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等温线课件.ppt
《吸附等温线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吸附等温线课件.ppt(1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表面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电子教案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表面物理化学,13.1 表面张力及表面Gibbs自由能,13.2 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13.3 溶液的表面吸附,13.4 液-液界面的性质,13.5 膜,13.6 液-固界面润湿作用,13.7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13.8 固体表面的吸附,13.9 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表面和界面(surface and interface),界面是指两相接触的约几个分子厚度的过渡区,若其中一相为气体,这种界面通常称为表面。,常见的界面有:气-液界面,气-固界面,液-液界面,液-固界面,固-固界面。,1.气-液界面,2.气-固界面,3.液-液界面,
2、4.液-固界面,5.固-固界面,界面现象的本质,比表面(specific surface area),单位质量的固体所具有的表面积;或单位体积固体所具有的表面积。即:,式中,m 和 V 分别为固体的质量和体积,As为其表面积。,分散度与比表面,把物质分散成细小微粒的程度称为分散度。,例如,把边长为1 cm的立方体1 cm3,逐渐分割成小立方体时,比表面将以几何级数增长。,分散程度越高,比表面越大,表面能也越高。,13.1 表面张力及表面Gibbs自由能,表面张力,表面热力学的基本公式,界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溶液浓度的关系,一、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这时,表
3、面张力,在两相(特别是气-液)界面上,处处存在着一种张力,这种力垂直于表面的边界,指向液体方向并与表面相切。,把作用于单位边界线上的这种力称为表面张力,用 g 或 表示。,表面张力的单位是:,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温度、压力和组成恒定时,可逆使表面积增加dA所需要对系统作的非体积功,称为表面功。用公式表示为:,式中 为比例系数,它在数值上等于当T,p 及组成恒定的条件下,增加单位表面积时所必须对系统做的可逆非膨胀功。,表面自由能(surface free energy),广义的表面自由能定义:,狭义的表面自由能定义:,又可称为表面Gibbs自由能,表面自由能的单位:,表面张力,纯物质的表面张力与分
4、子的性质有关,通常是,Antonoff 发现,两种液体之间的界面张力是两种液体互相饱和时的表面张力之差,即,水因为有氢键,所以表面张力也比较大。,(金属键)(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这个经验规律称为 Antonoff 规则。,三、表面热力学的基本公式,根据多组分热力学的基本公式,对需要考虑表面层的系统,由于多了一个表面相,在体积功之外,还要增加表面功,则基本公式为:,表面热力学的基本公式,所以考虑了表面功的热力学基本公式为,从这些热力学基本公式可得,四、.界面张力及其影响因素,界面张力取决于界面的性质,能影响物质性质的因素,都能影响界面张力。,与物质的本性有关:不同的物质,分子
5、间的作用力不同,对界面上分子的影响也不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大,越 大。一般对于气液界面有:(金属键)(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s l g,与所接触的另一相物质有关,温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温度升高,物质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增加,相互作用减弱,界面张力下降。极限情况:T Tc 时,0。纯液体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变化经验式为:,其中,与n 为经验常数。与液体性质有关。一般说,n 1。,温度升高,界面张力下降,当达到临界温度Tc时,界面张力趋向于零。这可用热力学公式说明:,因为,运用全微分的性质,可得:,等式左方为正值,因为表面积增加,熵总是增加的。所以 随T的增加而下降。,Ramsay 和 S
6、hields 提出的 与T的经验式较常用:,Etvs(约特弗斯)曾提出温度与表面张力的关系式为,压力及其它因素对表面张力的的影响:压力增加,使气相密度增加,减小表面分子受力不对称程度;也使气体分子更多溶于液体,改变液相成分,这些因素都使表面张力下降。,至于分散度对于界面张力的影响,要到物质分散到曲率半径接近分子尺度时才较明显。,五、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溶液浓度的关系,非表面活性物质,水的表面张力因加入溶质形成溶液而改变。,能使水的表面张力明显升高的溶质称为非表面活性物质。如无机盐和不挥发的酸、碱等。,非表面活性物质在表面的浓度低于在本体的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溶液浓度的关系,表面活性物质,加入后
7、能使水的表面张力明显降低的溶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物质的表面浓度大于本体浓度,增加单位面积所需的功较纯水小。非极性成分愈大,表面活性也愈大。,Traube 规则,Traube研究发现,同一种溶质在低浓度时表面张力的降低与浓度成正比。,不同的酸在相同的浓度时,每增加一个CH2,其表面张力降低效应平均可增加约3.2倍。,稀溶液的 曲线的三种类型,曲线,非离子型有机物,曲线,非表面活性物质,曲线,表面活性剂,【问题1】水珠为何在荷叶上滚动?【问题2】检查玻璃器皿是否已清晰干净的一常用方法为:倒置玻璃器皿,观察器壁上是否挂有水珠,其原理是什么?【问题3】汞在玻璃毛细管中呈凸状,而水在其中则呈凹
8、状,为什么?,13.2 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一、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二、Young-Laplace 公式,三、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Kelvin 公式,一、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1.在平面上,对一小面积AB,沿AB的四周每点的两边都存在表面张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没有附加压力。,设向下的大气压力为p0,向上的反作用力也为p0,附加压力ps等于零。,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2.在凸面上,由于液面是弯曲的,则沿AB的周界上的表面张力不是水平的,作用于边界的力将有一指向液体内部的合力。,所有的点产生的合力和为 ps,称为附加压力。,凸面上受的总压力为:,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3.在凹面上
9、,由于液面是凹面,沿AB的周界上的表面张力不能抵消,作用于边界的力有一指向凹面中心的合力。,所有的点产生的合力和为 ps,称为附加压力,凹面上受的总压力为:,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在弯曲表面下的液体与平面不同,它受到一种附加的压力,附加压力的方向都指向曲面的圆心。,凹面上受的总压力小于平面上的压力。,凸面上受的总压力大于平面上的压力。,附加压力的大小与曲率半径有关。,例如,在毛细管内充满液体,管端有半径为R 的球状液滴与之平衡。,外压为 p0,附加压力为 ps,液滴所受总压为:,对活塞稍加压力,将毛细管内液体压出少许,相应地其表面积增加dA,使液滴体积增加dV,克服附加压力
10、ps所做的功等于可逆增加表面积的Gibbs自由能,代入,得,凸面上因外压与附加压力的方向一致,液体所受的总压等于外压和附加压力之和,总压比平面上大。相当于曲率半径取了正值。,曲率半径越小,附加压力越大。,凹面上因外压与附加压力的方向相反,液体所受的总压等于外压和附加压力之差,总压比平面上小。相当于曲率半径取了负值。,1.假若液滴具有不规则的形状,则在表面上的不同部位曲面弯曲方向及其曲率不同,所具的附加压力的方向和大小也不同,这种不平衡的力,必将迫使液滴呈现球形。,自由液滴或气泡通常为何都呈球形?,2.相同体积的物质,球形的表面积最小,则表面总的Gibbs自由能最低,所以变成球状就最稳定。,毛细
11、管现象,由于附加压力而引起的液面与管外液面有高度差的现象称为毛细管现象。,把毛细管插入水中,管中的水柱表面会呈凹形曲面,致使水柱上升到一定高度。当插入汞中时,管内汞面呈凸形,管内汞面下降。,毛细管现象,毛细管内液柱上升(或下降)的高度可近似用如下的方法计算,当,1.曲率半径 R 与毛细管半径R的关系:,如果曲面为球面,2.,R=R,二、Young-Laplace 公式,在任意弯曲液面上取小矩形ABCD(红色面),其面积为xy。,曲面边缘AB和BC弧的曲率半径分别为 和,作曲面的两个相互垂直的正截面,交线Oz为O点的法线。,令曲面沿法线方向移动dz,使曲面扩大到ABCD(蓝色面),则x与y各增加
12、dx和dy。,y+dy,Young-Laplace 公式,移动后曲面面积增量为:,增加这额外表面所需功为,克服附加压力所做的功为,这两种功应该相等,Young-Laplace 公式,自相似三角形的比较得,代入上式得,若,这两个都称为 Young-Laplace 公式,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Kelvin公式,这就是Kelvin公式,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Kelvin公式,当 很小时,代入上式,得,这是Kelvin公式的简化式,表明液滴越小,蒸气压越大,Kelvin公式也可以表示为两种不同曲率半径的液滴或蒸气泡的蒸气压之比,对凸面,R 取正值,R 越小,液滴的蒸气压越高;,对凹面,R 取负值,R 越小,小
13、蒸气泡中的蒸气压越低。,Kelvin公式也可以表示两种不同大小颗粒的饱和溶液浓度之比。,颗粒总是凸面,R 取正值,R 越小,小颗粒的饱和溶液的浓度越大,溶解度越大。,13.3 溶液的表面吸附,溶液的表面吸附Gibbs 吸附公式,溶液表面吸附Gibbs吸附公式,溶液貌似均匀,实际上表面相的浓度与本体不同,把物质在表面上富集的现象称为表面吸附。,表面浓度与本体浓度的差别,称为表面过剩,或表面超量。,溶液降低表面自由能的方法除了尽可能地缩小表面积外,还可调节不同组分在表面层中的数量。,若加入的溶质能降低表面张力,则溶质力图浓集在表面层上;当溶质使表面张力升高时,则它在表面层中的浓度比在内部的浓度来得
14、低。,Gibbs吸附公式,溶液表面吸附:在单位面积的表面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与具有相同数量溶剂的本体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之差值。,Gibbs吸附公式,Gibbs用热力学方法求得定温下溶液的浓度、表面张力和吸附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式,1.dg/dc20,增加溶质2的浓度使表面张力下降,G2为正值,是正吸附。表面层中溶质浓度大于本体浓度。表面活性物质属于这种情况。,2.dg/dc20,增加溶质2的浓度使表面张力升高,G2为负值,是负吸附。表面层中溶质浓度低于本体浓度。非表面活性物质属于这种情况。,13.4 液-液界面的性质,液-液界面的铺展,单分子表面膜不溶性的表面膜,表面压,*曲线与表面不溶
15、膜的结构类型,不溶性表面膜的一些应用,13.4 液-液界面的性质,一种液体能否在另一种不互溶的液体上铺展,取决于两种液体本身的表面张力和两种液体之间的界面张力。,一般说,铺展后,表面自由能下降,则这种铺展是自发的。,大多数表面自由能较低的有机物可以在表面自由能较高的水面上铺展。,液-液界面的铺展,设液体1,2和气体间的界面张力分别为g1,g,g2,g和g1,2,在三相接界点处,g1,g和g1,2企图维持液体1不铺展,而g2,g的作用是使液体铺展。,如果g2,g(g1,g+g1,2),则液体1能在液体2上铺展,,反之,则液体1不能在液体2上铺展。,单分子表面膜不溶性的表面膜,两亲分子具有表面活性
16、,溶解在水中的两亲分子可以在界面上自动相对集中而形成定向的吸附层(亲水的一端在水层)并降低水的表面张力。,1765年Franklin就曾用油滴铺展到水面上,得到厚度约为2.5 nm的很薄油层。,单分子表面膜不溶性的表面膜,又有人发现某些难溶物质铺展在液体的表面上所形成的膜,确实是只有一个分子的厚度,所以这种膜就被称为单分子层表面膜。,制备时要选择适当的溶剂,如对成膜材料有足够的溶解能力,在底液上又有很好的铺展能力,其相对密度要低于底液,且易于挥发等。,成膜材料一般是:(1)两亲分子,带有比较大的疏水基团;(2)天然的和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表面压,式中p 称为表面压,g0为纯水的表面张力,g为
17、溶液的表面张力。由于g0g,所以液面上的浮片总是推向纯水一边。,由实验可以证实表面压的存在。在纯水表面放一很薄的浮片,在浮片的一边滴油,由于油滴在水面上铺展,会推动浮片移向纯水一边,把对单位长度浮片的推动力称为表面压。,1917年Langmuir设计了直接测定表面压的仪器。,Langmuir膜天平,Langmuir膜天平,图中K为盛满水的浅盘,AA是云母片,悬挂在一根与扭力天平刻度盘相连的钢丝上,AA的两端用极薄的铂箔与浅盘相连。,XX是可移动的边,用来清扫水面,或围住表面膜,使它具有一定的表面积。在XXAA面积内滴加油滴,油铺展时,用扭力天平测出它施加在AA边上的压力。这种膜天平的准确度可达
18、110-5N/m。,不溶性表面膜的一些应用,(1)降低水蒸发的速度,(2)测定蛋白质分子的摩尔质量,c 是单位表面上蛋白质的质量,(3)使化学反应的平衡位置发生移动,测定膜电势可以推测分子在膜上是如何排列的,可以了解表面上的分布是否均匀等等。,13.5 膜,L-B 膜的形成,生物膜简介,*自发单层分散,13.5 膜,L-B 膜的形成,不溶物的单分子膜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转移到固体基质上,经过多次转移仍保持其定向排列的多分子层结构。这种多层单分子膜是Langmuir和Blodgett女士首创的,故称L-B膜。,由于形成单分子膜的物质与累积(或转移)方法的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的多分子膜,如,(1)X型
19、多分子层,(2)Y型多分子层,(3)Z型多分子层,L-B 膜的形成与类型,13.6 液-固界面润湿作用,粘湿过程,浸湿过程,铺展过程,接触角与润湿方程,13.6 液-固界面润湿作用,什么是润湿过程?,润湿过程可以分为三类,即:粘湿、浸湿和铺展,滴在固体表面上的少许液体,取代了部分固-气界面,产生了新的液-固界面。这一过程称之为润湿过程。,粘湿过程,液体与固体从不接触到接触,使部分液-气界面和固-气界面转变成新的固-液界面的过程。,液,固,设各相界面都是单位面积,该过程的Gibbs自由能变化值为:,称为粘湿功。,粘湿功的绝对值愈大,液体愈容易粘湿固体,界面粘得愈牢。,什么是浸湿过程?,该过程的G
20、ibbs自由能的变化值为:,在恒温恒压可逆情况下,将具有单位表面积的固体浸入液体中,气-固界面转变为液-固界面的过程称为浸湿过程。,称为浸湿功,它是液体在固体表面上取代气体能力的一种量度,有时也被用来表示对抗液体表面收缩而产生的浸湿能力,故又称为粘附张力。,液体能浸湿固体。,固体浸湿过程示意图,固,固,铺展过程,等温、等压条件下,单位面积的液固界面取代了单位面积的气固界面并产生了单位面积的气液界面,这种过程称为铺展过程。,S 称为铺展系数,若S0,说明液体可以在固体表面自动铺展。,等温、等压条件下,可逆铺展单位面积时,Gibbs自由能的变化值为,铺展过程,固,液,气,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铺展,接
21、触角与润湿方程,在气、液、固三相交界点,气-液与气-固界面张力之间的夹角称为接触角,通常用q表示。,接触角与润湿方程,若接触角大于90,说明液体不能润湿固体,如汞在玻璃表面;,若接触角小于90,液体能润湿固体,如水在洁净的玻璃表面。,接触角的大小可以用实验测量,也可以用公式计算,接触角与润湿方程,可以利用实验测定的接触角和气-液界面张力,计算润湿过程的一些参数,能被液体所润湿的固体,称为亲液性的固体,常见的液体是水,所以极性固体皆为亲水性固体。,不被液体所润湿者,称为憎液性的固体。非极性固体大多为憎水性固体。,13.7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表面活性剂分类,*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对其效率及能力的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吸附 等温线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79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