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课件.ppt
《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6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模块二 三相可控整流电源,可控整流电源是一种把交流电压变换成固定或可调直流电压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将交流电源经过由晶闸管组成的整流电路,通过移相触发改变可控硅导通角大小的方式控制输出的直流电的大小。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电解、电镀、矿山、直流电动机调压调速等大功率工业控制领域。图是某公司生产的三相可控整流装置。,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根据可控整流电源的工作原理,将本模块分解成触发电路、三相可控整流电源主电路三相可控整流电路两个项目,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和实施相应的项目,使学生在完成
2、本模块的项目后能够:1能分析锯齿波触发电路、集成触发电路和数字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2能分析三相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熟悉输出电压和晶闸管两端电压波形。3能根据整流电路形式及元件参数进行输出电压、电流等参数的计算和元器件选择。4熟悉可控整流电源的保护方法。5了解同步的概念及实现同步的方法。6熟悉有源逆变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的有源逆变电路。7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强化安全意识和职业行为规范。8熟悉电力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9初步具备电力电子装置的安装与调试能力、成本核算方法。,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项目三 触发电路,【学习目标】能分析锯齿波触发电路、集成触发电路和数字触发电
3、路的工作原理。掌握锯齿波触发电路和集成触发电路的调试方法。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一、项目分析控制晶闸管导通的电路称为触发电路,触发电路的正确、可靠的运行直接关系着电力电子装置的正常运行,因此电力电子装置的的触发电路必须按主电路的要求来设计。为了尽可能地可靠触发,触发电路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触发脉冲应有足够的功率,触发脉冲的电压和电流应大于晶闸管要求的数值,并保留足够的裕量。(2)触发脉冲的相位应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连续可调。(3)触发脉冲与电力电子器件主电路电源必须同步,两者频率应该相同。
4、(4)触发脉冲的波形要符合一定的要求。那么,触发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是如何满足这些要求的呢?下面将介绍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集成触发电路、数字触发电路三种触发电路的相关知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二、相关知识(一)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触发电路,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1同步环节同步就是要求锯齿波的频率与主回路电源的频率相同。在该电路中,同步环节由同步变压器Tr,晶体管V2,二极管VD1,VD2,R1及C1等组成。锯齿波是由起开关作用的V2控制的,V2截止期间产生锯齿波,V2截止持续的时间就是锯齿波的宽度,V2开关的频率就是锯齿波的频率。要使触发脉冲与主电路电源同
5、步,必须使V2开关的频率与主电路电源频率相同。在该电路中将同步变压器和整流变压器接在同一电源上,用同步变压器二次电压来控制V2的通断,这就保证了触发脉冲与主回路电源的同步。同步环节工作原理如下:同步变压器二次电压间接加在V2的基极上,当二次电压为负半周的下降段时,VD1导通,电容C1被迅速充电,点为负电位,V2截止。在二次电压负半周的上升段,电容C1已充至负半周的最大值,VD1截止,+15 V通过R1给电容C1反向充电,当点电位上升至1.4V时,V2导通,点电位被钳位在1.4 V。以上分析可见,V2截止的时间长短,与C1反充电的时间常数R1C1有关,直到同步变压器二次电压的下一个负半周到来时,
6、VD1重新导通,C1迅速放电后又被充电,V2又变为截止,如此周而复始。在一个正弦波周期内,V2具有截止与导通两个状态,对应的锯齿波恰好是一个周期,与主电路电源频率完全一致,达到同步的目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2锯齿波形成及脉冲移相环节该环节由晶体管V1组成恒流源向电容C2充电,晶体管V2作为同步开关控制恒流源对C2的充、放电过程,晶体管V3为射极跟随器,起阻抗变换和前后级隔离作用,减小后级对锯齿波线性的影响。工作原理如下:当V2截止时,由V1管、VS稳压二极管、R3、R4组成的恒流源以恒流Ic1对C2充电,C2两端电压uc2为 uc2随时间t线性增长。Ic1/C2为充电斜率,
7、调节R3可改变Ic1,从而调节锯齿波的斜率。当V2导通时,因R5阻值很小,电容C2经R5、V2管迅速放电到零。所以,只要V2管周期性关断、导通,电容C2两端就能得到线性很好的锯齿波电压。为了减小锯齿波电压与控制电压Uc、偏移电压Ub之间的影响,锯齿波电压uc2经射极跟随器输出。锯齿波电压ue3,与Uc、Ub进行并联叠加,它们分别通过R7、R8、R9与V4的基极相接。根据叠加原理,分析V3管基极电位时,可看成锯齿波电压ue3、控制电压Uc(正值)和偏移电压Ub(负值)三者单独作用的叠加。当三者合成电压ub4为负时,V4管截止;合成电压ub4由负过零变正时,V4由截止转为饱和导通,ub4被钳位到0
8、.7 v。,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3脉冲形成、放大和输出环节脉冲形成环节由晶体管V4、V5、V6组成;放大和输出环节由V7、V8组成;同步移相电压加在晶体管V4的基极,触发脉冲由脉冲变压器二次侧输出。工作原理如下:当V4的基极电位ub4 0.7V时,V4截止,V5、V6分别经R14、R13提供足够的基极电流使之饱和导通,因此点电位为-13.7V(二极管正向压降按0.7V,晶体管饱和压降按0.3V计算),V 7、V8截止,脉冲变压器无电流流过,二次侧无触发脉冲输出。此时电容C3充电,充电回路为:由电源+15 V端经R11V5发射极V6VD4电源-15V端。C3充电电压为28.3 V
9、,极性为左正右负。当ub4=0.7V时,V4导通,点电位由+15 V迅速降低至1 V左右,由于电容C3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使V5的基极电位点跟着突降到-27.3V,导致V5截止,它的集电极电压升至2.1V,于是V7、V8导通,脉冲变压器输出脉冲。与此同时,电容C3由15 V经R14、VD3、V4放电后又反向充电,使点电位逐渐升高,当点电位升到-13.3 v时,V5发射结正偏导通,使点电位从2.1 V又降为-13.7 V,迫使V7、V8截止,输出脉冲结束。由以上分析可知,V4开始导通的瞬时是输出脉冲产生的时刻,也是V5转为截止的瞬时。V5截止的持续时间就是输出脉冲的宽度,脉冲宽度由C3反向充电的时
10、间常数(3=C3R14)来决定,输出窄脉冲时,脉宽通常为1 ms。,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4双脉冲形成环节双脉冲形成环节的工作原理如下:V5、V6两个晶体管构成“或门”电路,当V5、V6都导通时,V7、V8都截止,没有脉冲输出。但只要V5、V6中有一个截止,就会使V7、V8导通,脉冲就可以输出。V5基极端由本相同步移相环节送来的负脉冲信号使其截止,导致V8导通,送出第个窄脉冲,接着由滞后的后相触发电路在产生其本相脉冲的同时,由V4管的集电极经R12的X端送到本相的Y端,经电容C4微分产生负脉冲送到V6基极,使V6截止,于是本相的V8又导通一次,输出滞后的第二个窄脉冲。VD3、R1
11、2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双脉冲信号的相互于扰。,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5强触发及脉冲封锁环节强触发环节为图2-2中右上角那部分电路。工作原理如下:变压器二次侧30V电压经桥式整流,电容和电阻形滤波,得到近似50V的直流电压,当V8导通时,C6经过脉冲变压器、R17(C5)、V8迅速放电,由于放电回路电阻较小,电容C6两端电压衰减很快,N点电位迅速下降。当N点电位稍低于15 V时,二极管VD10由截止变为导通,这时虽然50 V电源电压较高,但它向V8提供较大电流时,在R19上的压降较大,使R19的左端不可能超过15 V,因此N点电位被钳制在15V。当V8由导通变为截止时,50V电源又通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步 电压 锯齿 触发 电路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79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