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兰花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
《野生兰花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生兰花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doc(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野生兰花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1章 总 论11.1 项目提要11.2 可行性研究依据4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第2章 项目背景62.1 项目背景62.2 项目必要性分析82.3 项目可行性分析10第3章 建设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概况123.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23.2 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12第4章 项目点布局与建设条件154.1 项目点选址原则154.2 项目点布局154.3 项目建设条件16第5章 项目建设方案185.1 建设目标185.2 建设原则185.3 建设内容与规模185.4 项目建设实施进度20第6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26.1 投资估算依据226.2 投
2、资估算22第7章 效益分析257.1 经济效益257.2 社会效益257.3 生态效益267.4 风险评估26第8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288.1 环境保护288.2 安全生产28第9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299.1 加强组织领导299.2 完善项目管理299.3 完善运行机制319.4 依靠科技,强化教育319.5 制定政策,加大投入31第10章 招标方案3310.1 招标依据3310.2 招标范围3310.3 招标方式3410.4 招标程序3410.5 招标组织3510.6 招标工作的申报35第11章 结论与建议3611.1结论3611.2 建议36附表附表一 *省*县野生兰花原生境保护点建设
3、项目基本情况附表二 *省*县野生兰花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估算表附表三 *省*县野生兰花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仪器设备购置清单附图附图一 *省*县野生兰花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位置图附图二 *省*县野生兰花原生境保护点规划示意图附件附件一 组织机构代码证附件二 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原生境保护点文件附件三 县级人民政府土地使用和维护经费承诺函第1章 总 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省*县野生兰花原生境保护点建设1.1.2 建设地点*省*县*乡1.1.3 建设性质新建1.1.4 项目主管部门*省农业委员会1.1.5 项目建设单位*省*县农牧科技局1.1.6 建设目标通过该
4、项目实施,在*省*县*乡快场村建立一个核心区面积为200亩、缓冲区300亩的野生兰花原生境保护点,总面积500亩。确保当地野生兰花原生境不受人为干扰和破坏,防止野生兰花资源的丢失。1.1.7 项目建设内容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设围栏、瞭望塔、看护房、工作房、活体标本陈列室、人工培育设施、保护点标志碑、警示标志、工作道路等保护利用设施,购置GPS仪、办公设施、实验分析设备、巡视工具、温湿度表、消防设备等必要仪器设备及必要生活设施。1.1.8 总投资项目总投资为200.0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投入161.73万元,占总投资的80.87%;仪器设备购置投入20.97万元,占10.49%;宣传培训投入9万元
5、,占4.50%;项目建设其他费用投入8.30万元,占4.15%。申请中央投资180.00万元,地方政府配套20.00万元。1.1.9 实施计划项目建设期为1年。项目批复后的第12个月内完成项目施工图设计等工作,第310个月内完成建安工程施工、设备采购与安装、人员培训等工作,第1112个月内竣工验收。1.1.10 效益分析1、经济效益该项目是公益性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建设后不仅能够使*省*县*乡野生兰花原生境得到有效保护,免受人为干扰和破坏,而且通过组织培养等人工培育方式,能够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应用前景的新基因、新材料及新产品,对兰花人工栽培技术探索,引导兰花市场理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6、、社会效益该项目完成后,将有效遏制*省*县*山区域由于原生境破坏和人工恶性采挖造成野生兰花资源的流失与灭绝,对提高社会公众保护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意识,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我国农业资源和生态安全具有积极作用。3、生态效益*省*县野生兰花原生境保护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有效防止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原生境破坏,维护野生兰花自然生态环境,减少由于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野生兰花资源丧失,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资源环境条件。 1.1.12 结论与建议结 论:项目建设非常必要与及时;项目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符合国家行业产业政策要求,符合我国农业生物资源保护战略的需要,符
7、合国家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规划;项目建设目标明确,投资规模适宜,结构合理;项目管理系统健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项目可行。建 议:项目主管部门应在实施过程的监管、协调、控制上加大力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按照批准的项目建设资金额度,积极落实资金,并按实施进度及时到位。同时,制定严格的项目保障措施,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建设内容安排资金,专款专用,杜绝挪用。技术依托单位须加强对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开展技术咨询与培训,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项目区有关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建议国家尽快立项,加快实施。1.2 可行性研究依据1、温
8、家宝总理指示2、回良玉副总理批示3、野生植物保护条例4、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法5、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6、全国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年)7、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工程项目储备指南8、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 建设技术规范(NYT 1668-2008)9、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评价方法和参数(第二版)10、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数量一建设内容1核心区围栏米16002缓冲区围栏米24003瞭望塔座34看护房平方米405工作间平方米80活体标本陈列室平方米1006人工
9、培育设施平方米4007工作便路米28008供水米5009供电米80010标志碑个1警示牌个4011铁栅栏门个412仪器设备购置台(套)10二总投资万元200.001建安工程万元161.732仪器设备购置万元20.973宣传培训万元9.004项目建设其它费用万元8.30三资金筹措万元200.001中央投资万元180.002地方政府配套万元20.00第2章 项目背景 2.1 项目背景2.1.1政策背景我国是兰花资源丰富的国家,在世界兰花分布中占据重要位置。*山因其特有的地理位置、自然气候和生态条件,蕴育了丰富的兰花品种。一些珍贵品种,如铁皮石斛、*山石斛、细茎石斛、虾脊兰、斑叶兰、蕙兰、黄花鹤顶兰
10、、厚唇兰、独花兰(新发现)等在*山均有较大居群数量的分布。但由于近年来社会对兰花的不理智炒作和市场的不规范,导致偷采滥挖兰花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对一些珍稀品种的追逐,更是加重了野生兰花资源的濒危程度。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十分重视野生植物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温家宝总理作出专门指示,要求:“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通力协作”,做好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回良玉副总理指出:“野生植物资源是不可替代的农业战略性资源,要从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国家相继颁布了一批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1987
1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农业部也专门出台了农业野生植物管理办法,对野生植物的保护和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山是地球同纬度唯一尚存的生态王国、是联合国“人与生物保护圈”区网成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生态环境保存良好,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已查明的野生植物种类2000余种,动物1004种另4亚种。珍稀树种珙桐为国家一级保护物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物种有兰花、*山冷杉、篦子三尖杉、光叶珙桐、钟萼木、连香树、杜仲、香果树、鹅掌楸、水青树等25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物种长苞铁杉、南方铁杉、柔毛油杉、穗花杉、金钱槭、领春木、厚朴、银鹊树、红花木莲、闽楠、白辛树。有国家一级保护
12、动物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9种。是世界著名的规模宏大的“自然基因库”。其中,兰花品种有春兰、寒兰、蕙兰、建兰、石斛、独花兰等20余种。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导致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生存空间日渐压缩,生存环境日趋恶化,许多珍稀濒危野生物种不断减少或消亡。为保护珍贵的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按照国家领导指示和法律法规要求,*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组织管理、宣传培训、资源调查和原生境保护示范区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专门组织管理机构,制定并细化了农业野生植物采集、经营和进出口行政审批制度和规范,开展了执法管理、资源调查以及宣传培训等工作。在*等野生兰花资源
13、丰富的地方建立保护点,加强野生兰花等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省野生兰花等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迫切需要。2.1.2社会经济状况*县位于*省东北部,国土面积*平方公里。全县辖*乡*镇,*个行政村,2010年末总人口*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51.80%。2010年人均纯收入3151.00元,其中农业收入占82.95%。*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山迎风坡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2,年平均降水量1369.6毫米,全年日照1257.3小时,无霜期约289天。受*山的影响,小气侯特点突出。是全国的商品粮和畜牧
14、业基地县,素以“渔米之乡、黔东粮仓”著称。全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56.40%,被国家授予林业绿化百佳县,堪称地球上同纬度的“绿宝石”。*县资源丰富。全县以低山、丘陵为主、河谷坝子居多,有耕地面积1.13万公顷,林地面积7469公顷,草地面积12.5万公顷。土壤以黄、褐壤为主,山地面积、丘陵面积、平坝面积、其他面积分别占国土总面积的62.90%、26.10%、3.50%、1.20%。目前,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只占总资源的20.00%左右,发展农、林、牧业和多种经营前景广阔。县城距*市区50公里,距*机场82公里,距*火车站50公里,距*火车站110公里,县内的*火车站,距县城仅20公里,省道*线和
15、*线横贯东西,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全县公路里程达988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山东西两条旅游线路正在改扩修建,东线将建成三级油路,国家投资兴建的*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贯穿县境。2.2 项目必要性分析兰花在植物分类上属兰科、兰属,是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的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熊猫是世界最珍贵的野生动物之一,而兰科植物是世界最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之一。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兰科植物所有野生种都在保护之列,该公约保护的全球植物中,90以上是兰科植物。我国有兰科植物170余属、1200多种,其中特有种达500种左右,这在世界兰科植物分布国中是少有的。但是,中国许多兰科植物目
16、前却处于濒危状态。偷采滥挖使一些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兰科植物遭到毁灭性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破坏了兰科植物的生存环境,部分特有种和珍贵种正在消失,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因此,如不赶快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后果将不堪设想。国家今后将采取有力的措施,像保护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那样,对野生兰科植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强兰花研究,保护野生兰花,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我国生态经济安全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山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非常适宜于兰花的生长,兰花在该区域的分布具有品种多,分布集中,药材、园艺两用名贵或珍稀品种多的特点。已经发现的有28种之多,分别是黄花鹤顶兰(Phaius flavus)、带唇兰(T
17、ainia dunnii)、镰萼虾脊兰(C. puberula)、香花虾脊兰(C. odora)、三褶虾脊兰(C.triplicata)、剑叶虾脊兰(C.davidii)、三棱虾脊兰(Calanthe tricarinata)、肾唇虾脊兰(C.brevicornu)、疏花虾脊兰(Calanthe henryi Rolfe)、钩距虾脊兰(Calanthe graciliflora)惠兰(Cymbidium faberi var. faberi)、兔耳兰(Cymbidium faberi var. faberi)、石斛(Dnobile)、罗河石斛(D1ohohense)、*山石斛(Dfanjing
18、shanense)、广东石斛(Dwilsonii)、细茎石斛(Dmoniliforme)、铁皮石斛(Dofficinale)、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云南独蒜兰(Pyunnanensis)、伏生石豆兰(Bulbophyllum reptans)、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 micranthum)、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 vargoeringii )、春剑(Cgoeringii var langibracteatum )、寒兰(Cymbidium kanran)、天麻(Gastrodia elata)、独花兰(Changnienia
19、 amoena S. S.Chien in Contr.)、斑叶兰(Goodyera schlechtendaliana Rchb. F.)。堪称兰花生态王国,特别是一些中国特有品种和稀有品种如蕙兰、春剑、寒兰、*山石斛、独花兰、斑叶兰、虾脊兰、黄花鹤顶兰、铁皮石斛、厚唇兰、细茎石斛在该区域具有明显的集中分布特点,是其它兰花产区所不能媲美的。同时,也因其分布集中的特点,人们在掠夺性采挖过程中,极易对兰花造成多品种、多类群的毁灭性破坏。因此,对*山区域兰花资源进行保护已经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近期,*省*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专家*与*科学院*山生态站专家*又在*山区域发现*新纪录种中国特有单种属、国
20、家二级保护植物独花兰(Changmienia amoena S.S. Chien in Contr.)。独花兰的多数分布区由于其生境的破坏和过度的采挖,目前数量已十分的稀少,被国家列为濒危、稀有、二级保护植物,在*山的发现充分说明了*山在我国植物资源保护及珍稀植物保护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进一步证明了*山生态系统对兰花生长的适宜性,同时更进一步的丰富了*省的兰科植物资源、*中国特有单种属植物资源,国家级保护植物资源,为我省植物区系的研究、野生花卉的引种、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乃至我国珍稀植物的保护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2.3 项目可行性分析*省十分重视农业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积极采取措
21、施,在法规制度建设、组织管理、技术支撑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农业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一是有国家政策支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多次就农业野生植物保护工作作出指示。国家相继颁布了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从法律、组织管理、技术支撑等方面,为加强农业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二是组织管理保障得力。按照国家政策和法规文件要求,*省成立了“*省农委野生植物保护领导小组”、“*省农委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办公室”,并聘请中科院植物所、*省林业厅、*省农科院、*大学等单位有关专家教授组建了“*省农业野生植物专家审定
22、委员会”。*省*县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人员。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前期准备工作充分。*省专门组织开展了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摸底调查,并对珍稀濒危物种进行了重点详查,初步了解和掌握了*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物种数量、分布、面积及濒危状况,拟订了地方重点保护农业野生植物名录。四是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通过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培训,当地政府和群众对野生植物保护有了一定认识,县乡工作积极性都很高。为该项目建设奠定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因此,实施*省*县野生兰花原生境保护点项目,切实可行。第3章 建设单位与技术依托单位概况3.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该项目建设单位为*省*县农牧科
23、技局。财政全额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内设6个股室,下设5个副科级机构,19个事业站(所、室),共有干部职工152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8人,其中高级农艺师2人、农艺师45人。有办公楼3250平方米,植物原种场200亩,农科所实验场240亩。配备有一定数量的植物检疫、生物实验仪器设备。近几年来,在省、地业务部门的支持下,每年承担实施的农业、畜牧业、科技项目10个以上,项目资金达5000.00万元以上。多年的项目实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项目组织实施、管理、资金管理、项目后续运行等方面的经验,有能力实施好兰花自然保护点建设项目。3.2 技术依托单位基本情况该项目技术依托单位为*省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野生 兰花 生境 保护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81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