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空气加热器的性能测试及研究.doc
《热能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空气加热器的性能测试及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能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空气加热器的性能测试及研究.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 北 工 业 大 学 城 市 学 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作 者: 学 号: 系: 能源与环境工程 专 业: 热能工程 题 目: 空气加热器的性能测试及研究 指导者: 评阅者: 2008年 6 月 20 日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摘要 本文对一种空气加热器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对不同空气流速,加热功率下的工况进行了基本的研究。试验的结果表明:空气加热器加入多空介质后,空气侧的换热效率明显提高,但与此同时流动阻力也增加很快;流速的增加对换热效率的影响是最明显的,随着流速增加,每种工况下换热效率都提高很多;功率增加,提高了出口温度,但是并没有提高换热效率,热辐射引起的损失较大。对于流速较大的试
2、验工况,试验达到稳定的时间较短。光管稳定时间与添加了多孔介质之后加热段的稳定时间相差较大,最大的可达30分钟左右。对同一流速,随着温度的升高,压降升高,说明流动阻力增大。可能是在加热过程中,空气膨胀,使管中的气流增大,造成流动阻力的增大。在流速较小0.15m/s时通常只有20Pa左右的变化;而在流速较大0.25m/s时,压力的变化为60pa左右。虽然流速只相差0.1m/s。由于本人能力、试验条件和时间的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论文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有待于更加深入的研究。关键词 空气加热器 多孔介质 对流换热 温升速率 稳定时间 换热效率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Title THE PERFORMA
3、NCE TEST AND RESEARCH OF A AIR HEATER AbstractThis article has conducted the experimental study to the performance of one air heater . We has conducted the basic research on the operating mode of the different velocity of flow, and thermal rating. The result of the test shows :When we put the cellul
4、ar ceramics in to de air heater , thermal efficiency of the air side raise obviously, and flow resistance increase quickly too; The influence on changing thermal efficiency of increase of the velocity of flow is the most obvious, as the velocity of flow increases, thermal efficiency change and the h
5、eat transfer efficiency of each kind of operating mode improve much more ; The power increases, has improved temperature of exports , but has not improved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 the losses caused in heat radiation are relatively great. As to the experimental operating mode of larger velocity
6、 of flow, steady time of the text is relatively short. The steady time of with the porous media is a large difference form the operating mode of without the porous media, the biggest one can be up to about 30 minutes.To the same velocity of flow, with the rising of temperature, press also rise, for
7、flow resistance increase. It may be in the course of heating, the air swells , make the air current while managing increase, and cause flow resistance increase . Usually there are only about 20Pa of changes in the velocity of flow smaller 0.15m/s; In the velocity of flow bigger 0.25m/s, the change o
8、f the pressure, for about 60pa. Though the velocity of flow is only difference 0.1m/s.Because of my own ability、test conditions and time, and many other reasons , the paper has the insufficiency in many aspects , and it need to be more in-depth research.Keywords : air heater ;cellular ceramics; conv
9、ection heat transfer; speed of rising of temperature; steady time;heat transfer efficiency目 次 1 引言61.1 课题研究背景61.1.1 世界能源概况61.1.2 我国能源概况61.1.3 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61.2 课题研究现状71.3 多孔介质简介81.4 多孔介质传热特性及研究现状 101.5 本课题研究任务 121.5.1 需要研究的问题 121.5.2 本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122 实验台的搭建132.1 加热器的设计 132.2 试验设备的选型及要求 142.3 试验台的搭建153 试验部
10、分 173.1 试验所涉及到的数据 173.2 试验过程 183.3 试验数据图表 184 试验数据分析 234.1 泡沫陶瓷对空气加热器性能的影响 234.2 空气加热器的效率计算 254.3 稳定时间分析 274.4 升温速率分析 284.5 压差分析 294.6 试验不足及进一步设想 29结论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1 引言11 课题研究背景1.1.1 世界能源概况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当今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自上世纪以来,随着能源科学的发展,人们已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能源技术。其中有许多能源技术可以起到相同的目的并可以相互进行替代。世界的能源构成
11、有一个发展过程。自英国的产业革命后,世界能源结构从木炭转向煤炭。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石油和天然气在世界能源构成中的比重渐渐增加。现在世界能源消费近60依赖石油和天然气。1.1.2 我国能源概况中国现今还是以煤炭为主力能源,不会出现能源以油、气为主的时代,我国一直以来并在可以预见的将俩都将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但是,我国的煤炭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的,根据现在我国的煤炭需求量和已探知的煤炭储量,最多再支持30年。不光是煤炭,其他资源也是一样。在假设资源不会被耗尽的前提下,到2050年,人类的数量可能达到90亿。平均每年需要的自然资源要两个地球才能满足。因此,世界能源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能源结构需要一次大
12、的转变,即从油、气为主向以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持久、稳定的能源系统方向发展。这个转变将经历漫长的过程,从现在起,大约需要一百年的时间。到那时,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以及其他新能源,将为全球约150亿人口提供充足的能源,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则主要用作化工原料。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例如,钢铁工业平均每万吨能耗的钢产量,按统计资料显示,日本的产量是我国的2.2倍,而德国也是我国的1.5倍1。这样看来,我国当初成为世界钢产量第一名时,是建立在巨大的能源消耗的基础上的。随之而带来的污染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并不丰富,能源的供需缺口日益扩大,所以我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走资源节约型
13、道路。加之能源利用水平较低,具有很大的直接节能潜力。 应该积极改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利用新型技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1.1.3 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一,能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我国,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能源生产粗放,单位GDP增长的能耗远远大于发达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要求有源源不断的能源供给。结合我国能源国情,我国能源开采量及布局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能源开采量的增加速率远远不能满足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因此,近几年,曾几次出现严重的能源供给不足现象,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另一方面,从能源布局来看,发达地区能源严重匮乏,其经济
14、发展所需能源大部分来自西北、西南和华北地区,在能源的输送过程中,增加了能源消耗和成本,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第二,能源消耗造成的环境污染间接导致经济损失。根据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不同时期中国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较严重。这些估算是不完全的,就目前的研究成果很难给出的。能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断开发新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对缓解能源短缺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能源、环境与经济有着复杂的关系 ;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并存、能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环境污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这种现象在我国尤为突出。因此,处理好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
15、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2 课题研究现状目前,在空气加热器领域,能源的利用率并不高。往往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却不能得到很好的加热效果。此外,空气加热速度比较慢,热空气的温度低,产气量较小,等等都是目前空气加热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有些空气加热器就采用在换热室添加堆积金属球的方法,增大与空气对流换热的面积,以提到热效率,获得了不错的效果。然而该方法的填充体为堆积的金属球,一方面比表面积较小,孔隙率低(金属球堆积的孔隙率一般不足40),因而阻力增加较大,增大了空气的动力消耗;另一方面,由于金属球本身具有导电性,如果不采取与电加热原件的绝缘措施,就会出现短路现象,如
16、果增加可靠的绝缘结构,势必会使加热器结构复杂化,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选择合适的换热介质将提高空气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由于多孔泡沫陶瓷具有的比表面积大、导热性好的特性,是很好的换热介质2,3。它的使用将有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13 多孔介质简介多孔材料里面的孔是由互联的支柱或丝网的配制构成的4。图1.1为泡沫陶瓷显微镜下的照片。多孔介质的孔隙结构是多孔介质材料的主要特征,其孔隙结构的宏观参数包括:孔隙率(孔隙度),渗透率,比表面,PPC,孔隙直径及其分布、剖面孔隙面积分布等,与多孔介质中的流动与传热紧密相关。图1.2是一块多孔介质的蜂窝板。李春光5等人做了比较细致的研究。
17、 图1.1 显微镜下的泡沫陶瓷 图1.2 蜂窝板多孔介质是由多相物质所占据的空间,也是多相物质共存的内部就会有流动或传热传质过程发生。在这类过程中,各相物质内部及其间的质量、动量和能量传递规律十分复杂。在揭示这些规律方面, 虽然人们采用了理论分析6、数值模拟7,8、实验研究9等各种研究手段,但对此仍知之不多。有人认为: 多孔介质中各种传递现象的研究已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长河中令人瞩目的热点,并成为传热传质学科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多孔介质的特征:孔隙之大小及其分布是多孔介质的重要特征。而根据孔隙之大小,又可分为三类:当空隙空间甚小,以至于固体分子与流体分子间的分子作用力不可忽略时,称之为分子间隙;当
18、空隙足够大,以至于流体流动只取决于空隙壁面时,称之为洞穴;介乎于二者之间的空间称作孔隙。自1978年美国发明了利用氧化铝、高岭土之类陶瓷料浆研制成功泡沫陶瓷用于铝合金铸造过滤。从此生产工艺日益先进,技术装备越来越向机械化、自动化发展,已研制出多种材质、适合于不同用途的泡沫陶瓷过滤器,如Al2O3、ZrO2、SiC、SiN等高温泡沫陶瓷。目前世界上生产泡沫塑料前驱休,采用浸渍辊压形成机成行,坯体为微波干燥,高温辊道窑采用计算机监控连续烧成,检测及封装也均机械化,整个生产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技术。多孔介质的固体骨架结构有各种不同的具体形式, 如: 颗粒堆积床、烧结金属粉末、打过筛孔的挡板、毛毡滤芯、纤
19、维膨化结构构件以及由高分子材料或陶瓷材料做成的可渗透的镀层等。这些结构的孔隙通道都具有弯曲性、无定向性和随机性特点, 这使得多孔结构中的流动过程非常复杂。除在流速很低的情况外, 其中流动多不是层流。流体质点在多孔介质中不停地发生搀混和分离, 流速的大小和方向也在不停地改变, 这使得流体的流动阻力大幅度增加, 从层流到紊流的流态转变也大大提前。多孔结构中的传热过程也因多孔介质的结构特点而十分复杂, 它是由固体骨架内部和空隙中流体内部的导热、二者间的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等组成的耦合传热过程。如果多孔结构中流体发生相变, 那么传热过程将更为复杂。到现在,人们对多孔陶瓷做了大量的实验性研究,但是对于多孔
20、介质内部的流动和传热规律还不能清楚了解。但是大量实验结果还是显示了一些普遍性规律,并应用于实际。例如,由于多孔介质的燃烧特性10,使得多孔介质在燃烧器中得到应用11。人们对于多孔介质中的稳定燃烧技术,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最早报道始见于1913年CELucke12 设计的表面燃烧装置。此外,多孔介质还被应用于许多其他领域,包括核反应堆冷却与绝热、煤炭的储存开发与燃烧、高温元件的发汗冷却、铸造砂型的传热传湿、热管多孔芯吸液与传热、化工填充床、太阳能与废热储能、航空航天器的热防护、石油热采、地热热储 地下核废料热质扩散、环境工程中垃圾与污水处理、土地盐碱化与污染、建筑与绝热材料中的传热传湿、物
21、品干燥与保鲜、土壤内养分水分传递、生物体内的传递现象及强化换热等。虽然人们对多孔介质内部的流动和传热规律还不能清楚了解, 但由于这些过程的普遍性, 使得下面诸多领域中都需要解决一些方面问题, 并能迅速应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些领域有: 核反应堆冷却与绝热、煤炭的储存开发与燃烧、高温元件的发汗冷却、铸造砂型的传热传湿、热管多孔芯吸液与传热、化工填充床、太阳能与废热储能、航空航天器的热防护、石油热采、地热热储 地下核废料热质扩散、环境工程中垃圾与污水处理、土地盐碱化与污染、建筑与绝热材料中的传热传湿、物品干燥与保鲜、土壤内养分水分传递、生物体内的传递现象及强化换热等。现在多孔介质内部的传热传质已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热能 工程 毕业设计 论文 空气 加热器 性能 测试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3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