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道路下穿项目模板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某道路下穿项目模板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道路下穿项目模板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道路下穿项目模板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31.1 工程总体概况31.2 结构概况31.3 高支模工程概况41.3.1 高支模工程特点41.3.2 高支模的施工条件41.3.3 高架支模体系设计4第二章 编制依据52.1 国家、地方相关法规、规范52.2 施工图纸5第三章 施工准备及进度计划63.1 施工技术准备63.2 物资准备63.2.1 材料要求63.2.2 材料配备93.3 劳动力准备93.4 机具准备9第四章 施工工艺流程104.1 总体施工顺序104.2 支模工艺10第五章 施工要求11第六章 构造设置126.1 变形试验126.2 立杆构造126.3 水平杆构造
2、126.4 剪刀撑构造136.5 腋角构造136.6 板模构造13第七章 质量检查与验收14第八章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及监测监控措施158.1 施工管理人员组织机构158.2 监测监控措施15第九章 安全组织管理及防火措施、扬尘治理措施179.1 安全组织管理体系179.2 防火措施209.3 扬尘治理措施20第十章 高支撑模板体系搭设及拆除安全技术措施2210.1 高支撑模板体系搭设安全技术措施2210.2 高支撑模板体系拆除安全技术措施22第十一章 应急预案2411.1 应急准备2411.2 施工现场的急救步骤2511.3 主要危险源的应急预案2611.4 急救路线28第十二章 计算书291
3、2.1 7001000mm厚板计算29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工程总体概况某道路下穿项目模板专项工程北起 K1+020,南至K1+600,全长580m。下穿地道的基坑最大深度约为9.45m,局部泵房处坑深约12.5m。合村路地道结构设计全长410.563m(K1+103.484至K1+514.047),东西两幅分离式对称设置,每幅结构内部净宽13.25m,敞开段长325.563m,明挖暗埋段长85m(净空5m)。下穿地道均呈南北走向,与既有的东西向某路交叉,交叉段采用明挖暗埋段结构。设雨、废水泵房2处。地道外辅路为双向四车道,地道内道路为单向三车道。1.2 结构概况本工程主要结构构件包括基础底
4、板(底梁)、侧墙、框架柱、顶板等构件组成,典型截面如下:图1-1典型截面满堂架支架构件尺寸及高度情况如下表:区段板厚(mm)架体高度(mm)K1+284K1+329.5100056805964K1+329.05K1+330.9560059405953K1+330.95K1+334.5100056805964K1+345.55K1+3711000568059641.3 高支模工程概况1.3.1 高支模工程特点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工程大多数的板厚超过了700mm,其荷载值已经超过了高架支模的荷载的限定值。所以本工程的模板支撑系统均为高大模板支撑系统。1.3.2 高支模的施工条件此高支模架具有超长、面积
5、大等特点,且整个工程工期非常紧。根据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特点,工程主体结构的侧墙、中隔墙等竖向结构构件和对应区段内的水平构件(中板、顶板) 同时进行混凝土施工。结合各方面因素本工程的板结构高架支模计划采用15mm厚覆膜竹胶合板+100100mm木方+直插盘销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1.3.3 高架支模体系设计经我单位项目技术人员及公司技术部门对本方案多次试算及验算,确定本工程支撑方案如下:1 材料选用:支撑体系483.5直插盘销式脚手架、底托、顶托、483.5钢管采用国标产品,进场按要求进行检验试验,木方选用100100mm规格,模板选用15mm厚覆面竹胶合板。2 脚手架搭设方案根据板厚按100
6、0mm,对高支架进行计算、搭设分别如下表: 构件模板及支撑体系板1000mm模板15mm厚覆面竹胶合板次龙骨100*100mm木方250mm主龙骨采用48*3.5mm双钢管支撑体系支撑体系采用直插盘销式脚手架+ U型支托支撑体系,钢管为48*3.5mm,立杆间距为600*600 mm,横杆步距1200mm。第二章 编制依据2.1 国家、地方相关法规、规范1 建筑施工直插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12588-2014;2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7、(GB 500092012);6 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7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9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42003);10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11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1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4 建设工程高支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15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2.2 施工图纸某市某
8、路快捷路节点改造一期工程地道工程施工图设计图集 结构工程专业-第二册 第二分册(项目编号:2014SD035SS);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2017年02月)。第三章 施工准备及进度计划3.1 施工技术准备1 根据施工图纸,集中组织技术、质量、测量部门学习图纸,做好模板施工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熟悉规范交底,组织图纸会审,了解设计意图,将问题控制在施工前。2 组织及管理准备:编制施工方案,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各项管理体系,按审批后的施工方案指导施工。3 材料资源调查:根据工程所需要的材料及机械设备用量及时提出计划上报物资部进行解决,尽量避免因此而引起的误工损失。4 收集各项资料,合理安排人力
9、、物力。以科学的态度去优化组合,使任务及工序安排更合理。5 对特殊工种进行培训,坚持持证上岗。3.2 物资准备3.2.1 材料要求按普通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模板设计,在模板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表面光洁度,阴阳角模板统一整齐。模板采用15mm厚覆面竹胶合板,100100mm木方,483.5mm直插盘销式脚手架(为了让架体趋于安全,计算式取值采用483.2)。1 模板材料要求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竹胶板的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每平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
10、m2 。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规格尺寸标准:厚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 处,长短边分别测3 点、1 点,取8 点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 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2 直插盘销架构、配件材料、制作要求1)模板支架的主要构配件材质应符合表3.2.1的规定。2)模板支架的立杆、水平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
11、管GB/T 3091中的Q235B或Q345级普通钢管的要求,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规定。3)立杆钢管规格为48mm3.5mm,水平钢管结构规格不应小于48mm3.0mm,钢管壁厚(t)允许偏差为10%。4)立杆连接盘宜采用钢板热冲压整体成型,其钢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中Q345级钢的要求,并经600650的时效处理;连接盘也可采用铸钢制造,其机械性能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连接盘的厚度不得小于10mm。5)水平杆直插头应采用铸钢制造,
12、其机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板材厚度不得小于10mm。6)水平杆直插头长度不应小于100mm,下伸的长度不应小于40mm,侧面应与立杆钢管外表面形成良好的弧面接触。7)立杆连接套管规格应不小于57mm3.2mm,宜采用20号无缝钢筋。采用无缝钢筋的套管,其材质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结构用无缝钢管GB/T 8162的规定;立杆连接套管长度不应小于160mm,可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10mm。采用铸钢的套管,其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11352中ZG270-500的规定;立杆连接套管长度不应小于90mm,可插入长度
13、不应小于75mm。套管内径与立杆钢管外径间隙应小于2mm。8)可调托撑的丝杆外径不应小于38mm,调节螺母与可调螺杆啮合不得少于6扣,螺母厚度应不小于30mm,可调托撑长度不小于500mm。9)可调托撑的托板宜采用Q235B钢板制作,厚度不应小于5mm,承力面钢板应与丝杆环焊,托板下应设置加劲板;可调托撑托板应设置开口挡板,挡板高度不应小于40mm。可调托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10)搭设剪刀撑、拉结等采用的钢管、扣件等构配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的规定。11)可调底座及可调托撑丝杆与螺母捏合长度不得少于6扣,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
14、50mm。3 钢管材料要求48mm3.5mm,钢管上严禁打孔,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偏差,表面锈蚀深度允许偏差0.50mm,当锈蚀深度超过偏差时,不得使用。钢管弯曲变形应符合规范:各种杆件端部弯曲L1.5m,5。立杆钢管弯曲3mL4m,12;4mL6m,20。水平杆斜杆的弯曲L6m,30。4 扣件材料要求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材质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中的相关规定。旧扣件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3.2.2
15、 材料配备材料配备表名称单位数量规格模板m2200015mm木方m31000100100mm直插盘销式脚手架t200483.5mm钢管制普通钢管t50483.5mm钢管扣件个2000可调顶托个5000可调底座个50003.3 劳动力准备本工程高架支模计划从2017年4月20日开始搭设,过程贯穿整个施工区的施工过程,预计最后一个施工区的支模架将在2017年9月25日完成。拟投入劳动力如下表所示:劳动力投入计划表工 种人 数任 务备 注专业架子工20负责架子搭设及拆除上岗前审核上岗证测量放线工3负责脚手架垂直度控制上岗前审核上岗证木工20负责模板的制作、安装杂工15负责材料运输3.4 机具准备机具
16、投入计划名称单位数 量备 注托盘车辆1用于材料的运输汽车吊辆2QY-25型汽车吊用于材料的吊运平 刨把5模板加工圆盘锯把5模板加工压 刨把5模板加工电 钻把5模板钻孔锤子把40直插盘销式脚手架搭设使用架子扳手把20搭设和拆除架子用力矩扳手把2检查架子扣件拧紧力矩是否达到要求第四章 施工工艺流程4.1 总体施工顺序按照工程结构特点以及现实情况,每个施工段的结构分两次浇筑完毕,分别是:基础底板进行第一次浇筑;顶板、侧墙作为第二次浇筑。作为第二次浇筑所使用的满堂架在支设时应当与已经浇筑完的混凝土结构墙进行有效的对顶,并且与一同浇筑的垂直构件的模板体系进行有效的连接。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前需按照施工图要
17、求预埋止水钢板并且进行洁面处理,即将先前浇筑完的混凝土浮浆剔凿并且涂刷水泥基防水涂料。部分施工区段有框架柱的,应该先浇筑框架柱再进行板的混凝土浇筑。同时在搭设板模的支撑架时应该将架体和已经完成浇筑的框架柱进行有效的拉结,顶牢。架体与框架柱连接示意图4.2 支模工艺准备工作(材料准备、场地清理、技术交底等)测量放线安放底座立两端立杆安装第一步纵、横向水平杆根据立杆间距补立杆放置扫地杆调整立杆垂直度安装第二步纵、横向杆设置墙体对顶第三、四步纵、横向杆、对顶等设置扫天杆、安放U型顶托(剪刀撑及各斜杆、对顶等拉结杆件随搭升的架体一起设置。)第五章 施工要求1 按照高支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内容向搭设和使
18、用工人进行技术、安全交底。2 根据规范的规定和设计要求对钢管、扣件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采用483.5mm的钢管(考虑实际情况和设计安全系数,设计与验算计取的钢管厚度为3.2mm),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每根钢管不应大于25;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跳板采用400025050mm的木跳板;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3 搭设前必须根据立杆平面布置图结合现场轴线按照布置图把立杆位置测放在楼板上并弹出控
19、制线,底托安装严格按照图纸布置位置安装,直插盘销支架为定型支架,安装时先确定起始安装位置,用拉线方法、直角尺、水平尺、控制框架纵向直线度,直角度及水平度。并根据地面标高确定立杆起始高度安装预制块,利用可调底托将标高调平,避免局部不平导致立杆不平悬空或受力不均。4 脚手架搭设应按立杆、横杆、斜杆、对顶、剪刀撑的顺序逐层搭设,每次上升高度不应大于3米。架体搭设时应及时对架子的立杆水平位置、接头错开情况、垂直度等情况、架体垂直度、对顶的设置、碗口旋紧等进行验收。5 立杆的接长缝应错开,同一断面上有接头的立杆数量不应超过立杆总数的50%。6 搭设过程,应分层进行搭设和验收。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及支模架进
20、行全面检查验收。7 高支模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开始浇筑梁板混凝土,浇筑时应按照先中间后四周,先梁后板的顺序,且遵循快插慢拔、间距50cm的振捣准则进行振捣密实。8 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将模板、木方及钢管、扣件等多余的材料应及时清除支撑架外,不得将材料在支撑架上进行堆放,砼输送泵的支撑架子严禁与模板支撑架连接。9 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应立即停止砼的浇注,及时派人对支撑架进行加固,在确保支撑架的安全情况下才能继续进行砼浇注。第六章 构造设置6.1 变形试验考虑本工程的模板支撑体系为重荷载支模,在施工中整个支模体系会由于荷载过大而有一定的压缩。
21、为了计取压缩模量以及保证支模体系在施工中的安全,我们先进行一段预压试验:现场按照方案搭设满堂架,按照计算的荷载采用预压块进行预压。经现场实测整个模板支撑体系压缩数值。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支模体系的搭设将根据实验数据进行适当调整。现场预压试验6.2 立杆构造1 每根立杆底部设置可调底座,用于调节立杆的高度。2 7001000mm厚的板所用支模系统的立杆间距纵横向均为600mm。3 立杆顶部可采用U型可调顶与托梁相连。顶托与楞梁有间隙,应楔紧,且顶托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安装时必须保证上下同心。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不得大于0.65m。6.3 水平杆构造1 底层纵横向
22、水平杆作为扫地杆,扫地杆距离地面高度小于等于550mm。2 所用支模体系步距为1.2米。3 水平杆应该与已浇筑完的侧墙进行及时的对顶,与一同浇筑的墙体模板体系进行有效的连接;以增加架体的整体稳定性。4 扫地杆、扫天杆使用普通钢管设置,应使用扣件与立杆紧密连接。6.4 剪刀撑构造剪刀撑使用普通钢管设置。1 竖向剪刀撑: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右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每个剪刀撑的跨数不应超过6跨,且宽度不大于6m。2 水平剪刀撑:在架体中间位置设置水平剪刀撑。部分架体高度超过5m的需在架体顶部、底部分别设置水平剪刀撑。3 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楼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 项目 模板 专项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878978.html