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趋势。在规划中,要突破传统观光旅游的发展模式,在巩固观光旅游的基础上,把休闲旅游作
27、为延伸和扩展的“蓝海”,对应新型消费,培育新型供给,创造新型集群,构建休闲旅游目的地和产业带。(二)构建大产业大产业视角是休闲旅游规划和设计的核心理念。河北有广阔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加之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发展休闲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前景。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既包括产品、市场、目的地建设,也包括生产要素、产业要素、服务要素的完善。休闲旅游规划应立足面向市场,立足资源,保障供给,提高质量。在环京津地区培育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休闲旅游产业聚集区,在综合协调、市场运作、突出特色、完善配套的基础上,发挥功能全面、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作用,实现对休闲旅游产业带的拉动作用,提升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
28、和综合实力。坚持满足市场需求、激发市场需求、创造市场需求的原则,以京津市场为核心,立足河北本省市场,辐射周边市场,在最大限度满足旅游者合理需求的基础上,扩大现实需求、诱发潜在需求、创造新型需求,促进环京津地区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与提升。(三)树立全局观用全局化的视角,综合考虑协调京津冀省市政府、相关主管部门、企业、消费者、社区等各相关者的利益和要求,不仅要把休闲旅游业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发展联系起来,还要将区域旅游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相互结合,就相互之间的促进关系进行规划,形成体系化发展、实现体系化目标。进而,以休闲旅游合作为突破和带动,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发挥休闲旅游的联动性和拉动性
29、特点,将同质、异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市场导向,既竞争又联合,既联合又竞争,发挥旅游业在统筹发展中作为交汇点的作用,在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统筹、人与自然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统筹等方面实现多赢,产生综合效应。(四)坚持人本化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为旅游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本质上讲,发展、和谐以人为本为出发点,以质量为基准要求,以文明为基本要素,以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人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生活质量提高的目的出发,通过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促进环京津地区城乡的宜游性、宜居性,提高京津人民、河北人民以及周边省市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实现发
30、展成果人民共享,落实和谐社会和全面发展的总体目标。(五)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生态环境的完整性、真实性和稳定性,强化环境保护、文化保护、资源保护。坚持“保护优先、永续利用”的方针,在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开发、合理发展的前提下,“少开发、多利用”,有效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好休闲旅游业带与相关产业以及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良性互动。通过“传统文化,现代解读;传统资源,现代市场”,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促进文化创新。通过科学发展旅游业,促进循环经济构建,使全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到资源保护的益处,为休闲旅游产业带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六)操作性与前瞻性统一休闲旅游产业规划具有战略性和现实
31、性的特点,既强调前瞻性和预测性,又要求操作性和可行性。在项目规划、产品设计上,既要立足环京津地区的资源基础和当地特色,又要结合京津市场、河北市场以及周边的变化和未来发展空间。既要与宏观政策、城市发展规划结合,又要立足全局反映产业发展趋势,为环京津地区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第二章 SWOT与战略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发展既有很好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不足;既有很好的发展机遇,也存在着很多的变数。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都是会随着发展而变化的,现在的劣势可能会变成未来的优势,目前的挑战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成为发展的一个机遇。因此,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将不利因素进行转化,成为发展的推动力和促进
32、力。 一、机遇和优势 河北构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既有资源基础和市场区位等方面优势,也有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区域一体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机遇。(一)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入加速时期,消费结构全面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企业自主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区域之间的体制性和政策性差异缩小,为河北加快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开辟了广阔空间。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河北省委省政府也清醒看到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主导产业集中度不高,战略支撑作用不强,缺少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大企业和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现代和
33、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增长方式依然粗放。主要表现在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效益,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是依靠高投入、高消耗换来的。为此,在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坚持把转变增长方式作为突出任务。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加重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努力扩大消费需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体现为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
34、、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是全面振兴服务业,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今后一段时期,河北将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丰富消费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旅游和文化产业,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7%,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35%。 做大做强旅游业。发挥旅游业对扩大消费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促进作用,整合资源,提高品位,打造精品,发展红色旅游、温泉休疗、农业观光、体育健身、民俗旅游、自然生态和文物精品等特色旅游。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环境,加强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构建与周边省市融合贯通的大旅游圈。深化旅游管理体制
35、改革,加快旅游企业改组改制,培育一批具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强化文化产业在新兴服务业中的重要地位,推动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及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文化企业。以省会和历史文化名城、重大历史文化遗产地和著名景区为重点,建立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项目,提升全省文化产业品位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普及和创新特许经营、代理制、多式联运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继续推进大型商品市场的改造升级,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档次,将保定白沟等培育成国际知
36、名的商品市场。积极发展会展经济,重点培育石家庄、廊坊、唐山、邯郸四个会展城市和二十个品牌展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中,河北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环节和战略举措,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提出环京津区域要逐步减少高污染、高耗能的重化工产业,要把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把扩大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产业政策的导向是环京津休闲旅游带的强力推手。(二)环渤海发展和京津冀一体化 从1992年北京市在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提出首都圈的概念之后,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就开始提出了旨在加强京津冀经济协作、实现共同发展的一系列
37、设想。河北省从上世纪90年代初也明确提出了“环京津、环渤海”的两环带动战略。“十一五”期间,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我国区域规划的重点,意味着中国未来发展更加注重跨行政区域的空间经济布局,中国的经济空间格局将从过去省份经济走向区域经济。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把加快环渤海地区发展作为重大战略举措,积极推进京津冀都市圈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国家层面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发展规划即将正式出台。作为国家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这一规划预示着,在今后5到15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将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对象。由于各自发展的需要,互补协作也会成为京津冀的共同
38、目标和行动。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发展规划总体上为“8+2”的模式: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加上河北的石家庄、保定、唐山、秦皇岛、廊坊、沧州、张家口、承德等八个河北城市。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所涉及的七个城市,都在“京津冀都市圈”范围内。根据相关报告,河北八市定位在原材料重化工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和重要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域,也是京津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及加工配套基地。河北处于环渤海地区发展的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正在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河北面临着借力发展、建设沿海强省的独特机遇。向沿海地区的空间推移和新经济增长极的出现,对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的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一,滨海地区加大开发
39、力度,逐步成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日益隆起的地带。其二,唐山、石家庄、廊坊3市市域经济的发展成就突出,而张家口、秦皇岛、保定等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也有显著增强。这些经济中心为京津冀都市圈经济的相对均衡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改变了河北省在改革开放前20年与京津发展水平的差距状况,也缩小了河北在整个东部沿海地区同其他沿海发达省市发展水平的相对差距。今后一段时期,河北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进一步推进与京津的多方位合作,促进互利共赢。河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坚持立足实际、以我为主、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以加强与京津合作为重点,全面加强与全国其他省市的合作,提高对内开放
40、水平。目前,河北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全国位列第三。减少贫困,改善民生成为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根据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在国际大都市北京和天津周围,环绕着3798个贫困村,32个贫困县,272.6万贫困人口。这些地区工业发展资源匮乏、农业发展落后。相较而言,可行的方式是通过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实现脱贫致富。以河南省栾川为代表的许多经济落后县域,通过这种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发展环京津休闲产业带能够帮助一些贫困地区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尽快摘掉贫困的帽子。(三)消费拉动和休闲时代中国经济连续10年保持了高增长态势,人均GDP已经突破2000美元,居民消费能力大大增强。按照国际经验
41、,人均GDP 超过1000 美元是消费结构升级的临界点,这预示着我国消费增长空间巨大。在目前出口、投资增长过快的情况下,消费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成为必然选择。1998年提出扩大内需是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在当时出口乏力的局面下扩大内需是要同时促进投资和消费,即所谓“双促进”;目前中央将扩大内需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政策重点,是要立足于扩大消费,同时防止投资反弹,即所谓“单促进”。扩大内需归根到底是要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既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客观要求,也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随着收入的提高,自由时间的增加
42、,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交通等条件的改善,休闲时代即将或者已经到来。温家宝总理在2007年十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消费政策,积极培育旅游、文化、休闲、健身等消费热点,扩大居民消费。”这是“休闲”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明休闲旅游是今后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北京、天津以其拥有的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经济中心等独特地位,成为国内休闲旅游市场的最成熟地带。两市紧紧相依、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2007年,北京GDP总量9006亿元,人均GDP达到5604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为7370元美元。预计到2010年,北京的人均GDP将突破10000美元。天津市2007年人均GDP超
43、过了6000美元。京津地区是河北省两个最大最成熟的旅游客源市场,目前河北省入境游客的80%和国内游客的40%来自京津或通过京津中转。按照相关省市的规划,“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以上;天津市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以上;山东省人均GDP将超过39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辽宁省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山西省人均GDP年均增长9.6%,
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至8%。可以预见,不仅仅是北京和天津,毗邻河北的其他省份的居民休闲旅游需求,也将出现快速增长,为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河北省确立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目标,到2010年,要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前实现“翻两番、三步走”第二步战略目标,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到2015年,提前五年基本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研究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休闲产业爆发式增长的临界点。按照这个目标,到2010年,河北省居民的休闲旅游消费也将跨上一个新台阶,休闲旅游需求的内生驱动力也将
45、更加突出。(四)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七五计划”,就明确提出了“立足河北,依托京津”的发展战略。1995年由京津冀三地旅游部门发起“北方旅游交易会”为名义的旅游联合组织,是我国最早的旅游联合体。京津冀旅游一体化是相关方共同关心、多年悉心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多值得称道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以京津冀旅游区域一体化的还处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局面。重新审视建设京津冀区域得天独厚的客观条件,紧紧抓住当前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潮流涌动的战略机遇期,实现旅游区域合作和协调发展的战略突破,已逢破题关头。 京津冀旅游合作不仅有着紧密的地缘联系和互为依存的资源要素,而且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政治基础。北京作为首都,在京津冀三地旅游经济发展规模中遥遥领先。旅游业是资源依托和市场导向型的产业,往往超越行政区域界限。京津冀文脉相通、山川相连,无论是人文资源,还是自然资源,合则互补共赢,分则割裂完整。河北省是全国地形地貌品类最为齐全的省份之一,江河湖海、山林草原、高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4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